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日趋严重,学生经济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参考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对改进和完善助学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标签: 高校 特困生 助学贷款 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从1999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在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困难学生比例太大,拖欠学费现象严重
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许多来自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日常生活都存在很大困难,更无力承担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学费不能按时收缴,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学生贷款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并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和举报等措施,但催缴学费和催还贷款难度仍然很大。
2.学校的助学体系无力完全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
为了体现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关怀,目前,各高校都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但是,尽管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贷款及困难补助比例较大,但额度小,适合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和资金也少。而只面向特困生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尽管额度大,但比例低,不能满足占学生总数20%的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學贷款条件苛刻,不能满足困难生要求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银行认为风险较大,积极性不高。特别对于一般院校、专科学生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银行经常不予放贷或采取债权保护措施,而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因为教学资源落后,往往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很难贷到。
4.学生困难程度难以衡量和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物价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用同一标准衡量并不科学合理。学校和专业间特困生分布也不均衡,用同一比例划定特困生难以保证每个困难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资助,按照特定的比例确定特困生人数本身就不尽合理。而按照人均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来确定特困生又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操作体系。况且,学生家庭居住分散,对每个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工作量大,人力物力难以达到。另外,居民经济收入途径多样化,国家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也缺乏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申报人的诚信。所以目前许多高校采用民主评议的办法依靠学生平时的消费表现确定特困生,尽管是按照规定的比例来进行“评选”,无法准确考察学生实际困难情况,难以避免地融入个人情感因素。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分析及对策》相关文档:
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及对策09-06
浅谈商品房预售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09-20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5
开展人口普查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10-09
农村人口普查难点及对策工作思考10-09
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9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