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3-07-05 网友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高职贫困生是在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资助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教育公平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职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贫困认定难统一、育人功能不突出、部分受助学生诚信和感恩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动力欠缺等问题,应就如何坚持扶助与扶志并举,服务与育人并重来改善高职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 贫困生 资助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7-0070-02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为更好地帮助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对促进教育公平产生了重大意义。[1]近年来,尽管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但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机制仍有许多缺陷。[2]为此,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当前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探讨。

一、当前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群体越来越多,加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环节过多,后期监督和资助后教育力度不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更多的挑战。

(一)贫困认定难统一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各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资助工作中的难点工作。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率和效果。[3]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

(二)育人功能不突出

资助体系不仅要具有经济的功能,还要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目前一些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资助体系的功能认识不足,对贫困生资助以经济上的帮困为主,主要强调资助的经济功能,忽视了资助的育人功能。[4]总之,各类奖助学金对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效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少相应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片面地理解各项资助的内涵。

(三)诚信和感恩意识缺失

在贷款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的家长和学生为了达到贷款的目的,通过拉关系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获取贷款资格,以取得优惠政策和照顾。同时也存在学生毕业逾期不归还贷款的事实。还有极个别学生他们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更有甚者将自己受到资助当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四)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学习动力欠缺

有些受资助的贫困学生缺少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松散,上课出勤率不高;学习纪律松懈,不能很好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存在违纪违规、考试作弊等情况。

二、改善高职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初步认定

1.认真实施绿色通道政策,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顺利入学。新学期新生报到期间,安排学生助理接待困难新生及其家长,对其进行咨询、引导服务;设立宣传展板,发放资助手册,让新生充分了解资助政策措施,填写入学绿色通道审批表,为其办理入学手续。

2.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

做好认定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一支可靠的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员队伍的调查、了解,可以相对比较准确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并能深入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困难情况,做好客观的判断,继而为资助工作打基础。信息员队伍建立由班主任助理、班干、舍长、学生党员、学生代表等组成,以保证信息的准确、公正。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考核认定

1.建立院、系、班三级认定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经济困难认定申请;班级学生参与测评;班级评定小组根据学生信息员队伍提供的信息,包括学生日常用品、用餐消费、活动消费、生活消费等主要信息,结合《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学生及家庭突发事件证明材料,汇总进行民主评议,初步认定排序,划分“贫困”档次。其次系认定工作组按《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定办法》的规定,核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材料,并根据辅导员、班主任抽样实地走访了解的情况,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为“特别困难”、“突发事件特殊困难”、“困难”等三个等级。最后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利用广西高校贫困生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申报审核,准确地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认定。

2.诚信教育与贫困生资格认定相结合

贫困证明不能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唯一标准,只有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从自己家庭经济情况的实际出发,再和自己本班同学、本系同学自己做一比较参考,认真做出申请贫困生资格的承诺,如有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全部资助项目。因此在我院的贫困生认定中,首先向学生讲解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深刻体会和认知诚信对一个人的德育修养具有重要内涵,其次向学生发放承诺签名信。

(三)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

在对家庭困难进行物质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必须注意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通过励志教育,激发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通过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义务观念,通过恰当的激励和考核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诚信教育与国家助学贷款相结合

学院每年设立为“诚信教育月”,通过开展诚信还贷专题讲座、诚信演讲赛、主题班会等系列主题活动,设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诚信评估机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等来引导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逐步养成了学生“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素养。学生毕业离校前,在全院范围内的文明离校教育中,增加诚信教育内容,号召同学们能够及时结清欠款。

2.感恩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

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并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我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感恩意识。通过开展受助贫困生义务公益劳动、义务献血、敬老院志愿者活动、为残疾同学募捐和帮助等形式,使贫困生把自己的受助与对社会的回报结合起来,增强了社会历史责任感。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回馈意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教育贫困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3.加强励志教育

积极开展“扶贫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树立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优秀贫困学生介绍他们的成长历程、学习经验、就业经历,并通过广播、宣传橱窗宣传学生先进事迹,鼓励贫困生以平和心态,战胜困难;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励他们不断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增强直面人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他们担当服务社会、奉献他人、回报社会的责任。

4.建立贫困生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指导,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和成绩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并把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奖惩以及各种补助的发放等充分挂钩,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四)校企联合为学生成长助航

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能够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要真正让贫困生从根本上脱贫致富,还要为其解决就业问题。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

1.加强贫困生的能力培养,促进贫困生就业

开设《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并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学生职业理想、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引导贫困毕业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举办贫困毕业生就业培训班,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就业咨询心理辅导、求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推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

2.加强与企业联合,积极为贫困毕业生联系实习岗位,为他们推荐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院已经多次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它们在学校开展各种扶贫资助活动,通过奖励优秀,扶持学业,促进就业等多种方式,给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为越来越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助推力量,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助航。

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变化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当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最新实践,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优化路径,才能最终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稳定有效、公平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5]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碧峰.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筑[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72-74.

[2] 陈守珊.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11,(23):210-211.

[3] 聂志平.浅议高校贫困生的认定[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2):288-289.

[4] 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51-155.

[5] 肖晓哲.优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浅议[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26-127.

[责任编辑:刘凤华]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文档:

小学体育冰雪活动进校园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9-05

小学生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及对策09-06

浅谈商品房预售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09-20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5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现状及建构对策 精品文档09-25

开展人口普查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10-09

农村人口普查难点及对策工作思考10-09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10-09

人口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9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10-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