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23-05-17 网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与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对话,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智慧,一起到麦田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过渡: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就从苏格拉底的语言入手,去领略他的风采。

二、活动导学,精讲点拨

(一)活动一:

1、出示要求:

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读课文,画出苏格拉底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②弟子们从他的话语中分别知道了些什么?

③ 弟子们是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

2、交流:

同学们划得认真,读得用心,一共找出了几句话?谁来读第一句?

(一)第一句话  

课件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 指名读。

相机评价: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他对弟子们提了什么要求?

【相机点红: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  

(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地、郑重地、不容置疑……)

指名朗读。(评价:严肃的苏格拉底!)(评价: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

(评价:郑重其事!)

4、一起来当一回苏格拉底,齐读第一句话。

 (二)、第二句  

【课件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谁来读?  

2.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  

3. 你从中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机遇没有了……) 

4、此时,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句话?(惋惜、遗憾、失望……)(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带着自己的理解好好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评价:带着深深的叹息!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5.听了苏格拉底的话,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引读句子)

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呢?同学们能找到答案吗?对,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6、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有关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7、学生圈画批注。

鼓励:同学们学习得真投入!请看——(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之前学过对人物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

(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

那么这两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弟子们的表现的?

(动作、心理、神态)

分号:两个独立的句子,在意思上是紧紧相连的,用分号隔开。

8、交流:

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

体会“埋头”、“低着头”的含义(眼界不够开阔、目光短浅……)是的,我们不仅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

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又扔掉”等处可见他们挑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9、是啊!就在挑挑拣拣中,你们已经到头了;

就在随手扔掉时,你们已经到头了;

就在总以为机会还很多,无法定夺时,你们已经到头了……

(三)、第三句  

1. 过渡:面对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的弟子们,苏格拉底说了第三句话,指名说。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2. 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呢?(语重心长、意味深长、循循善诱) 

指名感情朗读。(评价: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发人深省!)

范读,相机指出关联词语。明确:含有转折意思时,用分号隔开。

3、相机点拨:这段话中有两个“最大的”,意思相同吗?

讨论交流: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而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最大的麦穗。它是相对而言的。

4、现在明白了吗?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苏格拉底这富有人生哲理的话语。指名读。

(二)、活动二:

1、过渡:苏格拉底仅仅是在教弟子们如何摘麦穗吗?(苏格拉底用摘麦穗这件小事来教育弟子们,含蓄地告诉他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在—— (第七自然段)

出示活动二:

1、默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困惑,分享你的收获。

3、合作探究。

学贵有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预设:

(1)为什么“麦穗”上加双引号?

(这里的“麦穗”,指的是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2)为什么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比喻很形象。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人生追寻理想,就像弟子们在麦地里选取最大的麦穗一样。)

(3)“最大的一穗”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指什么?

“最大的一穗”是追求,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眼前的一穗”是实实在在的,是已经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4)为什么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指名说。

小结:是啊,我们不但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把握当前,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相机板书:抓住机遇把握当前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谁来说一说?你认为你现在要摘取的最大的麦穗是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足以证明了你们已经真正读懂了苏格拉底的话语!)  

引读: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让我们自信地、大声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拓展阅读:《只要弯一弯腰》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巴格达商人在黑漆漆的山路上捡了几颗石子,天亮发现全是宝石,后悔捡的太少。彼得因为懒得弯腰捡马蹄铁,后来口渴时却不得不弯下十八次腰,耶稣教训他说:“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2.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有弯腰的精神,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三、练习运用、迁移创新

1、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聆听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懂得了“抓住机遇,把握当前”的道理。

2、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两句有关机遇名言,让我们共勉:

课件出示名言:

(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去利用。

(3)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齐读名言)

四、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试着比较一下这两课有什么相同之处。

2、小练笔: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深深遗憾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16 最大的麦穗

抓住机遇

把握当前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对于文中“最大的麦穗”有三个层次的理解,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的着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的,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课文所写的摘麦穗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六年级的学生缺少这方面的人生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从苏格拉底所说的话入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事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效果分析

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观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了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了一个个学生对话的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多次反复朗读,创设了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平台。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了体验的乐趣,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绪,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自由空间中去主动的探索、发现、体验,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到麦地里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的道理。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谆谆教导弟子们。第三段(第七自然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抓住眼前机遇,不要错失良机的人生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象、质疑和创新。

依据课标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首先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重点理解苏格拉底对弟子所说的第三句话,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四)德育

引导学生明白从现在开始要学会抓住眼前机遇,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迈向成功大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顺长辈、回报社会。

本课共有三条教学重点,一是引导理解苏格拉底对弟子所说的第三句话。二是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三是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的PPT课件、视频展台等辅助设施进行教学。本课需要2课时,本次是执教第二课时。

评测练习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

①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碰见了,(   )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②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组反义词。

3、选文中苏格拉底说的话仅仅是教导弟子们摘麦穗吗?如果不是,请找出最能体现他用心的一个句子写下来。

4、选文第②节中“眼前的一穗”是指:(    ),“最的追求”则指:(    )。

5、“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张:①展开,打开; ②铺排,陈设; ③看,望; ④量词。

张牙舞爪(   )  东张西望(   )  张灯结彩(   )

2、失:①丢;②没有掌握住;③没有达到目的;④错误,疏忽;⑤改变常态。

错失良机(   )   失火(   )    失声痛哭(   )

3、饱:①满足了食量; ②饱满; ③足足地,充分; ④满足。

一饱眼福(   )   饱经风霜(   )  吃饱肚子(   )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   )风细雨  ( )(  )如生  改恶从(   )

盛气(  )人 (   )峰突起  (  )(  )私语  (   )疲力尽  一望无(   )

1、写景的:

2、写人物动作的:

3、写人物神态的:

课后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道理孩子们一般都知道,但是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并不多。

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意味着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故而在引入课文时,我学习了一些精彩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三处情景演绎,期待为重难点突破做好笔。

第一次:出示“黄灿灿的麦田流光溢彩,粒粒饱满的麦穗沉甸甸的坠在秆上”的图景,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的场景之中,并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我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我会怎么办呢?在此思虑的牵引下,进而萌发自主深入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念头。第二次:在学生为弟子们错失良机而惋惜的一刻,让其进行角色转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株小麦,会对他们说什么呢?”第三次:在学生理解了不可错失良机,要善于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麦地,当一回现代的“求悟者”——“如果你也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让你再一次以同样的要求去摘麦穗,你会怎么办呢?”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因此在一番交流中,同学已逐步领悟到了苏格拉底的这种智者的教育精髓!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在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一代哲人苏格拉底的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关键词如“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等,明白在我们的人生道理上一定要好好把握眼前的机遇。要知道,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意味着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果把目光投向文本,那只需获得作品的原义;如果把目光投向作者,那是要获得交往的意义;如果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那理所当然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本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学生交流为主,以学生朗读为重,以学生思想为点。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把握每时每刻,做好眼前必须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小学语文_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相关文档:

幼儿园学前_拉拉闯天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09-13

音乐教师工作计划学情分析5篇09-17

小学语文_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0-17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热爱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0-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寿司制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1-2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11-2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01-16

小学语文_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02-11

初一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8篇03-19

近一年学生学情分析报告(6篇)04-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