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3年第8期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现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 年,当时松下建立了北京分公司;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受到注目。
20 世纪90 年代末,由于世界范围对血汗工厂的抵制,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开始对它们的中国供应商使用社会和环境标准。这一标准的引入使得对这些工厂的审计受到广泛关注,并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
2000 年至2006 年,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迅速发展,他们开始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分享自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经验。这一阶段,由于当时中国企业尚未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理念中,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方面被看作是积极的推动者。
2006 年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却在逐渐削弱;包括肯德基、壳牌及联合利华在内的一些知名企业由于对中国消费者采用更低的服务标准而受到指责。对于跨国公司的在环境和劳动等方面的负面消息,中国公众对他们的社会责任行为开始报以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们在中国与在其他国家之间使用双重标准。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经历的起伏,反映出由于缺乏对地方文化和社会期望的充分了解,大多照搬西方模式以及频繁地把企业社会责任当做公关工具或是简单的履行法律义务,这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公众对他们的期望,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要想重新赢回公众的信任,现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
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践社会责任所面临的挑战挑战之一:总部与地方分公司之间的冲突跨国公司通常由总部决定整体层面的社会责任战略,分公司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灵活地执行总公司的战略,尽管总部通常不如分公司了解当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环境和条件。当地有问题出现时,分公司必须先向总部汇报再根据总部指示采取行动。这样带来的弊端是反应严重滞后。
挑战之二:缺乏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才。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较新的概念,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和可借鉴的经验都比较缺乏;另外由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多偏重于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国内大多数负责社会责任的从业人员都来自公关和营销部门,这反过来又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形象塑造而忽视社会责任的实际执行。正如拜耳前大中华区总经理华威濂(Bill Valentino) 在2012 年10 月与和谐基金会的一次会谈中所说:“在中国很难找到同时具备社会责任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挑战之三:缺乏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参与。
许多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员工通常设立在公关或营销部门。他们不仅与其他部门隔离,而且常常级别较低。这样导致其他部门误认为社会责任部门的职责只限于企业形象塑造。
挑战之四:缺乏员工广泛参与。
员工不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倡议,或是未能被邀请到决策过程中,或是认为社会责任不过是公关和营销的责任。这些现象和理解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普遍存在。
挑战之五:公众对跨国公司越来越高的期望随着跨国公司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相对于国内公司,中国公众对跨国公司的期待更高。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因媒体的密集报道而被放大。因此,当企业行为与其所推崇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不相符时,就会面临名誉受损、消费者信心丧失以及市场萎缩的风险。与之相对比,中国公众对犯同样错误的地方餐厅相对较为宽容。
另一点值得提及的是,随着中国的商业环境不断改善,中国的NGO 也日渐成熟,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督。因此跨国公司必须及时、有效地调整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战略,从应急式的公关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模式;应与地方社会团体建立积极联系,为扶贫、社会发展、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主要作者:
卜岚林 加拿大和谐基金会,中国项目总负责Michael Bloomfield 加拿大和谐基金会创始人,执行董事合著者:
安嘉理 商道纵横,高级研究经理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相关文档: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09-12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09-12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案例09-12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09-12
跨国公司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呢比较与反思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