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时间:24-11-26 网友

  课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辽阔的国土)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课时第一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辽阔的国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一个主题。本课通过“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和“台湾省”这几个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总面积、东南西北四至点、四大海域和行政区划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从课前预学单测查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介绍一两处景点特色,以及自己游览的感受。但是学生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了解的还并不全面。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通过课前预学,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

  2、借用多媒体感知南北气候差异和东西时间差异,通过算一算、与欧洲面积相比等方法,感受我国疆域辽阔。

  3、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

  4、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再利用拼图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

  5、通过多种形式走近台湾,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

  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发放预学单,搜集资料。

  1、 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

  2、 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之大。

  3、 搜集展示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或图片,准备课上交流。

  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让学生主动了解祖国疆域辽阔,为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前提准备。

  一、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 从这张地图上你还能了解到什么? (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 一、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二、分组展示,感悟祖国疆域辽阔。

  1、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国国土之大。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等会儿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分组交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介绍

  (1)播放“南北温差,东西时差”对比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祖国国土之大;

  (2)出示一组数据,展示祖国国土之广;

  课件出示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西相距5200千米 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 想一想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3)地图比大小,对比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

  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通过比较你看出什么? (欧洲有42个国家,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土就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的国土之和。)(我们祖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诗歌欣,画面中感知祖国国土广袤。

  播放《敕勒歌》,感悟草原广袤;

  播放《我爱你啊,祖国》,感悟幅员辽阔;

  播放《长江之歌》,感悟宏伟气魄。

  (5)展示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重点感悟祖国疆域之广。

  3、指名向全班交流,兼顾不同的交流汇报方式。

  二、分组交流汇报。

  通过出示南北地区同一时间的图片、南北两座城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以及东西方不同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南北地区非常鲜明的温差特点和东西方不同的时差特点,使学生从整体感受到祖国国土的辽阔、广袤。

  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祖国广袤的国土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观察《中国的疆域》图,了解与祖国相关的疆域,领悟国土不可侵犯。

  1、出示《中国的疆域》图,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一找,完成学习单。

  2.对照《中国的疆域》图,交流学习单

  (1)你觉得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形状? (2)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还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3)与我国相连的有哪些海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4)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则是我国第一大岛。视频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5)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国土,国土不可侵犯) (6)你指导我国的四大至点是哪里?为什么称它们为至点? 三、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我国四大海域:__ __ 我国四大至点

  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和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

   出示“阅读角”,默读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域有哪几个种类? 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找一找各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哪里? 找一找自己和家人出生的地方,同桌互相交流。

  4.出示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这个顺口溜告诉我们,我国有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23个省,而这里还包括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对照行政区域图读一读,记一记。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1、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

  2、读一读顺口溜;

  3、拼图比赛。

  通过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划。

  通过拼图实践,让学生熟悉我国行政区域分布。

  5、小拼图大世界。

  (1)每小组把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图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记一记具体位置。为拼图做好准备。

  (2)小组拼图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最快的时间拼上它,拼好后由组长把它送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

  (3)展示交流。

  五、播放视频,走进宝岛台湾,感悟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1.播放台湾的视频或图片。

  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3.课前你们搜集到什么资料,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指名向大家介绍。(围绕两方面美丽风光、民风民情) 大家喜欢的台湾歌手也有很多唱中国风的,你知道有哪些,能唱两句他的歌吗?(播放《中国风》,学生跟唱) 我们的祖国幅源辽阔,景色迷人,我们应该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完后课后学习单。

  五、唱响中国风,完成课后学习单。

  1.同桌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2.唱响《中国风》;

  3.完成课后学习单 通过唱红歌激起学生爱国情怀。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主体 预学单 小组展示 学习单 拼图游戏 教师 小组成员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辽阔的国土 960万平方千米 四大海域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行政区划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课题

  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课时第二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好山好水好风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二个主题。教材呈现了《中国地形》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知晓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自己和它们的关系;

  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旨在引导学生欣和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

  “阅读角”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知识,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有着众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丰富灿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从课前预学单测查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基本知道祖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但是部分学生对于主要山脉和河流的地理分布不是很清楚。学生对于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介绍一两处景点特色,以及自己游览的感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 通过课前预学测查,了解学生对祖国主要山脉与河流的认知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印象。

  2、 通过课堂填图游戏,加深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认知。

  3、 通过我来当导游,介绍祖国风景名胜,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灿烂。

  4、 通过设计旅游文明公约,用实际行动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晓祖国主要山脉和河流,感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灿烂。

  教学难点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前发放预学单, 布置学生预学。

  1、在《中国地形》图上填写相应的山脉名称,用蓝色标出长江流经线路,用紫色标出黄河流经线路,查找资料,准备介绍山脉或河流的特点;

  2、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请写下来,并选取一处准备在全班交流,可以带上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视频。) 一、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对学生的认知前提差异进行主动干预,帮助学生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通过测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情,找准教学起点。

  二、 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2、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二、听歌曲,谈感受。

  歌曲导入,自然生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学习新课做好情感铺垫。

  三、 开展拼图游戏,交流山脉河流特点。

  1、 你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和河流? 2、 请你把这些山脉放进《中国地形》图中。

  3、 谁能到图中指出长江流经线路和黄河流经线路?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或河流? 4、 你想为大家介绍哪一座山脉或哪一条河流? 5、 思考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去呢? 三、完成拼图游戏,介绍山脉河流的特点。

  通过课堂上的拼图游戏,进一步加深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认知,并通过介绍特点生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我来当导游,介绍祖国风景名胜。

  1、小组交流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

  2、根据风景图片,指名小导游向全班介绍。

  (长江三峡、黄河上游、天山牧场……) 四、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充分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

  五、 了解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 出示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同桌说一说这些景区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指名说。

  2、 欣九寨沟风光片,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魅力。

  3、 出示阅读角,说说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特点?代表性景区有哪些? 4、 播放敦煌莫高窟宣传片,感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5、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景区又有哪些呢?猜一猜。(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小组讨论这四处景区入选双重遗产的理由,指名全班交流。

  五、阅读、辨析、观、讨论了解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通过文字介绍,经典风光欣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区别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六、 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1、 小组讨论,设计撰写。

  2、 小组汇报交流。

  3、 小组修改完善。

  六、小组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通过讨论设计旅游文明公约,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七、 课堂延伸课后完成预学单 1、 在《中国地形》图上标出不同的地形特点。

  2、 查资料,了解这些地形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七、课后完成预学单。

  通过完成预学单,对下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干预,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主体 预学单 评价主体 我当小导游 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教师 小组长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好山好水好风光 大好河山壮美 历史文化灿烂 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1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

  知道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归纳分析等方式,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多角度地分析民族交往事例,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美好情感。

  培养正确的民族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根据平时观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资料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再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国家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割的血肉之情,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课教学,我着重抓住教材中的范例和空白,先引导学生“入伙”教材,同时在课堂上拓展的事例,如接地气的家乡高邮菱塘的回族人,也 “入伙”学生,在充分“接童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经验。在儿童当下的课堂生活中,过去的经验被唤醒,被梳理,被反思,伴随着儿童丰富情感体验的发生。儿童的社会情感得以培养,实践智慧得以提高,引领未来生活的课程价值得以实现。  本课中的法治教育,我力求让学生自己读中说,读中悟,帮助学生从法律法规的习得状态从对老师权威的依从变成对法律法规意义本身的认同,从刚性的外在约束转化为柔性的内在自觉。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归纳提升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歌曲导入,经验回望 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祖国70岁的生日,在那天大街小巷都会响起了一首经典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播放《爱我中华》。

   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爱我中华》),听了这首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小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一家亲”,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板书中华民族一家亲) 学生跟唱《爱我中华》。

  学生齐说歌名。

  学生交流。

  课伊始,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烘托氛围,回望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我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建设国家,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了解特点,政策优待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五十六朵花装点着这个大花园,这56朵民族花,你能叫出多少名字来? 和老师一样属于汉族的学生起立。你们看,班级大多数学生站起来了,汉族学生真不少呀,究竟有多少人呢?看看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出示饼形图,你想说什么? 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少,所以我们统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族种? 这些民族花分布在大花园的什么地方呢?出示民族分布图。看到这个分布图,你想说什么呢?随着学生的交流,引导板书(大散居 小聚居 ) 正因为少数民族人口少,有着大散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规。

  1)出示小知识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除了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2) 目前,你们知道全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自治区,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来吗?引导学生认读这五个自治区。

  3) 除了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出示第四条内容。学生认读,说说看了这两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了少数民族,保障了的权利和利益,除了这些,国家在教育、经济上也对少数民族有了些政策照顾,有谁知道有哪些政策照顾?(随着学生的交流,着重讲讲精准扶贫、兴边富民行动等方面的政策) 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更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出示人口调查图,从这个图中你看出来什么?(板书交错杂居)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保障,各民族之间流动更加频繁,看,我们同学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的学生请起立。你们能说说生活在这里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回忆,说出民族的名称来。老师适时表扬。

  学生交流,汉族人数占全国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五,其他民族人数占百分之八点五。

  共有55个。

  学生交流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五大自治区,认读自治区。学生交流感受国家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的尊重。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

  学生交流,感受民族交往交流频繁,趋势明显。

  学生交流,让少数民族的孩子感受来自大家的温暖,让汉族的孩子明白更要关心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通过对图形、法律法规等小常识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方式充分调查学生的经验,感受民族构成的特点。

  三. 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扬州就有个自治乡,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扬州高邮菱塘,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请看视频《爱驻菱塘》。从这个片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将进行知识问答。

  1) 江苏省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乡? 2) 菱塘在我们扬州的什么地方? 3) 在菱塘,主要生活着哪族的人? 4) 在菱塘,回族人和几族同胞共同生活着? 5) 在菱塘,回族人生活得如何? 6) 回族人和其他民族相处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 回族人的服饰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8) 回族有个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 9) 回乡民族体育项目邀请赛中有哪些你最感兴趣的节目。

  10)回族伯伯资助了汉族孩子上学,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像菱塘这样各族人和谐相处,紧紧依靠着,互相帮助的事例还真不少呢,观看录像庄仕华《爱洒边疆 肝胆相照民族情》。

   像这样画面你还知道哪些,课前大家也进行了搜集,来我们一起交流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要携起手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着一起,共同创建这美丽的祖国,把祖国这个大花园打扮得更加漂亮。

  学生猜猜扬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

  学生看视频,交流获得的信息。

  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回汉和谐相处的民族关系。

  学生交流民族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搜集身边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故事、不同时代各族帮助的故事,多角度去搜集。) 以身边的事例拓展开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不同人物感人的故事,感受民族和谐相处的情感,实现教材语境与生活情境的有效链接。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指标 优秀(8-10) 良好(5-7) 需要努力(1-4) 自评 互评 师评 加分 资料搜集 能根据要求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

  能进行资料的搜集,能熟悉自己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马虎,不能全面将资料搜集齐全 课堂听讲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堂上无走神、讲闲话现象 听课比较认真,偶尔能思考下问题,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 听课不认真,不思考问题,走神,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答案中自己的思想较少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 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耐心倾听、尊重其他组员的观点。

  能参与小组活动,基本能做到倾听别人观点,简单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加小组活动时不能耐心听取其他组员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 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能马马虎虎地完成课后作业 不能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积极实践 能积极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行动习惯中体现出来 能将部分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不能或较少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中华民族一家亲 汉族 人口众多 和谐相处 少数民族 人口少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2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各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知道他们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知道各民族共同奠定了祖国的疆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归纳分析等方式,了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事例。

  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各民族面对侵略同心协力的英雄气概。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根据平时观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资料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再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国家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割的血肉之情,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努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在课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搜集资料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看、思、说、猜、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彼此尊重,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并维护民族团结,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进行人口流动? 和亲、结盟、流亡、迁移等方式,在远古时候就不断促进各民族间人员交往,物品交流,文化交融。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说起和亲,最有名的要算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的婚姻了。

  1) 讲述他们的故事。

  2) 和亲,文成公主为藏民们带去了什么? 3) 文成公主在藏族为民族团结作出了怎样贡献? 民族之间除了通过和亲等方式进行交流,一条条商贸大道也在促进着民族之间的物品的交流与文化交融。出示图片茶马古道。配音活动园内容。

   茶马古道促进了哪些民族的交往与交流,推动了哪些民族间在文化交融,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

   试想下,如何没有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会出现什么情况?像这样的大道还有吗? 在我们身边像这样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还有吗? 小结民族之间的交流使民族间,你们使用我们的物品,我们使用你们的物品,你们借鉴我们的语言,我们改进你们的乐器,推动了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大家彼此影响着。

   学生听故事后进行思考,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所看所听的内容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民族不团结出现的情景 学生交流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通过交流,从多方面让学生明白民族间人口的交往,物品的交流,文化的交融。

  二、 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 同学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品肯定是汉族的?(学生交流时,将物品在名称写在黑板上) 大家说得对吗,不着急,我们学完本课内容后再作评价。

   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最为频繁,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还真不少,在东汉末有不少胡物传进汉族,不过当时仅限于少数民族同志阶级使用,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汉灵帝曾说,“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从汉灵帝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 现在我们来看看,我们穿的衣服、坐的凳子都来源于少数民族,你们想象得到吗?可见,少数民族对汉族影响真不少。少数民族对汉族还有哪些影响呢?大家读读这些资料了解下,完成表格。

   大组交流。

  1) 服饰类裤子 旗袍 帽子 靴子 2) 饮食类瓜果蔬菜 西瓜 棉花葡萄 黄瓜 核桃 胡萝卜 3) 用具类凳子、床、蚊帐、铜锅 纺织 4) 语言类胡同 普通话 江都站 5) 文学类《敕勒歌》(鲜卑语)《木兰辞》文字上胡汉兼备 李白的诗品 6) 体艺类胡笳、羌笛、琵琶 笛子 腰鼓 莫高窟壁画 7) 农牧业牛、马、骡羊等牲畜饲养、役使方法、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制毡法、做酪法、做酥法)竹叶青、虏小麦 随着学生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服饰类出示胡服、汉服、现代服装图片,让学生比较。

  文学类出示《木兰辞》 可汗等文字来源于少数民族。

  小知识少数民族的文学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灿烂的星星。

  体艺类出示二胡演变的图片 学生找找教室中认为的汉族的物品。

   从字面理解汉灵帝的话,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内容。

   学生阅读准备好的资料,完成表格。

   大组交流。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课堂上让学生猜一猜,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随着课堂上的学习,揭去学生迷惑的面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之多,对中华文化贡献之大。

  三、共同奠定祖国疆域 少数民族对汉族影响不小,汉族也同样影响着少数民族。那汉族通过什么来影响少数民族呢?大量的迁移流徙使汉族分布更为广泛,影响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共建着家园。

  阅读资料,说说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1)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为张氏父子统治,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吸收了大批汉族世家及人民,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使河西文化成为发展当时汉族先进文化的重要据点。

  2) 东汉末年,汉族不断向东北迁徙,对辽东的开发和农业技术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3) “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 仅孙权与曹操相争于濡源时,一次即有十余万户渡江而南。西晋永嘉以后,黄河流域汉族更是大规模迁至江南,经南北朝,仅有汉族不断南迁。大量的劳动力和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少数民族一起加速了江南的发展。

  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谁也离不开谁,他们共同建设着家园。面对侵略时,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抗日战争时期,新疆维吾尔族人虽然远离战火,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1)观看《驮工日记》 2)新疆人是如何抗日的? 不仅新疆人在抗日,全国各族人都在抗日。

  出示小资料。

  抗战期间,由回、东乡、撒拉、保安、藏等民族组成的青海骑兵部队及由彝、白、汉、哈尼、纳西、壮、苗、瑶、回、傣等民族组成的滇军出省对日寇作战;

  桂、川、滇等省的壮、苗、瑶、京、藏、白、哈尼、傣等民族的青年纷纷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

  东北抗日联军的11个菌种都有朝鲜族指战员,其中一、七两军中朝鲜族约占半数,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相当数量的满、赫哲、达幹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民族指战员。而周保中(白族)、杨靖宇(回族)、赵尚志(满族)、陈瀚章(满族)、李红光(朝鲜族)等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均系少数民族。

   通过小资料,让学生交流感悟到不管在什么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共同建设着祖国。

   观看录像,感受新疆少数民族在抗战中的贡献。

   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抗日英雄的故事简单讲一讲。

  让学生从不同的时期分析感悟到祖国这片热土有多个民族共同建设,各族人民团结对外,共同保卫祖国的疆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少数民族为抗战竭尽所能,慷慨解囊。藏族僧俗民众一次捐赠国币500万元,青海藏族同胞一次捐献羊皮衣10万件。在新疆,各族人民捐款购买了10架战斗机献给国家,还开展了募集寒衣、三日献金、防毒募捐等活动,折合现大洋322万余元。

  在抗日战争中各族人民涌现了很多抗日英雄。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英雄。

  出示杨靖宇的故事。

  从杨靖宇的故事中,你想说什么? 小结面对敌国的入侵,无数的中华儿女,汉族、侗族、维吾尔族等加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去,他们对 民族存亡命运的责任感,对民族敌人奋战到底的坚强意志,为保家卫国,守护祖国的疆域而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久久地留在了我们脑海深处。一句话,各民族为祖国历史的辉煌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在和平年代,少数民族的同胞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你知道有哪些人和事吗?(老舍 李宁等人的故事) 10.小结祖国在各族人民的建设下越来越美好、富强、强大,祖国大花园的美离不开任何一族人。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指标 优秀(8-10) 良好(5-7) 需要努力(1-4) 自评 互评 师评 加分 资料搜集 能根据要求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

  能进行资料的搜集,能熟悉自己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马虎,不能全面将资料搜集齐全 课堂听讲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堂上无走神、讲闲话现象 听课比较认真,偶尔能思考下问题,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 听课不认真,不思考问题,走神,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答案中自己的思想较少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 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耐心倾听、尊重其他组员的观点。

  能参与小组活动,基本能做到倾听别人观点,简单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加小组活动时不能耐心听取其他组员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 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能马马虎虎地完成课后作业 不能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积极实践 能积极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行动习惯中体现出来 能将部分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不能或较少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中华民族一家亲 人口交往 物品交流 文化交融 共筑祖国疆域 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3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掌握策划班会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

  从策划班会能力的提升中,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根据平时观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资料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再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国家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割的血肉之情,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努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在课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搜集资料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看、思、说、赛、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策划中感受民族一家亲,激发学生热爱并维护民族团结,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民族语言我来猜 课堂上教师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好”,并将这些语言用汉字写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学一学。

  过年了,各族对新年的祝福该怎样说?学习59页内容。

  同学们,你们看,虽然都在祖国的大家庭中,由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祖国大家庭中,56个兄弟姐妹除了有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不同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今天我们来个新闻发布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大家共享。

  学生猜一猜是哪族语言,读一读,学一学。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过年的祝福语。

  课伊始,让学生从感受不同民族的语言开始,激发他们继续探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情感。

  二、民族知识知多少 为了让这个发布会成功地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我们在发布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民族知识知多少新闻发布会。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他们如一棵棵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花朵装点着祖国的花园,让祖国这个大花园更加的绚丽多彩,面对不同的民族的习俗,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1)回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们该如何招待? 2)满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用狗肉招待它,可以吗? 我们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互相尊重,携手共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共创祖国美好的明天。

  学生交流介绍民族风俗的注意点。(民族名称;

  传统节日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参与这个传统节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开展发布会。(学生在介绍时要用多种方法,如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 学生交流。

  通过新闻发布会体验,现实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尊重民族习惯,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

  三、主题活动我设计 祖国的稳定统一,团结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值此祖国70周年之际,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的主题班会 “民族一家亲”。

  1)请大家来设计方案,你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设计?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从形式多样引导唱歌、跳舞、相声、快板、故事、社会小调查等方面考虑 3)教师从内容上关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方面。

  刚才,我们从大的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从小的方面具体讨论下,如汉藏一家亲,可以从哪些内容入手? 随着学生的交流,列举一例 青藏铁路 1)出示西藏孩子想在最短时间内到北京的美好愿望视频。

  2)在习爷爷的关心下青藏铁路已经在2006年7月1日通车。这一事件,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藏一家亲? 听一听 韩红的《天路》 看一看纪录片《天路》中感人故事。

  讲一讲天路修筑中感人故事。

  一歌舞剧《天路》, 说一说天路中感人故事。

  3)这么多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学生聊聊自己的设计方案和理由。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师生交流。

  让学生明白抓住民族间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内容进行交流。

  体验策划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活动策划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民族团结的情感。

  3.为了使我们的活动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汉蒙、汉壮、汉维、汉回、少数民族间,各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

  大家的策划设计非常精彩,下周建议班主任老师讲大家的设计给予实施,相信班会课一定会圆满成功。

  小组自己选择,根据大家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策划。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指标 优秀(8-10) 良好(5-7) 需要努力(1-4) 自评 互评 师评 加分 资料搜集 能根据要求广泛搜集各种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

  能进行资料的搜集,能熟悉自己搜集的资料 搜集资料马虎,不能全面将资料搜集齐全 课堂听讲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堂上无走神、讲闲话现象 听课比较认真,偶尔能思考下问题,偶尔有走神、讲闲话的现象 听课不认真,不思考问题,走神,讲闲话现象比较严重。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举手发言,答案中自己的思想较少 很少发言,不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合作 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耐心倾听、尊重其他组员的观点。

  能参与小组活动,基本能做到倾听别人观点,简单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加小组活动时不能耐心听取其他组员的观点,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

  课后作业 积极认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能马马虎虎地完成课后作业 不能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积极实践 能积极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行动习惯中体现出来 能将部分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不能或较少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行为习惯中体现出来。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中华民族一家亲 尊重民俗 守望相助 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五年级 课时第三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三个主题。教材呈现我国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的四幅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熟悉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探讨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活动园”,观察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这三个地区的居住环境,结合所在地区,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我国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和分析资料,学习利用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

  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通过平时的观察,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较强,但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较弱。学生对于祖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人们劳动生产的。

  通过解读、提炼、整理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衣食住行的特点。

  通过交流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表格,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传统习俗。

  通过小小辩论会,了解自然资源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注意节约和保护。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了解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

  认识自然环境与当地经济特点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欣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1、播放诗歌(图文并茂) 2、你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什么?(幅员辽阔、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一、 欣诗歌,感悟祖国地大物博。

  通过前两课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本节课开头让学生在诗歌中加深体会,同时对资源丰富、气候多样产生初步的认知。

  二、交流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1、出示《中国地形》图,观察地形特点,说一说中国辽阔的国土有哪几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这四种地形的相关资料。

  3、依次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指名学生结合插图内容介绍不同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产劳动情况。

  4、我们所在地区属于什么地形呢?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5、播放所在地区农事生产的视频,说一说所在地区都有哪些农事生产?这些农事生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二、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

  1、 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四种地形的资料。

  2、 观看当地农事生产视频,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劳动的影响。

  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课堂上的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不同,对人们生产劳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三、分组展示,感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1.看书中的三幅插图和资料(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说一说这三个地方人们居住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咱们家乡的衣食住行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进行交流汇报,说一说家乡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邀请小组向全班做汇报展示,讨论梳理信息,完成板书。(衣 食 住 行;

  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生活习俗) 4.总结过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各具特色。可是这样的地区差异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请看这个生活片段。

  5.课堂小剧场明明的烦恼 明明的爷爷是东北人,奶奶是上海人,一到周末,全家人在一起就为了吃什么而发愁。爷爷要吃饺子,还要吃现包的饺子,奶奶要吃小炒,还要吃精致的小炒,这不,今天又吵起来了。明明感到很烦恼,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6.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7.总结不同地区生活习俗不同,我们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生活才能和谐美好。

  三、小组交流展示,感悟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小组交流汇报 同桌讨论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家乡生活的衣食住行受到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尊重习俗差异。

  四、实践拓展,体味“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的内涵。

  1.古诗擂台赛。四大组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各一方,每个代表队背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诗。哪一组守擂成功,哪一组就是冠军。

  2.歌曲竞猜。播放歌曲片段,猜歌曲中提及到祖国的哪些山水,或者哪些地区?猜中的唱一唱,奖励一面小国旗。

  3.合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建立异地友好班级,开展结对交往活动。

  四、实践拓展。

   诗歌擂台赛。

   歌曲竞猜。

   合唱。

  通过古诗擂台赛、歌曲竞猜、大合唱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各地生活习俗各异。再通过建立异地友好班级,让学生与不同地区的小伙伴的开展交往,增强文化融入。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资料交流 小组展示 古诗擂台 歌曲竞猜 小组成员 老师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地理位置 衣食住行 气候环境 物产资源 生活习俗

《2021年部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相关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09-01

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学设计09-04

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效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策略09-05

幼儿园中班教案《排排队》教学设计09-12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09-13

西湖教学设计和反思09-14

《西湖》教学设计15篇09-14

202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集锦7篇)09-15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优秀4篇)09-15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09-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