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精品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时间:24-04-17 网友

基本信息

学校

姓名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资料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能根据文中描述想象音乐表现的画面,感悟“知音”深情。

教 学 过 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故事。

2.齐读课题——《伯牙鼓琴》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

3.带节奏齐读

4.读古文我们不仅要读准还要能理解古文意思,默读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5.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预设:

(1)伯牙鼓琴的鼓是什么意思?鼓是弹的意思

(2)少选是什么意思?少选的少为什么读第三声?

因为少选的意思是一会儿,少读三声shǎo的时候有表示短时间的意思

(3)方古琴而志在泰山的方是什么意思?方就是一会的意思,比如我们平时组词会组方才,根据组词可以知道他的意思。

(4)以为世无足复位鼓琴者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何断句?

看注释第8条以为世无足复位鼓琴者意思是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未之弹琴的人了,根据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断句:以为/世/无足/复位/鼓琴者。

6.指生说完整意思

7.出示书中插图 提问:谁是子期,谁是伯牙?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播放音频《高山流水》,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2.生自由谈自己看到的画面

3.帮助学生理解“善哉”

4.学生齐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5.那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他们是知音呢?

预设:

(1)伯牙弹曲子的时候,想的是高山,子期听出了高山的巍峨,伯牙弹的是流水,子期听出了流水的磅礴。所以说子期不但能能听懂伯牙的琴声,还能听出琴声里的志向。

(2)“少选之间”说明时间很短,而钟子期就明白了伯牙的意思。也能说明伯牙不但能听懂,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明白。说明他们是知音。

(3)方古琴而志在泰山的方也表示一会的意思,伯牙刚弹奏一首,子期就听出了伯牙的志向。

6.老师范读

那现在你们觉得两个人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知音呢?

预设:

(1)为两个人能心意相通、心有灵犀,携手同行的就是知音。

(2)我觉得知音是指听,听对方的音乐,听对方说的话,就能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就像伯牙和钟子期一样。

(3)我认为知音是指两个人都有同样伟大的志向,他们志趣相投。

(4)我认为知音是互相理解,亲如手足的朋友,亲如手足,这份情感非常的真挚。

(5)我觉得知音,两个人之间可以打造一种心灵互通的境界,心有灵犀一点通。

7.教师总结:正如同学所说,知音是相互的。故事讲到这里,你们知道他们二人的身份吗?你对知音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8.教师过渡:是呀,不管身份高低,只要心有灵犀就被称作知音。伯牙和子期约定第二年再见,终于到了第二年,伯牙兴冲冲地来到约定的地点寻找子期。可是这一次,子期却不在了。伯牙伤心欲绝地来到了子期的坟前,他会说些什么呢?

9.现在,从伯牙破琴绝弦的举动中,你对知音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10.再读课文

(1)繁体字读(2)尝试背诵

四、学生演绎,升华情感

1.生演绎课本剧《伯牙鼓琴》

2.学生谈观后感

3.精彩两分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4.拓展内容,引读古诗

当孟浩然历尽人生苦难,寄情山水时,想到友人,便会提及伯牙子期:“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当诗仙李白饱尝人生苦难,也不忘借伯牙子期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变法一波三折,想到友人,更是以《伯牙》为题,写下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故人舍我归黄壤,高山流水心自知。”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同学们,百年也好,千年也罢,知音的故事代代流传。此时此刻,我们还在课堂上读着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伯牙鼓琴的曲调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虽然知音难觅,但我们始终要心存美好,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2.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知音”的故事

(2)自主阅读《吕氏春秋》或者《警世通言》

板 书 设 计

伯牙鼓琴

琴声

心声

志向

知音

课后反思

《伯牙鼓琴》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图画、资料袋等想象画面,体会艺术之美。

在“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环节中,我带领学生回顾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借助自己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初次阅读,并检验学生对难读的词句掌握的效果,为课文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们最喜欢听故事,于是,我设计从题目入手,结合插图,想象二人弹琴、听琴时的情景,这是对孩子们观察图画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接下来故事的开端已经有了,孩子们就和我一起感受“感悟知音”的情节,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展示读、齐读等形式,借助注释感受句子的意思,想象字里行间描述的景象并引入叠字词这一文学形式,让课堂向外延伸,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有琴声的绝妙,更有传统文化中别样的味道。

然后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体悟知音之真谛。在诵读中体会伯牙得知音的喜悦。当学生与伯牙一同拥有最美期待的时候,我将情境急转,给孩子以心灵上的冲击力,学生在诵读、讨论、思辩中感悟什么是“知音”、感受“ 破琴绝弦”的悲痛欲绝决。在展示了孩子们对这对知音深厚情谊的理解,阐述了自己的交友观。

语文课堂应当是诗意的课堂,两个人的故事让我们读出了知音的真谛,那就是互相理解与欣赏,宁可断送前程也要破琴绝弦地决绝态度。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知音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很多文人墨客、历史人物都会有各自的交友方法,也有自己的个性表达。因此最后我设计了“诗句引入 回味中体悟知音种种”,让孩子在诗句的吟诵中感受知音情谊,唤起学生珍惜友情的意识。

整节课,我能在充分研读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教学思路,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体悟,进行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的训练,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用这样的散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不足之处在于,与学生的互动间更多关注到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关注得不够,对于基础的字词的理解还做得不够。另外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较多,孩子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应更多地信任孩子的能力,因学而教,让课堂更有灵动的味道。

《一等奖 精品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相关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09-01

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教学设计09-04

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效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策略09-05

幼儿园中班教案《排排队》教学设计09-12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我们的学校》09-13

西湖教学设计和反思09-14

《西湖》教学设计15篇09-14

202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集锦7篇)09-15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优秀4篇)09-15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09-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