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缩”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意。
2.默读课文,能说一说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并从中获得启示。
3.通过与《去年的树》比较,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
2.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示。
学习过程:
1.请将课题读两遍,你有什么想法,赶紧记下来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力争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再读给家长听, 家长评价:( )
3.将下列词语读两遍,并试着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些词语。
缩成一团 努力 细茎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开 陈旧
4.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圈出表示主人公变化阶段的关键词语并完成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给家长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种子 →( )→( )→( ) →( )
5.再读课文,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是:
1.畅谈愿望,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
2.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指名各组代表认读并理解关键词语。
(2)指名学生说一说一粒种子经过了哪些变化,并根据示意图说文章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质疑,并梳理阅读提示,明白本节课学习任务。
合作
探究
独学:
默读课文,找一找:“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画一画:用——画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
群学:
先自读课文,想一想,一粒种子到木地板,它的每一次想法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它每次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次变化历程,展开想象,在小组内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
对学:
同学们默读《去年的树》 与 《那一定会很好》,比一比: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习对子交流。
学生先自读,画出相关句子,再在小组内按问题依次进行交流,小组长做好安排,记录,并选派代表汇报。
学习对子交流两篇课文的异同,然后选学习对子汇报。
展示
交流
预设:
1.选一位小组代表汇报所画的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课件展示)
2.第一次变化:选一小组采用读演结合的方法体现种子的想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以及种子是怎么努力的,其余组对他们的表演及朗读做出评价。
3.出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第二句话。先引导想象,学生说一说树怎样才会跑?再选派小组朗读手推车做事的段落。学生读后说出手推车的感受“真舒服”,那此时手推车感觉干什么舒服:抓住省略号、跑来跑去、风的呼呼声感受它的快乐、舒心,从而理解“舒服”(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
4.出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第三句话,学生读,并抓住“吱吱嘎嘎”,体会手推车已老了,想休息了。它变成了一把椅子,它可以静静地坐在那儿的同时还能做些什么?(给人们带了方便)
5.坐着坐着它有了新想法“要是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它如愿以偿成了木地板。选派小组读最后一段,结合图片,说一说:它为什么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6.两名同桌汇报两篇文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其余学生给予补充。
相同点:(1)童话故事;(2)树;(3)主人公都经历了变化的历程。
不同点:《那一定会很好》主人公是一粒种子变成的各种事物;结局是幸福的。
《去年的树》主人公是一只鸟和一棵树;结局是比较哀伤的。
1. 教师引导学生从种子为了实现愿望的勇气和决心以及种子站在阳光下大口大口呼吸空气的爽快及当时的心情等方面入手评价,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努力。
2.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树怎样才会跑”?
3. 联系生活说一说,你什么时候感觉很舒服,为什么?
4. 引导学生说一说椅子的用途,体会椅子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5. 引导学生联系大树的感受谈一谈,舒展身子,大口大口呼吸,还能为人们做事。
6.教师引导学生从题材、主人公及其变化过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等方面比较。
达标
检测
你想对种子的哪一次变化说说心里话呢?请说一说。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盘点
收获
畅谈收获,评选优秀小组。
归纳总结反思
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
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一粒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不懈努力 实现愿望 无私奉献 获得快乐
《《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档:
那么多很美很好的歌词有没有一句打动过你_打动人心的歌词(3)12-13
《那一定会很好》优秀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