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时间:23-03-31 网友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魏文云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8期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宏观视角“三全育人”提倡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与从微观视角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平台、育人队伍和育人过程联结起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阐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工科、就业能力

        一、新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既要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大环境,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诠释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为了获取就业机会、维持工作稳定,通过校内学习实践以及交流合作而培养的能力。这样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是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大学生个人具备更高的能力标准和更多元化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五方面的能力,一为大学生基础素质能力,二为大学生人格特质,三为大学生发展素质能力,四为大学生交叉融合能力,五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三全育人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结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就业是民生之本,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是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的‘牛鼻子’。”在高校进行就业工作指导教育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高校就业工作会议指导精神,实现大学生稳就业目标。“三全育人”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科学文化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鲜明导向。本文将“三全育人”提倡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平台、育人队伍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以系统化的模式来提升新工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用于实际就业工作指导,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将思政育人和就业工作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有机融入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中,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找到新的研究视角。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相关文档:

安吉游戏精神视域下,优化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09-12

亚文化视域下文创盲盒的传播逻辑与现实审视——以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为例11-2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03-19

“三全育人”视域下新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03-31

文化安全视域下中缅边境傣族语言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04-30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金湾旅游融合发展研究05-15

全域旅游视域下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05-15

论脱贫攻坚视域下高校资助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7-05

乡村振兴视域下艺术乡建实施路径08-08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领导干部期权腐败成因分析10-07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