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
为适应世界新工业、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和必然选择。将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与生涯规划相结合,为高校新工科培养教育建设稳定的基础。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通过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构建课堂教学为脉络、实践、实习等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不断服务和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标签:新工科;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由此“新工科”逐步进入公众视线。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能满足更多学生建立生涯发展意识、做好职业准备,有效的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作用显而易见。
一、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意识,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科学引导学生开始探索“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和“如何去”,探索人生发展的意义并积极面向未来的行动模式。
特别是在培养符合当下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背景下,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要更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定位,设计出有效的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方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工科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程理念转变
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又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新工科体系下培养的学生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还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这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程理念转变提出了要求。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相关文档: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践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03-31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03-31
新工科背景下理科人才培养的思考03-31
新工科背景下理科人才培养的思考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