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教案
《家乡特产》
课 程 纲 要
【开发人员】 吴冲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国泰君安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兴安证券副总裁、Chardan Capital,LLC董事总经理。
【所需课时】16课时/
【课程类型】A2 (“我是谁”模块第二阶段课程)
[在梦想课程框架中,ABC分别代表“我是谁”“去哪里”“怎么去”三个课程模块,123分别代表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因此A2代表“我是谁”模块中为4- 6年级设计的课程]
【课程简介】
家乡特产、民俗等内容很容易重介绍而轻思考,重认同而缺创造。本课程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对触手可及的身边事物的多角度认知,启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们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用全新的角度辨识、理解和分析“家乡”、“特产”的广义概念及其实践意义,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探究外部世界和事物发展的无限可能。
【课程框架】
模块1:特产串串烧
家乡特产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产?
第1课时:家乡特产头脑风暴、分组
第2-3课时:家乡特产研究
第4-5课时:家乡特产展示
选修单元: 魔幻特产故事接龙
第6-9课时:本地与他乡
模块2:特产大变身
特产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10课时: 重新分组
第11-13课时:设计家乡特产改进方案
第14课时:改进方案展示
第15课时:校际交流
第16课时:课程总结
第1课时:家乡特产有什么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家乡特产有什么
课题课时
第1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提到“特产”,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局限在物产方面,但事实上“特产”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产、民族工艺、非物质特产等等。本课时目的即在开拓学生思维,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全班同学能列举至少20种家乡特产;
·打破学生对“特产”的思维定势,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分组任务,每个组员都承担部分任务;
教学资源
分组游戏
教学活动
活动一:头脑风暴预热(5分钟)
请同学们列举校园中所有含有木头的东西,越多越好,所有的答案列在黑板上,争取列出70~100种。
活动二:头脑风暴——家乡特产(10分钟)
1、 请同学们列举本家乡的所有的特产,越多越好,争取列出50种或更多。
2、 对所有的特产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参照:食品类(如山东苹果)、非食品类(如广西扎染)、非物质类(如山西民谣)。
活动三:分组(20分钟)
1、 使用“梦想游戏库”提供的任意一种分组方式将学生分为6-8人的一组,选出队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另外指派一名副组长和一名记分员。
2、 每个小组从前面列举的特产中分别挑选一样食品类特产、一样非食品类特产和一样非物质类特产,作为下节课的探究对象。
3、 给团队起名,要求包含所选的三样特产中至少两个字
4、 完成后分组报告。
活动四:布置下节课任务(5分钟)
探究和交流所选的三种特产的特性、历史、与小组同学(或其家长)之间发生过的故事。
备注
· 教师对于任何一个答案都回答:“太棒了,还有吗?”,对于突破性的新鲜答案要特别赞扬,比如说“篮球架”、“树”
·此环节的关键概念突破点是:突破食品而提出服装、工艺品等;突破实物属性而提出“民谣”“歌舞”“民俗习惯”等,如果迟迟不突破,教师可以适当介入启发。列举完之后适当点评:要善于突破习惯观念。
第2课时:特产探究ABC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特产探究ABC
课题课时
第2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上一课时,学生已完成分组,各组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特产作为探究对象。本课时正式进入探究阶段。
教学目标
·在分组讨论时,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至少发言一次;
·各组按时完成探究任务,填写完整特产研究记录表。
·学生加深对家乡特产的了解。
·初步熟悉结构化的探究方法。
教学资源
小组特产研究记录表
教学活动
活动一:任务说明(5分钟)
教师进行任务说明:
1. 小组成员从以下三方面对所选的三种特产进行探究和交流:特性、历史、与小组同学(或其家长)之间发生过的故事;
2. 每组设立1-2名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分主题填写特产研究记录表(表1),需记录发言人姓名及发言主要内容,为下一课时的报纸编辑提供素材。
表1. 小组特产研究记录表
特性
历史
故事
特产1
特产2
特产3
活动二:小组讨论、交流(30分钟)
各组围绕主题开展探究与交流。组长应鼓励每位组员发表观点,参与讨论。
要求在本课时结束时完成讨论与探究,填写完整记录表。没能按时完成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活动三:布置下节课任务(5分钟)
基于特产研究记录表,小组分工合作,合作编辑一份手工报纸(或电子版本的PPT、FLASH等),综合介绍这三样特产,其中需要有:
a) 一篇关于一项特产的介绍说明文
b) 一篇关于第二项特产的历史传承的故事
c) 一篇关于第三项特产和小组成员或其亲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小组在课后完成组员分工,如排版、文字编辑、插画、图片查找、PPT制作等。
备注
·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应首先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自身经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其次在必要时求助互联网,上网查阅资料。
第3课时:我是小编辑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我是小编辑
课题课时
第3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前2课时,学生已对所选特产进行了分组探究,并完成了特产研究记录表。基于此,本课时学生将完成一份手工报纸(或PPT、电子小报)的编辑,为下一课时特产展示做准备。
教学目标
·每位组员都分配到了具体任务,适应团队合作;
·各组编辑的报纸都包含了以下5项内容:报纸的名称、组员姓名及分工、一篇特产说明文、一篇特产历史故事、一篇“特产与我”的故事。
·学生初步掌握报纸编辑的相关技能,如排版、统筹、插画、文字编辑等。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任务说明(5分钟)
教师进行任务说明:
基于特产研究记录表,小组分工合作,合作编辑一份手工报纸(或电子版本的PPT、FLASH等),综合介绍这三样特产,其中需要有:
a) 报纸的名称
b) 每位组员的姓名及分工
c) 一篇关于第一项特产的介绍说明文
d) 一篇关于第二项特产的历史传承的故事
e) 一篇关于第三项特产和小组成员或其亲友之间发生的故事。
活动二:报纸编辑(35分钟)
1. 基于特产研究记录表,小组先对特产研究记录表的内容进行甄选,选择合适、丰富、有趣的3项内容作为报纸(或PPT)的素材;
2. 组员根据分工(如排版、文字编辑、插画、PPT制作等),分头开始工作。
3. 要求在本课时结束时完成任务,没能按时完成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4. 在课余时间,将所有作品上传至梦想中心博客,为第二模块“校际交流”单元做准备。
备注
·对于城区和乡村学校,使用电脑的水平和方便性、业余时间的丰富程度等因素都会有所不同,采用何种形式(手工报纸还是电子小报或PPT)的问题,需要由任课教师权衡确定。
第4课时:家乡特产SHOWⅠ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家乡特产SHOW Ⅰ
课题课时
第4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前1课时,学生已完成编辑一份手工报纸(或PPT、电子小报),基于此,本课时进行特产展示。
教学目标
·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的展示;
·每组分工明确,至少3位组员参与展示;
·学生在展示阐述时,做到清楚明白、重点突出;
·每组对按要求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并参与经验总结。
教学资源
小组展示评分表
教学活动
活动一:抽签及任务说明(5分钟)
假设每班共有6个小组,每组6-8人。
1. 抽签决定每组的展示次序;
2. 每组的展示时间为10分钟,本课时完成3个小组的展示,下一课时完成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
3. 每组须派3位组员进行展示,展示内容为上一课时编辑的报纸或PPT;
4. 每组须有1位记分员,记录本组和其他组的得分。
5. 每组须有1位计时员,提醒本组组员展示时控制时间;
6. 在3组展示后,采用5/4/3/2/1分数等级填写下表,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展示超时的小组,每超过2分钟将倒扣1分。
表1. 小组展示评分表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报纸(或PPT)是否美观大方
小组分工是否公平、明确
讲解是否清楚明白、重点突出
时间控制是否恰当
小组总分
活动二:小组展示(30分钟)
·第1小组展示(10分钟)
·第2小组展示(10分钟)
·第3小组展示(10分钟)
活动三:评价和总结(5分钟)
1. 各组进行讨论,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填写评分表;教师也填写评分表。
2. 各组和教师对3个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经验总结,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表现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为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提供借鉴。
备注
第5课时:家乡特产SHOWⅡ
选修单元:魔幻故事串串烧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家乡特产SHOW Ⅱ
课题课时
第5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前1课时,3个小组已完成特产展示,本课时将完成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任务。
教学目标
·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的展示;
·每组分工明确,至少3位组员参与展示;
·学生在展示阐述时,做到清楚明白、重点突出;
·每组对按要求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并参与经验总结。
教学资源
小组展示评分表
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组展示(30分钟)
·第4小组展示(10分钟)
·第5小组展示(10分钟)
·第6小组展示(10分钟)
活动二:评价和总结(10分钟)
1. 各组进行讨论,对3个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填写评分表;教师也填写评分表。
2. 各组和教师对3个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经验总结,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表现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
3. 各组提交评分表,对所有小组得分进行汇总,得出本环节表现最佳小组;小组发表获奖感言。
4. 各组总得分平均分给各组员,以后环节依次累加,即是每位学生本课程的积分,可进入梦想银行兑换奖品。
备注
选修单元:魔幻特产故事接龙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魔幻故事串串烧
课题课时
第1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我们常被魔幻故事的惊人想象所折服,因此让学生参与到魔幻故事的编写中来,是锻炼他们想象力的最好方式。
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了解魔幻故事题材,为下一课时魔幻特产故事接龙做好准备;
·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故事接龙游戏中来,每组至少接上一个故事。
教学资源
《纳尼亚传奇》电影
教学活动
活动一:规则说明(5分钟)
电影片段播放20分钟,开始接龙,后续发言的要接上前面的情节。每接上一个故事加1分,接的故事越多,得分越高。
活动二:播放《纳尼亚传奇》电影片段(20分钟)
活动三:故事接龙(15分钟)
备注
·学生可在课后看完整部电影,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至少一个故事接龙。
·故事讲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推动孩子的想象力,为下一课时做热身。
第6课时:家乡特产为什么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魔幻特产故事接龙
课题课时
第2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魔幻”与“特产”,这两样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如何才能结合在一起?通过上一课时魔幻故事接龙,学生已了解魔幻故事题材,做好热身。
教学目标
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应急反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魔幻特产故事接龙(40分钟)
1. 由A组某一同学开始讲自己写的故事的第一段(也可以由教师选取写的较好的故事作为开头),B组必须派人接着这个故事的逻辑继续讲,但内容中要包括自己小组的一样特产,然后是C组……以此类推,最后要把所有小组的特产都编到故事里。
2. 计分:只要能按要求接上故事,一次加3分;如果某一组60秒内不能接上故事,扣2分,开始下一组接上,如果60秒再接不上,同样扣2分换下一组。
备注
第7课时:本地与他乡 Ⅰ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家乡特产为什么
课题课时
第6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前5课时,学生已对家乡特产的特性、历史及其故事进行了探究,因此对家乡特产“是什么”、“有什么”等问题有了了解,但探究不应局限于此,本课时学生将进一步探究孕育了家乡特产的多种因素,寻找家乡特产的特殊成因,即“家乡特产为什么”。
教学目标
·每组至少从2个角度(如地理环境、气候、历史、文化等)分析家乡特产的成因;
·每组至少派2位组员发言;
·全班至少总结出家乡特产的3大成因。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任务说明(5分钟)
1. 各组分别从地理环境、气候、历史、文化等角度分析家乡特产的成因,分析对象为小组选择的3种特产;
2. 每组至少派2个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观点。
活动二:小组讨论(15分钟)
各组开展讨论,组长应鼓励每位组员发表观点;每组派1-2名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
活动三:全班交流(20分钟)
1. 每组至少派2个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观点;
2. 教师对各组观点进行汇总;
3. 全班总结出家乡特产的3大普遍成因。
备注
第8课时:本地与他乡 Ⅱ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本地与他乡Ⅰ
课题课时
第7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属性、历史、成因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究,对本地特产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认识。但了解本地特产还远远不够,学生需要将视野提升至全球,寻找与本地类似的特产,并探究其异同。
教学目标
·各组的每种特产至少找到其他地区1项类似的产品;
·在每种特产比较时,至少列出3项异同并简单说明原因;
·通过不同地区特产的比较,初步了解各地的文化差异及其根源。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任务说明(5分钟)
蜡染,不仅是贵州安顺的特产,在湖南凤凰也小有名气。同样的道理,我们家乡的特产,可能在世界上另一个角落也能寻找到它的身影。
通过讨论,结合互联网搜索,找出也有类似特产的地区,并从以下方面比较各个地区特产的异同:
1. 两个地区的特产有什么相同之处?
2. 两个地区的特产有什么不同之处?
3.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异同?
活动二:小组探究(35分钟)
1. 各组先进行头脑风暴,列举自己知道的与家乡出产类似特产的地区;
2. 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各组进行网络搜索,寻找目标;
3. 确定目标后,对所得信息进行梳理总结。
4. 各组可以进行交叉探究讨论。
备注
·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应首先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自身经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其次在必要时求助互联网,上网查阅资料。
第9课时:世界大不同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本地与他乡Ⅱ
课题课时
第8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上一课时,学生已经过小组讨论,结合网络查询,寻找了与本地类似的特产,并探究了异同。本课时进入展示交流阶段。
教学目标
·每组至少派2位组员代表本组发言,阐释本组观点;
·在每种特产比较时,至少列出3项异同并简单说明原因;
·通过不同地区特产的比较,初步了解各地的文化差异及其根源。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小组展示交流(40分钟)
1. 每组的阐述时间为5-7分钟;
2. 每组派2位组员代表本组发言;
3. 每组须有1位计时员,提醒本组组员阐述时控制时间;
4. 各组阐述完毕后,采用5/4/3/2/1分数等级,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对各组得分进行汇总,各组总分平均分给各位组员。
备注
第10课时:新老刘三姐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串串烧
课题
世界大不同
课题课时
第9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学生在前2课时已通过寻找与本地类似的特产,初步了解了“特产多元化生存”这一概念。本课时意在强化此概念。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欣赏《千面世界》,对“特产多元化生存”这一概念加深理解并尝试解释,初步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资源
《千面世界》FLASH
教学活动
活动一:播放《千面世界》FLASH(20分钟)
同样是面具,贵州安顺的傩戏面具,和非洲土著部落的面具,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文化底蕴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千面世界》这部小记录片,以面具工艺品为对象,探讨了特产在各国、各民族多元的存在形式。
活动二:自由讨论(20分钟)
为什么相同的内容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备注
第11课时:特产大变身Ⅰ
第12课时:特产大变身Ⅱ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大变身
课题
新老刘三姐
课题课时
第10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经过第一模块的探究,学生对本地特产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以及相同特产多元化生存等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进入第二模块,学生将发挥创新精神,对现有特产进行改造。
教学目标
每组对新老《刘三姐》至少提出3点异同,并得出对本组的特产改进方案一定的启示。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观影——老特产的新生命(30分钟)
放映《刘三姐》电影片段和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
活动二:学生讨论(10分钟)
1. 两部片子表现的内容有哪些是共同的?又有哪些不同?
2. 对我们的特产改进方案有何启示?
活动三:布置下节课任务
各组挑选一样特产,目标为之设计一个改进的方案,可以是名称、形态、结构、包装、使用方法、销售方法等等任何方面的改进。
备注
第13课时:特产大变身Ⅲ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大变身
课题
特产大变身Ⅰ
课题课时
第11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通过观看新老《刘三姐》,学生获得了对特产改进的相关启示,本课时正式进入特产改进阶段。
教学目标
学生能对所选特产的至少2个方面(如名称、形态、结构、包装、使用方法、销售方法)进行改善。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重新分组(5分钟)
使用“梦想游戏库”提供的任意一种分组方式将学生分为6-8人的一组,选出队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另外指派一名副组长和一名记分员。
活动二:特产大变身(35分钟)
1. 教师说明规则:各组挑选一样特产,目标为之设计一个改进的方案,可以是名称、形态、结构、包装、使用方法、销售方法等等任何方面的改进,最终需要提交《特产改进方案》。
2. 分组开展活动。
备注
第14课时:神游远方Ⅰ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大变身
课题
特产大变身Ⅱ
课题课时
第12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通过上1课时特产改进方案设计,学生以从名称、形态、结构、包装、使用方法、销售方法等角度对特产进行了“变身”,本课时进入展示阶段。
教学目标
·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的展示;
·每组至少3位组员参与展示;
·每组对按要求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并参与经验总结。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抽签及任务说明(5分钟)
假设每班共有6个小组,每组6-8人。
1. 抽签决定每组的展示次序;
2. 每组的展示时间为10分钟,本课时完成3个小组的展示,下一课时完成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
3. 每组须派3位组员进行展示,展示内容为上一课时设计的特产改进方案;
4. 每组须有1位记分员,记录本组和其他组的得分。
5. 每组须有1位计时员,提醒本组组员展示时控制时间;
6. 在3组展示后,采用5/4/3/2/1分数等级,进行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展示超时的小组,每超过2分钟将倒扣1分。
活动二:小组展示(30分钟)
·第1小组展示(10分钟)
·第2小组展示(10分钟)
·第3小组展示(10分钟)
活动三:评价和总结(5分钟)
1. 各组进行讨论,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教师对各组表现进行评分。
2. 各组和教师对3个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经验总结,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表现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为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提供借鉴。
备注
第15课时:神游远方Ⅱ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大变身
课题
特产大变身Ⅲ
课题课时
第13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在前1课时,3个小组已完成特产展示,本课时将完成余下3个小组的展示任务。
教学目标
·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的展示;
·每组至少3位组员参与展示;
·每组对按要求对展示小组进行评分,并参与经验总结。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组展示(30分钟)
·第4小组展示(10分钟)
·第5小组展示(10分钟)
·第6小组展示(10分钟)
活动三:评价和总结(10分钟)
1. 各组进行讨论,对3个展示小组进行评分;教师也对各组表现进行评分。
2. 各组和教师对3个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经验总结,指出值得大家学习的表现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
3. 各组得分进行汇总,得出本环节表现最佳小组;小组发表获奖感言。
4. 各组总得分平均分给各组员,以后环节依次累加,即是每位学生本课程的积分,可进入梦想银行兑换奖品。
备注
第16课时: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
家乡特产
模块名称
特产大变身
课题
神游远方Ⅰ
课题课时
第14课时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背景分析
所有开设《家乡特产》课程的学校会展示在梦想中心博客上,相关的研究成果(特产推介报纸、特产改进方案)也及时地上传到学校博客上,为校际交流提供平台。
教学目标
·每组至少找到一个开设《家乡特产》课程的班级,并与之交换特产推介报纸与特产改进方案;
·每组向全班介绍一项结对班级特产的相关信息。
·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不同地区梦想中心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
活动:寻找结对班级(40分钟)
1. 各组上网寻找其中一个班级,与之结对,交换特产推介报纸与特产改进方案;
2. 各组上网寻找结对班级,要求两者间地域和文化差距相对较大。
3. 各组寻找的结对班级避免重合。
4. 各组了解对方特产相关信息,为下一课时的展示做准备。若有相关疑问,联系对方班级进行咨询。
备注
《梦想课程教案》相关文档: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09-01
小班下雨了教案10篇09-01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含反思09-01
小班语言下雨啦教案6篇09-01
2023小班下雨了教案10篇09-01
小班语言活动下雨了教案09-01
小班语言《下雨了》教案7篇09-01
幼儿园小班《下雨了》教案09-01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下雨的时候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