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定位与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拥有稳定、较强的教师队伍,涵盖面广、最新的教学内容,科学、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新、规范的教材、严格的教学管理等。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
课程历史沿革《运动生理学》是滁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自我校上世纪七十年代成立体育系以来,系(部)一直在重视核心课程之一的运动生理学的教学、研究及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一批中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赢得国内同行们的认同和赞许。《运动生理学》课程曾多次获得省级、校级奖励。1994年,由主讲教师翟薇薇所授的《运动生理学》课在参加由省教育厅举行的全省体育教育专业统考中取得了第一名,受到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好评,学校还专门为此召开了表彰大会,并在物质上给予了奖励。
《运动生理学》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不同的形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从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出发,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竞技比赛、实战训练,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
课程组加强了对该课程体系的建设,措施主要有:根据教师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编写出教学大纲和教案,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科学界定教学内容。选用高质量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参考、借鉴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成果,同时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新版《运动生理学》教材。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上,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新、尖内容的关系,力求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也兼顾前沿性。在课程内容上,正确处理好学生知识结构要求与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总体培养目标选择内容。
在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上,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机制及毗邻关系。掌握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采用教师现场指导和学生实体操作相结合的形式,促使学生边实践边思考,使之灵活地应用和扩展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本课程内容体系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各分为两大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部分:人体生理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主要结合实际训练、教学比赛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我们希望运动生理学课程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建出成效,建出特色,建出水平。
课程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运动生理学》是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之一。它在体育教师教育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还将为体育保健学、推拿学、术科教学等课程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准备。本课程科学系统地介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下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及机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安排:本课程内容体系分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各分为两大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部分:人体生理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主要结合实际训练、教学比赛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生理机制,在长期运动影响下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及其机制,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2.课程的难点:
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活动规律及机制, 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其机制。
3.解决办法:
进行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有关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及新进展。授课中,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科学人文素质。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实现网上互动教学。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从加强基础、培养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出发,以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为基础,将实验教学分为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不同层次,旨在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后续的科研或毕业论文课题研究打下科学基础。
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的全过程: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查阅文献资料加深实验原理的理解,设计出实验方案,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通过对实验课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普遍反映实践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我们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注重科学研究工作,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起到了相互促进的良好作用。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让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科研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大纲
实验大纲
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建设目标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拥有稳定、较强的教师队伍,涵盖面广、最新的教学内容,科学、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新、规范的教材、严格的教学管理等。在课程建设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
建设步骤:
1. 建立较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加强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引进人才。
2. 积极进行实验课改革,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3. 采取课堂讲授,集体讨论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强化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正常化和制度化建设。
5. 重视各教学环节的检查,逐步使教学过程制度化、规范化。
6. 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课改革、实验室发展规划、学术交流等开展科研与教研工作。积极申报教研、科研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水平上新台阶。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2009年完成运动生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
20010年完成运动生理学理论教学全部授课内容录像上网。
《课程定位及目标本课程建设目标拥有稳定较强教师》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