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时间:23-07-28 网友

渭南实验初中九年级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复习

命题:张正芳 审核:郭春凤 复审:杨胜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

2、了解中考考点及考题类型。

3. 探究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回顾经典:

写景状物散文:

七上:《春》《济南的冬天》《三峡》《夏》

八上:《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

八下:《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

九上:《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绿》

(回顾课本中学过的经典写景状物散文让学生明确写景状物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或状物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怀、或由景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用来象征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明晰写景状物散文考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4、把握形象,赏析手法。

5、探究感悟,把握文章内涵。

三、授之以渔

(一)《游司马祠》(见《资源学案》82页)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第二步:明确考点

第三步: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12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3分)

正门→ →“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 →

对应考点:1、理清文章思路。

课内对接:游记类散文的“移步换景”,如《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

答题思路: 通读全文,注意文章各段领起句、关键句中的地点名词,边读边勾勒作者的游踪。

1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7(3分)

对应考点:考点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社戏》中的景物描写)

3、展示人物性格  、 表现人物精神 (《白杨礼赞》)

4、推动情节的发展(《海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春》)

答题思路:筛选景物描写的语句,结合结合景物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和情感态度等内容分析其作用 。

(景物描写的作用之一就是渲染气氛,单独描写一株千年古柏极易令人产生联想,想到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同时在描写中自然流露出作者的敬仰之情。)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须遵循“句不离篇(段)”的原则。所谓“句不离篇(段)”,一是指不离文体,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目的,句子的表达作用也有所不同;二是指不离上下文特定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里,句子的表达内容、感情色彩、语意轻重也是不一样的;三是指不离文章主旨,对句子的理解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临渊垂钓

郁孤台笑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11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2.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 —— ——

对应考点:1、理清散文的思路。

13.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

对应考点: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品味词语含义)。

14.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对应考点: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品味诗句作用)。

15.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

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五、学海拾贝(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

完成《游司马祠》、《郁孤台笑了》的后三个习题,为复习写景状物散文阅读的后三个考点做好准备。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复习教案》相关文档:

幼儿园司马光砸缸教案09-01

小学二年级语文《南辕北辙》原文、教案及说课稿新09-01

小班下雨了教案10篇09-01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含反思09-01

小班语言下雨啦教案6篇09-01

2023小班下雨了教案10篇09-01

小班语言活动下雨了教案09-01

小班语言《下雨了》教案7篇09-01

幼儿园小班《下雨了》教案09-01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下雨的时候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