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激励”法
作者:王芳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5期
【摘要】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情感、思想和活力,唤起欲望。它好像催化剂,使优秀的人更为完美,使缺乏自信的人自强起来,使头昏者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因此,班主任通过激励管理班级,可以巧妙地给学生带来兴奋和强烈的自信心,从而诱发其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使他们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激励法 运用
1、榜样激励法
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正处于成长过程,是个性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易受成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用,待人处事,乃至气质、性格都对学生起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好学上进。
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作为教师要严以律己,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防微杜渐,注意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在“恒”自上下工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会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教师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享受公平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力量
其次,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现在的社会发展极快,而知识更是裂变得“一日千里”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成为学生眼中的“老古董”,那么维系师生关系的链条——威信,就会断开。因此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巩固教师威信的需要。班主任要不断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努力将“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的乐趣,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们老师当作榜样、楷模,就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诲。
《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激励”法》相关文档:
浅谈非公企业团建的必要性09-05
浅谈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的关系09-15
[浅谈电子政务] 关于电子政务的生活例子09-15
浅谈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09-18
浅谈商品房预售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09-20
浅谈班级的人性化管理09-22
浅谈班级人性化管理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