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升学# 导语】幼升小不仅仅是对孩子的考察,更是对家长的一次修行。所以对于幼升小相关的政策,我们家长一定不能糊涂。为了让家长及时获悉各地招生政策,今天为大家分享了2022年秋季学期起山西太原推进幼小双向衔接政策,请大家及时关注。如有幼升小方面的疑问,敬请关注为您发布的资讯。
日前,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举行全市幼小科学衔接推进会,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高校、试点园(校)五部门进行工作再部署,强调探索建立幼小衔接的行政推进、教研支撑、家园共育、专项治理、教师培训、督导保障等制度,形成区域推进、部门协作、示范引领、专家指导、评估督导的运行机制。2022年秋季学期起,太原市将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太原市幼小科学衔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市两个实验区和27个实验点,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先行先试,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
幼儿园实施以一日活动为核心的入学准备教育,围绕儿童入学的关键素质培养优化一日活动,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在大班第二学期适当增加每周集体教学活动的数量和单次时长,适当缩短午睡时间等,增加小组式、探究式、体验式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力争在2022年秋季学期前形成一套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主题试行课程。
小学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入学适应教育,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防止和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等错误做法。
据悉,太原市将建立幼小学段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同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
相关阅读: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当前,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完善、家长对幼小衔接理解偏颇、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实施和监管不足等。那么,面对儿童的入学适应问题,应如何做好儿童入学适应教育呢?
1.改革创新,促进儿童适应小学生活
初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为了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低年段的教学要寓于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和情景中,要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情景和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情感,提高能力。教师也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以实现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身心协调发展为目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以课堂知识“基础牢”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例如,清华附小开发了“启程课程第一周”等实践探索,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探究性学习,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同时还开展了关于在一年级包班制的教育教学方式,即两个班主任教多学科,两个班主任如同一个家庭的“爸爸”和“妈妈”,既能限度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又能在班级管理上向幼儿园一个班配有主班、配班两位老师的模式靠拢。这些探索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双向借力、助力作用,有效解决了各主体定位不清、策略不明的问题,为幼儿园与小学建立双向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顺利过渡,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确保儿童拥有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提供了有益参考。
2.联合研修,加强教师衔接合力
教师是幼小双向衔接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是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科学开展的保障。幼儿园与小学从管理与教师层面抽派专人,共同成立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组,通过多角度调研,深入了解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在指导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中的问题与困惑,集中会诊把脉,分层跟进指导。将幼、小两个主体中教师的衔接重心引领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教育回归生活”上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加强合力教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研究衔接的育人模式、课程内容、年段进阶的实践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和研训计划,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在清华附小开展的双向衔接教研实践中,构建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课程桥”,教师之间开展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主题月活动互动,与各种课程联动,探索有效的双向衔接,形成园校协作、一体化联动、资源共享的内容生态。这些密切而有深度的研修模式让教师有题可研、有话可说,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让两个学段的课程生态产生密切联系,让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家校联动,共促儿童健康发展
儿童的教育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这些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儿童的教育产生作用力。研究发现,父母双方的陪伴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有责任让孩子在一个和谐积极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基于此,家长的教育理念转变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家长应正确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亲子教育,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还可以通过学校印发的宣传手册、家长会等方式,主动了解学校育人文化,和教师探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端正教养观念。其次,家长应主动和教师进行联系,就儿童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课程衔接等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建立起反馈机制,最终达成教育共识。
4.健全评价体系,多方参与反馈
幼小衔接工作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在实践中经常被忽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积极评价和反馈,有利于促进幼儿入学准备与儿童入学适应等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就制定相应计划而言,小学、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共同参与制定幼小衔接的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提前编制幼小衔接的时间进度表,为衔接主体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和政策扶持。小学应明确安排本校幼小衔接工作的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步骤和实施细则,并持续跟踪整个活动的进展。教师可通过与儿童的日常交流,明确他们在哪些方面适应不良,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确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就评价标准而言,学校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评价指标,如学生日常表现评价表等,小学、幼儿园、家庭及社会都应参与评价,积极为儿童入学适应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恰当的反馈,并将其应用于下一阶段幼小衔接工作的计划中。
2022年秋季学期起山西太原推进幼小双向衔接政策.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2641字]
《2022年秋季学期起山西太原推进幼小双向衔接政策》相关文档:
幼儿园幼小衔接九月份工作计划模板7篇10-13
幼小衔接教师座谈会方案两篇10-18
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10-25
3.《聚焦自主游戏 助力幼小衔接》——蚌埠市张公山幼教集团观10-25
安微省教研江淮行暨幼小链接网上学习感想10-25
中小幼小金鱼逃走了 集中活动分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10-28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活动教案40篇11-25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计划(集合11篇)12-22
幼小衔接的思与行心得体会7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