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3-07-04 网友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员:胡蝶班级学号:1002601时间:2022.4

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

实验名称:地图投影的制作、判别和变换

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

实验原理:mapgi、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和条件: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计算机,铅笔;MAPGIS软件等。

实验目的:

1、巩固学过的地图投影知识;

2、掌握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步骤;

3、为正确使用地图投影奠定理论基础。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地图投影类型回顾

1.1、几何投影

中、小比例尺地图投影:正轴圆锥、圆柱、方位投影;横、斜轴方位投影;

大、中比例尺地图投影:高斯投影、UTM投影。

1.2、条件投影

等积锥投影;等角锥投影;等距柱投影。

2、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

2.1、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

区域范围

大尺度

中尺度

区域形状近似圆形区域南北延伸型区域两极地理位置赤道附近

小尺度

2.2、制图比例尺东西延伸型区域中纬度地区

大、中比例尺地图,对制图几何精度要求高,制图区域范围小,宜采用高斯

投影,UTM等;

中、小比例尺地图概括程度高,制图范围大,多采用正轴圆锥、圆柱、方位

等投影。

2.3、地图的主题和内容

要求方向正确,应选择等角投影;

要求面积对比正确,应选择等积投影;

教学或一般参考图,要求各方面变形都不大,则应选择任意投影。

2.4、出版方式

单幅图;

系列图、地图集:同一图组(或系列)内投影尽可能一致,且投影种类不

宜过多。

3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与步骤

3.1方法

1)观察法:观测地图的经纬网形状;

2)量测法:经纬线方向形状变形量,

3.2步骤

1)根据投影判别的一般原则,并结合经纬网形状初步确定投影系统;

A.经纬线形状的判别:目视并辅以量算判断。

经线形状有:直线,曲线。纬线形状有:直线,同心圆弧,同轴圆弧,曲线

B.经纬线是否直交。

2)量测中经上纬线间距变化,判定投影性质。

A.在中央经线上,找到标准点(线)的位置;

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标准切(割)纬线与中央经线的交点。

方位投影:投影中心切点。

B.从标准纬线(或中心切点)起,沿中经判断纬线间隔变化。间隔从中心向

外增大,为等角投影。间隔从中心向外减小,为等积投影。间隔从中心向外不变,

为等距投影。

实验心得与体会:

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

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的操作能力,对软件又有了更深一步的学习。在我

们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

力的前提是自己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在实验这方便很随便,抱着等老师教你

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成绩会很高,但当自己真正使用软件去工作的

话,自己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对自己和工作的极度的不负责。所以我们做什么

事都要认真、仔细的去对待它。

指导老师签字:

时间:2022.4

实验员:鲁栋升、刘英、胡蝶、杨光叶班级:1002601

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

实验名称:地形图的矢量化和地图综合

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

实验原理:mapgi、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和条件:

2.5万地形图样图,计算机,mapgi软件

实验目的:

理解并掌握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阅读、编辑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地形图阅读

1.1、地形图阅读

基本等高距,地物的表示方法等;

1.2、数学要素的阅读

地形图表示地表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土质植被、水系、

居民点、交通线、境界县等。

1.3、辅助要素的阅读

1)图名、图号----了解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主题等;

2)图例----地图读图的基本工具,

(1)比例尺: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与精度;

(2)地图投影:大比例尺地形图---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双标准纬线等角园锥投影。

(3)三北方向偏角图的阅读----了解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间的关系。

1.4、图形要素的阅读

先详细阅读六大要素,然后按区域综合分析

1)地形、地貌的阅读

a.等高线法基本原理

b.山地:山顶(圆山顶、尖山顶、平山顶)、凹地、山脊、山谷、鞍部、坡

面形态等;

c.丘陵、台地;

d.平原。

2)水系的阅读

a.河流类型:内流河,外流河;河流性质----季节河,常年流水河,咸水

湖,淡水湖;河流上、中、下游各段情况等。

b.湖泊类型、性质等。

c.流域水系类型:树枝状、格子状、平行状、辐射状、扇状、网状、瓣状,

乱流状。

3)土质、植被的阅读

a.土质:沼泽、沙地、盐碱地、残丘地、、龟裂地、光板地等;

b.植被:

林地类型:森林、幼林、矮林、疏林、灌木林等

其它植被:芦苇、草地等。

4)居民地阅读

a.居民地类型:城镇、乡村二大类。

b.居民地结构:

居民地外部轮廓、居民地内部结构、居民地行政等级等。

5)交通网的阅读

a.陆地交通: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等;

b.水上交通;

c.空中交通。

6)境界线的阅读

标明地图上各级行政区划单元或自然区划单元范围归属的分界线。

a.政治区划界----国界、大区界;

b.行政区划界----省界、地区界(自治州市界)、县(市、镇、区)界

c.自然区划界;

d.特殊区域界——保护区、禁区等。

2、地形图的矢量化

根据已有地形图底图以及数字化测图原理,在ca软件里对纠正好的地形

图进行矢量化,并生成添加地形图辅助要素,加载地形图公里网。

3、地图综合

1)依教学提供的1:1000地形图,或者矢量化得到的1:1万地形,在ca

或mapgi软件里,根据地图综合基本原理,利用选取和综合两种方法编

绘1:5万地形图,并将地图坐标系变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2)写出地图负载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地图的面积负载量和数值负载量。

实验心得与体会:

在做实验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

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他能力上也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

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

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在社

会上站住脚。

指导老师签字:

时间:2022.4

实验员:鲁栋升、刘英、胡蝶、杨光叶班级:1002601

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

实验名称: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

实验原理:mapinfo、ca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和条件:

中国2000年各直辖市、省(区)人口(能源、灾害、GDP等)统计数据,

实验目的:

1、理解并能区分分级和分区统计图法的差异;

2、基于统计数据特征选择正确的方法制图。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分级统计图法

划分等级,依照级别的高低,在地图上,分区填绘深浅不同的颜色或疏密不同的

景线,以表示各区划单位间数量上的差异的一种表示法。

1)分级原则和方法

根据地图用途,事物分布特点和数量指标决定,一般以5-10级为宜。方法

有等差分级(如0-10,10-20,20-30,)、等比分级(如-100,100-200,200-400,

400-800,)、任意分级(如0-10,10-25,25-50,50-100)等。

分级不宜过多,过多会使图面复杂,颜色深浅差别不明显,缺乏表现力,但

也不宜太少。

2)表示方法

按照分级,用晕线或颜色的表示。分级统计图法宜于表示相对数量指标,且区划单位愈小愈好,愈小可使分级比值图的反映的现象愈近于实际。一般用于表示人口密度(人口数/单位面积),耕地占全区大地百分比等。

2、分区统计图法

表示方法:利用图形符号的大小与个数来表示现象的数量差异,并可在图形内划分几个部分表示其内部结构,同时还可通过不同时相图形对比反映一定时期内现象的发展动态。一般多用来表示制图区域单元之间绝对数量差异。

3、实习步骤

1)根据制图目的及统计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选择分级统计图法,编制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打开china表,窗口/新建统计窗口,出现“新统计图窗口”对话框

(2)新统计图窗口操作:在“统计图表”下拉框中选择表名(china);在“使用列”下拉框中选择“Total-pop-1990”字段;在“用列表标注”下拉框中选择“Chinee-char-Name”:确定,出现默认统计表;

(3)对统计表进行调整:在“统计图”菜单中选择“统计图类型”,出现“统计图类型”对话框操作:

①在“统计图标题”的文本框内输入“中国1990年人口统计”,并点击右侧的按钮,设置字体与字号;

②在“统计图类型”中选择直方图;

③在“选项”中取消“旋转”,选择“显示三维”,点击确定,统计图类型调整完毕。

(4)进行标注轴与数量轴的设置

(5)修改字体与字号,加入制作人;

统计图制作完成,保存为工作空间文件,另存为窗口图像文件。

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的完成,让我更加的明白清楚的知道了mapgi、ca的一些基本的运用和一些情况的处理,让我更加的熟悉软件的过程,能够让我更加熟练的去操作这些运用软件。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向老师和同学的请教,让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同时也成功的完成了这次实验和实验报告的总结,谢谢老师和同学对我们的耐心的指导。

指导老师签字:

实验员:胡蝶班级学号:1002601时间:2022.4

指导教师:周青山老师

实验名称:遥感图判读与遥感制图

实验地点: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楼418

实验原理:mapgi、envi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和条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NVI4.5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2)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深刻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意义。

3)通过上机操作,了解图像增强、图像裁剪,图象融合处理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对图象预处理的理解。

4)通过上机操作,初步掌握遥感信息复合的方法,深入理解遥感信息复合在信息解译中的意义。

5)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同时深刻理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实验内容与步骤:

2)打开envi软件,在菜单下拉选项中选择打开影像文件(openimagefile),找到刚才转化好的tiff文件,打开,在弹出的Avilablebandlit对话框中选择“RGBColor”选项,再在上面的影像文件的选择不同的波段进行三原色波段匹配,单击“loadRGB”,察看不同波段组合和不同顺序组合影像显示颜色变化。选择“GrayScale”,选定影像一个波段,单击“NOdiplay”,选“newdiplay”,打开单波段影像,对比两副影像。

3)影像的几何纠正

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DiplayImageFile)

首先,在ERDAS图标面板中点击Viewer图表两次,打开两个视窗

(Viewer1/Viewer2),并将两个视窗平铺放置,操作过程如下:

ERDAS图表面板菜单条:Seion→TitleViewer

然后,在Viewer1中打开需要校正的Lantat图像:tmAtlanta,img

在Viewer2中打开作为地理参考的校正过的SPOT图像:panAtlanta,img第二步: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CorrectionTool)

Viewer1菜单条:Rater→GeometricCorrection

→打开SetGeometricModel对话框(2)

→选择多项式几何校正模型:Polynomial→OK

→同时打开GeoCorrectionTool对话框(3)和PolynomialModelPropertie对话框(4)。

在PolynomialModelPropertie对话框中,定义多项式模型参数以及投影参数:

→定义多项式次方(PolynomialOrder)

→定义投影参数:(PROJECTION)

→Apply→Cloe

→打开GCPToolRefereneSetup对话框(5)

第三步: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GCPTool)

首先,在GCPToolRefereneSetup对话框中选择采点模式:

→选择视窗采点模式:E某itingViewer→OK

→打开ViewerSelectionIntruction指示器→在显示作为地理参考图像panAtlanta,img的Viewer2中点击左键

→打开referenceMapInformation提示框;→OK

→此时,整个屏幕将自动变化为如图7所示的状态,表明控制点工具被启动,进入控制点采点状态。

第四步:采集地面控制点(GroundControlPoint)

GCP的具体采集过程:在图像几何校正过程中,采集控制点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繁重的工作,具体过程如下:

1、在GCP工具对话框中,点击SelectGCP图表,进入GCP选择状态;

2、在GCP数据表中,将输入GCP的颜色设置为比较明显的黄色。

3、在Viewer1中移动关联方框位置,寻找明显的地物特征点,作为输入GCP。

5、在GCP对话框中,点击SelectGCP图标,重新进入GCP选择状态。

6、在GCP数据表中,将参考GCP的颜色设置为比较明显的红色,

7、在Viewer2中,移动关联方框位置,寻找对应的地物特征点,作为参考GCP。

8、在GCP工具对话框中,点击CreateGCP图标,并在Viewer4中点击左肩顶巅,系统将自动将参考点的坐标(某、Y)显示在GCP数据表中。

9、在GCP对话框中,点击SelectGCP图标,重新进入GCP选择状态,并将光标移回到Viewer1中,准备采集另一个输入控制点。

10、不断重复1-9,采集若干控制点GCP,直到满足所选定的几何模型为止,尔后,没采集一个InputGCP,系统就自动产生一个Ref.GCP,通过移动Ref.GCP可以优化校正模型。

第五步:采集地面检查点(GroundCheckPoint)

以上采集的GCP的类型均为控制点,用于控制计算,建立转换模型及多项式方程,。下面所要采集的GCP类型是检查点。

在控制点采集过程中,一般是设置为自动转换计算模型。所以随着控制点采集过程的完成,转换模型就自动计算生成。

在Geo-CorrectionTool对话框中,点击DiplayModelPropertie图表,可以查阅模型。

第七步:图像重采样(ReampletheImage)

重采样过程就是依据未校正图像的像元值,计算生成一幅校正图像的过程。原图像中所有删格数据层都要进行重采样。

ERDASIMAGE提供了三种最常用的重采样方法。

图像重采样的过程:

首先,在Geo-CorrectionTool对话框中选择ImageReample图标。然后,在ImageReample对话框中,定义重采样参数;

→输出图像文件明(OutputFile):rectify.img→选择重采样方法(ReampleMethod):NearetNeighbor→定义输出图像范围:→定义输出像元的大小:→设置输出统计中忽略零值:→定义重新计算输出缺省值:

第八步:保存几何校正模式(SaverectificationModel)

在Geo-CorrectionTool对话框中点击E某it按钮,退出几何校正过程,按照系统提示,选择保存图像几何校正模式,并定义模式文件,以便下一次直接利用。

第九步:检验校正结果(VerifyrectificationReult)

基本方法:同时在两个视窗中打开两幅图像,一幅是矫正以后的图像,一幅是当时的参考图像,通过视窗地理连接功能,及查询光标功能进行目视定性检验。

4)影像的增强

直方图均衡化(HitogramEqualization):直方图均衡化实质上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元值,是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数量大致相同。这样,原来直方图中间的峰顶部分对比度得到增强,而两侧的谷底部分对比

度降低,输出图像的直方图是一较平的分段直方图。注意:认真对比直方图均衡化前后的图像差别,仔细观察直方图均衡化的效果。

色彩变换(RGBtoIHS):色彩变换是将遥感图像从红(R)、绿(G)、兰

5)影像的分类

第一步:调出非监督分类对话框

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方法。

方法一:DATAPRETATION→UNSUPERVISEDCLASSIFICATION.

方法二:Claifier图标→claification→unupervied

claification

第二步:进行监督分类

调出:unuperviedclaification对话框(图6-1),逐项填写。注意问题:实际工作中常将分类数目取为最终分类数目的两倍;收敛域值是指两次分类结果相比保持不变的像原所占最大百分比。

实验心得与体会:

本次的上机实验课,我学会了怎样进行数据格式的转化、影像的几何纠正、GCP的具体采集过程、计算转换模型、图像重采样还有影像的增强,这些在我们的实际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对图像处理的基础要求。

通过对mapgi、envi软件的学习,要学好它就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详细地进行图形的绘制,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绘图过程。常见问题要弄懂,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当自己遇到疑难时一定要先去自己慢慢摸索,最后实在不知道再去请教他人。

指导老师签字:

《Mapgis实验报告范文》相关文档:

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情况报告集合6篇09-01

关于驻村帮扶的工作计划报告7篇09-01

工作计划报告怎么写(共9篇)09-01

实践报告工作计划7篇09-01

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五篇09-01

空气污染性调查报告6篇09-02

空气污染性调查报告6篇09-03

建筑工地自检自查报告(精选10篇)09-02

建筑工地自检自查报告(精选10篇)09-03

安全自检自查报告(通用7篇)09-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