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3-06-09 网友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同学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使同学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保护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创设情境(小明长大了)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身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电脑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同学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在小组内说一说。”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身见过的人民币。

  生:①纸币、硬币。②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力图从同学身边的事例导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同学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发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同学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

  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同学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假如同学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具准备:

  每组2袋人民币,一个钱包,一张白纸;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考虑到人民币学具卡表演不清晰,与真币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误差。真币票面清晰、真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接近,便于学生认识和学习,所以我们为学生准备的是真实的人民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准备的是新币,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养成用后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课讲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师:刚才小朋友们认的很好。但老师觉得这些学具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有点乱。下面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小组活动;通过整理钱包,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

  (通过展示学生的整理结果,使学生清晰地、有序地认识,人民币。)

  3、猜一猜,摆一摆。

  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让学生猜猜并摆出它们的价格。

  (通过让学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得出:2角可以换2个1角;5角可以换5个1角;l元=10角。)

  三、应用拓展

  出示实物,标明价格:2角、5角、7角…… 1元。

  师: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打算买什么?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难点: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周末,妈妈和玲玲一块儿来到邮政报刊门市部,妈妈用购书券买了一些书,玲玲看到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杂志,也想买。购书券只剩下13元了,妈妈说:“玲玲,你选两本杂志正好用完妈妈的购书券吧!”玲玲该怎么选呢?

  理解题意

  师: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叫做“正好用完”呢?

  出示:

  师:你能根据妈妈的要求选出正好13元的两本杂志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由于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计算也是2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找策略

  (一)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1、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选出了这两本杂志。可是玲玲是这样选的:

  师:玲玲选的杂志符合妈妈的要求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1元,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那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玲玲接受大家的意见,她换了一本贵一些的杂志,小朋友们帮她看看,这回符合要求了吗?

  学生得出:这两本杂志共计12元,还是比13元少了,不符合要求。

  师:还可以怎么调整呢?

  学生得出:可以把其中一本换成再贵一些的,也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

  师:可以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吗?换成这两本杂志行吗?

  学生得出:把两本都换成贵一些的总价就超过13元,变成14元了,不符合要求。只把《连环画》换成《卡通世界》就正好是13元。

  2、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有时候,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调整成小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大一些的,直到找出正确答案为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尝试-调整”。

  板书:“尝试-调整”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解决问题的本身不是目的,教学活动应重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调整的方向性,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二)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1、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得出:还可以把所有的选择方法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13元。

  2、有序搭配

  出示情境图:

  (1)师:妈妈让玲玲从这些杂志中选出2本,玲玲可以怎样选呢?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从这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玲玲一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怎样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呢?

  分组活动:怎样把把所有的情况都找出来?

  (3)汇报交流

  先让学生说一说搭配的方法,教师把学生说出的方法用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板书: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4)小结搭配方法

  先选出一本,用这一本分别与其他三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再选出一本,用这一本与剩余的两本有顺序地一一搭配起来;最后把剩余的两本搭配起来。

  3、解决问题

  再分别算一算:

  第一种:《我是小学生》和《画报》 5+6=11(元)

  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 5+8=13(元)(√)

  第三种:《我是小学生》和《连环画》 5+7=12(元)

  第四种:《画报》和《卡通世界》 6+8=14(元)

  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 6+7=13(元)(√)

  第六种:《卡通世界》和《连环画》 8+7=15(元)

  学生得出:第二种:《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和第五种:《画报》和《连环画》搭配正好13元,符合要求。

  4、小结解题策略

  引导学生总结:先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全部有序地罗列出来,然后分别算出总价,看看哪种搭配正好是符合要求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有序罗列”。

  板书:“有序罗列”

  【设计意图:由于计算被限制在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显得很简单,但须明确计算不是重点,重在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学会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策略。】

  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P58“做一做”

  要求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由于这道题的计算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偏重于训练学生运用“有序罗列”的策略,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的策略,体会有序思考的.优势。】

  2、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重在展示思维过程,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同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的关系,板书呈现学生的思考过程,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付出的钱找回的钱篮球的钱

  共60元4元56元

  3元57元

  2元58元

  1元59元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体验有序思考的优势,提升思维能力。】

  4、拓展练习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张20元钱购物券,叫他到超市买3样零食,正好把这张购物券用完。玲玲走进超市,超市真大呀,零食多极了,该怎么选呢?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解题方法。

  学生得出:运用“尝试-调整”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可以先随便选3件,然后算一算价格,再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如果试算的结果大了,我们可以换成便宜一些的;如果试算的结果小了,我们还可以再调整成贵一些的,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四、回顾总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们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硬币。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人民币。

  1、导入新课。

  讲述: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那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呢?(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2、认一认。

  (1)师讲述: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存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在1元以内)

  师: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相机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是国家用特殊的纸张印制的;硬币是用特殊的金属铸造的。)

  学生说说自己拿的钱的面值。

  (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3、练一练。

  过渡: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出了两道练习题,你们想来试试吗?

  (1)“想想做做1”——连一连。

  ①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②指名上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在书上练习。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连的?

  (2)“想想做做2”——填一填。

  ①师讲述:老师这儿有一些人民币,可老师一时也忘了算算有多少钱,麻烦小朋友们帮老师算一算,好吗?

  ②出示“填一填”。

  师:老师请小朋友们把括号上面的钱合起来算一算有多少,填在括号里。

  师指名上黑板前演示,集体交流。

  4、拿一拿。

  (1)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拿钱买东西吗?

  (出示货架:)练习本 自动铅笔 一块卡通橡皮

  5角 8角 1元

  师:如果要买1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5角)你会拿5角钱吗?

  学生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拿5角钱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交流时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对不对。

  (2)提问:如果我要买1枝自动铅笔,应付多少钱呢?(8角)你会拿8角钱吗?

  拿好后交流,比一比哪组拿法最多。

  5、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提问:如果买1块卡通橡皮,我们要付多少钱呢?(1元)你能拿出1元钱吗?

  (2)学生分小组试着拿一拿,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交流拿的结果。

  方法可能有:

  1元= 10个1角 1元=2角+2角+2角+2角+2角

  1元=5角+5角

  ……

  (3)师讲述:付1元钱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了几角?10角就是多少元?1元就是多少角?

  1元=10角

  板书:

  学生打开书本填空,再齐读。

  (4)师:从刚才买卡通橡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请你们从自己的小小银行中拿出1角来。看哪一组拿得方法多。

  学生试着拿一拿,相互交流。

  师:小朋友们,我们发现付1角的方法也很多,同样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付了几分?那么,谁来当一回老师,到黑板前来填一填。其他小朋友在自己的书上填空。

  1角=10分

  齐读:

  二、“小小商店”购物活动。

  1、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橡皮 自动铅笔 铅笔 尺 本子 小刀

  2角 8角 4角 3角 5角 9角5分

  (2)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

  2、讲述: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人民币。小朋友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3、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1)先交流买1件物品,请学生说说自己买了什么?付了1元钱后,找回多少钱?

  (2)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

  三、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想想做做”第7题。

  2、帮妈妈购买物品。

  3、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口答:10个一是多少?2个十是多少?6个十呢?80里面有几个十?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购物”,同时口述:

  星期天,小芳来到商店买文具、你们看,她买尺子用的是什么?(钱)在生活中,钱有什么用途呢?谁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我们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1)请同学们拿己准备好的人民币,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学生独自分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可能分成纸币和硬币,也可能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3)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2、认识分币

  (1)认识1分、2分、5分的硬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质疑:你怎样辨认1分、2分、和5分的硬币?(看硬币的大小、看上面的数字或文字)、板书:1分、2分和5分的硬币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分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什么图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祖国、

  (2)分币间的兑换关系

  老师这有1个2分的硬币,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能不能掰成两半儿?(兑换成两个1分的硬币)

  1个5分的硬币可以兑换成几个1分的?要换成2分的呢?

  (3)角和分的关系

  师:老师这有很多1分的硬币,你们愿意帮我数一数吗?(学生1分1分地数到10分)、板书:10个1分的硬币

  师:10个1分的硬币拿着太不方便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兑换成两个5分的或1角的)、板书:1角的硬币

  师:10分和1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角=10分

  除了1角的硬币以外,还有1角的纸币,请你找出1角的纸币指给同组的同学看一看、

  3、认识角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角币、

  师:谁到前面来介绍一下用“角”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角、2角、5角的纸币和5角的硬币、

  师:怎样区分这些角币?

  学生观察后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从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区分)

  (2)角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同桌同学做兑换游戏: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3)元和分的关系

  板书:1元的纸币、

  师:请你们找出1元的纸币举给老师看、同学们手里都有1元的,你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老师这有很多1角的纸币,你们能给我换成1元的吗?

  老师分别把装有10角、9角、11角的信封发到各组、各组讨论能否兑换、

  小组汇报: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

  师质疑:为什么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1元和10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元=10角

  4、认识元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

  师:用“元”做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哪些?谁来介绍一下?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元的硬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

  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辨别这些元币、

  出示流通中不同版本的50元和100元的纸币,学生辨认、

  (2)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出示图片“人民币的兑换”:第42页的例4、学生口答、

  5、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知道哪种人民币的面值最小?(1分的)如果我们班每人节约1分钱,凑起来就可以买1个本,支援贫困山区的孩子学习用,你们说是不是?

  今天,老师在操场上捡到了1张破旧的1元钱,(出示:1元纸币)如果是你捡到它,你会怎么做?(把它粘好,交给老师)

  四、巩固练习

  1、识别人民币

  出示图片“识别人民币”(遮住一部分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多少?

  2、教材第43页第1题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3、点清钱数、出示图片“小动物买冰棍”

  谁能买走这种冰棍?谁不能?为什么?

  你能帮助小兔想一想办法,让它也能买走这种冰棍吗?(向小羊借1角钱……)

  4、购物游戏

  在讲桌上摆放一些标好价格的物品,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顾客,准备好钱来买东西、

  五、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六、实践作业

  请你和妈妈一起买一些日用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一年级数学的认识练习题

2.《认识图形》数学教案

3.《吨的认识》数学课件

4.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教案与反思

5.《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6.一年级数学试题

7.[中班数学七星瓢虫教案]《小瓢虫》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8.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

9.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课件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档:

人民币中长期借款合同范本(8篇)10-07

人民币中长期借款合同(4篇)10-07

人民币对美汇率2016年人民币中长期借款合同书范本10-07

人民币中长期借款合同书10-07

2023年《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反思10-21

2023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10-21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11-27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案11-27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1-27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