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教 学 计 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永
年
八
中
2012-2-4
永年八中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教育四年提升规划”,迅速转变学校落后面貌,快速打造永年东部名牌学校,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科研为统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基本途径,以创建永年东部名校为目标,狠抓教学常规过程性严细实管理,营造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育人氛围;发挥学校教育环境优势,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下大力气狠抓质量,创品牌学校;尝试推进自己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做永年教育排头兵。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1.以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特色教学模式为重点,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2.继续立足学科活动,抓实教师培训,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师在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备课、说课、教学模式运用等基本功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法大比武等以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3.狠抓保学控流,防止辍学率反弹,实现学期巩固率大97%,学年巩固率达96%.
4.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行集体备课,积极推进尝试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
5.抓实常规管理,坚持做到严、细、实。
6.继续做好专室和农远教育工程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培训,使其教育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方法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意识
①、要求教师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和现代教育观,在工作岗位上要认真践行教师礼仪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争做一名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
②、坚持抓实学科活动,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活动,用先进的理论和扎实的基本功底开展教学工作。
③、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获得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④、进一步完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力争科学评价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⑤、继续逐步调整领导和教师队伍,使学校的师资达到年龄结构均衡化、学历程度均衡化、教育教学能力特长均衡化,不断促进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2.深化以“尝试走自己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重点工作是“尝试走自己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八中打造成“永年的杜郎口”。
具体措施:
①进一步深入学习各种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学习和应用意识:
在上学期培训的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周五下午教师集中学习业务时间以及业余时间组织教师对尝试教学思想进行集中再学习,使教师对尝试教育教学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领会其精髓、把握其要领,并充分认识采用有效的方法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并能够将此思想或教法结合学校的实际自觉应用到教学中去。
②确立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改变传统的教法,创新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确定各学科教研组尝试教学法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带动、以点带面,促进尝试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新教法的落实:组织各教研组进行尝试教学法观摩课、同头课教师讲课比武、教学设计比赛,课件比赛、召开推广尝试教学法专题研讨会等。
3、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以管理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以校本教研为支撑,推进尝试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上突出四个方面的工作。
⑴突出教学常规的“七抓”工作。
①、抓备课。备课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各备课组每周定时研究教案不少于4小时,要切实根据学校教学条件的具体实际借鉴好“名师教案”,落实好新课标,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拟定出符合班情、生情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每周要写一次教学反思材料,为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依据。
②、抓上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突出创设教学情境手段,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坚持把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标准要求落实到位,体现新课改(即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实践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动手操作能力)。课堂教学重点看教师引导力度,学生参与程度,学生学习深度,知识掌握广度,知识运用灵活性,听、说、读、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
③、抓作业。科学安排课堂作业,分层次,有梯度,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当堂作业当堂完成,教师及时批阅,发现问题及时辅导,让学生掌握。
④、抓辅导。每位教师要制定辅导计划,促差培优。因人分层辅导,确保学困生有进步,优秀生有发展。
⑤、抓综合能力。在全校内开展技能比赛活动(“读”:阅读一本书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写作文、写周记与口头作文;“算”:口算与说理;“书”:写一手好字;“背”诵背经典、名篇,公式定理、重点段落等。),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⑥、抓月教学质量检测。严格按照教学进度由学校教导处每月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纳入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及班级管理。(月教学质量检测与期末统考为学期教学成绩)
⑦、抓评价。努力科学评价学生,做到全程化、全员化和全面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尺,家校沟通交流的桥梁。
总之,要严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学常规管理关,坚持教学管理过程落实到位。教导处要结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月都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每次检查后都要认真地做好记录(记好成绩,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为教师打好综合评定分。善于总结反思工作,各项检查都要定量定性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要把检查评比工作作为教学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在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真正做到向科学、高效、严格的精细化管理要质量。在全校内开展争创“教学质量示范班”活动。
⑵突出领导干部的监督指导工作。
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教学常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听课,一是跟踪听课,二是推门听课。经常监督,认真用心指导,通过走进课堂了解教师备课情况,了解尝试教学法使用情况和学生学习情情况,分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课堂上的主要因素,找准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的有利措施,争取在本学期每位教师运用新教法的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要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多做文章,死死盯住,紧抓不放,力求知识当堂消化,问题当堂解决。
⑶突出网络化教研工作
教研组教研要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进教研组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研组长要做到:①学期初制定好教研计划。②每周组织一次组内教研,坚持“说、讲、评”制度,积极参与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有活动记录,有成效。③期末进行教研反思与总结。④平时注重资料的积累、归类整理。
⑷突出科研促教工作
科研室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理论(学期学习2次以上),指导科研实践,探索规律,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我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各教研组要认真运作好本校的科研课题,重过程性研究,要有质量,有阶段性成果的证,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四. 周活动安排:见下页
附:周程安排表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周程安排
周 次
日 期
主 要 内 容
1
2.8-2.11
修订计划
2
2.12-2.18
中考备考会
九年级一模
3
2.19-2.25
“白云杯”物理学科选拔赛
4
2.26-3.3
教学常规联合检查
二月份月考
5
3.4-3.10
月考分析
6
3.11-3.17
九年级二模
“白云杯”历史学科选拔赛
7
3.18-3.24
学生座谈会
8
3.25-3.31
三月份月考
9
4.1-4.7
学常规联合检查
10
4.8-4.14
县教师课件制作比赛选拔赛
11
4.15-4.21
期中复习迎考动员
安排期中考试工作
复习观摩课
12
4.22-4.28
期中考试
13
4.29-5.5
期中考试分析与表彰
五一放假
14
5.6-5.12
优秀生经验交流与推广
青年教师讲课赛
15
5.13-5.19
中考理化加试
青年教师讲课赛
16
5.20-5.26
九年级三模
四月份月考
17
5.27-6.2
新教法观摩课
月考分析
18
6.3-6.9
应试技巧与应考心理教育
县优秀教学设计评选选拔赛
19
6.10-6.16
中考仿真考试
常规联检
20
6.17-6.23
中考
县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选拔赛
21
6.24—6.30
复习观摩课
期末考试安排
22
7.1—7.7
期末考试
评优
各项总结
2012-2-4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计划》相关文档:
班级劳动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0篇)09-02
学校新课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范文7篇(劳动教育课程改革)09-03
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09-05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6篇09-05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09-0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09-06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09-06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五篇)09-06
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级(优秀8篇)09-06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4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