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古文二则
【学习目标】
1. 准确理解课文中“虽”“弗”“旨”“困”“是故”“自反”“自强”等词语的意思;试着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论证思路,体会其中蕴含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导学方案1】
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自学任务单1】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1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导学方案2】
大声朗读课文,依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整理特殊句式。
【自学任务单2】
重点实词:
虽有嘉肴:即使; 美味的菜肴。 弗食:不。 不知其旨:这里指味美,好吃。
虽有至道:到达了极点。 是故:因此。 困:(受到)阻碍不通。
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自强:自己督促自己。
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促进自己的学问。
古今异义词: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表条件关系;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
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文言句式:
学然后知不足。
省略句,“知”后面省略代词“自”指学习的人。
【导学方案3】
《教学相长》一文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是教育经验和教学理论的总结。
【自学任务单3】
读课文,思考课文告诉你一个怎样的教学经验或教育理论呢?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即教学相长。
【导学方案4】
议论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
【自学任务单4】
细读课文课文,从论证方法角度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课文第一句“虽有”运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嘉肴喻至道,说明“弗学,不知其道”的道理,引出学和教的话题,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俗易懂。
【课堂检测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
(2)是故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了以后知道(知识)有欠缺,教了以后知道(学问)贫乏。
2.用原文填空。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嘉肴 作比,继而引入 至道 ,进而又从 教 与 学 两方面加以说明,最后说明了 教学相长 的道理。
《《教学相长》导学案(教师版)》相关文档:
《教学相长》知识总结10-09
《教学相长》导学案(教师版)10-22
教学相长说课稿11-03
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11-07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礼记《教学相长》原文及译文(通用)11-13
教学相长12-19
《教学相长》的阅读答案及原文意思翻译01-0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教学相长 教案01-06
师徒共进,教学相长01-17
教学相长 (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