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这次教学的情况,我作了以下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本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诗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这篇课文需要精讲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由于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广泛地欣赏诗歌,因此今天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意象的含义和作用上,让学生对意象有一定的把握,体会诗歌的意境,从而能够对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同身受。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是《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由于高一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产生了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没有自主感知鉴赏能力。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我采用诵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老师适当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预设的生成,所以在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同时,我还用了点拨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导入课文时,我使用一段诗歌朗读导入,整体感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并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听名家诵读再到自己朗读,有一个比较,学生会自主地总结诵读技巧。这一点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在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时语速有一点快,可能会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以后我会注意讲课的语速,全方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在讲解意象这一概念时,我以第二节诗歌的意象“柳”的描写为例,具体分析了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领会了诗人徐志摩对母校剑桥大学的无限热爱和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重点的讲解收效较好。
在讲解诗歌三美这一重点的时候,我没有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在这一点上学生们可能会感触不深。在以后的授课当中我会注意对时间的分配和把握。
在板书上,我写字下笔较轻,可能会导致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所以以后我会注意加大写字力度,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
我的课堂总体上来看严肃性多于趣味性,没有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以后我会在这一方面下功夫,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进步和收获。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教学反思》相关文档:
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09-01
人教版小学语文9-寓言两则(说课稿)09-01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6篇)09-06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09-07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篇)09-12
部编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梅承玥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