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

时间:22-11-28 网友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

(附答案与译文)

91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①曰:“毋为客通②。”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 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③。荡④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①谒者:负责传达通报的人。②通:通报。③缴不能絓:戴绳的箭不能拖住(它)。缴(jiǎo),带绳的箭。絓(guà):通“挂”,牵制。④荡:跳。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靖郭君将城薛 (城:名词用如动用,筑成。)

B客趋进曰 (趋:小步快走。)

C因反走 (走:跑)

D愿为寡人言之 (愿:愿意)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 )

A①客多以谏者 ②臣不敢以死为戏

B①毋为客通 ②愿为寡人言之

C①因反走 ②靖郭君因见之

D①靖郭君因见之 ②今夫齐,亦君之海也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译文:

②君长有齐,奚以薛为?

译文:

③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译文:

四、客人的话主要表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靖郭君最终放弃个人的利益。你认为客人的哪句话最能打动靖郭君?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不正确的是D,希望。

二、相同的有B和C,B都是介词,替,给;C连词,于是,就,便。A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D①代词,他;②助词,的。

三、①(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②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③你失去了齐国,即使把薛城修筑得有天高还是没有好处哇。

四、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之城至天犹无益也。

【参考译文】

靖郭君打算在薛地修筑城郭,门客们大多因为这件事来劝阻他。靖郭君对通报的人说:“不要替门客通报。”有个齐国人请求会见(靖郭君),说:“我只说三个字罢了,超过三个字,我愿意被烹煮。”靖郭君便召见了他。客人快步跑近来,说:“海大鱼。”于是转身就跑。靖郭君说:“让我听听你的说法。”客人说:“我不敢把死当作游戏。”靖郭君说:“希望你对我说清楚这三个字的意思。”客人说:“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撒网不能捕住它,带绳的箭不能拖住它。(一旦它)跳到(岸上),失去了水,蝼蚁也能够随心所欲地吃了它。现在的齐国,也就是你的大海啊。你能长久地占有齐国,还要在薛地筑什么城呢?你失去了齐国,即使把薛城修筑得有天高还是没有好处哇。”靖郭君说:“对。”于是就终止了(念头),不在薛地修筑城郭。

92晏子逐高缭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说苑·臣术》)

【注释】

①仕,旧时做官为仕。②仄陋,卑贱,低贱。③四,四周,周围,指身边的人。④维,维系,引申为扶助,帮助。⑤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为纠正。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晏子逐之 ( ) B高缭之事夫子( )

C三年曾无以爵位( ) D其义可乎 ( )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高缭之事夫子。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宋何罪之有? D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三、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婴 仄 陋 之 人 也 四 维 之 然 后 能 直 今 此 子 事 吾 三 年 未 尝 弼 吾 过 是 以 逐 之 也

②译文:

四、这篇短文有什么深刻的寓意,请用简要的话叙述出来。

答:

五、春秋时的晏婴是齐景公的相国,以贤能著称,有关他的故事较多,你还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请用简要的话叙述出来。

答:

【参考答案】

一、A 赶走,辞退。B侍奉,辅佐。C给。D道义。

二、与例句完全相同的是A,例句与A都是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结构助词,的。C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D代词,指马。

三、①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②我晏婴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需要你们多方批评帮助才能立身,现在他辅佐了我三年,未曾帮助我改正过错误,所以我就把他赶走了。

四、示例:一个人难免犯错误,只有不断改正错误才能进步,作为领导应该欢迎下级提意见。

五、答案不求一律。例如叙述晏子使楚,晏子谏杀烛雏等。

【参考译文】

高缭辅佐晏子,晏子把他赶走了。(晏子)周围的人向晏子进谏说道:“高缭侍奉您三年,您都没有提拔他,却把他赶走了。这从道义上怎么说的过去呢?”晏子说道:“我晏婴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需要你们多方批评帮助才能立身,现在他辅佐了我三年,未曾帮助我改正过错误,所以我就把他赶走了。”

93愚公之谷

齐桓公①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②,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③,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④。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⑤。管仲正衿⑥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⑦为理⑧,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说苑•政理》)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他任用管仲进行整治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②仪状:容貌,姿态。仪,容貌,外表。③牸(zì)牛:母牛。④驹:小马。⑤管仲:名夷吾,齐桓公辅臣。⑥衿(jīn):衣领。⑦咎繇:即皐陶,舜帝的贤臣,唐尧时为刑法官。⑧理:狱官。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跑) B是为何谷 (这)

C臣请陈之 (陈述 D遂持驹去 (拿)

E傍邻闻之 (听说) F请退而修政(回去)

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 )

A①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②卖之而买驹

B①以臣名之 ②何为以公名

C①此夷吾之愚也 ②今视公之仪状

D①臣故畜牸牛 ②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译文:

②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译文:

四、针对“愚公与驹”的事情,齐桓公和管仲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观点为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有误的是D,“持”在这里是“牵”的意思。

二、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有A和B。A而,连词,表承接,不译。B以,介词,因为。C①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助词,的。D①副词,本来;②连词,所以。

三、①你实在是愚笨啊!为什么(把马驹白白地)送给他呢?②如果(那时也有一个老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坑害了,(那个老人)一定不会(把马驹)交给(年轻人的)。(因为现在这位)老人知道狱官处理案件不公正,所以(就把马驹白白地)给那个年轻人了!

四、示例:齐桓公认为老人愚笨,而管仲则认为老人明智。他们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齐桓公没有参透老说陈述这件事的目的,没有真正理解老人的话中话;而相管仲从老人陈述的故事中明白了狱讼方面存在的问题——狱官处理案件不公正。

【参考译文】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鹿而跑进一个山谷中,看见一个老人,就问他说:“这叫做什么山谷?”(老人)回答说:“叫做愚公之谷。”齐桓公问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老人又)回答说:“因为我的缘故才这样称呼它的。”齐桓公(又)问道:“现在,(我)看你的容貌姿态,不像是愚笨的人,为什么要因为你而称它为愚公之谷呢?” (老人又)回答说:“请让我(为你)陈述事情的经过,我本来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长大了,(就去)卖掉它买(一匹)马驹。(可是有一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下马来。’于是就牵着马驹离开了。附近的邻居听说这件事,认为我愚笨,所以就称这个山谷为愚公之谷。”齐桓公说:“你实在是愚笨啊!为什么(把马驹白白地)送给他呢?”齐桓公于是就返回来了。

第二天上朝,齐桓公把(这件事)告诉管仲。管仲(一听就立即)整了整衣领,拜了两拜,说:“这是我愚笨啊!假使尧帝在位,皐陶为狱官,怎么能有(随随便便)牵走人家马驹的(事)呢?如果(那时也有一个老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坑害了,(那个老人)一定不会(把马驹)交给(年轻人的)。(因为现在这位)老人知道狱官处理案件不公正,所以(就把马驹白白地)给那个年轻人了!请让我回去修明政治吧。”

94越使诸发

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①惭之。”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②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今大国有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③邑,弊邑之君亦有命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乃逐韩子。(《说苑》)

【注释】

①二三子:诸位,几个人。②垂:通“陲”,边。③弊:通“敝”,谦辞,表示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解释有误的是( )

A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 (送,赠送)

B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 (哪里)

C请为二三子惭之 (羞辱)

D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 (帽子)

E梁王闻之,被衣出 (通“披” )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乃处海垂之际 ②乃逐韩子

B①屏外蕃以为居 ②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

C①梁王之臣曰韩子 ②彼越亦天子之封也

D①而蛟龙又与我争焉 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

译文:

②于大国何如?

译文:

③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

译文:

四、诸发不愿意戴着帽子去见梁王,他讲了三个理由,这三个理由是什么?请用原文来回答,并对这三条理由作简要地分析。

答:

五、下列这两个句子的意义是一样的,但句式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①客冠则以礼见

②冠则见以礼

答:

六、诸发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评。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有误的是D,冠:名词用如动词,戴帽子。

二、相同的是C,两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的。A①连词,而是;②连词,于是,就,便。B①介词,把;②介词,用。D①连词,然而;②连词,表并列,不译。

三、①来客必须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然后才能接见他。②(这)对于你们大国(来说)会怎么样呢?③(如果你们)觉得那样做稳妥(的话),(那么我)情愿借(一顶帽子)戴着去晋见(大王);(如果你们)觉得那样做不稳妥,(那么)希望不要改变敝国的风俗。

四、①“彼越亦天子之封也。”强调两国之间是平等的,越国也是天子的封地;②“将避水神也。”强调“剪发文身”是客观条件所必须的;③“愿无变国俗。”强调彼此应该尊重对方。

五、句①是一般的条件复句;句②也是条件复句,但“见以礼”是状语后置。

六、示例:擅长辞令,不卑不亢,有勇有谋,不辱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上面的几个方面,不一定都谈到,能说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越国派遣诸发拿着一枝梅花送给梁王。梁王有个大臣叫韩子,他看了看周围的大臣说:“哪有拿一枝梅花送给各国君主的呢?请让我代诸位羞辱他(一下)。”(于是)出来对诸发说:“(我们)大王有令,来客戴帽子就以礼相见,不戴帽子就不见。”诸发说:“那(我们)越国也是天子的封国,只是没有封在冀州、兖州(罢了),而是位于海边一带,赶走了外族人把(它)作为(自己)居住的地方,然而蛟龙又和我们争夺这里的地盘。因此,我们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用)灿烂亮丽的花纹,来装扮成龙的样子,用(这种方法)使水神逃避。现在你们梁国下令,戴上帽子就以礼相见,不戴帽子就不见。假使你们梁国的使者,有一天访问敝国,敝国的君主也下命道:‘来客必须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然后才能接见他。’(这)对于你们大国(来说)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们)觉得那样做稳妥(的话),(那么我)情愿(借一顶帽子)戴着去晋见(大王);(如果你们)觉得那样做不稳妥,(那么)希望不要改变敝国的风俗。”梁王听说了这件事,(立即)披着衣服出来,接见诸发。便把韩子赶出朝廷。

95赵宣子举荐韩献子

赵宣子言①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②,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③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

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④。夫周⑤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⑥,义也。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举而不能,党孰大焉?事君而党,吾何以从政?吾故以是观女。女勉之!苟从是行也,临长⑦晋国者,非女其谁?”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吾举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国语·晋语》)

【注释】

①言:告诉,推荐。②干行:扰乱行军行列。干,犯,扰乱。列,军队行列。③没:通“殁”,死亡,引申为好的结局。④比:因义而相聚,此指一起为国家做事。党:偏私,结党营私。⑤周:忠诚,忠信。⑥隐:徇私包庇。⑦临长(zhǎng):监管。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献子执而戮之 (执:拿,捉住)(戮:杀)

B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 (女:通“汝”,你)(惧:担心)

C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者,非女其谁?(苟:苟且)(行:做事)

D宣子召而礼之 (召见)(礼:以礼相待)

二、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而”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献子执而戮之 ②事君而党

③犯而不隐 ④宣子召而礼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C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

译文:

②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

译文:

③事君而党,吾何以从政?

译文:

四、①韩厥杀了赵宣子的车夫,赵宣子为什么还对他还以礼相待,并让人祝贺?②赵宣子是怎样的一个人?韩厥是怎样的人?请你简要地谈谈。

答:

五、赵宣子为了考察韩厥,以车夫的生命作代价,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一、有误的是C,苟:假若。

二、判断正确的是C,①④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③连词,表示顺接关系,可译为“就”。

三、①他的恩主早上提拔了他,(他)晚上就杀主人的车夫,那谁能保护他呢?②行军打仗的事情不容受到扰乱,扰乱了就不能包庇隐瞒,叫做义。③侍奉国君却结党营私,那我还凭什么来处理政事呢?

四、①赵宣子推荐了韩厥,又担心他不称职,所以就指使自己的车夫故意扰乱军队的行列,看韩厥会怎么来处理。结果韩厥秉公执法,杀了赵宣子的车夫。赵宣子知道韩厥不是个结党营私的人,而为之高兴,所以让人来庆贺。②赵宣子对国家忠诚无私、举贤荐能。③韩厥秉公执法,即使对自己的恩人也不偏袒。

五、示例:赵宣子的做法当然是不合适的。为了考察一个人,故意让车夫犯法而被杀。这样拿人命不当回事,他的心也太阴暗残忍了。

【参考译文】

赵宣子向晋灵公推荐韩献子,让他担任司马。(秦晋)河曲之战时,赵宣子故意指使车夫用他的车骑扰乱行军的队伍。韩献子(将车夫)抓起来并且杀了他。大家全都说:“韩厥一定没有好结果了,他的恩主早上提拔了他,(他)晚上就杀主人的车夫,那谁能保护他呢?”

赵宣子召见他,并以礼相待。说道:“我听说侍奉君王的人应做到比而不党。忠于国家,推荐有大义的人,叫做比;利用举荐来谋私,叫做党。行军打仗的事情不容受到扰乱,扰乱了就不能包庇隐瞒,叫做义。我向国君推荐你,担心你不(称职);(如果)举荐的人不称职,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结党营私吗?侍奉国君却结党营私,那我还凭什么来处理政事呢?我特意用这件事来考察你,你努力去干吧!假如你从此以后都能像今天这样做事,(那么)将来监管晋国的,除了你还有谁呢?”赵宣子告诉各位大夫:“诸位可以祝贺我了!我推举韩厥是选中了(人才),现在我才已知道(自己)无罪于国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相关文档:

南辕北辙(文言文)09-01

过年给长辈拜年祝福语古诗文言文09-27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16篇10-23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11-28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91-95(附答案与译文)11-28

2021届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主题2—治国谏言11-28

文言文谏逐客书阅读理解及答案11-28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11-28

文言文《孟子万章下》《三圣人论》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朝阳2022学年高一下)11-28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说苑-至公-彼人臣之公》(附答案解析与译文)11-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