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让优质均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底色(最新)

时间:23-01-14 网友

心得体会:让优质均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底色(最新)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期盼已经从“有学上”变成了“上好学”,现有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和随迁子女不断增多,生源规模快速增长,教育资源供给面临巨大压力,总体呈现不足;尤其是苏北县域,生源激增的压力更大,教师供给和配套机制不够健全,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配置不够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不足,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大校额”“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苏北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判分析,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算清“三笔账”,切实破解“三大难题”。

算清“生源账”,做好增量扩容,切实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源剧增的实际,加强义务教育资源的预警预测和前瞻规划,积极实施布局调整,拓展资源供给。从“第一民生”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政府督查推进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参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坚持“相对就近、免试入学,规范办学、均衡分班,限制指标生,控制择校”的原则,加强招生过程管理与督查力度,推进阳光招生,逐步化解“择校热”。实施乡村教育振兴战略,更加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教育部门引导、志愿服务引领、社会各界参与,探索实施校内外读书点、谈心屋建设。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升级,补齐教育均衡短板。健全学习帮扶制度,落实扶贫控辍等措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算准“需求账”,积极改善供需,切实解决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在推动平衡发展中更加注重充分发展,在推动充分发展时更多关注平衡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以创建促改善,以创建促提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围绕满足群众教育需求,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组织县域内名校弱校结对帮扶,深化跨县域、校际间协作交流,像扶贫攻坚一样,全力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抓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实施教育装备均衡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校园建设,推广城乡专递课堂建设,让城乡孩子共同享受优质课堂。走内涵提升之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均衡,建设“书香校园”,深化家校共育,打造学校特色。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强化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确保乡村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总体高于城区学校经费投入增幅,确保国家和省市教育投入一分不少、全部到位。

算好“师资账”,坚持统筹调配,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编制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及时根据生源增长动态进行调编,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落实“退一补一”政策,推进实施按岗位购买服务补充教师,新师资优先补充到农村偏远学校。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逐步缓解教师结构性矛盾。推进城乡轮岗交流,扩大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和农村教师到城区顶岗培训比例。实施名师工程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发挥优秀教师群体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提高乡村一线教师待遇,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追寻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方向。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也指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优质均衡发展,就是既有质量,又有公平的发展。近年来,南京市鼓楼区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了“特色、多样、开放、优质”的教育品牌。新的时代赋予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盼,我们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必须有新认识、新思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进一步优化布局,统筹兼顾促进教育均衡。结合“十三五”规划及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加大和优化教育布局。结合我区实际,对新开发地区和薄弱地区大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布点,着力推动优质资源进一步向滨江、铁北地区覆盖。加大优质资源的双向和多向流动,以完善幼儿园共同体建设、优化小学集团化发展和建立初中发展同盟为载体,加快缩小校际差距,深入推进各学段的优质均衡。

进一步对标找差,坚定不移提升教育质量。以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抓手,“补短板”“强供给”“促转型”。教育现代化是办现代教育的基础,也是我们近阶段的主线、抓手和主要目标,更是我们完成新目标、走在前列的基础,结合“对标找差”,找出薄弱环节,不断补足短板,切实提高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同时立足教育自身的转型和创新,把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现代化战略主题,进一步推动教育内涵发展、高效益发展、可持续发展。从目前鼓楼的现状来看,最重要的强供给应该是着力于提高供给端的质量、效益和创新性,通过丰富教育的供给结构,加大校长、老师、课堂、课程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狠抓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推进教育的全面转型升级,促进教育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我区教育的供给力和学生的学习力的新提升。

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重点狠抓队伍建设。按照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与鼓楼教育高位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通过校长能力的提高实现学校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的成长实现学生的成长。积极推进教师“区管校用”。运用大数据将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变教师“学校人”为“区域人”,有效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等一系列影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加大政府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出台《鼓楼区关于推进“三优”工程,深化“三名”建设全力打造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强区的实施意见》,扩大名、特、优教师队伍,由区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加大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交流力度。通过反复调研、多方听取意见,结合鼓楼区实际,拟出台《鼓楼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流动工作方案》,进一步发挥鼓楼名校名师的辐射作用。

《心得体会:让优质均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底色(最新)》相关文档:

心得体会:让优质均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底色(最新)01-14

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育优秀征文2000字12-25

心得体会:让优质均衡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鲜明底色(最新)02-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