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志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2月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县“三农”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刚才, 同志传达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县农业局、水利局、临沭镇、青云镇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提出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措施,讲得都非常好。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思路,紧紧抓住全县新农村建设大会召开的有利契机,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着力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一是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大力发展高效种植养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13亿元,增长12.5%,农林牧渔和农村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43.1:7.2:44.7:1.8:3.2;农民人均纯收入4657元,增长16%。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调整面积达10.7万亩,其中桑1.1万亩,杞柳1.5万亩,果茶1万亩,瓜菜3.8万亩,中药材等特色种植3.3万亩。植树造林实现新突破,完成造林3.04万亩,其中荒山绿化1.13万亩,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实现产值9.8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7%,新增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9个。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6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5家;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87个,成功创建全国首家多村联合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37.9%。
二是农村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同步改善。全年争取上级各类农业项目22个,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上级无偿资金近3000万元。开工建设了沭河华山橡胶坝等重点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1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2.3万亩。实施农业开发扶贫项目7个,总投资达2255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221万元。农村“水电路医学气”等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89.3%,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7%,加强了农村公路改造,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实行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累计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6万平方米;户用沼气发展到3.8万个,其中“一池四改一利用”示范户6000户。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气象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支农惠农政策与农民合法权益同步落实。以“惠农一卡通”的形式,向农户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能繁母猪保险补助2700多万元,发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383万元。认真实施新一轮农户致富工程,全年发放致富工程贴息贷款3400万元,涉及农户2600户。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共计1563.6万元。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补助资金598万元,使1.9万名生活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大力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深度不够,一般性农产品多,名优特新农产品少,特色优势产业不明显,农业产出效益偏低,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待调整。二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经费不足,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高。三是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投入总量偏小,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保障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少,特别是目前尚未转移输出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增收致富的难度较大。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尽完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尚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城乡统筹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连续五年下发了五个中央1号文件。我们必须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央五个1号文件的内在联系,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三农”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是农村最紧迫、农民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年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对农民增收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2006年1号文件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包括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对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去年的1号文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重点从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产业提升的角度强调发展现代农业。今年的1号文件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要害,提出了一系列破解农村发展瓶颈制约的根本对策措施,并与前四个中央1号文件一脉相承,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吃透中央文件精神,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措施,更加细致的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以现代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的方向发展农村,以市民化的要求提升农民,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是: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5元,增长12%。
(一)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县山区、丘陵、平原兼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立足我县实际,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集中连片发展为目标,切实抓好玉山千亩茶园,南古新村千亩脱水蔬菜及曹庄王贺湖3000亩蔬菜,店头万亩桑园,青云和白旄3万亩杞柳基地建设,进一步延伸链条,膨胀规模,巩固提升“东茶、西菜、南桑、北柳”的特色产业格局。针对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葡萄、草莓、黑莓、花卉、中药材等具有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并依托临沭镇山西村和郑山镇北沟头村万亩草莓,南古醋庄3000亩优质杂果,蛟龙吉利埠3000亩黑莓,白旄及朱仓两个千亩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由点及面,加快拓展,形成特色。继续实施万亩荒山绿化工程,抓好绿色通道、速生丰产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新建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4万亩,新造林3.3万亩,其中荒山绿化1万亩,杨树丰产林1万亩。落实烤烟种植优惠政策,加大烤烟基础设施投入,激发群众种植烤烟积极性,力争全县黄烟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抓住畜禽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和国家对畜禽养殖业给予补贴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坚持稳步提高猪鸡生产水平,扩大奶牛、肉牛、羊等食草畜禽养殖,积极发展特种养殖。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和方式,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加快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努力推进一家一户分散饲养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饲养转变,确保全年新发展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县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畜牧业产值增长10%以上。充分利用我县河道多、小型水库多、水质好的有利条件,以白旄镇泥鳅养殖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水产养殖业,着力推进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和生态渔业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紧紧围绕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布局,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重点围绕山水生态、田园风光、乡村度假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发展观光农业,搞好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系列配套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以旅兴农、以旅促农。
(二)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推进“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为目标,打牢标准化基地建设基础,强化合作组织纽带,壮大加工企业龙头,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把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抓好柳编、蔬菜、花生、茶叶、杂果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按照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推行药品、种子、化肥、添加剂等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健全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鼓励引导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县内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力争年内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3处。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品牌申报认证,支持引导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入股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力争新申报认证无公害或绿色产品1-2个。加强动物无疫区建设,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和宰杀补偿机制,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努力抓好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引导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基层站所、供销社等领办、联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年内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青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督,努力扩大覆盖面,力促低收入家庭增强致富能力、尽快实现脱贫。
三是全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集中发展柳编、蔬菜、粮油、肉蛋奶、果品、茶叶、板栗、地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全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企业8家,过2000万元的企业22家,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同时,建立完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 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脆弱,是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因此,各级要在积极向上级争取工程项目的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一是积极做好农业重点项目争取实施工作。今年国家和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很大,特别是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将高达5000多亿元,重点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生产经营性补贴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农业项目观念,把项目的争取和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盯住上级重点支持的领域和项目,加大争取工作力度,尽可能多地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实现大的突破。要全力抓好农业招商引资,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搞好与六合集团等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合协作,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重点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采取项目带动、以奖代补、先干后补、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入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各乡镇要在抓好农业常规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这次会议上印发的《关于实施2008年度农业重点项目的通知》精神,强化措施,真抓实干,集中打造一批农业精品、示范项目(工程),确保年内大见成效。
二是切实搞好水利设施建设。最近,中央和省市均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我县现有1座中型水库(龙潭水库)和69座小型水库需要除险加固,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责任,落实配套资金,抓紧组织施工,确保按期完成龙潭水库及2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重点抓好沭河华山橡胶坝、沂沭河东调续建、龙窝灌区六期、玉山节水灌溉等工程,努力提高农业灌溉保障能力。
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大型、高效、复式、实用的农业机械,引导发展节油、节水、节种、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重点推进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机人员培训管理,鼓励发展农机大户、农机服务合作社和中介组织,适时组织开展跨区域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四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健全县、乡、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涉农部门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为农服务热线,特别是农业部门要建立统一的涉农信息整理、发布和反馈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好人工防灾减灾工程,不断完善水利信息网络,增强农业防御干旱、洪涝、暴风等气象灾害的能力。
五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搞好绿化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年内建成高标准绿化示范村70个,省、市级绿化示范镇3个、绿化示范村9个、绿色小康村3个。加快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探索发展一批联村联户使用的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提高沼气使用规模效益,力争新建沼气池4800个。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双30”工程,切实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加大村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六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整合全县科技推广力量,实行产学研结合,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通过实施科技入户、阳光工程和农民培训工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力争每个乡镇集中建设1-2处管理规范、科技含量较高的示范园区,做给老百姓看,引着老百姓干,实现由行政命令型向示范引导型的转变。有条件的乡镇要集中打造农业开发区,真正建起基地,育起龙头,形成产业。
三、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各级要加大工作力度,拓宽致富渠道,努力让农民从农产品价格和劳动报酬中得到更多收入,努力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落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扶持“三农”力度。各级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五个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首先,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明显高于上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今后,县财政将研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统筹用于对农业的奖励和扶持,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其次,要全面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直接收益。要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生产,抓紧落实国家出台的扶持生猪、油料、奶牛等重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和稳定市场供应的政策,健全促进“菜篮子”生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扎实搞好库区移民扶持规划编制,确保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健全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全部通过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发放,确保各项惠农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实施农户致富工程,加大对农民增收扶持力度。增收是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县委、县政府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实施了农户致富工程,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富民优先的原则,紧紧围绕新一轮农户致富工程实施方案,创新推进方式和活动载体,加快增收致富步伐。一是加大资金筹集和落实力度。完善资金贴息办法,创新信贷模式,鼓励发展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业务,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户,切实增强农户致富能力,确保全年发放贴息贷款3500万元,扶持农户1800户。二是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积极适应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对劳动者技能的新要求,以农广校、职业中专等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委培和联合办学等形式,开展“订单式”、“储备式”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确保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三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思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3年总体规划,年内重点搞好玉山、曹庄2.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青云、蛟龙扶贫开发工程,帮助贫困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劳动者致富技能,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合当前农业农村实际,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要切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尽快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同时,要严格监督管理,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集中开展农民建房、中小学收费、药品价格等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重点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公共管理、提高服务“三农”水平上下工夫。继续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进一步加强乡村财务监管,加快推进“乡财乡用县管”和“村财村用乡管”改革;继续做好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分类处置债务,减轻镇村负担。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信贷的有力支持。金融部门要适应农村信贷需求的新情况,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经营策略和服务方式,扩大农村信贷投放规模。农业银行、农发行、农信社等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认真落实县域内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加快发展邮政储蓄、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业务,积极主动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搞好信贷服务;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办适合农村特点的保险品种,代理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水利,采取专业化、用水协会管理等方式,探索建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管护长效机制。五是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对村集体荒山、荒滩、公路沿线和田间林网等,进一步明晰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栽植管护措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集中多方面力量,重点解决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农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二是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力争参合率达95%以上。大力实施农村卫生室“双百”工程,对100所基础条件较差的村级卫生室实施改貌建设,对100所村级卫生室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三是落实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低保”家庭应保尽保,提高低保标准;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四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眼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力争村庄覆盖率达到100%;继续搞好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农村卫生综合整治,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统筹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五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体大院、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工程,巩固村村通有线电视成果,积极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四、加强和改善领导,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加强“三农”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在感情上亲近“三农”,在思想上重视“三农”,在工作上突出“三农”,在资金投入、干部配备上支持“三农”。分管领导要靠上工作,加大组织指导和支持扶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三农”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各涉农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乡、村两级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基础。乡镇党委政府要贴近农民,转变职能,统筹协调,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村级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 、“百村帮扶”和“百村示范”等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加强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三)创新工作方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准确把握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努力加快工作指导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学会运用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面了解农民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所忧,听民声、访民意、知民疾、解民忧,多办让农民群众得实惠的事,多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多办得民心、顺民意的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对“三农”典型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科技致富、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同时,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对落后农村和贫困农民进行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营造强农惠农的浓厚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全县各级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文档:
2016年全县教育工作暨教育扶贫工作暨体育工作会议讲话稿【精品范文】09-18
在全县再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暨开展干部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9-22
在全县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讲话09-23
局长在全县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10-05
在全县健康养老工作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10-05
在全县深化移风易俗改革推进大会上的讲话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