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2月26日罗湖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党和国家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圳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攻坚时期;也是罗湖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凤凰涅槃”,争当“四个全面”先行区,努力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的关键五年。《深圳市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央、省、市总体部署和《中共罗湖区委关于制定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五年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十二五”期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创新开路、质量至上”,全力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预定发展目标,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初步核算,“十二五”期间,本地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1036.34亿元提高到2015年1728.4亿元,年均增长8.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990美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02.54亿元提高到1033.8亿元,年均增长11.1%;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64亿元,年均增长1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6万元提高到4.72万元,年均增长8.3%。发展的“价值含量”和“绿色含量”显著提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是全市平均水平2.5倍;万元GDP水耗、电耗均为全市的2/3;综合能耗全市最低。
“罗湖蝶变”步入快车道。梯次推进、多点开花、整体提速的城市更新格局形成。“十二五”期间,罗湖共有52个项目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计划,总用地面积233万平方米;28个项目在建,总用地面积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280万平方米。五大更新片区全面突破。笋岗-清水河片区纳入全市十五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建成项目6个,在建项目5个;水贝-布心、黄贝岭两个片区进入全面建设期。蔡屋围片区加紧完善专项规划,湖贝城市更新统筹片区开始拆迁谈判。优质产业空间“放量突破”态势增强了城区发展潜力和后劲。2015年,城市更新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3.7%。建立了项目规划与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四个同步推进”机制。完成21个城市更新项目产业规划论证。深业泰富、富基大厦等新增产业空间吸引了15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城市更新已成为助推总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4.8:95.2。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71.7%和70.0%。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四大重点产业增加值1146.45亿元,占GDP比重66.3%。互联网产业规模由2011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15年565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1年的66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500亿元。全区电子商务企业达10495家,行业龙头一达通跻身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三强。实体消费、虚拟消费、服务消费“三管齐下”,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礼享罗湖”在全国首创区级微信公众账号,成为商圈、商家、消费者热捧的一站式移动消费服务平台。黄金珠宝业的辐射效应从国内走向国际,获评全国唯一“黄金珠宝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发布“水贝·中国珠宝指数”,建设深圳毛坯钻石交易平台,以标准占领行业高点。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绿化覆盖率64.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2015年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4.5%,主要饮用水源深圳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建成145公里绿道和13公里生态景观林,完成深南东路、滨河路等一批重点区域、主次干道和36座人行天桥立交桥的绿化及景观提升。增建38个社区公园,建成6691个WIFI热点。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轨道二期全面开通,轨道三期7、9号线罗湖段全线动工。丹平快速一期、红桂-晒布通道等工程顺利完成。完成了215个老旧住宅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全区特级保洁标准路面增加162.54万平方米。城区公共文明指数稳步提升。率先建成开放式志愿者服务大厅,新增志愿者团队262支,志愿者总数10.2万人。成功举办中国网球大奖赛、深圳水彩画双年展等国际文体盛事,“09剧场”、“罗雪儿”文化超市等成为文化新品牌。
社会事业重大进步。“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7800个中小学学位。开展“校长公选”、“家委会直选”,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我区荣获了“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2015年全区共有住院床位数 5445 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5.8张,比2010年增加1.8张。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加大财政投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全面实施药品“零加成”,试行“先诊疗后交费”模式,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启动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建设,完成公立医院设备更新和信息化建设,引进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和多名博士生导师。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新增4个“悠.图书馆”、25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以“两馆十站”为主阵地,以5个街道图书馆分馆、100个社区图书室和124个社区文化广场为平台,覆盖全区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启公益文化超市“点单式”服务活动。探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大力推动文化朝精品化发展,社团数量达到800个。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窗口已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完成2073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福利中心二期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最大的公立养老机构,全区养老床位达到1183张。在全市首推困难居民大病救助,开展“大爱罗湖”结对帮扶,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奖”。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以“党政依法善治、居民有序自治、多元协同共治、社会整体法治”为方向,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在区级层面,探索建立财政预算人大预审制、人大与审计联动质询机制、政府投资民生项目人大代表议决机制,把宪法赋予人大的权力激活、做实。在街道层面,开展党政社群社区共治,发动社区居民自主申报、自主协商、自主决定并监督执行社区民生项目,实现“社区怎么建,居民说了算”。在社区层面,改革社区管理体制,为社区工作站“减负瘦身”,并激活居委会自治功能。通过直选居民代表(楼长)、推广应用社区议事规则,做实居民议事会,让居民利用居民议事会等平台自主协商解决社区事务。“社区多元融合新机制”、“居委会活化赋权”两个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重要的国家级荣誉。
改革攻坚逐步深入。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每年部署一批重头改革项目,改革成为罗湖“新常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7项行政审批减至96项,时限压缩40%,审批环节减少60.4%;改革监管制度,出台全国首份“环保负面清单”;改革产业扶持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市场化运作;改革城市管理,以法治促文明,带动市容环境和市民素质“双提升”。完成社区体制改革,社区新体制顺利运作。推进“织网工程”,运用大数据思维变革政府治理模式。以标准化推动行政执法改革,破解行政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以及取证难、处罚难等难题。推进社会组织改革,探索“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罗湖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公立医院改革引起国家卫计委关注,专题调研。物业管理改革被国家住建部列为试点。
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电子政府雏形初现。出台实施《罗湖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建成具有记录跟踪、目标考核等功能的协同办公系统(OA),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政府所有部门全员应用,实现了无纸化办文办会和移动办公。法治廉洁政府建设成效显著。首创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货模式和外包服务评价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透明度。出台政府投资小额建设工程预选承包商管理规定,降低了廉政风险。改革街道财政体制,对社区工作站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派驻管理。践行“八项规定”,清理整改超标办公用房5648平方米,顺利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专栏1:
罗湖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2010年
完成值
2015年
目标值
2015年
预计值
一、经济规模指标
1、本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36.34
≥1600
1728.4
2、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11.19
≥14
18.05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02.54
≥950
1033.8
4、全区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3.18
≥100
125.9
5、国地税收入
亿元
251.21
≥325
454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
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
64.6
≥70
71.7
7、万元GDP建设用地
平方米
3.5
≤3
2.0
8、万元GDP水耗
立方米
12.7
≤11
7.1
9、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
0.4138
≤0.38
0.328
三、生态环境指标
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00
11、区域噪声平均值
分贝
57
≤58
57
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17
≥17
17
13、森林覆盖率
%
45.5
≥45
53
四、人民生活指标
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3.36
≥4.32
4.72
15、城镇登记失业率
%
2.45
≤3
3
16、城镇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
%
95
≥95
95
1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
%
26.37
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31.89
五、社会发展指标
18、3-5岁学前儿童入园率
%
98
100
100
19、公共图书人均藏量
册
1.15
≥2
2.92
20、千人病床数
张
4.0
≥4.9
5.8
21、千人医生数
人
4.3
≥4.7
4.7
22、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
-
0.1
≤0.06
0.01
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新口径数。
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也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重要起步节点。这一时期也是罗湖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我们既面临不少亟待破解的困难和问题,也迎来了若干重大机遇,必须深刻分析罗湖所处的战略方位,把握大势,善谋长远,将机遇和有利条件变成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挑战和困难变成倒逼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 国际环境
预计“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
的深度调整期,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了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与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将对全球经济合作、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总体来讲,国际经济环境较“十二五”期间将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正在兴起,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信息经济、万物互联将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式革命。
二、 国内环境
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还将继续处于“三期叠加”,呈现“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增速从年均10%的高速增长向年均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新的增长极尚未完全形成,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此外,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其他要素投入成本进一步上升,抢占科技制高点和新兴产业制高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新形势,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创新驱动计划,中国经济总量大、潜力足、韧性强,总的发展趋势可能是速度趋稳、结构优化。
三、 深圳发展环境
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深圳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转型升级的先发优势、自主创新的聚合优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进一步突显。作为中国发展的“第一梯队”城市,深圳在未来五年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凭借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在中国新一轮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打造“两区三市”的任务,综合各方面因素看,深圳在未来五年将大有作为。
四、罗湖发展环境
罗湖是深圳的最早建成区,也是改革开放的起步之地,借助先发优势,罗湖成为国内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城区之一,形成了以金融、商贸物流、商务服务、黄金珠宝、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优势和基础是罗湖在未来五年能随全国和深圳发展大势“水涨船高”的重要基础。但近年来,受土地资源难以为继、产业空间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等影响,罗湖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放缓,寻找新的增长极已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罗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四大发展机遇,助推罗湖打破瓶颈,有望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城市更新试点简政放权,助推罗湖“凤凰涅槃”。今年市六次党代会后,市委市政府专门针对制约罗湖发展瓶颈而推出了城市更新简政放权改革,将原由市规划国土委及其派出机构行使的涉及罗湖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行政审批、行政确认、行政服务、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职权一揽子下放到罗湖区,这项改革对罗湖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子落满盘活”。未来五年,罗湖将通过城市更新把城市空间、产业空间、公共空间、虚拟空间全部打开;通过城市更新与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动,全面提升环境价值、产业价值、创新价值、管理价值。因此,“十三五”将是罗湖通过城市更新打破空间瓶颈制约、推动老城区“凤凰涅槃”再次腾飞最关键的阶段。
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助推罗湖“腾笼换鸟”。基于罗湖在全市“一盘棋”中的特殊优势,市委市政府给予罗湖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服务业基地、总部基地”的发展定位,并将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重大任务交给了罗湖。建设“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罗湖的发展方向,也是抓手和路径。“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大国崛起,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前沿的消费市场。国内经济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内需拉动将发挥更大作用,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罗湖将积极顺应国内外市场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未来五年,罗湖将以打造“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方向,空间升级联动产业升级,实现腾笼换鸟、城区全面转型。
交通建设纳入全市战略,助推罗湖“内通外顺”。罗湖处于港-深-莞-穗、深港-深-惠发展轴的“咽喉”地位。市委市政府就解决罗湖重大交通而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在罗湖规划建设春风隧道、沿一线、东部过境高速、坂银通道、梅布通道等一批干线路网,建设大望、东湖、罗芳等一批重要节点立交,改造布吉、沙湾、清水河关,建设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建设地铁7、9号线和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轨道交通,加上已建成运营的1、2、3、5号线和未来规划的11号线,罗湖辖区将有9条轨道交通,成为全市轨道交通密度最高的城区。路网重大结构性的调整,将帮助罗湖打通东部和北部,有效化解内部梗塞,进一步增强罗湖集聚商气人气的能力和外溢辐射功能,也为城区转型升级和群众生活品质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市实施“东进”战略,助推罗湖“外溢发展”。随着深圳西部空间的日趋饱和后,东向发展成为必然。“十三五”时期,深圳市将实施“东进”战略,这不仅仅是深圳落实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带动深莞惠和河源、汕尾经济圈,以及粤东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突破土地资源约束,促进深圳特区东西平衡发展和外溢发展的客观需要。“东进”战略为深圳东部各区加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在此背景下,地处深圳东进要道的罗湖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未来五年,罗湖将在东向发展机遇中,充分发挥核心城区的作用,做好辐射带动和服务支撑作用,实现新的外溢发展。
“十三五”期间,罗湖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一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前海、龙华等区域的崛起,将出现高端优质资源继续流向新兴区域的“虹吸”效应,老城区如不奋发有为将出现边缘化危机。
二是经济增长面临挑战。受国内外发展大环境影响,辖区两大支柱产业金融业和商贸业的增速放缓,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三是城市更新任务艰巨。由于老城区物业产权分散、利益错综复杂,城市更新的推进难度相当大,新旧交替时期“阵痛”明显。
四是创新驱动基础不牢。辖区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不多,产业中高新技术占比、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是民生事业欠账较多。作为老城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六是社会管理压力较大。罗湖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低收入群体较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一定的压力。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罗湖在全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征,以城市更新打开新空间,以产业升级提升新价值,以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新动力,以建设一流法治城区营造新环境,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发展领域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精细管理,着力建设“精致、精品、精彩”城区,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打造“一中心两基地”发展目标,努力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发展目标:
打开新空间创造新价值。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到“十三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推动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新增产业空间750万平方米。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力增强,经济辐射力、外溢力不断提升。
打造精致精品精彩城区。城市新形态开始显现,空间格局更加优化,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开敞空间等公益性设施和空间大幅增加,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和建筑精品,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能力增强,市容环境力争接近香港、新加坡水平。
建设宜居文明幸福家园。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群众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显著提升。法治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社会治理更加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基本同步,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
勇当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积极承接好中央、省、市的改革措施落地,争取多项改革成为国家、省、市试点。聚焦影响罗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基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每年重点攻坚一批改革项目,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率先建成一流法治城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聚焦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加快建设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社会。把法治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法治成为罗湖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根本保障。
第四章 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
推进我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领会和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并根据罗湖实际,突出“十大发展路径”,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落到实处。
——突出安全第一的发展路径。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把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真正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从根本上提高安全发展水平,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突出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贯彻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等更新理念,综合运用拆除重建、功能置换、综合整治等多种方式,灵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各种手段,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城区环境和功能的全面提升。
——突出消费引领的发展路径。努力抢抓中国崛起、信息经济和消费升级等战略机遇,积极申报建设“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抢先布局消费新业态、消费新热点和消费新模式,推进实施促进消费增长的优惠政策,加快形成消费引领投资、激励创新、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机制。
——突出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引导企业采取“互联网+”、兼并重组、整合提升等有效措施,巩固罗湖金融业传统优势,促进商贸业集聚升级,加速商务服务业发展,引导黄金珠宝业向产业高端延伸,做大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积极培育和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努力增强罗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突出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科技、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为重点方向,努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依托莲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各大片区城市更新释放的产业空间,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
——突出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严格执行生态控制线和水源保护区政策,守护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格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提升市容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生态城区。
——突出民生优先的发展路径。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建立健全适应城区人口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多元化服务供给,努力让辖区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机会更加公平,城市更加包容,社会更加温暖。
——突出文明促进的发展路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大力弘扬特区精神,培育家园意识,培养现代公民,建设“城有魅力、人有品行”的文明罗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争当“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示范区。
——突出改革攻坚的发展路径。发扬罗湖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优良传统,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结合区级职能和事权,重点推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理顺基层治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等重点改革项目,坚持“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继续争当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区。
——突出依法治理的发展路径。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关于深圳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的工作安排,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核心,引导并带动法治市场、法治社会建设,力争率先建成全市一流的法治城区。
专栏2:
罗湖区“十三五”规划调控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15年
预计值
2020年
目标值
经济规模
1
本区生产总值
亿元
1728.4
2600
2
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18.05
26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33.8
≥1400
4
全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额
亿元
464
1000
5
国地税收入
亿元
454
≥480
可持续发展
6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
%
71.7
≥72
7
万元GDP建设用地
平方米
2.0
≤2
8
万元GDP水耗
立方米
7.1
≤6.75
9
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率
%
15
5
生态环境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11
区域噪声平均值
分贝
57
≤55
12
森林覆盖率
%
53
≥53
13
PM2.5年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33
≤30
14
饮用水源达标率
100
100
100
社会发展
1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4.72
6.5
1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3
17
3-5岁学前儿童入园率
%
100
100
18
人均公共图书藏量
册
2.92
3.1
19
千人病床数
张
5.8
≥5.8
20
千人医生数
人
4.7
4.8
21
人均体育设施面积
平方米/人
1.31
1.35
22
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
-
0.01
0.01
第二篇 战略路径和重大举措
综合分析“十三五”罗湖面对的发展环境,立足区情实际,瞄准发展目标,未来五年罗湖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重点推进十方面的工作,包括:安全生产、城市更新、消费引领、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强区、深化改革、依法治区。
第一章 安全优先——打造“平安罗湖”
到2020年,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实现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各类生产安全事项指标全面大幅下降;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和监督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城区。
第一节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平安罗湖”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推进多方协同预警与联动治理,提升治安社会化共管共治能力,增强市民群众安全感。强化流动人口与出租屋综合管理,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治安复杂区域滚动排查和常态化整治机制,强化城中村、商贸市场、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整治。深入开展“平安巡城”行动,提高路面见警率,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强化反暴恐工作,建立人员密集场所和要害单位反恐应急联动机制。密切关注网络社会民情动态,建立三级舆情监测平台,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和日常管理,加强对治安重点区域、场所的安全保障,预防和减少重特大案件发生。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增强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在每个街道开展创建“国家安全社区”。
第二节 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城区
坚持以标准管生产、以检测管流通、以严惩立信誉,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和监督体系,实现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到2020年,食品安全指数达到98,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100%。
积极探索监管机制创新。完善食品药品市场准入机制,推进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经营“三证合一”制度,实施食品许可全过程信息公开制度,探索食品生产经营“三证合一”制度。探索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拓宽信用信息应用范围。
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建立完善食品药品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根据风险等级,设定监督检查频次和具体措施,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坚决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执法“刑事优先”要求,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常态。加大对非法制售“地沟油”、畜禽私屠滥宰、食品非法添加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侦查力度。
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格局。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监管执法和日常管理职能,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防止监管漏洞,强化监管合力。
第三节 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监管机制。完善考核标准及方式方法,设置更加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强化职能部门与街道监管对象的分级分类,建立各负其职又相互联动的责任体系。理顺社区安全管理机制,修订社区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社区基本网格中的安全生产末梢作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三个重点”,出台《罗湖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规范》、《罗湖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突出抓好日常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联合监察,提升执法效果。改善安全监管环境和手段。加大对安监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办公条件。2017年底前,执法人员全部配备便携式移动执法终端,实现监管执法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到2017年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深入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加强交通难点、乱点整治,强化对校车、泥头车、客运及货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牢牢把住事故预防的源头关。消防安全领域。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进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城中村、老旧住宅区、“三小场所”、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的消防设施建设和专项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领域。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存储、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建筑施工领域。大力推行建筑施工行业安全标准化,完善建筑从业人员“平安卡”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建筑行业“打非治违”。 燃气安全监管领域。加强天然气输送监督管理、老燃气管道评估更新改造,确保输送管线安全。加大安全用气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天然气用户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推广使用工业、民用燃气报警器和民用安全型燃具,降低用气事故发生率。特种设备领域。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关,严抓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加快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电气设备安全领域。加强老旧建筑电气设施安全整治,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城市地下管网安全领域。完善城市地下管线内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掌握地下管线的基本情况,排查事故隐患。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领域。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建设项目的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的发生。加强辖区基层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群策群防体系建设,加快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对全区已查明的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进行治理。
大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健全政府、部门、企业三位一体的事故应急机制,以网格化建设为依托,建立健全各部门、各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2020年前完成辖区内所有企业的应急预案备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救援训练和实战演练,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切实提高兼职、义务队伍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攻坚作战能力,每支队伍确保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强化应急救援演练。统筹规划、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突出查找和解决问题,强化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和现场指挥工作流程演练,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与评估机制,开展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高层楼宇、城中村、三小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场所的应急演练,各行业的重点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2次。
第二章 城市更新——拓展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期间,罗湖将以城市更新审批管理权限下放为契机,把城市更新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大面积的城市更新和二次开发,打破土地资源限制和发展空间约束;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生产“四个联动”,以城市更新推进存量增量土地优化配置、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布局、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同步完善、产业空间和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到“十三五”末,全区在建及完成的项目达到100个,涉及总用地面积35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89万平方米,预计建成面积约115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约750万平方米。
第一节 优化城市更新策略
用好城市更新审批管理权限下放这一历史机遇,坚持先进理念,优化更新策略,打造全市城市更新样本和示范。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统筹城区规划、战略布局、公共保障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服务职能;尊重市场规律,服务重点企业,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更新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立城市更新引导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加快城市更新进程。
坚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在罗湖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改革试点的决定》和实施意见,进一步厘清权责、扁平管理,解决管理层级多、部门杂的问题;减少环节、优化流程,解决审批环节多、链条长的问题;整合资源、信息共享,解决企业不断申请、重复报文的问题;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多方奔走的问题;专人跟踪、快速反应,解决项目推进难的问题;在线运行、加强监督,解决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
坚持四个联动、同步推进。健全完善城市更新指挥部、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等制度,从全区发展整体利益出发,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生产“四个联动”,在优化交通路网、加强住房保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等方面加强统筹,推动城市更新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环境质量、发展质量、民生质量和人口结构全面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绿色低碳、质量至上。把城市更新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只为城市建精品,不给未来留遗憾。推行低碳绿色更新模式,从更新计划、规划、实施、管理全过程贯彻低碳化更新。科学评估更新对象,适度推行拆除重建,节约资源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拆建行为。维护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基本生态线管理规定,推动重要功能区的生态恢复和整治复绿。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扩大城市公共空间,提高绿化覆盖率,丰富城市景观。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传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市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城市更新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提升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依据《深圳市紫线规划》,对位于城市紫线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以保护城市肌理、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精心维系罗湖人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打开城区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打造十大更新片区,推动整个城区产业空间和城市功能全面优化提升。
蔡屋围金融商业核心区。主要发展金融、总部基地、高端商业、休闲旅游,打造国际消费核心区。通过城市更新拓展万象城周边地区,集约开发建设蔡屋围金融核心和高端商业“密集发展区”,打造代表深圳形象、媲美国际一流的地标型城市建筑群和最靓丽的城市景观,建设深圳的“曼哈顿”。
湖贝现代综合商业区。加快湖贝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将湖贝旧村文物与现代商业中心巧妙融合,建成集购物中心、总部办公、会议展览、五星级酒店、公园和公寓等现代商业元素融于一体的超大型新一代商业中心,成为深圳的新商业名片、新生活空间和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文化与旅游胜地。
布吉河创意休闲走廊。整治贯穿“金三角”的布吉河水系,推进河道改造和景观提升,修建滨水绿带和步行道,以“滨水休闲走廊”、“黄金水岸酒吧街”、“文化河口”三大核心项目为引擎,整体提升一河两岸的人文、生态及景观价值,建设创意休闲长廊,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休闲商业带,提升罗湖国际消费中心的主体形象。
笋岗高端商务中心区。主要发展特色商贸、创新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中外运、深业泰富、深业物流中心、长城物流中心等项目,推动空间和产业同步转型升级,促进全球创新要素和产业链高端资源集聚,形成高端商务集聚区;促进金融产业、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创新金融中心。
清水河现代产业园区。主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园区。将借助区位优势、配套基础以及巨大的空间潜力,建设清水河汽车城、布吉农批等一批重点旧改项目。并积极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未来产业孵化区。
水贝-布心珠宝时尚产业区。将围绕黄金珠宝产业链,打造以研发、展示交易、精品制作和体验旅游为主,辅以特色商业、教育培训、主题酒店、时尚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威啤酒厂、布心工业区、特发保税黄金珠宝产业园、水贝旧村等更新项目,形成集高端珠宝、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珠宝交易中心”。
深南东时尚活力商业区。主要包括地铁综合换乘站、黄贝岭村、新秀村、三九大酒店和秀南工业区等一批旧改项目,借助深南路东延和地处东部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大力提升低端业态,重点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主题酒店、特色餐饮,打造深圳东部的时尚新天地。
莲塘“四创联动”产业园区。主要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鹏基工业区、莲塘第七工业区等一批重点旧改项目。建成后将借助莲塘口岸开通和东部过境快速路建设,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更新,建设都市型创新产业聚集区,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并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
梧桐山休闲文化区。依托梧桐山、深圳水库等区域生态山水系统,增添人文景观和文体休闲设施,运用科学生态的设计方法,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产业,营造高品质的生态宜居环境,打造大望生态居住组团,实现片区的生态化再生。将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和梧桐山连成一体,构筑城市生态休闲区。
二线关“插花地”统筹片区。“二线”插花地主要涉及玉龙新村、木棉岭、布心山庄三大片区,总用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约132万平方米。将以改善民生、完善配套和区域提升为目标,创新运用“棚户区”改造政策,通过局部拆除重建消除安全隐患、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建设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新片区。
第三节 理顺综合交通体系
立足区域发展,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重塑辖区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以综合枢纽、公交城区、低碳交通为特征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区转型发展。
完善路网体系。按照“五横六纵”干线路网规划,新建春风隧道、东部过境快速和坂银通道、布心—泥岗、洪湖西路北延等一批主干线,建设梅布通道、布罗通道、翔鸽路-东晓路、清水河三路—西环路等一批次支道路,建设和改造大望、东湖、罗芳等一批重要节点立交,完成清水河片区、布心片区和莲塘片区近20条道路的整治完善。加快推动沿一线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道路总里程288公里,其中快速路网42公里,主干道49公里,次干道80公里,支路120公里,道路网密度8.94公里∕平方公里,比现状路网密度提高17.63%。
打造公交城区。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多模式一体化公交系统。加快推进轨道7、8、9号线及2号线三期、11号线东延段建设,提升轨道交通覆盖率。到2020年,辖区地铁站达到30个,轨道里程达到43.9公里。以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有机协调为目标,继续优化三层次公交网络,增加罗湖至坪山、大鹏、平湖、观澜等方向的公交快线,新增优化一批公交接驳支线,规划建设16处公交场站。规划新增布吉公共交通枢纽和一批轨道换乘、路内换乘枢纽,使各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
完善慢行系统。以打造站点接驳慢行区、休闲慢行区和立体商业慢行区为重点,构建安全、舒适、连续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126公里的自行车道网络,其中城市主廊道14.6公里,社区连通道40.1公里,旅游休闲道71.7公里。开展公共自行车三期项目建设,建设租赁点60个,再投放公共自行车1350辆,实现公共自行车10个街道全覆盖。规划建设由步道+河道+绿道+廊道组成的慢行系统,融入生态、休憩、观光、展示等设计元素,推进重点商圈、滨水景观、公园绿地和地下空间串联互通,构建环保低碳、舒适美观、安全便捷的“消费休闲走廊”。
建设智慧交通。构建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健全多层次、多手段的交通信息采集监控体系。在主干路、客运站、口岸、二线关口、商业中心及旅游景点,设置视频监控设施,有效监管重点片区及交通节点的客流集疏散及非法营运情况,改善交通运行环境。在深南大道、笋岗路、东门路、文锦路、泥岗-布心路、罗沙路等 6 条公交走廊试点建设智能公交信息发布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准确实时的地铁和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的服务信息。在东门、万象城等重要商业区和新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停车引导系统,均衡使用停车资源。
第四节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开展老旧社区微改造,通过综合整治、“穿衣戴帽”、景观提升等方式打造一批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微片区。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结合城市更新,有条件地配套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十三五”期间,罗湖将新增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莲塘/香园围口岸。新增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16处,其中小学10所,初中5所,高中1所,以泥岗、莲塘片区为主,缓解片区学位紧张。新增医疗设施13处,其中门诊部2处、综合医院1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0处;新增社会福利设施7处,其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处,养老院1处。设施均分布于各街道,方便居民就近便捷使用。新增文化娱乐设施17处,其中文化活动中心7处、文化活动室10处;新增体育设施6处,其中综合体育活动中心3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3处。新增市政基础设施64处,其中供电设施21处,环卫设施22处,邮政通信设施15处,给水设施2处,污水雨水处理设施3处,燃气设施1处。改造老旧电梯240台。
专栏3:
罗湖区“十三五”期间城市更新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用地面积
(万平方米)
1
粤海大厦更新单元
1.04
2
清庆新村城市更新单元
2.47
3
鹏基工业区
7.75
4
万泽珠宝大厦
0.58
5
海龙现代物流信息科技中心
2.79
6
大世界集团总部
1.29
7
帝豪酒店
0.54
8
湖贝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24.1
9
笋岗片区进智现代物流分拨中心改造
3.06
10
富宝化纤厂
4.24
11
布心工业区
7.8
12
莲塘第七工业区
2.78
13
田心村改造项目
7.24
14
深南东路长安-国宾-深房地块城市更新单元
1.66
15
雅园宾馆
1.5
16
金运达科技创意中心
1.49
17
大昌汽车维修中心
3.64
18
凯利升地铁广场
3.3
19
彭成集团笋岗更新单元(西)
1.4
20
彭成集团笋岗更新单元(东)
1.81
21
智博广场
1.1
22
清水河汽车文化产业园
10.58
23
爱国路木头龙更新单元(含三角地)
8.32
24
太宁路金钻豪园
3.28
25
港莲路工业区
1.88
26
粤港工业地块
1.1
27
食品大厦
0.87
28
东莞外贸大厦
0.33
29
东立花园
1.63
30
中深石化标准厂房
0.77
31
布心华源实业
0.62
32
泥岗村
15.06
33
金景花园
0.95
34
市中医院职工宿舍区
0.32
35
新秀工业区
0.41
36
黎明大院
1.89
37
江西经贸小区
0.68
38
长岭村
3.52
39
水库新村工业区
2.2
40
草埔城中村南片区
13.23
41
草埔城中村北片区
42
特发保税黄金珠宝产业中心
1.72
43
太白路超利综合楼更新单元
1.33
44
蔡屋围城市更新统筹片区
28.5
45
布吉农批
7.17
46
二线插花地
44.5
罗湖区“十三五”期间道路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内容
概况
实施
时间
1
东部过境高速公路
以莲塘口岸为起点,向东北方向延伸,终点与深汕、惠盐高速公路相接,双向6车道设计,全长约31公里。
续建
2
东部过境高速市政连接线工程
西起北环布心路,向东接入东部过境高速公路主线。
续建
3
东部过境高速大望立交工程
东部过境高速在大望片区设置出入口,连接望桐新路。
续建
4
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市政连接线配套工程
布心路主线拓宽为双向8车道,辅道部分路段拓宽为3车道;爱国路高架段双侧拓宽,设置为双向8车道;改造罗芳立交。
2017
5
增设东部过境莲塘出入口
东部通道莲塘连接线设计1.21公里,其中,隧道段993米,分流莲塘片区与中心城区北部片区车流。
2017
6
沿一线快速通道
沿一线快速通道全长20.3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加快推进前期研究工作,2020
7
丹平快速路一期工程东湖立交
包括丹平快速路转布心路匝道;连接丹平快速路与爱国路高架桥的两条直行匝道。
续建
8
洪湖西路北延
起于洪湖西路泥岗东路立交,向北延申至布吉关以北,长约1.4公里。
结合布吉农批市场搬迁工作适时推进
9
坂银大道新建工程
起于北环上步立交,终于坂雪岗大道。
续建
10
梅林-布心通道
次干路,起于福田皇岗与林园东路交叉口,终于太白路与翠竹路交叉口,双向4车道,全长约6.5公里。
2018
11
布罗通道
起于太白路,终于金稻田路,规划为次干道,双向6车道,长约1.4公里。
2018
12
翔鸽路-东晓路
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双向4车道,总长约1.6公里。
2018
13
清水河三路-布吉西环路工程
规划为城市次干道,双向 4 车道,全长约1公里。
2018
14
黄贝路人行道改造工程
次干路,长约1435米。
续建
15
深南路东延
东延至延芳路,延长段长约450米。
2016
16
春风隧道
连接沿河路和滨河大道,双向4车道。
2016
17
新建及改造支路
结合城市更新计划及实施情况,开展清水河、笋岗、莲塘等片区的支路网建设和改造工作。
2016
罗湖区“十三五”期间交通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内容
概况
实施
时间
1
加快推进轨道7号线建设
7号线起点为太安站,终点为西丽动物园,在罗湖设太安、田贝、洪湖、笋岗和红岭北站,长约4公里。
续建
2
加快推进轨道9号线建设
9号线起点为向西村,终点为红树林站,在罗湖区设文锦、向西村、人民南、鹿丹村、大剧院、红岭、红岭北、园岭、泥岗、银湖站,长约9公里。
续建
3
加快推进2号线三期工程
由新秀站起沿罗沙路、国威路布设,设置莲塘口岸、莲塘西站站、莲塘东站,长3.9公里。
2016
4
加快推进11号线东延段建设工作
由福田中心延伸至大剧院站,长约2.1公里。
加快推进前期研究,2018
5
开通罗湖至坪山新区等方向的公交快线
开通罗湖-坪山新区、大鹏新区、平湖及观澜方向的公交快线。
根据道路建设和客流需求情况适时推进
6
结合轨道线网建设和次支路网改善调整或开通公交支线
结合轨道交通7、8、9号线建设,重新梳理和分析轨道站点流量、流向等客流需求特征,新增或优化公交接驳支线;结合城市更新对次支路网的完善,考虑项目开发带来的交通需求强度的增加,强化各城市更新片区与商业中心、轨道换乘站、路内换乘枢纽的支线联系。
根据轨道建设和路网完善情况适时推进
7
规划定制班车线路
规划梅林关、布吉、宝安、盐田、莲塘等地往“金三角”片区的定制班车线路。
根据客流需求情况适时推进
8
新增配建公交场站
西岭下旧村等15个城市更新项目配建公交场站,共计4.36公顷。
2017
9
梧桐苑立体综合车场
用地面积21172平方米,服务车辆数90辆。
2018
第三章 消费引领——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罗湖作为商业旺区,必须紧紧抓住中国崛起、消费升级、信息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以及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契机,以先行先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为目标,面向境外、国内、本地等各类消费群体,通过供需两侧发力、消费环境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放大罗湖消费优势,提升罗湖消费质量和吸引力,形成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第一节申报建设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
为改变过去“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我们将紧抓这一契机,积极申报建设“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区。
总体思路:围绕试点打造“一个先行区,两个窗口,三个体系,四个中心”,建成“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先行区。因应互联网时代消费模式变化,探索“互联网+消费”背景下的消费发展趋势,培育新消费业态,拓展消费新领域,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潜在消费,将罗湖建设成为全国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的先行区。两个窗口。因应中国崛起重大机遇,围绕境外、本地、国内三类消费群体,将深圳打造成为境外消费者国内消费的首选地和国内消费者消费国外商品的桥头堡,将罗湖打造成为消费领域的“中国的世界之窗”和“世界的中国之窗”。三个体系。因应消费结构调整需求,以制度、技术、监管体系、标准、统计、产品等创新为导向,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激活市场内在动力。构建完善的消费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四个中心。结合消费升级,加快提升传统行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服务升级,努力将罗湖建成国内重要的新产品发布体验中心、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
基本原则:
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顺应消费升级规律,坚持消费者优先,以新消费为牵引,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形成消费引领投资、激励创新、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机制。
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培育形成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坚持市场主导,以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完善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安全消费,企业诚信守法、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坚持制度保障,以体制创新培植持久动力。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系统性优化,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形成节约、理性、绿色、健康的现代生产消费方式。
第二节推进实施促进消费增长的优惠政策
争取试点促进消费增长的财税配套政策。贯彻国家消费税改革政策,积极争取试点机会,在一定范围内修改消费税应税目录、降低部分商品消费税率,充分体现税收对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争取在罗湖区内设立税收优惠区域,以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新空间。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引领、撬动和催化作用。
推进实施促进跨境消费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家跨境消费优惠政策,引进境外优质商品,回流境外消费,同时吸引境外消费者购买国内特色产品。争取设立各类保税展示交易暨跨境电商体验中心,形成消费热点。争取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探索落实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鼓励入境人士扩大消费。
建立健全刺激消费增长的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服务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融合创新。支持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消费信贷。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更多适合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行业和小微企业特点的保险险种。试点完善消费补贴政策,用于具有市场培育效应和能够创造新需求的领域。
第三节优化提升消费空间布局
依托罗湖较为成熟的商贸服务业基础,加强消费业态布局与城市更新和空间发展的协调,以布吉河为轴,依托蔡屋围、笋岗、人民南、东门、湖贝、水贝六大特色商圈,构建“一河六圈”消费空间布局,加快形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业态先进的现代化商业网点体系,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和消费型经济示范区提供空间支撑。
打造“金三角”核心商业中心。着力发展“金三角”核心商业区,使之成为具备国际知名度,商业服务业功能齐全,各类现代新型商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聚集,面向国内外各层次消费者,具备超广域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消费中心。以湖贝片区统筹更新为契机,建设都市商业综合体,构建多样化的商业空间,创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打造罗湖消费新支点。加快人民南片区功能提升,重点发展各类中高端商业和娱乐服务业,打造深港两地知名商业品牌集聚区。深化东门片区改造,建设都市乐活中心和大众时尚消费区。
升级特色商业街区群建设。充分考虑罗湖区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商业旅游资源,在“金三角”核心商业区建设的基础上,提升罗湖区中部及东部的特色街区的知名度及层次水平,构筑商业特色和休闲旅游的文化氛围,升级发展东门时尚购物步行街、凤凰路特色食街、望桐路文化旅游商业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具备体现人文精神,以消费者为中心,文化氛围浓厚,旅游特色明显,配套设施齐全等特点,购物与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相结合的罗湖特色商业街区群。
深化特色商贸基地建设。结合罗湖区的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依托时尚、文化创意等产业基础,加快城市更新,实施整体改造,引导相关特色商业服务资源高度聚集,并融入丰富先进的商业业态,完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展览演艺等现代综合商业配套,深化发展水贝-布心黄金珠宝国际商贸区、笋岗-清水河时尚特色商贸区、深南东古玩文化特色商贸区。推动商业与黄金珠宝、工艺美术、家居装饰、汽车交易等产业的联动和协调发展,提升罗湖商业的时尚、文化创意影响力和对外辐射力。
发展社区商业配套建设。鼓励社区商业在综合超市、品牌专卖、中小型连锁餐饮、特色餐饮、健身中心、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类业态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社区专业咨询中介、儿童娱教、文化艺术、信息服务以及交流平台等服务内容,打造多功能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引导社区商业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完善便民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社区商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社区商业服务水平。
《深圳市罗湖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文档:
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湖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服务保障措施》的通知04-30
罗湖区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现状及监管对策09-27
深圳市罗湖区十三五规划纲要03-08
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方案设计管理实施细则06-29
深圳市罗湖区十三五规划纲要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