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生产工作总结.

时间:22-11-08 网友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

2010-12-10

2010甘薯生产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16:05甘薯生产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市甘薯生产继续向优质专用和无公害标准化方向发展。鲜食甘薯品种优质化、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节本增效等构成了我市甘薯生产的主题。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5.3万亩,平均产量达到3600公斤以上,亩纯收益为230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甘薯主作区:张庄、城前、大束、香城等镇出现了种植规模较大的甘薯专业村,甘薯生产、经营合作社逐步建立趋于完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为甘薯发展的总趋势。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市今年甘薯生产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快我市甘薯生产发展进程。现将2010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市甘薯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甘薯生产形势是:甘薯面积仍呈上升趋势,单产水平居历史第一,甘薯新品种的引进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甘薯生产的经济效益。甘薯生产优质化,标准化,在我市已经形成基本框架。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市甘薯收获面积为15.30万亩,比去年增加4.25万亩,增幅为27.8%;总产55080万公斤,比去年增加32980万公斤,增幅为149.23%;平均亩产3600公斤,比去年增1600公斤,增幅为80%。平均亩纯收入2304.0元,比去年1280元增加1024元,增幅为80%。

二甘薯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

我市甘薯种植面积、种植规模、产量水平均在鲁西南首屈一指,甘薯生产已经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为此5月17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科技苏、鲁、豫、皖行'山东启动仪式"在我市张庄镇召开。九月二十九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观摩会议在我市召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美研究员出席会议,来自江苏省徐州市农科院,济宁农科院甘薯试验站以及枣庄、临沂、邹城、泗水等鲁西南甘薯主产区试验基点的农业专家出席了会议。各级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对我市甘薯生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三"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根据我市甘薯生产实际,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等。2010年5月17日借"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甘薯科技苏、鲁、豫、皖行'山东启动仪式"在我市的召开,对农民进行了培训,国家甘薯技术首席专家马大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王庆美等专家学者与会,针对我市甘薯生产状况,深入浅出地向农民朋友讲解了甘薯最新生产技术、甘薯产业化发展趋势、甘薯机械化生产状况等。市、镇街农技人员深入甘薯生产专业村、专业户、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你点题,我来答"、发放明白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新技术已经成为甘薯生产高产优质的发动机。

四狠抓试验、项目建设,确保推广实效

2010年先后在我市的张庄镇仙桥村、王庄村、虎沃村,城前镇岔河村、南李庄等进行了甘薯新品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市甘薯生产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2、商薯19、徐薯27、济薯15、济徐23等。鲜食多用型甘薯品种有:红香蕉、齐宁10、改良北京553、西农431等。在我市的香城镇杨桃村进行了包膜农药在甘薯上的应用试验以及甘薯配方施肥试验。甘薯高产攻关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市甘薯高产优质生产。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形成了我市甘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甘薯产业化的发展。

五夯实中心示范区建设

在去年中心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各甘薯生产重点镇对优质甘薯中心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坚持以品种新、品质优为建设基础,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建设内容,以张庄镇万亩优质甘薯示范基地为龙头,重点带动城前、田黄、大束、香城、峄山等5个优质甘薯中心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基地总面积3万亩,引进推广优质甘薯新品种8个,推广甘薯生产标准化技术10项,基地甘薯平均亩产3850公斤。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中心示范区的优势,通过中心示范区的先进典型,带动了全市15.3万亩甘薯标准化生产,为全市优质专用甘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优质专用品种推广面积扩大,区域种植特点进一步显示。

我市近年来注重抓了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以改良北京553、西农431、红香蕉为主的优质专用型甘薯面积达到6.0余万亩,占到全市甘薯总面积的39.2%,去年优质专用型甘薯种植面积为4.3万亩,同比增长39.53%,其中张庄、香城、城前的优质专用面积占到全县甘薯总面积的60%以上。甘薯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亮点。

七进一步拓宽甘薯销售渠道

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全市已有甘薯经营合作社6个,农民甘薯经纪人总数3300余人,年经营额17625.6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城前镇利用当地甘薯加工企业的'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实行"订单"农业,为企业与农民牵线搭桥,为我市甘薯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甘薯远销上海、广东、哈尔滨等省。我市城前镇甘薯加工企业生产的地瓜米已经打入国际市场。

八甘薯生产的几点建议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甘薯专业镇街,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市建成一大批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甘薯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甘薯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立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科学种田,向科技要效益这一宗旨,聘请专家、教授对农技人员培训,使农技人员基本掌握现代甘薯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了解当前国内外甘薯发展趋势,市场行情。农技人员采取"点菜下锅"的培训方式,不同镇街、不同村居、不同生产者对甘薯生产技术要求不同,针对性的培训。争取两年内实现"村村都有技术员,家家都有明白人。"

3进一步引进新品种。甘薯种植已趋于商品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这就需要以市场为"指南针",积极引进试验示范适应市场需求的甘薯新品种,在做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4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的配方施肥,不仅是实现甘薯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也是发展节约型甘薯安全生产的必然。在2010年基础上,加大测土面积,提高配方施肥的覆盖面。

5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甘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甘薯专业协会、农民甘薯购销公司、甘薯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相关文档: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09-30

建设福建省甘薯优质种苗产业化繁育基地的思考09-30

紫色甘薯高产种植及储藏加工技术09-30

甘薯生产工作总结.11-08

甘薯产业现状11-08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组织建设30万亩脱毒甘薯基地的实施意见11-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