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2019年精选文档

时间:23-11-09 网友
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

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提升质效?实施并推进 “智慧课堂”研 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智慧课堂”研究活动的开展, 既能锤炼 教师个体的教学技艺, 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 促进全体教师 的专业成长, 也能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品牌的创 立。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必须具备如下 基本特征:

一、智慧课堂是科学的课堂, 科学性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基石 科学性是智慧课堂的“生命线”, 是构建智慧课堂首要的也 是最基本的要求。 离开了科学性, 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与教学任务的完成, 更谈不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素质教育总 体目标的实现。 所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 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确定教学内容 , 优化教学设计, 选择 教学方法,落实课堂训练,创设最优教学环境,从而实现学生知 识的生成、能力的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沉淀与内化。智慧课堂要 求教师必须将科学性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渗透于课堂 教学的方方面面。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师不仅要熟练 掌握章节教学内容 , 而且要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 , 努力做到教 材的整体与部分(章节)相统一。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生活经验, 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与创新, 赋予静态的教学 内容以新鲜的时代气息 , 实现教材的“个性化解读”与“科学性 解读”相统一,真正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 育。二是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性。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要实现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和谐发 展。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更 要考虑其科学性, 即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 符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 避免制订出一些违背班情生 情的“拔高”“务虚” 的教学目标。三是教学结构的科学性。 教师应以“激发兴趣,引发动机;提供信息,激活探究;指导方 法,教会学习”为重点 , 从整体上去把握、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生动、科学,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 悦、和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取得事 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 等方面的变化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唤醒潜能,在切身的体验中展开有效学 习,在自觉的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品质。诚然,课堂教学 的科学性不仅包括以上几个方面, 还包括教学过渡的科学性、 课 堂教学训练的科学性等等。

二、智慧课堂是高效的课堂, 高效性是构建智慧课堂的目标 高效性是智慧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是智慧课堂内在的也是自 觉的追求。课程改革既要提高教学质量, 又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既要打好学习基础, 又要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既要满足群众愿望, 又要达到国家要求。高效课堂的提出 , 是实现这些要求的必然, 也是实践教育规律的必然。 “高效”的本质就是确保在规定的教 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 圆满实现教学目标。 说得更加平 实一点 , 就是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 要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实施正确的课堂教学策 略。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策划课堂管理行为,为课堂教学的顺利 进行创造条件, 并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 教师既要做到放下架子, 主动接近学生, 了解学生在知识上需要什么, 情感上渴望得到什 么,使课堂“活”起来;还要做到使课堂“活”而不乱,“控” 而不死, 做到“适控”而不“失控”。 有些教师上课时往往忽视 教学管理这一环节, 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 看似节省了一些 时间,实质上却失去了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机会; 而智慧的 教师却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 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 教师要精确实施课堂教学行为, 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 现提供必要的保障。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 学生准备程度、 教师自身素养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行为, 设 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以吸引学生的“眼 球”,触动学生的“亢奋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让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要增强 “向 45 分钟要效益”的意识 ,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精心创设教学 情境,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进行学法指导,精讲精评课堂训

练,追求精致,有效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打造真正 的高效课堂。

三、智慧课堂是创造的课堂, 创造性是构建智慧课堂的追求 创造性是智慧课堂的内核, 是智慧课堂应有的也是根本的价 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改的核心目标之 一。因此智慧课堂的建构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作为应有要义, 否则“智慧”就无从谈起。 创造性的课堂呼 唤创造型的教师。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 “教师的创造性是 学生创造性的源泉。 ”一个好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吃透教材, 还 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能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东西; 不能只满足 于把学生“教懂”,还要教会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因此,作 为教师,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纯化创新动机, 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创造型的教师。 其次要善于用 创造的眼光去钻研教材,深入发掘教材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因 素,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 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加工,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 学, 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再次要善于尝试使用创 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抢抓创新的教学时机、挖 掘创新的教学因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满足学生的“猎奇”心 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现学生“发散思维”与“聚 合思维”的同步提升。 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知识的联结 处、规律的探究处、解题思路的发散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质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去思 考,在思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亲身体 验、感悟、反思中提高质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智慧 课堂是人本化的课堂,人本化是构建智慧课堂的旨归

人本化即“以人为本”, 这是智慧课堂的灵魂, 是智慧课堂 本真的也是最高的境界。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 1996 年题为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的报告中强调指出, 要把人作为发展 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 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 使每个人都能发展、 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挖掘出隐藏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这里说的每一个人,既指学生,也 指教师。因此,智慧课堂是以关注人、适应人、发展人为本,坚 持一切从“人”出发, 从人的本质出发, 通过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达到使师生“教学相长”、 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要充分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将他们看作教学过程的平等参 与者与合作者,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建立民主、平等、和 谐的师生关系; 就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重视学生的主 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还学生以课 堂学习的主动权,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课堂学 习的主人”; 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培养学 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 习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学生能适应未来 社会奠定基础; 就要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明确政 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完善健全人格和培养高尚情操,以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成材”,更 要让学生“成人”, 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智慧课堂就是 在突出学生“自我”的前提下, 通过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引 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兴趣, 激活思维,发现、挖掘自己的潜能,主动获取持久的发展动力, 以实现 “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

智慧课堂是科学、高效、极具创造性、全面育人的课堂。时 代呼唤智慧课堂, 新课程改革需要智慧课堂。 我们教师应进一步 加大对“智慧课堂”的研究力度, 将“智慧课堂”的研究不断推 向深入,让智慧课堂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灵性涌动的场所,让智 慧课堂成为师生智慧成长的乐园。

《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2019年精选文档-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2019年精选文档》相关文档:

供用电合同基本特征及不规范风险剖析10-17

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10-06

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2019年精选文档11-09

《信息的基本特征》说课稿11-17

《信息的基本特征》教案12-12

信息的基本特征例子02-10

信息的基本特征04-14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