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概论”学习有感
——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与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学习,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尤其对于生态多样性有了有了许多新的认识。通过课堂上的听讲和课下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有了许多认识和反思。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医药、木材、自然纤维等物质产品,还提供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污染物净化、灾害预防等生态服务功能。然而,人类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过度利用,导致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高等植物 3 万余种,脊椎动物 6347 种, 均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我国物种的特有类型繁多,其中高等植物有 17300 多个特有种,脊椎 动物有 667 个特有种。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 599 类,是世界 8 个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在漫长 的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和驯化了大量经济性状优良的作物、果树、畜禽品种,现代生物技 术正在迅速发生作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人口 激增、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原因,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对各种生物产生了极 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我国大约有 398 种脊椎动物濒危,200 种植物已 经灭绝,另有 4000~5000 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或临近濒危状态。有些保护区在规划时未兼顾其他功能需求,有些部门之间就同一区域的规划甚至是矛盾的。而一些保护区虽然已经建立,但基础设施薄弱,人员专业性不足,保护区不能完全实现有效管理。有的珍稀动物栖息地“戴好几顶帽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功能发生冲突,而管理者往往更看重短期经济效益,漠视生态效益。“有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动机不对,通过保护区里的资源谋取私利”。
野生动物保护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完善。以行政区划的角度对珍稀动物栖息地进行划分是有待逾越的一道关隘。比如,1只野生虎需要的栖息地面积是450平方公里,因此“想保护野生虎,就决不是单纯的几个保护区的问题,需要旅游、教育、农村、环境等部门都来参与保护,”“生命是不认识行政边界的”。
在意识普及方面,虽然中国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官方和一些研究机构也一直在进行相关工作,但普通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还是凤毛麟角。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当前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总体发展态势却令人担忧。”张风春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整体趋势目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首要原因,是人口的扩张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野牦牛的故事
中国林科院自然保护区学科首席专家李迪强,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作野外调查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家牧民200头的牦牛群中,有70多头都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的后代。而在他们所观察到的野牦牛群中,也偶尔会有几头家牦牛混在其中。
对此,他解释说,在野牦牛的交配季节,雄牦牛之间会发生“战争”,战败的野牦牛就没有交配权。于是,那些战败的野牦牛们便向牧民们家养的牦牛“打起了主意”。
李迪强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前野牦牛生活的地方多是无人区,冲进家牦牛群与其交配的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但近年来随着牧民活动范围的扩大,却成为频率高发事件。野牦牛冲入家牦牛群,也常常发生伤人事故。同时,这些杂交的野牦牛由于野性难驯,长大后往往还是会回到野外,甚至有家养的母牦牛干脆和野牦牛一起“私奔”。“这给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头牦牛至少值三四千元人民币。”2009年,当地政府因野生动物肇事给牧民的赔偿金就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
这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这给野牦牛这个物种带来威胁。”李迪强说,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但经过长期分化,二者无论是在体型还是习性上都已有很大不同。野牦牛现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此以往,纯种的野牦牛会越来越少,这将不利于野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
大象偷吃苞谷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断迫近动物的生存空间,人兽冲突是现在很多地方面临的很大问题。”李迪强说,但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据国际保护动物基金会(IFAW)项目主管华宁介绍说,近20年来,在云南,由于人们大面积砍伐天然林改种橡胶,导致大象的栖息地不断缩小,食物也越来越少。因此常常有大象冲下山来,将附近百姓种的苞谷一扫而空。“苞谷种植是当地很多居民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被大象吃了,就等于他们一年的劳动都白费了。”
在IFAW的建议下,当地农民开始改变以往全种苞谷的做法,只拿出一部分地来种苞谷,专门供大象吃。其余则改种竹子等大象不吃的经济类作物,这样既保证了大象这个濒危动物的食物来源,也兼顾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实际上,李迪强也曾建议那曲野牦牛冲突严重的地区改养羊,以避免野牦牛的问题。“但是一头羊才卖400块钱,远不如牦牛值钱,所以实行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在华宁看来,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方法并不是没有。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本连成一片的森林、湿地等都被割裂成许多小片,导致野生动物的活动受限,比如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分为3个子保护区。为了使这些片段化的动物栖息地连接起来,让动物自由迁徙,IFAW鼓励当地退耕还林,在保护区之间建立起绿色“生态廊道”。“这个做法在印度的自然保护区已经有很好的先例。”
如何操作生物多样性
“我们常自己开玩笑说,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要学会用经济学家的语言和政治家对话。在‘唯GDP’的发展思路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相当艰难。”李迪强表示。
采访中,几位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种说法: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
无论是野牦牛还是大象的境遇,说到底,还是由于生物多样性没有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因子。“德国曾为了保护蝙蝠而搁浅一项投资十几亿的工程,但我们却还在将大面积的天然林改为单一树种的人工经济林,使得那些树林成为‘绿色沙漠’。环境污染人们可以看到闻到感觉到,很容易引起各方重视,但消失的物种不会说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直就是环保领域中最薄弱的环节。”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表示。
张风春指出,要想遏制生物多样性的退化趋势,就要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之中。“其中,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根本上和源头上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措施。”
他告诉记者,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已着手开展将生物多样性纳入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工作。“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环评中去的困难在于操作性,因为生物多样性说出来大家都听得懂但很难用数据说明,怎样将生物多样性化解成为较直观、易操作的指标,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大家都还在探索。”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多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受到国际社 会的称赞。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完善生物多样性立法体系的同时,也加大了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截止 1998 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926 个,面积 7698 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7· 64%,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使一大批具有重要科学、 经济、 文化价值的生态系统和 7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另外,我国还建 立了 512 个风景名胜区、870 个森林公园、171 个动物园、111 个植物园、200 多个野生动植 物繁育中心和一批种质基因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 组织了系统的全国性基础调查,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志》(75 卷)、 、 《中国 动物志》 《中国孢子植物志》(4 卷)以及《中国动物红皮书》(鸟、鱼、兽、两栖卷)、 《中国 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保存植物标本 1600 万份、动物标本 500 万份, 微生物菌种及标本 25 万份。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跨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出版了大量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专著、译著和期刊杂志。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直被看作是自然保护者的责任,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并没有被社会完全接纳,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是社会的主流战略。这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经济学的滞后密切相关。
对于保护科学来说,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并不足够,在科学家估测的地球上存在500万至1亿种生物物种相比,只有接近200万种被发现,而被认知,被了解的就更少。缺乏生物多样性信息,影响了决策。在很多工程建设中,缺乏生物多样性的信息,而导致生境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以至于出现很多野生物种“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就已经灭绝”。
除了在科学上的信息不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没有被合理的估算也是生物多样性不被重视的原因,这样也就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动力。而由于生物多样性作为公共品的特殊性,对其价值的核算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一只大熊猫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会估算出来不同的价值,而面临庞大的生态系统,要制定出合理的估算方法并不容易。而加紧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知,将会是生物多样性是否能主流化的关键。
而对生态系统的“临界点”的认知是《展望》提出的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提前认知由于生物多样性变化带来的全球生态服务的显著性变化。也就是需要对生物多样性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提前预知,并采取提前应对策略。而这种“临界点”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森林破坏后出现的无法应对极端气候的现象屡见不鲜。
“生物多样性保护依然为时不晚”
虽然《展望》中的数字让人十分不安,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似乎正在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人类并不是素手无策。除了在政治层面上,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充分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体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对经济的价值,发挥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价在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具,包括企业,个人都能够为遏制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贡献力量。
对于企业来说,开始重视自身业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显得十分重要,4月在美国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再一次凸显企业如果忽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企业需要立即开始重视自身业务的生态影响,预防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个人,树立节约意识,减少自己的生态足迹,选购生态友好的商品,都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同的是,企业和个人都将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力量。
而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中,一个重要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当地社区的力量。很多土著社区的生计和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而很多他们所拥有或管理的土地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很多土著社区也具有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发挥他们的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同世界银行生物多样性顾问Thomas E. Lovejoy所说的,只要我们行动,并非为时过晚。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学习有感》相关文档:
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10-27
档案学概论论述题冯惠玲10-29
【最新文档】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学习心得体会word版本 (8页)11-21
第一章 花艺设计概论02-09
物业管理概论复习题第1-2章03-12
物业服务经济概论03-12
(物业管理)物业分类管理概论03-12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学习有感07-28
10541 经济合同运行概论(已)09-20
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