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应受到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语文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学生汲取知识,养成正确、健康高尚的思想素质,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几年来的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学生要读得多而博,老师要讲得少而精,其中课外的阅读尤其显得重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中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 键 词: 课外阅读、 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源于优良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是指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并有一定效率所具备的全部素质。阅读的目的、动机、心境、情绪、态度、思维等都可以影响阅读品质。
技校生语文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处在技校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进一步扩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训练方面。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所必须的和应有的,这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和智慧,高尚和纯净的感情也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目前中专生的课外阅读状况
作为技校生语文教师,工作以来让我感到最头疼的就是每当在课堂上要涉及课外知识或文学常识时,底下总是一片沉寂,学生视野狭小、知识贫乏,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甚是难堪。其实我也明白,我们的学生知识面太窄了,这与他们课外阅读的不到位有着莫大的关系了(虽然地区的差异和限制也是有一定关系,但我认为还不是最直接的和最关键的,也不是本次要谈的重点)。
1、学生因素制约,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和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是没有必要的,学习嘛,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一下学校开设的课程就足够;还有人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如果课外还要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那么除了课外作业,吃饭,休息,哪还能有时间来玩耍呢。曾有人说过:“学生是否喜欢读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是否喜欢读书。” 的确,我们是一个很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气的国家,但是老师们应该在这方面指导一下学生,帮助孩子跳出语文教材,从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2、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多持消极态度。
学生、家长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所以成绩在他们心目中是第一位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当然,这是大教育环境决定的。因此,部分学生的家长不能理解、不能支持,甚至是直接明确反对,家长的消极态度往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或者阻碍,或者抑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必须是“教材辅导书”,这种对课外阅读的狭隘认识,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3、学生课外阅读无序与低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无序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盲目地、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二是所读的书不是“精品”,喜欢阅读学生推荐的那些搞笑的或是武侠言情一类。44.9%的学生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 67.3%的学生把中小学生自己写的作文集作为主要的课外读物。阅读的无序必然导致低效。
4、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对于一些好的习惯,诸如:较为广泛地涉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名著,每周或每月的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依照个人兴趣经常性阅读和搜集某方面的文字材料(比如说像电影评价,时事评价,足球评价等);持续关注报纸、杂志以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网络文字资讯……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能够养成。而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诸如:没有阅读几行便昏昏欲睡,对文字描述的事物不在头脑中联想、想象、加工和存储;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不懂得选择,盲目地跟风,喜欢追随大流,没有自己个人的心得;不读报纸、杂志甚至宁愿沉迷网络游戏却不看一些网络文字资讯……等不良的课外阅读习惯却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还不容易根除或是矫正。
二、语文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且能增大语文信息量。它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适应时代大需要,社会的发展。
我们阅读一部好书,就是结交一位好友,那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于我们美德的养成。阅读《离骚》,我们明白了屈原的爱国之心;读《三国》,我们钦佩诸葛亮的智慧;读《悲惨世界》,我们看清了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阅读在教学训练方面的作用吗?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智能、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扎在中外名著中,从中汲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使人目视万里、通晓古今的,唯有书籍;能使人接过前人的棒传至后人,以至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还是书籍;能使人晓事明理,化解因面临各种矛盾而焦虑的,主要的也是书籍。从某个特殊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因为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大多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其次,写作需要阅读,阅读能发展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情感,阅读的情景会激活人的不同体验,让人生成个性化的感悟。恰恰好现今我们倡导作文的个性化表述。个性化表述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统一下的概念,它的内核,一个是“真”: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一个是“特色”:是自己的感情和体验,是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是自己眼中的外部世界,是能承载这些内容的独特的言语传递。而这个“真”“特色”依赖于作者本身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认识的丰富,体验的积累和扩展。作文本该去陈述什么,显示什么,传递什么,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识中,作文仅是像数理化一样的作业,希望有一个套路,然后找一些东西填充。因为应试,更有空的假的充斥其中。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感悟和体验。文字形成的空间远不止文学,它的世界很大,很丰富。在目前学生生活接触面普遍较窄,缺乏更丰富多彩的第一性的生活感受的情况下,阅读是写作个性化的最好的策动,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在学生写作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就在于向文学艺术求援,力图从那里借取创新的激发点,激发起匪夷所思的想象力,摧枯拉朽的突破能力和灵感勃发的构思能力。”这段话道出了阅读对于写作特别是构思上的巨大援助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如何搞好阅读呢? 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源于优良的阅读品质。阅读品质是指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并有一定效率所具备的全部素质。阅读的目的、动机、心境、情绪、态度、思维等都可以影响阅读品质。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品质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为创造新知识提供智慧和灵感,塑造充实完美的人生。
三、创造性阅读的主动性品质
阅读的主动性品质是指阅读者有强烈的内在阅读动机,能够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内心需求主动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进行阅读理解、深入钻研探求等心理品质。
主动性阅读是阅读者内在进取精神的体现。它来自阅读者对阅读意义的真正理解,来自强烈的阅读需要和求知热情。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阅读品质,就必须加强阅读的必要性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阅读是人生的需要。首先,阅读是人们获得和聚集知识的主要途径。人类的知识无不来源于实践,但获得知识,聚集知识,则不必事事躬亲。大量的知识来自前人实践的经验,来自书本。因此一个人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既然提倡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1.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课外阅读。教育学生要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一种途径,学生们思想上应对课外阅读有足够的重视。
2.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侵蚀。课外读物,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甚至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老师要做大量的沙中淘金工作,把书海中的精华推荐给学生,在讨论举例中帮助学生鉴别好坏,进而有计划地针对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给他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比如我除了要求学生平时阅读中外名著外,还向他们推荐了《读者》、《青年文摘》、等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杂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么, 有了阅读兴趣和有了好的书刊读物以后,怎么去指导学生正确阅
读呢?我觉得一方面要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加以鼓励,另外一个方面不妨采取一些主题阅读的方式深化课外阅读。比如,一学期老师可以提两到三个相关的主题,如人际关系、学习与压力、环保等相关专题,让学生们在课余自行选择阅读书籍,老师在合适的时候举行主题读书的报告会,并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理出讨论的主题方向,另外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勤于动笔、做好摘抄笔记,将好词好句、警句格言分类整理。我告诉学生,好书不厌百回读,要经常翻阅自己的笔记,随时补充修正;其次我要求好的学生对自己读过的文章篇篇都写些点评笔记,逐渐培养点评鉴赏能力;通过这些方式,许多学生养成了先读后感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学生有了科学的阅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法: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我常常讲述某一作品的故事梗概或介绍某一作家的奇闻轶事,或只说一篇文章的开头,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沉浸在读书的快乐里。
(2)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目,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3)教会学生学会品味鉴赏文学作品。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可利用早读课或者自习课品味作品的语言,揣摩作品的构思,领悟作者的匠心,从而获 得知识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认真做读书笔记,笔记上必须注明阅读时间和页码。可以摘录内容提要,优美语句,或写心得体会,然后定期互相交流,向大家推荐自己读过的最佳作品。
4.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让学生以阅读中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三分钟演讲,形式不限。或介绍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也可以相互出题竞赛等。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的时候,必须采取强化手段,以克服惰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目标与要求,比如:向学生提出“每天课外读书30分钟”的口号,要求每周写出至少100字的读书笔记,并注明日期,以督促自己;检查方法包括:每周一读书笔记上交检查一次,并做出讲评,奖勤罚懒,每天利用课前3分钟讲演进行检查,比如话题有我正在读的一部好书,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故事,一则好新闻,一句精短格言,一例精彩用词,或者一段读书心得,一篇评论文章,等等;通过这种形式,既起到了检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交流学习和效果评估的作用。
总之,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应受到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语文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让学生汲取知识,养成正确、健康高尚的思想素质,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几年来的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学生要读得多而博,老师要讲得少而精,其中课外的阅读尤其显得重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中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语文教师一定不能轻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1、杨俊《阅读引导学业,阅读反思生命》
2、罗小民《浅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相关文档:
浅谈非公企业团建的必要性09-05
浅谈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的关系09-15
[浅谈电子政务] 关于电子政务的生活例子09-15
浅谈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09-18
浅谈商品房预售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09-20
浅谈班级的人性化管理09-22
浅谈班级人性化管理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