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作者: 熊婕 单位: 重庆新兴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经济建设 人民群众 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总体的战略性的发展观。
一、 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了让世人,包括曾经反对我们的一些西方国家政要们的惊诧、瞩目和赞叹的伟大成就。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比较,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GDP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了58倍,从世界的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前面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美国从1929年实现同样的增长倍数用了62年,日本从1955年开始用了43年。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形象和地位不断攀升,其基本经验如下: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紧紧抓住发展乡镇企业这一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进入90年代,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把加快现代化建设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2、 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此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运行效益。
3、 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环境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我国实际,注重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4、 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好氛围。20年来,我国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和好经验,全国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支持鼓励一些地区发展个体私营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民营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二、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1、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国际化
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3 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4 城市化
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 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国家要强盛,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发展。现在席卷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我们国家之所以可以从容应对,可以当“东道主”,就在于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盛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付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因此,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经济,要特别注意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党提出要在发展方式上实现重大转变。即把原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今年,胡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和指导方针。这也表明党中央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经济发展方式要比我们过去讲的经济增长方式包含的内容丰富、科学,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新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
3 薛汉伟 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关文档:
税务系统地税稽查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2
税务系统地税稽查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3
税务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2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4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6篇09-04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推进“三步走”战略 把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提高到新水平09-0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3篇09-04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09-04
科学发展观学习的心得体会09-04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范文4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