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汉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
寇玉达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1)
[摘 要] 汉中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比较低,汉中经济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创新为动力和突破口,发挥地方优势,深化企业改革,实施科教兴贺战略和人才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汉中工业进程。
[关键词] 汉中;工业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观。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对促进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汉中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短腿是全市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快汉中跨越式发展,首先就要推进工业大发展、大跨越。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汉中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比较低.汉中经济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创新为动力和突破口,发挥地方优势,深化企业改革,实施科教兴贺战略和人才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汉中工业进程。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1](P)
在科学发展观的应用上,胡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后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一、汉中工业的发展情况
汉中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波折,跳出汉中看汉中,汉中市工业相形见绌,与其他市区相比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不足,结构层次和水平偏低,资金投入不够等等,唯有以超常规的举措,实现突破发展,才能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
1.汉中工业历史发展情况
汉中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波折,跳出汉中看汉中,汉中市工业相形见绌,与其他市区相比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不足,结构层次和水平偏低,资金投入不够等等,唯有以超常规的举措,实现突破发展,才能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的工业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
1、历史阶段。据史料记载,1949年我市只有8户“地县市属”企业,工业产品主要有火柴、铁矿石、原煤,工业总产值1262万元。2、起步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通过工商改造,形成了一批手工业作坊。3、形成阶段。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大批“三线”骨干企业内迁汉中,一批机械工业、核工业和航空工业企业在汉中大地上拔地而起。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业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进入了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个体户、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冶金建材、医药化工、食品饮料、轻工纺织企业诞生,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2.汉中工业近来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汉中的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飞机(亚洲最大飞机生产基地)、汽车、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建筑、冶金采矿、烟酒食品、包装装璜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多门类现代化工业体系,建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创出了一批名优特产品。工业经济已成为汉中经济的“保障线”,汉中财政的“生命线”,全面建设小康的“起跑线”。为此,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汉中经济腾飞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汉中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道路。[3]
(1)“十五”以来汉中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汉中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积极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活力日益增强,总体发展势头良好。汉中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依赖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将成为未来汉中经济率先发展的主要支撑,而工业则必然成为汉中经济率先发展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以机械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烟酒食品、军工等五大产业为支柱、多门类的工业体系,以现代中药和无公害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也初具规模,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十一五”以来汉中工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对陕南提出了突破发展的要求,工业作为汉中市国民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能否实现突破发展,对确保汉中市突破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0%,到2010年GDP要达到343亿元,按照要求,汉中工业加快发展,为达到全市GDP10%的年均增长速度,确保了汉中市在陕南率先实现突破发展。[4]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汉中新型工业化道路
分析汉中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现状后发现:找准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发挥中省企业的重要作用,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和创业环境,加快工业技改和项目建设进程,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实现工业率先突破发展是带动全市经济建设整体性突破发展的必要举措。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努力解决影响汉中工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在解决汉中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影响汉中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因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加强中省军工企业在汉中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汉中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从“三线时期”,30多户中省企业内迁汉中到今天,汉中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辛劳。汉中市要充分运用国家对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有关企业改革政策,支持中省企业将民品生产分离改制,鼓励中省企业对地方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或合资组建新的企业从事民品生产,促进一些从事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民品生产企业做强。在这里值得介绍的是陕西华燕航空仪表公司,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公司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军工第一,立足航空的方针。公司产品曾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部级科研成果奖等多个奖项。最近几年新研制出的捷联惯性导航系列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家重点型号工程的研制需要,而且实现了公司由元组件向系统的跨越式发展,企业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得到提高。目前,正在向创建国内一流的惯性技术产品研发中心迈进。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汉中市要依托资源优势,构筑特色工业发展的新优势。[5]
发展特色工业,是加快汉中工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要充分利用全市矿产、水、中药材、茶叶等资源优势,走特色取胜的路子,坚持立足资源抓特色,依据特色办产业,围绕产业上项目,依托项目求发展,把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培育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上。围绕烟酒食品、冶金建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军工五大优势行业的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特色工业。
(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发展,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发展工业,必须依托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工业实力增强了,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只有工业实力增强了,才能更快更好地带动第三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围绕财政增收,大招工业项目,多招工业项目,积极培植地方税源,增加各级财政收入;要围绕增加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要围绕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集约发展、内涵发展中,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进一步优化汉中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工业经济发展受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比如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待工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城市的交通等区位优势,以及其他软环境,其中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生活环境,服务环境,法制建设环境等等。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在优化周边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
要加大招商力度,增强发展动力。汉中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对落后,自身资金积累能力不强,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地资本,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的突破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总量,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坚持突出重点,提升档次,瞄准大公司、大企业,全方位提高项目质量和引资水平,力争每年引进几个大项目,特别是高新产业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把国企改革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走产权招商的路子,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招商的主体,通过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资产重组,在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引进新的理念、体制、技术和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6]
(2)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发展;必须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事关汉中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抓好污染小、能耗少、前景好的工业项目实施,突出抓好现有工业企业的“三废”治理和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指导工业化实践。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汉中的工业化之路会越走越广阔,汉中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作者1,《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郑元平. 率先突破的强力引擎[N].汉中日报,2009-09-17 (02).
[3] 汉中政府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4月29日汉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www.hanzhong.gov.cn 2006-05-17
[4] 李卫国. 汉中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状况分析[文章].汉中市统计局. http://www.sei.gov.cn/ 2006-11-21 14:51:00 /2009-10-02 13:00
[5]新浪财经. 汉中:用茶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文章].中国产经新闻网. http://www.sina.com.cn 2007-10-18- 14:05 /2009-10-02 13:30
[6] 陈文林 任保平.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企业行为转变[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5, (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汉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相关文档: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汉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05-28
汉中面皮的制作过程描写作文450字06-02
跟着书本去旅行汉中味道篇观后感10-18
清明汉中自驾游攻略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