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时间:23-04-18 网友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前 言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供给优良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增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育高质量人材、为人民供给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建立以人为本的和睦社会的需要。

1998 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赞同,世界医学

教育联合会成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 2001 年 6 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经过并公布了 《本科医学教育全世界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做事处制

订的地区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

2001 年 7 月第一版。

2002 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商讨会,研究国际

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当地化”的研究工作。会后,教

育部、卫生部建立特意项目, 拜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

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研究课题组” 。课

题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

师法》为依照,在总结我国医学教育合格评估、优异评估、教课


1


工作水平评估和七年制医学教育教课与学位授与工作评估经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都一定达到的各项教育要

求,研究拟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

本标准已经教育部、卫生部赞同。

本标准以修业五年为基本学制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为

合用对象, 只对该专业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 本

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 其根本任务

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育达成医学基本训练,拥有初步临床能力、

终生学习能力和优异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为学生毕业后连续

进修和在各种卫生保健系统执业确立必需的基础。 医学毕业生胜

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赖毕业后医学教育、 连续职业发展和连续医疗实践才能渐渐形成与提升。 本标准全国通用, 但认可不一样地域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别,尊敬各个学校自主办学的权益。本标准转变指导方式,不提出详细的教课计划、核心课程、教课

方法等方面的强迫性规定, 为各学校的个性发展及办学特点留下

充足的改革与发展的空间。 本标准反应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

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望, 是制定教育计划的依照和规范教课管

理的参照系,各医学院校都应据此制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

划,成立自己教育评估系统和教育质量保障体制。 本标准用于医

学教育的认证工作, 一般状况下该过程包含学校自评、 现场观察、

提出认证建讲和公布认证结论等实行步骤, 不合用于医学院校的

排序。


2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研究课题组”在研究拟定《本

科医学教育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过程中,以教育部有

关医学教育政策为依照,借鉴了 1994 年以来各项教育评估的指

标系统。同时,为促使我国医学教育能与世界医学教育协调发展,

课题组以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2003 年版本的《本科医学教育全

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域《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

指南》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 《全世界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为参照,

并参照了有关国家的医学教育的标准与要求。


3


第一部分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医学毕业生的质量是权衡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最后标准。本

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具备初步临床能力、 终生学习能力和优异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毕业生作为一名医学从业人员,一定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一定能够在日异月新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其医学业务水平的连续更新, 这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时期获取的教育培训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一)遵纪守纪,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惹祸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平生。

(二)珍爱生命,关爱病人,拥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生责任; 将供给临终关心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保护公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三)建立终生学习观点,认识到连续自我完美的重要性,不停追求优异。

(四)拥有与病人及其家眷进行交流的意识, 使他们充足参加和配合治疗计划。

(五)任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 尊敬患者的隐私


4


和人品。

(六)尊敬患者个人崇奉, 理解别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脚踏实地,关于自己不可以胜任和安全办理的医疗问题,应当主动追求其余医师的帮助。

(八)尊敬同事和其余卫生保健专业人员, 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展开卫生服务工作的观点。

(九)建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点, 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己的权益。

(十)在应用各样可能的技术去追求正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度时, 应试虑到病人及其家眷的利益, 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十一)拥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剖析批评精神。

(十二)执行保护医德的义务。

二、知识目标

(一)掌握与医学有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并能用于指导将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二)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构造和功能, 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掌握生命各阶段各样常有病、多发病的发病原由,认识到环境要素、 社会要素及行为心理要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5


(四)掌握生命各阶段各样常有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五)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六)掌握正常的妊娠和临盆、产科常有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七)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 掌握缓解与改良疾患和残障、 痊愈以及临终关心的有关知识。

(八)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九)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医学( 民族医学 ) 诊断基来源则。

(十)掌握传得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流传的基本规律,掌握常有传得病的防治原则。

三、技术目标

(一)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病史的能力。

(二)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三)较强的临床思想和表达能力。

(四)内、外、妇、儿各种常有病、多发病的诊断、办理能

力。

(五)一般急症的诊断、抢救及办理能力。


6


(六)依据详细状况选择使用适合的临床技术, 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七)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八)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九)拥有与病人及其家眷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十)拥有与医生、 护士及其余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

力。

(十一)联合临床实质, 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识题及获取新知识与有关信息, 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件。

(十二)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十三)拥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二部分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

四、主旨及目标

(一)主旨及目标

在执行国家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医学院校(指独立建立的医学院校和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 一定依照社会对医学的希望和区


7


域发展需要,明确其办学主旨和目标。包含: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等。

(二)主旨及目标确实定

医学院校的办学主旨和目标确实定需经过各方面人员的仔细议论,获取上司主管部门的赞同,使全校师生周知。【说明】

zz教育主旨和目标能够包含当地域、本校的政策和特别性问题。

zz各方面人员包含学校的领导、医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用人部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的主办者。(三)学术自治

医学院校要依照订正本科专业教课计划的原则建议,依据各

自的发展要求, 制定课程计划及实行方案, 合理规划人员聘用和教育资源配置。 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应当获取大学社会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同时努力增强盛学各学科间的交融。

(四)教育结果

医学院校一定依据上述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制定适合的培育目标和教育计划,经过教育计划的实行和学业成绩评定,

确立学生在有效修业期内达成学业并达到上述要求, 颁发毕业证书、授与医学学士学位。

五、教育计划

医学院校拟定的教育计划要与培育目标相适应, 着重课程设


8


置与教课方法的共同, 调换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主动学

习的踊跃性。

(一)课程计划

1.医学院校一定依照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

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定切合本校实质的课程计划。

2.制定课程计划需要教师、学生的参加和理解。

3.课程计划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医学院校应踊跃展开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

将课程教课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课程计划一定表现增强基础, 培

养能力,着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课程设置应包含必修课程

和选修课程,二者之间的比率可由学校依据实质确立。

(二)教课方法

医学院校一定踊跃展开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课方法改革, 着重批评性思想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育,关注交流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说明】

zz教课方法包含教与学的方法,鼓舞应用指引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

zz进入生物医学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教课阶段, 鼓舞采纳小班、小组方式教课。

(三)科学方法教育

医学院校要在整个教课时期实行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


9


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想,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四)思想道德涵养课程

医学院校一定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课程。

(五)自然科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一定安排自然科学课程, 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打下基础。【说明】

zz自然科学课程往常包含数学及物理、化学等。(六)生物医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一定安排适当的生物医学课程, 为医学生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固基础。

【说明】

zz生物医学课程,往常包含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的内容,还包含表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七)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

1.课程计划中一定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

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课程计划中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说明】


10


zz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往常包含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惹祸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zz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往常包含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八)公共卫生课程

课程计划中一定安排公共卫生课程, 培育学生的预防战略和

公共卫买卖识,使其掌握集体保健的知识和技术。

【说明】

zz公共卫生课程往常指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九)临床医学课程

1.课程计划中一定安排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教课,提

倡初期接触临床, 利用模拟教课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术的初步训练。

2.课程计划中一定制定临床毕业实习纲领,安排许多于 48

周的毕业实习,保证学生获取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

【说明】

zz临床医学课程,往常包含诊断学、内科学(包含传得病学、精神病学、精神病学)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麻醉学、急诊


11


医学、痊愈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

等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含表现这些临床医学内容的

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zz临床能力包含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协助检查、诊断与鉴识诊断、拟定和执行诊断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想、急诊办理、交流技术等。

(十)课程计划管理

1.医学院校一定有特意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这

一职能机构肩负在医学院校领导下的课程计划制定操作、 信息意

见反应、规划调整等详细工作,主持课程计划的实行。

2.课程计划管理一定尊敬教师、学生和其余利益方代表的

建议。

(十一)与毕业后和连续医学教育的联系

教育计划一定考虑到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连接, 并使毕

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连续医学教育的能力。

六、学生成绩评定

(一)学业成绩评定系统

医学院校一定成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系统和评定标

准,踊跃展开考试方法的研究, 应用和借鉴各样先进的考试方法,

如多站的客观构造化临床考试、 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等。 对学生

查核种类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以便全面评论学

生的知识、技术、行为、态度和剖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


12


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说明】

zz评定系统包含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包含测试、察看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包含课程结束考试

及毕业综合考试等。

(二)考试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评论活动一定环绕培育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有益于促使学生的学习。 倡议进行综合考试, 以鼓舞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倡议学生自我评估,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说明】

zz考试频率和种类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防止负面作用。

(三)考试结果剖析与反应

在全部考试达成后一定进行鉴于教育丈量学的考试剖析,要

将剖析结果以适合方式反应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课管理人员,

并将其用于改良教与学。

【说明】

zz考试剖析包含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划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剖析。

(四)考试管理

管理部门一定拟定有关考试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成立特意

的组织、规定相应的人员负责。 医学院校应当对教师展开考试理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浙江大学本科生院》相关文档:

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共5篇12-12

2023年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12-12

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12-12

2023年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1篇)12-12

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12-12

参加浙江大学班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2-12

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12-12

关于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的范文12-12

浙江大学培训心得体会(最新)12-12

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12-12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