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融合与运用

时间:22-12-28 网友
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融合与运用

【摘要】 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我们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魅力和文化魅力融入地理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下文就浅谈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地理课堂 融合与运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重要作用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理坏境中很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含着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包括古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及其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媒体和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地理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地融入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髓,而且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达到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文化素养。

二、地理课堂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经过长期教材的研究,我发现初中地理教材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八年级的中国地理更加丰富,包含自然景观、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气候、民居、服饰、饮食、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多领域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进行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与地形(2)传统文化与天气和气候(3)传统文化与民居(4)传统文化与饮食(5)传统文化与水文等。在备课时我挖掘相关的知识,精选内容,多领域多元化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 讲述充满魅力的文化精神,净化自我心灵,焕发心中最美品质。

(一)传统文化与地形地貌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的多样性。

我在七年级上册讲到第二章的《世界地形》的时候,采用了看图对比判断五种地形,通过观察图片说出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巩固这个知识点,我采用猜谜语抢答的形式进行:(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高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丘陵,“环滁皆山也”——盆地。学生利用诗句的意境,可以更好记住五种地形的特征,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此外,我讲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利用李白《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导入,让学生理解正是受地势影响,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这一特点,才出现了山上的桃花开发时间推迟的这种地理现象,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长江》内容引用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让学生感受长江美景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讲四川盆地引用李白《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解释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峻岭环绕,地形崎岖险峻,自古以来交通闭塞的地区等等还有很多。我授课过程当中,会根据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学生理解地形地貌的特征的同时,了解我国诗词的优美和精妙,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效果。

(二)传统文化与气候、水文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讲授《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这个内容时,新课导入部分分两步进行,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首先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播放《黄河颂》气势磅礴的景观录像,展示了黄河雷霆万钧之势,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黄河的伟大和博大的胸怀,黄河边诞生了最初的半坡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增加了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二步以小组探究活动的形式,分4小组展开讨论【问题】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颂黄河的诗词,你知道的有哪些诗词呢?(同学们展示找到的诗词看哪一组最多)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是每个小组都能想到,这是因为小学生课本里有,是学生最容易记住的。这样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感官再利用诗词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既能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宏伟,又能通过诗词的意境感受到黄河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的重要作用,体会到了“母亲”河二字本身包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激起了学生对黄河学习的欲望,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立志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还在讲授贵州的地形时,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解释了地形多山地对气候的影响。利用民间俗话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解释我国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大陆性特征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等。

(三)传统文化与民居、饮食等民风民俗

中国传统民居、饮食等民风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反映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水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我在授课八年级下册地理的《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这个内容中,当讲到黄土高原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采用了三个步骤把传统文化融合课堂:(1)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和理解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民风民俗:窑洞、扭秧歌、精美的剪纸艺术文化、饮食习惯,还有那激动人心大气磅礴的民歌信天歌。(2)投影图片展示“窑洞”“醋”“窝窝头”“凉皮”配上文字。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民居、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黄土高原的丰厚文化底蕴,是自然和人文相结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醋,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因为山西人喜欢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有助于消化,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这是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的。(3)课堂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剪纸、表演扭秧歌、唱信天歌。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里面,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感受到了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意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神秘的传奇色彩, 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个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视频一《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视频二周杰伦歌曲《皮影戏》和徐亮的《北京巷弄》,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视频了解到北京具有哪些传统文化?你还知道有哪些吗?(京剧、皮影戏、胡同,还有相声、京韵大鼓、评书、板块等)其次采用投影图片的形式,有故宫、四合院、胡同、京剧、相声、庙会、婚俗等,图片有配文字。故宫建筑讲究的是辨方正位,为天下本;中轴布局,左右对称;象天法地,敬天法祖;阴阳八卦,天地相合;龙的世界,君权神授;阴阳五行,象形化生;城门宫殿,取意乾坤;九坛八庙,阴阳相交。四合院也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它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等等。另外,讲到西北地区时,运用视频和投影图片的形式,介绍蒙古包和悠扬的蒙古歌以及特有的乐器马头琴,它是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体现了劳动人民适应居住环境的智慧。讲到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南方地区》时,延伸知识点南方的饮食习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有贵州人、广西人、云南傣族爱吃的酸笋,特别是广西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不管是民居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还是饮食、水文等等,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意趣。如今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地方民居还未来得及被人们欣赏就已经消失殆尽。唯有传承,才有发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才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道!258258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效果

初中地理教材蕴涵传统文化内容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把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归类后,教师能够在备课时对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具备的传统文化很好的把握和使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达到使用自如、顺手拈来,不同内容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还有利于拓展地理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益。学生长期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创设中耳闻目染,不知不觉地接受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正确对待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尊重和珍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灿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

总之,我们地理老师在地理课堂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把地理学科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就要利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不断的探讨、探究区别利用,根据不同时代需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融合和渗透,才能实现地理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学地理参考书》、《中国地理杂志》、《诗词大全》等。

《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的融合与运用》相关文档: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09-04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15篇09-04

传统文化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9-04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10篇09-04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热推3篇)09-04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模板09-04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09-04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09-04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09-04

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09-0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