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课计划
学习要求
【摘要】
1、磨课计划表内容要认真讨论、填写完整。
2、磨课计划的说明
(1)语文学科需说明类型(如识字、阅读、习作等),教学几个课时的教材请注明本次打磨研讨的是第几课时。
(2)“任务目标”既有跟学科教研对接目标,也有跟校本教研对接的目标。
(3)“研究问题”说明通过这个课例研究着重探讨的问题。研究问题一般不超过3个。
(4)“研讨活动时间安排”,一般用两个星期完成课例打磨。其中集体备课不少于两次,观课分工会议一次,观课后评议一次,总结会议一次。
(5)课例的教材内容。因本省使用的教材品种多样,请提供教材原文。
3、“磨课计划”评价标准
(1)要素完整,分工明确,“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任务落实,时间分配合理。
(2)研讨问题既体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又能解决本校(本地)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计划切实可行。
4、请您认真看完该专题的学习导引后,在左侧导航栏中点击【磨课】按钮,进入磨课平台。
【资源】
(1)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2011年小学研修要经历两类学习:以名师群组课例研究为示范的行动导向学习(1至6专题)和研修组全程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7至8专题)。课例打磨专题是由研修组自主组织的、以磨课计划任务驱动的、综合性学以致用专题。现就研修组如何利用网上磨课流程,组织全组老师做好课例研究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研修组磨课时间要求
研修组课例打磨专题从11月21日开始,至12月11日结束,用三周时间完成研修组的课例打磨任务。省课程团队和县(市区)指导教师团队将跟进研修组磨课过程并给予实时指导,因此,第7、第8两个专题同时开始,两个专题的时间整合在一起。
研修组磨课要从制订课例研究计划开始,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全周期,故在第6专题之后,各研修组要尽早制订磨课计划,进入磨课,并用足三周时间(不建议提早结束磨课),从时间上保证课例研究每个环节做细做好。
研修组磨课专题完成后,将进入研修组磨课县(市区)、省两级评选,在评选期间将关闭研修组磨课材料的提交,这段时间研修组磨课材料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删除。待评选结束后,研修组磨课平台会重新开放。
二、研修组磨课方式和任务
本次研修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暂不开放和支持其它变式的磨课操作流程。磨课基本流程包括10个环节的任务,各环节的任务均在研修组自主制订磨课计划后生成。研修组须按照平台设置好的基本流程,制订磨课计划,生成磨课任务,进而依序完成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基本式磨课具体环节及要求见下表:
集体磨课环节
活动要求
参与者
1、制订
计划
全组讨论:确定课例研究目标任务、要研讨的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要大不要多)、确定教学课题(要求是新课)、上课老师,落实全组每人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填写生成网上磨课计划表。
负责提供相关资源的老师要尽早上传有关本课例研究的资源。
全组老师
2、第一次备课
上课老师按确定的教学课题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并在规定时间将教案发布上网。教案格式可参考名师课例研究案例使用的格式,也可自行设计。
上课老师
3、备课研讨
集体备课是全组老师参与的活动。参与方式包括组内老师线上直接修改教案和发帖,线下研修组的备课研讨。线下备课研讨会要有详细记录,会后及时整理提交上网。
全组老师
4、第二次备课
上课老师经同伴互助后,对教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教案,要在规定时间发布上网。
上课老师
5、上课
上课与观摩。上课前,要做好录像、录音、分工观课记录等各项准备。
全组老师
6、观课
◎开好观课前的观课准备会:讨论明确观课主题和要求、确定观课维度、做好观课分工,准备观课工具、选择观察点、落实观课时间等。为减少开会次数,观课准备会议可作为备课研讨后的一个内容,与备课研讨会一并召开。
◎观课人要按照分工在观课同时做好记录,课后要对观课记录进行整理、补充和分析,写出观课报告。上述材料均要按时提交上网。观课工具和观课报告可参考学习导引或名师群组课例打磨提供的样例。
全组老师
7、课后评议
召开课后评议会,全组议课。会后,要将观课报告、问题讨论、上课老师说课和会议记录等及时整理提交上网。
全组老师
8、第三次备课
经课后评议,上课老师调整修改教案,进行实践反思后的备课,并提交自己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
上课老师
9、总结反思
全组老师可利用线上研讨、组会座谈、撰写反思文章等多种方式对磨课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上课老师第三次备课进行点评。反思文章和磨课总结提交上网。
会后,要对研修组本次磨课的亮点特色写出短简的自荐意见和挑选3至5篇支持自荐意见的文章,完成本组本次磨课的自评。
全组老师
10、课例研究组间互评
研修组磨课完成后,每组要评价另一组的磨课,同时接受他组的评价。互评配对由平台自动随机生成。研修组可按照成员分工对评价对象的磨课各环节进行评价,并写出互评意见(可组内每位成员分开写,也可全组讨论后集中写),各组要利用互评开展组际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三、磨课流程的操作
磨课流程是教师开展课例协同研究的网上工作流。磨课流程按分类资源、流程环节和成员任务三个维度聚合相关信息。以分别支持信息归类查询、按流程实施磨课和参与成员的计划任务管理。三个维度信息聚合的基础是磨课群体讨论确定的磨课计划。其主要具体操作包括:
1、制订计划,生成磨课任务
磨课从制订计划开始。磨课任务要随计划设定而生成。计划制订前,任务不存在,平台显示出空白磨课计划表。磨课系统要研修组通过制订计划生成任务,一是凸显计划环节的重要,养成做协同研修,认真制订计划的好习惯;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磨课系统作为一种工具,要服务于老师的需要。老师需要什么、设定什么,系统即跟进老师所设定的课例研究,提供追随服务。磨课流程可以用于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教学内容的协同研究;三是方便过程跟进的指导和管理。计划生成任务后,计划确定的人和事,以及工作进度要求,将由系统自动跟进反馈进展情况,方便做好协同研究的过程指导和管理;四是方便信息的查询。计划的每一选择,都给了一个标签。被标签的内容,会自动归类,存储,方便今后查询。
学习、研制和提交是制订计划三个步骤
◎学习。制订计划前,先要学习课例研究评价标准、第七八专题的学习导引及相关资源。了解磨课及其各环节的一般要求和学科要求,这些材料都是研修组确定和分解计划任务的指导性资源。同时还要学习磨课操作指南,学会网上磨课系统的操作。
◎研制。召开组会,研究计划。落实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问题、磨课各环节的分工参与和协同要求,将各环节完成时间确定,各环节任务分解到组内每位老师,做到人人参与、事事落实,使系统磨课表中各环节所需填写、选择的内容逐一得到落实。
◎提交。磨课计划任务经组会研究并由全组教师认同后,由研修组长对应磨课系统计划表的各项内容逐项填写、选择、提交。首先要确定磨课的学科、学段、年级、上课课题、教材版本,然后,填写提交计划表中的目标任务、研究问题和说明事项、教材版本内容等栏目。再将预设好的10个磨课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参与老师选择确定后提交。提交成功后,即生成了研修组课例研究的任务,并下达给全组成员,研修组才能开展基于磨课流程的课例研究。只要有一个环节的任务没有落实到人,或者组内有一位成员没有承担具体任务,即被平台系统视为计划制订没有完成而提交不了计划。磨课各环节、组内每位成员和全组协同要做的事项一经生成,就列入管理和评价,系统会自动跟踪反馈各项任务进展完成情况,并最终自动形成磨课是否合格的评价。
磨课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是研修组课例打磨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可以从双对接考虑,不要与上课老师的教学目标任务混淆。
磨课计划表中的说明,是对课例研究任务的具体要求、完成任务的措施和研修组磨课的协同要求等所做的具体说明。
若因故需要修改磨课计划,务必在任务完成前修改好。
2、依序磨课,把各个环节做到位。
磨课流程是按照教师群体在实践中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过程性规律设计的,依序磨课,把各个环节做到位,是实现磨课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也是磨课评价的规范性要求。研修组要计算好各环节任务的完成时间,掌握好时间节奏,充分用足三周时间,依照计划表中10个环节顺序,将一个个环节完成好,做到位。磨课环节的漏做、跳做和做不到位,都将影响到磨课的实际进展和效果;某一环节的推延,将影响后续环节的完成。每完成一个环节,要及时提交这个环节的材料,平台是依据网上材料提交情况,显示和反馈研修组磨课进展情况。特别是上课环节,在时间上既要与上课老师实际教学进度一致,又要保证上课前磨课各环节都能如期完成。
研修组在完成上表各环节磨课后,磨课活动还可继续向下延伸,比如,上课者可进行第二次上课,组内老师可第二次观课等。这些延伸活动由各组自行确定,本次研修任务不做要求,磨课延伸所做工作,供课例研究评价时参考。
研修组磨课在研修组长主持下进行。磨课各环节操作可观看学习平台提供的视频操作指导。磨课中的疑问可提到平台问题区的“研修方式”类别中,项目专家会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平台在研讨区还设置了“对话双对接混合式研修”专门房间作为磨课操作的交流区,期待老师共同参与讨论。
四、研修组课例研究的评价
1、合格课例研究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评价项目
合格评价
评分
评价说明
磨课计划
教学课题、目标任务、研讨问题、活动安排、保障措施等要素完整
5
每位老师承担的任务要达到本次研修合格学员标准中磨课参与的数量要求。
全组教师都明确所承担的任务
5
备课
研讨
有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和基于实践反思等三个教案
5
三次备课的教案、全组备课研讨文字记录或综述材料、平均每位老师修改过一次教案和有3个点评。
备课有研讨,研讨有记录
5
全组教师对教案有点评或修改
5
上课
观课
有上课实录(视频或文本)
5
有上课文字或视频实录、准备会有记录、本组老师都参与并承担分工观课任务。
本组老师都参加听课,并有分工
5
课前有观课准备会记录
5
课后评议
本组人人参加评课并发言,提交了评课会记录。
5
全组老师参加课后评议,评议讨论、观课报告和上课老师说课稿一应齐全。
提交了各个维度的观课报告
5
上课老师有说课稿。
5
磨课总结
反映全组老师的所做所想所获的磨课文章不少于3篇
5
合格评价
以上12个基本项为合格项,缺一不可。
60
合格课例研究评价办法:平台对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合格课例打磨进行自动甄别、统计和反馈。并对该课例记60分。
合格学员基本要求
完成4个专题的作业;
学完专题学习引导所列内容,完成回馈练习;
每专题发帖不少于5次,共发帖不少于40次;
参加在线研讨,每次研讨发帖数不少于3个;
阅读各专题课程简报;
全程参与本组磨课,完成本人承担的磨课任务,其中发文章1篇或网上??发帖5次以上;
参加研修组的各项研修活动;
作业抄袭、粘贴评论者一经核实,视为不合格。
2、优秀课例研究的评价
(1)评价标准
评优项
(加分条件)
评优项共性要求
评优及加分项说明
生成学生学习
(10分)
学生学习生成在备课中有预设、上课有实现、观课有检验、评课有分析、再次备课有改进。(能否聚焦学生)
◎优秀课例研究要在合格课例研究中产生。满分为100分。
◎各加分项由各科省课程团队提出学科化要求。
◎可对加分项划等赋值。
比如,分成A、B、C、D、E五等,每等赋予10、8、6、4、2、1等不同分值。
全员全程参与
(10分)
有能说明群组老师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高的材料。(全覆盖无盲点)
课例改进明显
(10分)
有反映课例前后变化的比较材料
(个体内差异评价)
亮点和特色
(10分)
课例或某些打磨环节理念转化、方法科学或行为效果亮点特色明显
(优势水平评价)
(2)主评层级和评优层级设定。
◎主评层级:本项目只做省、县(市区)两级评价。县区在入选本县(市、区)优秀课例研究中,再择优向省、市同时推荐。是否评选市级优质课研,由各市决定,全省不做统一要求。县(市区)学科指导小组负责评选出县(市区)优秀课例研究,原则上本县区评选的优秀课例研究占本县区合格课例研究的25%至30%,并按照县(市区)课例研究总数的8%比例从县区优秀课例中择优推荐到省,参评省级优秀课例研究。县(市区)推荐到省参评的优秀课例研究必须网上填报优秀课例参评表和提供该课例上课的视频录像。省级优质课例研究,由省课程团队负责评选。
◎评优层级。县(市区)级评优等级由各县(市区)自定。省级三个学科统一按三个等级评选优秀课例研究。省课程团队对县(市区)推荐的备选优秀课例进行省级优秀参评资格认定,有科学性、思想性错误的不予评奖.在通过参评资格认定的课例中按照各学科省课程团队制定的评选程序和学科标准评出25%至30%的二等奖:10%至15%左右的一等奖,其它为三等奖。
省课程团队还可对因受区域评优比例限制,未评上省级优秀的课例研究,提出少量的省级专家推荐的优秀课例研究。
单项评优(如,备课单项、课例单项、观课议课单项等),县(市区)级由县(市区)级主管部门决定,省级不搞单项评优。
(3)评选办法
县(市区)评优办法由县(市区)自行决定,优秀课例评选可参考研修组全员参与的循环评价。省级评选可将省级评优比例下达到市,由课程团队成员分组分市初评。每个课例研究要经由双线以上主评(即2个以上评委),依据市的规模大小分成评委数量不等的评价组,二三等奖在评价组产生,报省课程团队负责人集体讨论审定。一等奖由评价组提出备选名单,并写出推荐意见,在国家专家组织下,经省团队集体评议后,由课程团队全体成员网上投票或打分方式产生(还可以考虑吸纳县、市区指导小组参加投票)。最后由国家专家组进行微调确定。经由几十位评委参与的评选,可望评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4)评选时间
12月11日,研修组完成本组课例打磨和研修组课例研究循环评价。12月12日至12月18日,完成县(市区)级优秀课例研究的评选。并在此期限内公布评选结果和向省推荐优秀课例研究。省课程团队将在12月下旬完成三个研修批次的省级优秀课例研究评选。
温馨提示:
(1)磨课操作手册:
(2)磨课介绍视频:
2.备课
备课要求
(1)研修组至少经过两轮打磨,执教教师有三个教案:教案1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教案2是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教案3是基于实践反思的备课。
(2)备课研讨过程有记录,即有研修组课例打磨的会议记录。通过课例打磨同伴互助,观点碰撞,集思广益,使教学方案有提高。
备课环节评价标准
(1)课时目标体现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相互融合。课时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要符合课标的年段要求,体现教材特点,防止拔高要求。
(2)依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应当体现课程内容,防止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避免“内容分析”式的教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3)采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探究学习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和体验,探究的主要是语文方面的问题。教案预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如质疑、可能的学习结果等)和教师的对策。有效运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拓展阅读材料等)。
(4)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课堂上要保证有书面作业的时间(如写字、做练习、写作等)。作业前有指导,作业后有反馈讲评及跟进练习。
(5)通过备课会议,同伴互助,切磋琢磨,教案质量有提高。
教案格式举例
(1)样例1:《识字2》教学设计
《识字2》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寿光市世纪学校周金春
【教学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认识“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11个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戏、观”2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读出词语节奏,体会词语的美感。
【学情分析】
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汉字1000个左右,并且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是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等多种形式,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多种方法识字、正确规范地写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象棋、二胡、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学习行为
媒体使用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课外活动时你最喜欢干什么?我们的活动课丰富多彩。课文中也有一群小朋友,他们在活动课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识字2》。
学生可能会说到与自己有关的活动:踢毽子、跳绳、打球等。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1.带拼音,自由练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页。自己读一读词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时,看看词语下面苹果上的音节,尽可能多读几遍,一会儿比比看谁读得正确。
谁来读一读?四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都是小评委,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评价:读课文要正确。
1.学生自读课文,记生字、词语。
2.多数同学可能对“航、模”二字不认识。在巡视的过程中多指导。
3.四个学生读,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评出读得好的学生。
出示原文(生字加注拼音)
出示课文(没有注音)
2.图文对应,同桌互读。
带拼音大家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下面同桌做一个小游戏,两人用一本书,一人读词语,另一个找对应的图。比比谁找得又对又快。一会儿再交换过来读读。
学生在找图片对应的词语时,“观天气”可能找不准确。请找到的同学展示,教师帮助学生随机理解“观天气”。
3.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同学们,去掉拼音也认识了,我再加大难度,打乱顺序,还会读吗?开火车来读。
学生“开火车”读。
出示课文(打乱顺序。)
三、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1.以“胡”为例,交流方法。把“胡”写到黑板上。我们先来一齐读。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一个“胡”就有三种识字方法,想想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看看其它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其它字。
其它的生字,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呢?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说的和你的一样吗?(学生说大约5个)
如,做航模:“模”就是模型;课本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模型?飞机——航空模型;“航”,是什么偏旁?舟字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系?船模,也就是航海模型。
再如,“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课本上同学养金鱼,你还养过什么?
师生共同识记字形,解决字义。(强调字形识记和字义理解结合)
1.学生回忆以前的识字方法。
2.“胡”学生可能说到“加一加”、“减一减”
“生活中识字”可能说不到,这时提醒学生(我们同学中有姓“胡”的吗?现在国家的主席是谁?)。
3.“喂”“鸽”“钢”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形旁表义的方法识记。
4.唱京戏:有学生会唱,让学生唱几句,知道京戏是我国的传统艺术。
5.“棋”,让学生摸一摸棋子是用什么做的?记住“棋”。除了象棋,你还知道什么棋?“琴”可以组词。(遵循学生的思路来学习字形、字义。)
?出示课文(生字红色变大。)
学生说到约5、6个字后,还有几个字没有说,不要紧,一会儿在读词语、组词时再记。读词语,怎么读就最好听呢?自己试一试。(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红色的,同学读黑色的。)
学生一齐读出词语的节奏美。
?出示红字和黑字的原文
生字从词语中挑出来,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开双人火车”。再交流剩下几个字所用到的识字方法。
学生可能不会开“双人火车”,举例子:一生读字,一生组词。出现没有交流的字,可以再组词、交流方法。
卡片
四、指导写字
写“戏、观”两个字。
1.(1)学生观察字的共同点。都有一个“又”字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
(2)写好这两字哪几笔最关键。
“戏”在写时应注意:“斜勾”,要写舒展,写长一些。观的竖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
3.学生试写。在练习本上分别写两个,一个写得比一个好。教师边巡视边评价。
4.师生评写。(出示写得好的与不到位的各一本)第一个学生写得好,它哪儿写得好看。第二个学生写得有点不到位,大家看看,哪个地方写得不到位。(老师把写的不到位的纠正一下)
5.再次练写。再分别写一个,争取比前两个写得好。
1.学生观察。学生找不到左右结构是共同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上看。
2.学生观察并找出关键笔画,尤其是“戏”的“斜勾”和“观”的“竖”要写到位。
3.学生练写。学生在书写时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出示“戏、观”
投影仪讲评
五、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种识字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戏、观”两个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写其它6个生字。
学生归结本课学习的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生活中识字。
(2)样例2:《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枣庄师范附属小学殷惠
【教材分析】
《掌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我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为一条腿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演讲课,同学们给了她两次掌声,使她从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把自己当作小英,当作小英的同学,当作文章的作者,在一遍遍地朗读中,我逐渐感悟到这平凡的掌声背后所孕育的不平凡。这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我被这掌声感动了。
为了帮助自己理解教材,我又查阅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大量资料。比如作者董保纲原创文章《生命的掌声》,还有老师们对这篇文章的深入解读等。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上学期处在中年级的起步阶段,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词语、体会情感等要求要相应降低,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年级的学生只有八、九岁,文章的主人公小英是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小姑娘,而关键事件——鼓掌,又是大家熟悉到了快没有感觉的事情,这无疑为《掌声》的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要想让学生感悟掌声那改变一生的巨大力量,从中受到感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一类字,认读11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骤然间、身处困境”等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4.抓住关键词语对比阅读,感受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感悟掌声的作用。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题。
3.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一类字,11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身处困境”中的多音字。正确书写生字“愿、持、讲、述”。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问难(2分钟)
1.板书课题。“掌”下面的“手”要写得舒展,把手伸开才便于鼓掌。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质疑预设:①这是谁送给谁的掌声?这个问题可由提问者回答。②同学们为什么送给小英掌声?③这是怎样的掌声……)把学生的提问简要板书到黑板一侧。
小结:学贵有疑。读书就要这样,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再读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刚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疑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同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摘要板书,纳入到下面的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了“以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4分钟)
1.认读生字词。
①课件出示,开火车读
pǔ??????????????tūn??????????dǎo?????????xī???chí????zhòu
普通话???慢吞吞???舞蹈房???珍惜???持久???骤然间
jiǎngshù????jū????gōng???yuàn
讲?述?鞠了一躬????愿意
②出示“落下了残疾”“身处困境”两个词语,学生汇报课前查字典的结果,弄清“落”和“处”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③把以上词语去掉拼音认读。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学生最容易读错的字是“落”和“处”这两个多音字,其次是“残、鞠、骤、境”这几个生字。发音不准确的有“述、持、惜、吞、普、蹈、处、骤”。发音不准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述、持、处、骤”四个字平翘舌不分;二是“惜”字发音舌位靠前;三是“普、蹈”声调不准;四是“吞”字口形摆不到位,有的误读成轻声。)老师针对以上错误重点指导。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情境理解“愿意”的意思。指名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句子之间学会停连。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这句话,多数同学漏掉了“在”字。)学生读错时,老师用课件把这句话展示出来,让学生认真朗读,直到读对为止。
三、细读第一次掌声,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10分钟)
(一)品味关键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边读边快速提取信息,在标画第一次掌声时可以会遇到困难。因为第一次掌声有两句话,学生容易把第二句漏掉,还有的同学第一句话前半句丢掉了。)
2.指名读第一次掌声。
老师指导学生把句子画完整。课件出示: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3.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用“△”标出关键的词语,体会体会意思,感受第一次掌声。
交流学习的结果。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会抓住“热烈”一词谈出第一次掌声很响亮,同学们都在使劲地鼓掌,抓住“持久”一词,谈出第一次掌声响起的时间很长。)
老师在学生谈的过程中,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并且板书“热烈、持久”。板书时,一边板书,一边引导:大家看,热烈这两个字,下面的四点底是从火演化而来的,可见鼓掌的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呀!持是生字,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这样才匀称美观。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同时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
【设计意图:“热烈、持久”是极富表现力的词语,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其中的意思,一方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做了铺垫。这里,还只是表层的意思,要想真正理解掌声背后含着的意思,还需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入当时的情境。】
(二)联系上文,理解掌声热烈、持久的含义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请大家静下心来,跟随老师的朗读一起走进掌声前的小英。此时音乐响起,老师和学生合作朗读课文1—3小节,课件同步出示课文内容。
2.大家轮流上台演讲,小英才刚刚走上讲台,还没有开始演讲,同学们就送给她一阵热烈、持久的掌声,联系小英的表现,说说你们的掌声是在对小英说什么呢?
(学生发言预设:a.以前你“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今天终于在大家的面前走上了讲台,我真心的为你高兴;b.小英,你别害怕,我支持你,不会笑话你;c.小英,我想告诉你,不要自卑,我是你的朋友,看到你“眼圈红了”,我很担心你,我用掌声为你加油;……)
老师随机与学生进行交流式点评:你的掌声是鼓励;是加油;你的掌声包含着尊重;是祝愿;是理解;是支持等等。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我们对小英的支持、鼓励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齐读第一次掌声)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出了第一次掌声的含义。下面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第二次掌声。
【设计意图: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在情境中,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小英同学”的角色,进而体会到掌声背后的含义,是鼓励,是关爱、是理解、是尊重、是祝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意思的阅读方法。】
四、细读第二次掌声,体会掌声的经久不息(5分钟)
1.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一生读第二次掌声的句子,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画出关键词语,联系上文,体会体会。也可以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交流。)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评价,点拨阅读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设:a.抓住“经久不息”这个关键词语,理解表现意思:掌声响起的时间比第一次更长,更热烈。大家的掌声都不愿意停下来了。b.抓住“经久不息”,联系上文小英的演讲表现,可能会说:小英的故事讲得很生动,普通话很好,我为她骄傲!我很佩服她。c.抓住“经久不息”,联系第一段小英“总是默默地”,可能会说:没想到平时一句也不说的小英,竟然讲出了这么生动的故事,掌声的力量太神奇了!)
4.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短短的一次演讲,却因为大家的两次掌声使小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课文第4自然段,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两次神奇的掌声。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第一次掌声的学习和朗读,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进入了课文情境。这时候,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谈感受,读体会,进而理解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五、指导写字,把握课文内容。(7分钟)
1.学生观察课件中生字“愿”等的写法,提醒大家在写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行为预设:a.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厂字头背上的一撇要写得长一些,把心写好,才能发自内心;b.字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写得匀称、美观。)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2.拿出课前发的练习题,用课文中的生词填空。学生书写,完成练习题。
学生在书写时,老师要提醒并纠正书写双姿。所填的词语如下:愿意、热烈、持久、讲述、经久不息。
3.展评书写情况。
4.老师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刚才填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回顾这节课的读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两次掌声的含义;③回应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④布置抄写课后生词,准备下节课听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另一方面通过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巧妙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一举两得,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3.上课
【上课的要求】
各研修组需提交上课实录(视频或文本)和说课稿。
(1)上课实录视频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拍摄学生的活动(如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做作业等)。实录不剪辑,能看出实际教学的时间。文字实录按课堂实际情况记录,不加删节,标明每个教学环节所花的时间。
(2)说课稿是说实际上课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说教材;②说学情(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起点分析);③说目标;④说过程(这部分因已有教案,可以简略地说主要教学环节);⑤说理念(本节课想体现怎样的教学理念)。
【课例评价标准】
(1)教学重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为以学生为主,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空,充分地读书、进行语言实践,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质疑、思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适当讲解、提问,点拨引导,发挥引领作用,保证课堂书面练习时间,努力实现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反馈。教师的教学评价既要肯定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要指出欠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的教学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对学困生热情鼓励,耐心辅导。
(3)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课堂的实际所获。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要有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表现在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同时还有情感、态度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提升。
(4)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规范亲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板书和课件文字规范。
4.观课
观课的学科要求
【摘要】
每位学员都是评价主体,参与集体磨课作业的评价,在评中学。评价项目分解到研修组各成员,每人或几人负责一个维度或视角的观课和评价。
观课前有观课准备会并有记录,明确观课维度及分工。观课前设计观课工具,观课时做好记录,管课后对记录整理分析,形成观课报告。每人要写出评议意见和确定认可度。
【资源】
(1)附:观课维度参考
观课维度表
维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维度一:学生学习
倾听
有多少同学倾听老师的讲课?时间多长?
有多少同学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对同学的发言评价或作补充吗?
互动
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数、分布面怎样?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活动的次数、人数、效果怎样?
课堂上练习作业的时间有多长?
自主
学生自主学习(读书、思考)的时间有多长?
是否有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解决得怎样?
达成
学生达成了教学目标了吗?有哪些证据(回答问题、朗读、书面作业、表情等)?
作业批改或课后抽测显示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发现了哪些问题?
维度二:教师教学
环节
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展开?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教学环节的逻辑性怎样?是否能“以学定教”“顺势而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安排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指导
教学语言是否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板书和媒体呈现了什么?呈现的实际是否恰当?
是否对学生的小组学习和练习进行了指导?效果怎样?
对话
课堂提问的次数、类型(如简单复述、整合信息、评价和创意等)、难度、有效性如何?
提出问题后是否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是否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反馈
是否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和其他学习活动给予了评价?评价的准确性(既热情鼓励,又指出问题)如何?
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维度三:
课堂性质
目标
预设的教学目标适合这个班级学生的?实际吗?是否需要调整?
教学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吗?
内容
本节课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难易合适吗?课堂容量恰当吗?能不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堂上有没有生成的内容?是怎样处理的?
实施
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活动、游戏、练习等)?这些方法效果如何?
利用了哪些资源(教科书、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是怎样利用的?效果如何?
像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这些资源容易获得吗?
评价
教师为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采用了哪些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
这些评价方式获取了教学过程的相关信息吗?获得了信息后又是怎样处理的?
观课评价标准
word/media/image1.png(1)观课选择的维度合适。观课可按上述三个维度分工,但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可以根据研修组人员多少,选择其中一些项目进行观察,不必面面俱到。学习效果是必须设置的观察点。可通过作业批改、课后抽测、学生访谈等收集课堂教学效果的证据,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反思教学的得失。
(2)观课视角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识字课应重点观察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识字的方法以及识字的实际效果;阅读课应观察学生朗读默读的活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阅读方法的掌握,对教材人文内涵的理解等;作文课要观察学生写成的作文,以及修改的情况。
(3)量表记录详实。有原始数据,也有分析统计,有必要时制作成统计图表。
观课案例
【摘要】
观课工具(量表)课参见网上名师群组不同专题的课例打磨材料:
识字见课例研究专题一、二;
阅读见课例研究专题三、四;
作文见课例研究专题五。
(1)学生访谈样例
5.评课
评议会要求
评价是高层次的认知学习,研修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在各成员评议和执教老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整体评议报告,确定认可度。
观课评议会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观课报告(不同维度和视角)
(2)评议会记录
(3)上课老师实践后反思(重点是对本课学习预设的自我评价,以及实际教学后需要做哪些调整)
(4)研修组小结,整体报告(回顾磨课计划提出的问题,哪些已经解决,取得了什么经验;又发现了哪些问题,今后怎么研究等)
评课环节评价标准
(1)全员参与,积极参加评议,发言比较专业化。
(2)评课依据充分。评课要体现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用事实说话,做到“观察有记录,数据有分析,判断有依据”。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要看得出优点,找得出问题,还要能拿得出改进意见。
(3)针对本次教研的研讨主题和课堂教学实际状况,执教老师有比较切实的反思。
(4)研修组回顾磨课计划,共同对本次课例打磨的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①在语文学科教学上,有什么收获,有哪些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②在校本教研模式上,掌握了哪些方法,以后怎样做得更好。
《磨课方法步骤》相关文档:
做粽子的步骤作文(通用51篇)09-06
合同订立的基本步骤10-17
进行合同变更的步骤10-20
大广赛实验内容和步骤10-26
QC小组活动基本步骤11-24
台盼蓝染色实验原理和步骤11-24
台盼蓝染色实验原理和步骤11-24
台盼蓝染色实验原理和步骤11-24
台盼蓝染色实验原理和步骤11-24
台盼蓝染色实验原理和步骤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