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夏邑县中考语文试卷

时间:22-11-25 网友

商丘市夏邑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4·荆门)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一碧万顷  鳏寡孤独  恃才放犷  忧谗畏讥    

B . 豁然开朗  塞翁失马  辗转反侧  落英缤纷    

C . 觥筹交错  箪食壶浆  老骥伏历  泯然众人    

D . 披坚执锐  物事人非  一鼓作气  因势象形    

2. (2分) (2019七上·金堂月考)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

A . 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 . 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 , 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 趾高气扬:形容因高兴而兴奋的样子

C . 我是个堂堂的人。 堂堂:这里形容有志气,有气魄。

D . 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 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 (2分) (2017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律 长征》这首诗以比喻、夸张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军过后”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还未完成长征的红军一、四方面军广大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B .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作者陆定一,课文以时间为序,采取了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记叙了一天半内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的经过。

C . 小说《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以枣核为线索,主要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D . 《最后一课》作者是德国小说家都德。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 (2分) 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说五四时期的那一代有志青年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艰辛的, 当代青年则是幸运的,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 使我们创造了过去的十年辉煌,也将使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创造辉煌。

A . 尽管  那么       因此       不但    

B . 如果  所以       既然       不仅    

C . 如果  那么       因为       不仅    

D . 尽管  但是       既然       不但    

5. (2分) 读 《谈生命》,下面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棵小树,以此揭示生命生长.壮大和衰老的历程。

B .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

C . “破壳出来”“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消融了,归化了”这些语句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

D . 选段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 阅读与赏析 (共6题;共108分)

6. (17分) (2017八下·深圳月考)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小题。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或置酒而招之         

②环堵萧然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

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4)

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看,五柳先生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你喜欢此人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7. (15分) (2017九下·京口月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题润州金山寺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 , 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①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②在朝市③ , 终日醉醺醺。

【注释】①中流:河流的中央。②翻思:回想。③朝市:泛指尘世。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第二联的内容。

(2)

“钟声两岸闻”表现了金山寺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3)

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8. (15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奇特语言

①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②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③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④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⑤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1)

动物的语言有哪些种类?

(2)

请你说说第⑤自然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划线字“一般”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9. (2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国常在微小处

高震东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姐”。

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

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今天我被选上了,我要以此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

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的前途是往前看的。

老师这样一回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要雪耻图强,力争做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

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三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三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高老师回到国内,看到不顺眼的要讲要骂,要批评要建议,但是我离开了大陆回到台湾,不会讲大陆一句坏话。他们问:“大陆好吗?”我说好得不得了!太好了,太棒了。到了美国就说中国人伟大得不得了,绝对不会丢中国人的脸,一句对中国的批评也没有。但是,回来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讲话,诚诚恳恳地建议。有的人刚好相反,在国内他屁都不敢放一个,装得那么温顺,那么可爱,一离开中国就大放厥词,把中国骂得一文不值,这就是标准的王八蛋也!

【注】高震东,男,山东潍坊人,1930年生,1948年移居台湾。教育家。以上是他在国内讲演的节选。

(1)

通读全文,然后概括这篇演讲辞的中心内容。

(2)

文中作者举以色列选美世界小姐的事例,其目的是什么?

(3)

作者在文中批判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批判这种现象?

(4)

这篇演讲辞的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试分析其作用。

(5)

“爱国常在微小处”,读完这篇文章,你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吗?请略作阐述。

10. (27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孤独的范本

①当下,好多人都喜欢说自己太孤独,而真正让他们说出孤独的原因,却没有一个靠谱。在我看来,真正的孤独者是从不把“孤独”挂在嘴边的,只有当他们向世人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状态时,我们才能听见他们内心孤独的长啸,如旷野里的野兽,凌厉而又不乏唯美。这种深藏的、隐形的力量看似微弱,却极具感染力。

②真正的孤独者必然是经过岁月的磨砺,面对生活有着足够定力的人。

③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八十四岁开始用毛笔小楷抄写《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花费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大功告成。老先生的壮举被报纸报道,而这份报纸恰被淮北师范学院一位七十有余的退休教师老杜无意看到。同样喜欢写写画画的老杜看到这则报道无比吃惊,兴奋得想立即动身造访这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老先生。他猜想,这位老先生必定拥有极为健康的身体和超强的毅力,否则不可能完成如此令人羡慕的伟绩。因为书法拼的不仅是笔力功底,更是意志和精神。对于如此年迈的先生,两部加起来达百余万字的长篇巨著,要用蝇头小楷抄写,单是“坐功”就已是巨大的考验。

④没有详细的地址,也没有电话,要找到老先生并不容易。倏忽之间,两年过去了。

⑤老杜托了很多人,最后他的一个学生辗转找到了我。虽然学生觉得老师的举动有点莫名和荒唐,但还是希望我能通过文化界的朋友打听老先生的下落,了却老师的心愿。几番周折后,我、老杜、老杜的学生一行终于来到了老先生所在的小区。

⑥“老先生……”老杜将旧报纸递到老先生眼前。老先生看了看报纸,点头,抬眼看他,两位老人四目相对。许久,老杜说:“我两年前看了这则报道,就一直想来见你。这次不远千里来打扰,最想看一眼您横抄的《三国演义》。”老先生一直默默地望着老杜,不说话。站在旁边的老先生的儿子倒着急起来,凑近父亲耳旁大声解释。

⑦老先生显得犹犹豫豫,低下头,慢吞吞地说:“你们走吧,没什么好看的,我写得太差,拿不出手。”

⑧老先生的拒绝让老杜有些尴尬,我急忙解释道:“老杜是真诚崇拜您的壮举才来的。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放弃,这次坐了两天火车,还没好好休息就朝您这儿赶来了。”老先生身边的老伴也做起老先生的工作来。老先生不再坚持,晃晃悠悠地转过身,从房间里抱出渔网兜装起来的两个印有古代青花纹的硬纸盒,二十卷竖写的《红楼梦》和八卷横写的《三国演义》终于展现在我们眼前。

⑨老杜躬下身子,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兴奋的光彩;不一会他抬起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抚摸线装手抄本,用手指一页页摊开散发着墨香的宣纸,不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一番细看后,老杜才不舍地移开了目光。随后他微笑着拍着老先生的背,激动无语,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⑩我出神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

⑪离开老先生家,我们默默地走了很长一段,谁也没有说话。快到三苏祠门外的毛笔批发店时,老杜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不怕你笑话,我也想用中国书法抄一部长卷,但我不抄名著,我想抄我自己创作的一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写的是我周围朋友的经历,还加入了我自己的经历。”

⑫“好啊!出版了吗?”我惊讶地看着他。

⑬“没有出版,但我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它抄写完毕,这比出版更有意义。我真是太佩服那位老先生了,真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呀。”

⑭我沉默良久,似乎悟到了些什么。老先生在抄写两本巨著时一定是孤独的,只有孤独才可能彻底地摈弃外物,沉浸其中。老杜是懂得老先生的孤独的,当他怀抱着抄写自己作品的憧憬时一定也是孤独的,但此刻他已经找到了孤独的范本。我猜想,现在老杜已经坐在淮北国槐摇曳的窗前,手挥紫山羊毫,开始他漫长的孤独之旅了。

⑮他们的孤独,还有伴随孤独岁月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在我眼里,都是孤独的范本,无比神圣。                   

(摘录自《读者》,有删改)

(1)

结合上文,说说“孤独的范本”中“范本”在文中的意思是                                                                              。

(2)

第①节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

(3)

细读文本,概括出文中老先生和老杜已经历或将经历的孤独之旅。

(4)

文中的“我”也有着丰富的内心感受,例如第⑩节中“我出神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此时“我”可能在想:

①                                                                                          ;

②                                                                                         。

(5)

根据上文,对“真正的孤独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真正的孤独者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却依然执着的人。    

B . 真正的孤独者是对自己的追求有着足够定力的人。    

C . 真正的孤独者是那些看似深藏不露却极具感染力的人。    

D . 真正的孤独者是沉浸在自我世界只和自己内心交流的人。    

(6)

请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说说你会如何面对孤独。

11. (9分) (2016·大冶模拟) 默写填空。

①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 ,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描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 。

⑥白居易《望月有感》一诗绘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含不尽情思于望月之中的诗句是 , 。

三、 表达交流 (共2题;共10分)

12. (5分) (2018·达州) 请参考2018年3月1日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中战斗机飞行员刘锐的颁奖词,认真阅读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材料,为他拟写一段80字左右的颁奖词。

【刘锐颁奖词】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刘传健事迹】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32000英尺高空,座舱盖突然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自动化设备失灵……危急关头,身着短袖的机长刘传健,凭着过人胆略和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7:40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共128人,仅两名机组人员受伤,其余人员平安无恙。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20分钟。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13. (5分) 作文。(任选其一)

题目一: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不得不延期,需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让队员们难熬得几乎要发疯。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么?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以“我的心里美滋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紧扣题目,可以记经历,也可以写见闻,还可以抒发情怀。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

1-1、word/media/image1.png

2-1、word/media/image1.png

3-1、word/media/image1.png

4-1、word/media/image2.png

5-1、word/media/image1.png

二、 阅读与赏析 (共6题;共108分)

6-1、word/media/image3.png

6-2、word/media/image4.png

6-3、word/media/image5.png

6-4、word/media/image6.png

7-1、word/media/image7.png

7-2、word/media/image8.png

7-3、word/media/image9.png

8-1、word/media/image10.png

8-2、word/media/image11.png

8-3、word/media/image12.png

9-1、word/media/image13.png

9-2、word/media/image14.png

9-3、word/media/image14.png

9-4、word/media/image15.png

9-5、word/media/image16.png

10-1、word/media/image17.png

10-2、word/media/image18.png

10-3、word/media/image19.png

10-4、word/media/image20.png

10-5、word/media/image21.png

10-6、word/media/image22.png

11-1、word/media/image23.png

三、 表达交流 (共2题;共10分)

12-1、word/media/image24.png

13-1、word/media/image25.png

《商丘市夏邑县中考语文试卷-准编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商丘市夏邑县中考语文试卷》相关文档:

商丘市夏邑县中考语文试卷11-25

下载文档

微信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