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出版散文集《 》《 》《 》《 》《 》《 》《 》等。
(2)叶圣陶(1894-1988),名( ),字( ),江苏苏州人,著名( )家、著名( )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2.注音释词。
搀和:
东四八条:
冗长:
著作等身:
沾溉:
高文典册:
3.翻译句子。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4.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内容。
5.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6.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7.文章所写的关于叶圣陶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课外阅读
生活
叶圣陶
①乡镇上有一种“来扇馆”,就是茶馆,客人来了,才把炉子里的火扇旺,炖开了水冲茶,所以得了这个名称。每天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来扇馆”却名不副实了,急急忙忙扇炉子还嫌来不及应付,哪里有客来才扇那么清闲?原来这个时候,镇上称为某爷某爷的先生们睡得酣足了,醒了,从床上爬起来,一手扣着衣扣,一手托着水烟袋,就光降到“来扇馆”里。露筋的桌子上满缀着油腻和糕饼的细屑;狭条板凳有的断了腿,有的裂了缝。某爷某爷坐满了一屋予,一口沸烫的茶使他们神清气爽,几管浓辣的水烟使他们精神百倍。于是一切声音开始散布开来:有的讲昨天的赌局,打出了一张什么牌,就赢了两底;有的讲自己的食谱,西瓜鸡汤下面,茶腿丁煮粥;有的讲些异闻奇事,说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午饭时候到了,他们慢慢地踱回家去。吃罢了饭依旧聚集在“来扇馆”里,直到晚上为止,一切和午前一样。岂止和午前一样,和昨天和前月和去年和去年的去年全都一样。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②城市里有一种茶社,有五色玻璃的窗,有仿西式的红砖砌的墙柱,有红木的桌子,有藤制的几和椅子,有白铜的水烟袋,到这里来的先生们当然是非常大方,非常安闲,洪亮的语音表示上流人的声调,顾盼无禁的姿态表示绅士式的举止。他们的谈话和“来扇馆”里大不相同了。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他们或是三三两两同来,或是一个人独来;电灯亮了,坐客倦了,依旧三三两两同去,或是一个人独去。这都不足为奇,可怪的是明天来的还是这许多人,也还是重演昨天的老把戏岂止是昨天的,也就是前月,去年,去年的去年的老把戏。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③上海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谁能计算他们的数目。车马的喧闹,屋宇的高大,相形之下,显出人们的混沌和微小。我们看蚂蚁纷纷往来,总不能相信他们是有思想的。马路上的行人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呢?挺立的巡捕,挤满电车的乘客,徐步看玻璃窗内货品的游客,鲜衣自炫的妇女,谁不是一个蚂蚁?我们看蚂蚁个个一样,马路上的过客又哪里有各自的个性?我们倘若审视一会儿,且将不辨谁是巡捕,谁是乘客,谁是游客,谁是妇女,只见无数同样的没有思想的动物散布在一条大道上罢了。游戏场里的游客,谁不露一点笑容?但是笑声里面,我们辨得出哀叹的气息;喜愉的脸庞,我们可以窥见寒噤的颦蹙。何以没有一天马路上会一个动物也没有?何以没有一天游戏场里找不到一个笑容?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④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⑤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
(选自《叶圣陶散文》,有删改)
8.作者通过文中四种人的生活写出哪两类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
9.文章前四段都以“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作结,有什么作用?
10.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联系全文,试探究结尾“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一句的深刻意蕴。
三、语言运用
12.以反思立意的方式,改变一些名言警句的常用说法,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改写下面两个句子,并阐述其含意。
示例:原句:好马不吃回头草。
改写:好马也吃回头草。
含意:既然前路不通,就该及时调整方向,从头再来。
(1)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改写:
含意: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改写:
含意:
四、写作
13.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美好的,那么一切恐惧都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1)张中行 季羡林 季羡林 《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顺生论》《流年碎影》等
(2)绍钧 圣陶 作家 教育家 《倪焕之》 《多收了三五斗》
2.搀和:掺杂混合。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
3.(1)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2)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4)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4.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律己严。
5.(1)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2)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6.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 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7.例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8.(1)(有钱有闲人的)慵懒、无聊的生活。
(2)(社会底层人的)忙碌、酸苦的生活。
9.(1)在内容上,突出各阶层人生活的可悲与无奈,强调了他们共同的生活特性。
(2)在结构上,使文章前后联系更紧密,中心更突出,为最后写“不值得”作铺垫。
10.(1)对马路上满是没有思想的动物和游戏场里满是沉重笑容的社会现实感到失望。
(2)对当时精神麻木、内心压抑的市民表示同情。
(3)对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黑暗现实充满愤慨。
11.(1)指出文中种种阶级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2)反映当时人们麻木生活的精神状态。
(3)暗含了对束缚人思想的黑暗现实生活的否定。
(4)期待国人精神觉醒,冲破思想束缚,迫求新的自由生活。
12.(1)改写: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含意:坚守自己的原则,经常在一种环境里,也能不被环境影响。
(2)改写:夕阳无限好,何愁近黄昏。
含意:珍惜有限的光阴,并充满乐观情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13.略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相关文档: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11-2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11-25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11-2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试题(含答案)11-25
演讲稿格式能写一二三12-30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市场中贩卖的葡萄酒03-05
哥哥二三事作文03-11
国有企业集团(工业、地产、服务)二〇二三年度经营计划04-04
阿里巴巴与二三四五签约战略合作协议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