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合肥市S社区为例

时间:23-12-17 网友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合肥市 S社区为例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提高社区治理水平,需要不断发展创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体系。为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社区治理模式已从“三社联动”向“五社联动”转变,“五社联动”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五社联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期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积极推动实现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五社联动;社区治理;问题;对策

在后疫情时代,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成为了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在社区疫情防控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既社会组织、社工和社区之外的另外两种重要主体力量,从而使社区治理在“三社联动”的基础上转变为“五社联动”。“五社联动”是三社联动的创新与升级,五社联动的推行与运用不仅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有关,而且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以合肥市S社区为例,探究五社联动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实践路径,对于社区治理创新和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五社联动的内涵与实施情况

(一)五社联动的内涵

“五社”主要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资源。在“三社联动”的基础框架之下,社区不仅仅是指居委会、党组织或是活动场所,它还是一个资源平台、情感之所、社交空间。社会工作者一般指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为社区治理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统计进行分析,也包括拥有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学历和接受过一定学时的专业培训的人员。[1]社区社会组织是由该社区的居民自发组织成立,在该社区中进行文体娱乐、技术指导、公益慈善、邻里互助等以居民需求为本的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是社区获取到可以自发支配,能够满足社区的需求、提供社区资源服务、解决社区困难问题、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所有的物质、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社区公益资源是指包含社区内的公益空间资源、社会组织资源、政府公益资金资源、合作企业或商铺资源和志愿服务资源等。[2]

“三社联动”是“要素联动”和“整体联动”的整合,而“五社联动”则是要素、主体、平台的联动整合,是在三社联动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吸纳新元素。[3]“五社联动”呈现出基层治理平台更加综合、主体更加多元、力量更加专业,资金渠道更加多元的趋势和基层治理的形式向项目化演变的基层治理创新的新特点。

(二)五社联动实施的模式

“五社联动”以“三社联动”为基础,根据各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可以将其简单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突出型,在社区-社会工作者不断融合的基础上,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和增加其他要素参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效果;二是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突出型,在社区-社会工作者不断融合的基础上,社区志愿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不断增加,社区志愿服务更加组织化、制度化;三是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筹措突出型,在社区-社会工作者不断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水平,促进不同要素的联动整合,建设社区共同体,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效果。[4]

(三)合肥市S社区五社联动情况的实施情况

合肥市“五社联动”创新治理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合肥市政府的部署与指导下,已经基本确立“五社联动”的理念,形成了政府部门层面、街道社区层面协调配合的稳定有效机制,初步取得了联动的综合效应。“睦邻行动·居民自治”,是合肥市S社区居民基层自治共建项目。该项目与专业社工和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合作,通过引进五社联动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进行专业社区服务,不断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努力实现“居政分离、居民自治”,把居民自治与社会需求、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社区服务模式的改变。[5]

二、五社联动实施的意义与作用

(一)主体更加多元,可获取的资源更充足

“五社联动”是在“三社联动”这一社区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不只是社区社工人才的逐渐扩充,而且反映了社区主体基础的变化。与“三社联动”相比,“五社联动”的主体更加复杂,增加了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使得社区治理中能够获得的人力和资源更多。

(二) 改变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为社区注入活力

“五社联动”改变了原有的仅仅是依赖于政府的单一式供给,转变为依靠多方供给模式为社区注入活力。“五社联动”模式在“三社联动”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慈善资源力量两大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三社联动”模式中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资源投入模式,扩宽了筹集资金的途径、降低政府财政资金短缺对社区治理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的能动性和活力。

(三)培育社区治理积极力量,增强社区行动能力

在“五社联动”的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在社区治理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沟通作用。社区中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和社区志愿者人数的不断壮大以及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持续增加,促进了社区居民积极广泛的参与,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五社联动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施主体力量单一

自合肥市提出建设“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各个社区都在积极创新“居政分离、居民自治”的社区治理模式。但从调研结果看,目前在大多数的基层治理过程中基本仍是以居委会治理为主,居民自治不发挥作用或是发挥作用很小,社区组织也只是听从政府的安排,并没有较好的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五社联动”的主体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席。如果仅依靠居委会和政府,就会导致基层社区的治理主体不够多元化,将会大幅度降低社区综合资源利用水平和社区管理水平。

(二)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在创新型社区治理建设前期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从目前看来合肥市对于一些社区治理投入较低。资金不足使大部分社区无法较好开展社区治理活动,导致“五社联动”主体缺失严重,各个要素无法进行联动整合,社区治理仅仅依靠居委会作用,居民自治仍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使得社区资源利用效率和社区管理效率较低。

(三)专业化人才缺乏

在合肥市S社区中拥有助理社工师证的仅有1人。专业证书持有率较低。即使当地政府社区非常重视并鼓励当地居民考取证书,但大部分居民对此并不感兴趣,报考人数不容乐观。由于整个安徽省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后,对于社工领域发展重视度不高,社工发展较为缓慢,社工专业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吸引高校专业毕业生较为困难,社区治理缺乏专业化、组织化。

(四)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在进行相关社区治理过程中,居民的积极参与不可缺少。很多的社区治理活动例如小组活动、社区宣传活动和社区志愿活动都是需要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其中,但通过研究来看社区居民整体的参与度不高,居民发挥的参与作用十分微弱,居民参与性不高会影响到整个社区治理的效果。

四、五社联动的实践路径

(一)激发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在社区治理过程之中,单方的力量难以实现革新和发展。目前合肥市社区治理主要还是以居委会监管治理为主,居民自治在整体治理过程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要改变这种单一治理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应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和角色,积极承担起社区治理的领导责任。另一方面,则要吸引多方主体参与到“五社联动”治理中来,并把多主体的联动整合放入政府的总体规划中,打破治理主体之间各自为政、单一治理主体的局面。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承担领导责任,更需要适当放权,给予社会组织和其他的治理要素参与的机会去有效的回应社区治理。

(二)加大社区治理资金投入

在社区治理过程之中,资金是非常重要并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社区治理的资金主要依靠于政府的财政补贴。“五社联动”治理模式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志愿服务募集一些资金,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入社会资源的力量,从而实现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整合,也可以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建立服务合作项目,不断提高社区的资源和资金积累,通过资源和资金的整合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

(三)培育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区培养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社区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的方式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例如,社区可以积极鼓励社区的居民参加社工考试考取相关的证书,并且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社区可以和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对接,大量引进高校社工专业人才,提高社工的就业待遇和福利;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与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专业咨询机构以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进一步确保基层社区自治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四)开展特色社区活动,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

开展需求为本的社区活动,从而调动居民积极性,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信息获取的缺失就需要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宣传力度,最及时准确让社区内的居民了解到社区活动的信息。通过社区的广播宣传、志愿者宣传等。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开展以需求为本的社区活动就要从维护最广大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入手,社会工作者需积极联合生活用品、食物、医疗和保险等不同领域的资源,增加公益积分兑换的形式,不断完善公益激励机制。可以在社区实行“公益银行”志愿服务的机制,志愿者在公益银行中存下志愿服务的“时间”,可以在“银行”中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或者是教育、娱乐、养老等服务。在“公益银行”中,志愿者可以用积分与物业费相抵,还可以把积分转化成“二次公益”,比如将个人积分捐赠给困难个人或是家庭以兑换商品或服务。此外,还可以邀请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员宣讲并鼓励社区居民自觉、自发的参与到活动中去。[6]不断增加居民的参与度,从而提高社区治理的水平,构建创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结语

“五社联动”的实践探索深入挖掘并整合了社区的各项资源,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也是对“三社联动”的发展与创新,使得志愿者服务更加有效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更加健全。社区治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多方合作,重视多元主体共同协商解决社区问题,并且更多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集中解决社区中出现的问题。“五社联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并积极应对。随着“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与不断完善,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与社区治理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润金,何章银.“五社联动”助推J城市社区治理的初探[J].法制与社会,2021(11):132-133.

2.

任敏,胡鹏辉,郑先令.“五社联动”的背景、内涵及优势探析[J].中国社会工作,2021(03):15-17.

3.

顾东辉.“三社联动”的内涵解构与逻辑演绎 [J].学海,2016(03):104-110.

4.

任敏.“五社联动”参与社区治理的三种模式及其共同特点[J].中国社会工作,2021(10):28-30.

5.

张健,陈轶喆,吴曼曼.合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五社联动”模式[J].中国社会组织,2017(07):27-30.

6.

唐有财,王天夫.社区认同、骨干动员和组织赋权: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实现路径 [J].中国行政管理,2017,02(380):73- 78.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省级一般项目(S202110361259);(S202110361264)。

 

作者简介:张小红(1984- ),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治理。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合肥市S社区为例》相关文档:

合肥市2017年市直职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人员公示名单10-12

合肥市房屋租赁合同(完整版)10-29

合肥市房屋租赁合同5篇10-29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教育系统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重点的通知01-18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教育系统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01-18

困境与应对:城市社区“五社联动”治理模式研究——以合肥市Q社区为例01-21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以合肥市S社区为例01-21

1-1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01-23

合肥市房屋租赁合同02-25

合肥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02-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