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时间:22-10-09 网友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是人口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在非普查年份,推算县及以上地区常住人口等主要人口数据的重要任务。切实做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工作,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可靠的人口统计资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对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作以下探讨。

  一、难点问题

  (一)漏报、错报出生人口

  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历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来看,出生人口漏报和性别、胎次、出生年份等的错报占到一定比例,从中可以看出,漏报与错报出生人口,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流动人口不易查清

  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流动人口调查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流动人口的总量不清;二是对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业、受教育等情况不清;三是对流动人口的来源、去向不清。

  (三)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容易混淆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外出人口,以在外打工为主,仅在逢年过节时回家探亲访友,村调查员仍以常住人口登记;二是本村、居委会(社区)的外来人口,尤其是仅在本地停留较短时间的外来人口,易被调查员忽略。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相关工作不到位

  1、宣传方式落后。在以往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仅靠张贴标语、公告、发放告知书等,将调查的时间、范围、内容等告知调查对象,这种工作思路,仅强调调查对象的义务而忽视了其应享有的权利,宣传方式单调,只能起到知晓的作用,造成被调查者对调查工作的参与及配合度较低,被调查者不愿意提供全面、真实的情况,应付了事,难以保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

  2、业务培训效果不理想。县级培训时,需讲解内容:调查摸底、调查小区地图绘制、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调查表填写说明、手工快速汇总方法、复查、编码划线等,村级调查员很多是初次接触,培训时常常听得一头雾水,实际调查中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保证调查数据质量。

  3、数据质量控制不到位。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过程中,事前、事中的质量控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凭经验及责任心,对数据的平衡关系、逻辑关系、总量、趋势等进行把握,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事后的复查、抽查工作,虽然能对登记过程中的误差做到心中有数,但很多时候,复查只是一句空话,某个小区被抽中的概率很小,所以数据质量控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没有形成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的局面。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不仅需要部门之间协调,更需要各级人员高度重视,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松懈,都会给整个调查工作带来损失,而到实际调查过程中,这种局面很难形成,难免有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敷衍了事,从而造成数据质量的下滑。

  (二)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数据失真

  1、漏报、错报出生人口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计划外生育的出生人口,部分调查对象因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逃避如实登记;非婚生育的出生人口,担心引起邻里及他人的非议,在登记时隐瞒不报;出生不久即死亡的出生人口,调查对象回避现实,不主动提起,调查人员又不了解,造成漏登;居住地不固定的出生人口,调查对象有两套以上住房,居住地不固定,有可能造成漏登;外来务工人员的出生人口,这类调查对象流动性强,没有固定居所,变动频繁,甚至有意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真实信息查不准,致使漏登;集体户中的出生人口,村居委会对这类调查对象的情况有的一无所知,如有生育极易遗漏。

  2、流动人口数据缺乏最重要的基础依据。计生、公安、统计以及村、居委会(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或管理,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面的、可供利用的行政资料。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对流动人口总量的把握,只能凭借日常工作中所掌握的大致情况,具体到这些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参加保险情况、婚姻情况、户口登记地情况等指标的填写,准确度不高,即使是向本人询问,由于他们的工作时间、住所、工作等不固定,再加上享受的社会保障或待遇与本地居民有差距,对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低,也会影响调查数据的质量。

  3、容易被传统观念左右。一是户籍观念根深蒂固,与常住人口统计原则相背离。从五十年代起就建立的户籍制度,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现在户口的作用弱化,但依然和人们的入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有密切联系。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调查员往往会担心漏统了户籍人口就剥夺了其权益,多统计了外来人口就侵占了户籍人口利益,很多时候会把仅在过年回家的外出人口当作常住人口,把外来的人口视而不见,认为他很快就离开了,算不上常住人口,使常住人口难以获得准数。二是习惯把农业户口人口统称为农民,导致农业从业人数偏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偏少。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今后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宣传工作思路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宣传工作中,要设身处地为调查对象着想,尽可能地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调查对象的不同需求,让他们知道调查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用处,同时要充分用好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枯燥的内容生动起来,让人们乐于接受。通过宣传,让调查对象由原先的单向地支持和配合,变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协作,能够积极配合调查。

  (二)采取有效措施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

  必须加强前期调研,科学地整合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管理中的出生人口、常住人口等数据。调查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层调查员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按照调查制度的要求进行调查,操作规范,不走捷径;调查结束后,要切实做好抽查工作,了解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指标登记误差,为把握总体数据提供参考,也为以后的调查积累经验。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制度保障

  县级成立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乡(镇)建立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办公室,落实专人开展日常工作;村、居委会(社区)要抽调有经验、有能力、有时间的人员担任调查员。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确保调查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同时结合上级调查机构的事中、事后质量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必要的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为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

  (四)着力改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容易出现的数据问题

  1、加强对常住人口数据的应用。各级党委政府在制订关于自然资源、环境、劳动力、基础设施、住房、教育、消费、投资等方面的重大决策时,要以常住人口为依据,而不能以户籍人口为依据。一个地区入学、就业、就医等也要按是否是常住人口来平等对待。要多措并举,强化常住人口概念,加强对居住人口特别是常住人口的管理,进而接受常住人口统计原则。

  2、建立人口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在现行的人口登记制度中,公安部门侧重于户籍人口的登记,计生部门实行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人口登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网络信息时代,要整合公安、计生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建立统一的人口数据平台,达到拾遗补漏、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这样既便于人口的管理,也为人口调查登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3、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全国互联互通的居住人口管理系统。简化居住证办理手续,只要提供租住合同或购建房凭证,就可以办理居住证,居住证必须实施全国互联互通,并与公安户籍管理系统互通,通过居住人口管理系统和户籍管理系统,可以查找其户口登记地,也可以知道其实际居住地,对人口实施有效跟踪管理。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相关文档: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10-09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08-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