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警训练的特点分析

时间:23-06-27 网友

北京特警训练的特点分析

何剑;曲和全;陈百源

【摘 要】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资料法和总结归纳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对特警现场处置能力的表现、训练内容、训练要求、训练模式和方法、训练时间和强度、管理和考核制度、训练保障、训练受伤因素、指导训练的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特警训练体现出九大特点,包括协作性、独特性、实战性、针对性、多样性、规范性、保障性、危害性,以及缺乏指导性。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4页(P90-93)

【关键词】特警训练;特点;内容;要求;受伤因素

【作 者】何剑;曲和全;陈百源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战术系,北京 100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战术系,北京 100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战术系,北京 10003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035.319

北京特警不管是在大型运动会、奥运会、国庆节假日、国家重要会议,还是边疆维稳等各种重大国事、政治活动的安保执法活动中,或在打击暴力犯罪、打黑除恶、处置对抗性群体事件等现场处置任务中,总是能在最短时间内,干净利落处置案件;能使人民生命和财产两保全,出色地完成任务。所以,他们具有武器装备精良、密切合作、雷厉风行、身手矫健、思维灵敏、英勇善战,能力超群等鲜明的特征。胜利的取得与平时的艰苦训练无私奉献,与整个队伍的素质高和战斗力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通过一些研究方法,从北京特警现场处置的能力、训练内容、训练要求、训练模式和方法、训练时间和强度、管理和考核制度、训练保障、训练受伤因素、指导训练的理论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总结出特警的训练特点,尽力为他们提高训练水平,减少受伤概率,储备战斗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1 研究对象

1.1.1 主要研究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中,不同城区的一线特警队员30人、教官5人,共计35人。

1.1.2 主要研究特警训练的特点

1.2 实地调研法

直接采用了现场观察法和直接访问法。2012年,在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研,观察询问对象是一线特警队员和教官,收集有关研究内容资料。

1.3 文献资料法

查阅cnki文献资料库,从1994年到2014年,有关“特警训练”的文章48篇,呈现有特警体能、训练误区与对策、训练特点等相关联的文章。

1.4 归纳总结法

根据研究主题,分析的内容有现场处置的能力、训练内容、训练要求、训练模式和方法、训练时间和强度、管理和考核制度,训练保障、训练受伤因素、训练理论指导等多方面。把这几方面的内容归纳和分类,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它们的特点。

2.1 特警现场处置能力的表现,具有协作性

回顾2012年北京“5·15”抢劫银行案。当天,在海淀区航天桥东北角光大银行有人持枪抢劫,接警后,值班领导迅速集结队伍,命在外执行巡控任务的两车组特警迅速赶往现场,增援车组迅速从驻地赶赴现场支援。并且,途中上报总队并与分局现场警力联系,了解嫌疑人情况、事发原因、有无伤亡及现场具体位置等情况,并根据路况选择最佳路线迅速赶往现场。到现场后,立即与报警人和现场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根据现场和嫌疑人情况,处置组迅速制定抓捕方案:一是快速封控银行的大门;二是外围和中心现场已被控制,嫌疑人无法逃脱;三是报案称嫌疑人可能持有枪支,处置队员应提高警惕,按照高限进行处置,若嫌疑人有拒捕、袭警、伤及群众等情况应果断采取措施实施射击并迅速救治;四是若抓捕过程中民警和嫌疑人受伤,应迅速交由急救部门进行救治……。大队长命令现场处置队员立即穿好防弹衣持防弹盾牌,按小组战术分两组分别进行推进搜索,当搜索至大楼门口5 m处时,发现一男子向外走,警长立即用语言进行控制,命令该男子立即高举双手,趴在地上不许动,两组队员迅速上前将该名男子控制。

看似简单的一起事件现场处置,其实在平时模拟训练中并不简单。“高标准、严纪律、强训练、快处置、稳求胜”是这支尖峰队伍的最高追求目标。因此,特警们现场处置能力在反恐、打黑除恶,预防、控制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等方面,表现为组织指挥得当、布控严密、快速反应、围堵封控、动作娴熟,默契协作等,这种现场处置能力是在平时小组协作训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特警训练特点具有协作性。

2.2 特警训练内容丰富,具有实战性

训练内容根据对象分三个层次:一是预备队员(新特警)训练科目;二是作战队员训练科目;三是领导干部训练科目。每个级别层次的训练内容侧重点不一样,但有少量的交叉科目。例如,预备队员训练科目有16项,理论科目有政治教育等;操作科目有队列、基础射击、枪操战术基础动作、体能等。作战队员的共同训练中也要进行基础攀登、战伤自救互救、计算机操作与网络应用。

2012年全国“公安特警五项红蓝对抗比武”科目主要以单兵技能为主,例如,综合体技能(包括1 000 m、钻铁丝网、翻越障碍、攀爬索降、爬高架桥、翻轮胎、拆装手枪等)、特警搏击、战术射击、突击攻坚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战术。这些科目是作战队员平时“轮值轮训”时的训练内容,以及不定期的理论课(多是法律、管理类课程),除此之外,预备队员训练还有专门的长枪换短枪、快速出枪、花样体能、擒拿对抗、绳索使用、实战对抗战术演练等科目;作战队员平时测试的科目还有引体向上、3 000 m斜板、45度仰卧起坐、哑铃弯举、92、95自动步枪射击、突入抓捕等。从《公安特警五项——训练科目纲要》上看,他们根据培训对象不同,有男警和女警的区分、新警和老警的区分、领导和非领导的区分,设置的培训科目内容和标准不一样,还根据实战的需要,不时调整训练科目内容和时间,依据是调整内容一定来源于实战的需要。

2.3 特警训练要求,具有独特性

特警们超强的体魄、出色的射击技术、过硬的攀爬索降技术、精湛的抓捕技能,以及良好的协同战术能力是执行高危任务的必备条件[1]。每次处突行动得以胜利告终,都离不开特警领导的战术部署、特警们警务实战技能和团队协作的发挥;所以,社会治安形势发展与特警的战斗力息息相关,战斗力的高低与平时的训练又紧密相连,训练要求当然与一般警察训练截然不同,具有独特性。

“高、精、尖”是特警的训练要求。所谓“高”,就是警务技战术训练标准高、难度高、强度高、密度高和团队精神高,统称为“五高”;他们必须通过体能、搏击、攀登索降、射击、攻坚抓捕等等专业项目的训练,俗称“魔鬼训练”。所谓“精”,就是训练内容精心挑选,最具实战性和代表性,还有武器装备的精良。所谓“尖”,就是每个特警都是警务技战术的高手,个个身怀硬技,功夫了得。只有这样的训练要求,他们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才能在执法活动中,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2.4 训练模式和方法多,具有多样性

预备队员一般是从社会、部队、高校等地方招聘,也可以本公安系统选拔输送,多以大专、本科生为主,有着不同的专业,如武术、田径、法律、武警指挥等,无论什么专业招聘进来的警员都要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和考核。特警岗前和岗后都要进行全套专业技能的两种训练模式,岗前训练称为“新警培训”,岗后训练称为“轮值轮训”。不管是哪一种训练模式,每个人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与测试。预备队员岗前训练通常在总队集中培训6~12个月;在岗特警多采用分编训练、混编分训模式;驻区支大队警员训练多采用专业分训、逐级合成、综合演练模式;领导干部则采用随队训练、集训和自训模式。

特警训练方法多种多样,融会贯通于每一个训练科目。这些方法归纳起来既有体育训练方法,又有部队训练方法,两者相交叉与综合。如语言讲解法、分解与完整训练法、重复和变换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图上推演法等,其中特别重视模拟实战法。训练方法强调5个方面:一是特警是最小作战单元战斗力;二是全员素质的提高;三是实战需要和高新武器装备在实战中的应用;四是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的有效方法;五是优胜劣汰的训练考核奖竞争机制。所以,特警训练特点具有多样性。

2.5 训练时间长和强度大,具有针对性

特警训练大周期以冬季和夏季为主,小周期以一个月为主。制定有详细的月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加强两季的训练是储备体能、技能和战术等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轮值轮训期间两周为一训,周末正常休息。根据上一年或上一周期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纠错,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考什么,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除两周的训练以外,还有自主训练,要求人均每周不得少于7.5 h。一个小周期训练后有一次短时间的轮休。

两周训练强度与内容安排有关。例如,周训练计划安排的是体能和技能穿插进行,每周有五天4 h为上下午的训练时间,体能训练以耐力、柔韧、力量和速度内容为主;技能以空枪练习、狙击手练习、单警战术、一招制敌、群体性事件处置队形、拳腿基本功等内容为主,而且在烈日下塑胶操场中完成大部分训练任务,训练强度大,密度适中。所以特警训练特点是有针对性。

2.6 管理考核制度严格,具有规范性

特警使用“三·五·三”训练管理方法,在整个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训练计划必须是做到三个量化:一是训练时间;二是训练内容;三是训练标准。训练措施上做到三个落实:一是组织落实;二是措施落实;三责任落实。

根据《特警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考核分为自考、抽考和普考,每个特警支队都确定了必训科目、选训科目,制定年度、季度、月度训练计划,量化训练时间、内容和标准,针对所训科目每月一小考,不定期对驻区自考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半年对重点科目进行一次全员抽考。每次的考核严格、规范,从统计的数据看,特警们训练效果较好,不同的科目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也有维持原状的,降低的是个别(见表1,原始数据直接截取前10名)。所以特警训练特点具有规范性。

2.7 训练硬件到位,具有保障性

总队为特警训练提供丰富物资和技术条件,保证训练正常实施,提高训练效果。其范围通常包括器材保障、物资保障、场地保障和勤务保障,这些保障条件目前是全国最好的。例如,训练设施分有室外训练和室内训练设施。包括400 m运动跑道、攀登楼、攀岩墙、模拟房间、轮胎房射击场、综合器械场、200 m障碍训练场、彩虹桥、技能和战术基础训练场等;还有器械馆、搏击训练馆、拳击台、篮球馆、地下靶场、体能健身房、室内影像靶模拟射击场等。

2.8 训练受伤因素多,具有危害性

特警训练受伤多,一直是困扰上层领导和教官的问题,归纳起来7种情况:一是个体态度。训练态度不端很容易在训练中发生受伤,影响这种态度的动因比较复杂,包括个体对工作压力、训练压力大,颇有微词,对工资待遇与辛苦付出不成正比、家庭生活不幸福、职务晋升没希望、训练制度有意见不敢说、个体思想不上进、与教官或上司有矛盾、训练环境不如意,身体有伤病等。缺少了训练的积极性,个体就容易出现消极状态,训练受伤就呈现常态状;二是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三是警员身上有老伤还进行大强度或不适应自己项目的训练;四是训练强度大或加班疲劳没休息好;五是训练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六是装备使用不熟练;七是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强度不当等多样因素。这些因素与训练顶层设计,或教练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或训练计划等,是否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一定的关联。他们对训练受伤的危害性认识还不足,虽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效果不明显,防伤观念、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还有待研究。

2.9 训练的理论少,缺乏指导性

目前,北京特警训练专题教材有3本,分别是《SWAT1基础类》、《SWAT2战术类》、《SWAT3专业类》,外加《公安特警五项——训练科目纲要》小册子。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科目的内容、动作要领、训练方法、考核标准等,有战术基础理论,群体性事件处置理论等,没有指导特警训练的基础理论,如每个科目训练的目的是什么?训练方法的描述;运动强度、负荷密度的描述;如何去训练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由此推断出,训练的受伤因素多,其中与训练理论相关问题不少,缺少训练理论指导训练也是现实。

专门研究特警训练特点的文献基本为零。在有限的文献资料里,学者们倾向于特警体能训练、实战技能训练、训练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撰写文章的第一手资料来源于实地调研,希望研究结果能在特警训练研究领域“添砖加瓦”。

【相关文献】

[1]赵红刚,马玉峰.公安特警队训练科目及装备初探[J].科教文汇,2009(9):285-286.

[2]董如军.浅谈务战术训练的内容和任务[J].政法学刊,2004(6):18-20.

[3]李德祥,张义举,付聪.警务实战技能与战术教育训练研究[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1(2):30-32.

[4]黄跃金,姚峥.提高公安特警训练水平的若干思考[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3):71-75.

《北京特警训练的特点分析》相关文档:

巡特警工作心得体会01-03

公安特警体能训练课程问题及对策06-27

公安特警学员耐力训练模式探究06-27

公安院校特警学员警务搏击五步程序训练模式研究06-27

新反恐形势下湘西地区特警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6-27

公安院校特警专业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27

公安院校特警专业学生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06-27

北京特警训练的特点分析06-27

特警训练心得体会07-28

[巡特警心得体会]特警培训心得体会多篇07-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