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资源★★★
摘 要:针对我国科研原始创新缺失的现状,从科研发展战略、科研体制、科研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等四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科研创新实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技术创新;原始性创新;战略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依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innovation)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就科学技术的创新而言,科学的认知活动中有本源性和延展性的,技术的发展中有原创性和改进性的,只有那些经过大量的社会实践表明具有重大的开拓性和带动性,甚至可以引发重大变革的为数不多的创新成果,才能称之为科学技术的原始性创新。
科学技术的原始性创新活动将会带来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突破.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史称“改变了整个世界”,酿成了第一次产业****;三电(电灯、电话、电机)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第二次产业****;而半导体与计算机的发明,则延伸人脑的功能,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了第三次产业****,继而加快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把人类的活动拓展到了浩瀚的宇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原始性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杂交水稻等,这些创新成果在培育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对低下特别是原始创新缺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充分展示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非常少,因此,提升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2 我国科研原始性创新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世界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看,我国科研原始性创新缺失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我国尚未进入世界科技进步的先进行列,我国现在是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一个“旁观者”;②到目前为止,中国科技界仍未获得标志科学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已连续空缺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曾是连续6年无人有缘,无项目够格;而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国内注册的发明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有。
导致我国科研原始性创新缺失、影响我国快速进入世界先进科技行列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作用的,既有政府、社会及人文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科研发展战略、科研体制、科研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等方面的因素。
2.1 在科研发展战略上,对基础研究的先导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
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认识客观现象和揭示所观察到事实的本质,从而发现科学规律,提出新的科学理论,获得新的科学知识所开展的、近期没有特别或具体的应用目标的纯属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主要特征:①课题的产生主要出于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②研究活动开始时尚没有具体的或特别的应用目标;③基础研究是认识客观现象过程中系统的科学活动,一般花费的时间较长,取得成果的不确定性大,其社会成本较高;④成果的形式是普遍的原则、理论或定律,提供的形式是论文、专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一般不保密,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益;⑤一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将对科学发展和科技****产生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和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程度与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正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数字政绩”观的支配下,在科技发展的战略上,不愿意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这个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业上花大功夫,因而不会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也不会对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科研发展的策略上,基于短期政绩的需要,管理部门势必要求科技界、学术界在短期内“快出成果,出大成果”,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其不可能去关注基础研究的社会性。同时,整个社会对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先导性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基础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基础研究的缺乏直接导致原始创新的缺失。
2.2 科研体制方面
2.2.1 科研评估体系存在缺陷 近年来,科研领域的浮躁浮夸、急功近利乃至学术腐败等问题较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科技界在人格自律方面的不足或缺失以外,根本原因还在于现行科技评价制度存在缺陷。①在指导思想上,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导致具有原始性创新思想的课题不能得到有效资助,原始创新思想受到遏制。②忽视小人物和非共识项目,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形成了“小经费,大评审;中等的,小评审;大经费,不评审”的非良性循环格局。一方面,使得急需科研经费哪怕是少量启动经费的年轻人得不到资助,而很可能失去获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机会;另一方面,大额科研经费的投向往往由几个学术权威说了算,这种模式不尽合理,容易造成国家有限的科研资源浪费。③评价指标单一,不尽合理,对不同性质的科技活动分类评价工作指导性不强。例如目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仅仅是关注其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价值,而忽视其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导致目前科技成果鉴定、评奖等方面出现功利主义倾向。
2.2.2 科研分配制度的改革滞后 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实践中,把收入同课题经费相联系的分配制度弊端不少。这种分配制度在改革初期,为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直接影响是导致目前很多科研人员不做本职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申请课题上,剩下的少量时间只能做一点表面文章交差,少数人为了交差而弄虚作假。
而欧美国家的科研人员的收入与项目经费基本上不挂钩,美国只是象征性地提成一点,比例非常小,在欧洲则是完全脱钩,其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较之我国要严格得多。随着各种客观条件与宏观环境的变化,这种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2.2.3 学术交流缺乏批判精神 公开、坦诚的学术交流将使科研人员终身受益,通过学术观点的碰撞,可以产生灵感,产生创新的火花,真正意义上的带批判性学术交流,应该是科研创新的基础,即“不破不立”。而目前的现状:很多学术会议,大家彼此恭维,学术交流流于形式,更多的则是变相旅游;学术权威的观点,其他同行不敢质疑,某些学术权威变成了“学霸”,甚至某些官僚化的学术权威在项目评审、成果评奖以及科研经费投向、重大科研决策等方面起着与一个科研工作者基本职责不相符的消极作用,有时甚至是误导学术或科研部门。
2.3 科研机构
2.3.1 科研机构行政化倾向严重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我国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有一部分转制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进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参与市场竞争,另外一部分则依靠国家有限的部分事业费维持运营。这样做表面上看来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但实质上却是削弱了我国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令人担忧的是,有些科研机构的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其直接影响:①科研所必须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变得恶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化,科研人员也按行政级别划分为三、六、九等,这直接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②加剧科研机构之间的恶性攀比,比谁的院士多,谁的教授、博导多,导致这些机构拼命提教授,争博导;而一些有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则优先提职提干,真正从事科研基础研究或年轻同志的机会则不多,挫伤了这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且易导致机构内部人员人心涣散,使科研团队解体。
2.3.2 行政导向导致部分科研人员投机心理严重 中国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和现实社会“官本位”体制之疾相结合,导致很多科研机构、高校出现这样的现象:竞聘领导岗位时,几个“博导”竞争一个副处长,高级研究员争当科长;研究生、博士生热衷于考公务员。究其原因,不外乎从政做官有许多“便利”条件,特别在申请项目、福利、职称等方面,比之实实在在从事科研的人可以付出较少的劳动而能获取成倍的“业绩”。正是基于这种投机心理,导致许多科研人员从政的内在驱动力很大,热情很高,千方百计地想去从政。在从政捷径的“导向”下,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潜心向学,值得商榷。
2.4 科研人员方面
2.4.1 科研人员心态浮躁,缺乏耐心与学术积累 在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科研体制下,政府的政绩观对科学研究的历史局限显而易见.心态浮躁,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几乎成为目前国内科技界的一个通病,而学术风气浮躁、学术腐败、学术掺假、功利主义盛行等,已给我国科研工作造成危害。为什么科技发达国家能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科研积累雄厚。在某种意义上说,原始创新是一个科研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科研积累作基础,原始性创新就不会产生。纵观国内科研与学术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能持之以恒不断耕耘者为数越来越少;学术研究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这又促使科研人员的心态更加浮躁,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
2.4.2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缺失 科学研究是开创性的探索活动,是对现有理论(伦理)条陈框架的否定与破坏,科学探索活动是由科学精神来支撑。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一个人类创新文化的新时期,其特征是坚持不畏强权、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分析、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这是近百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变革取得重大突破的思想保证。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古代科学启蒙早于欧洲,但缺乏西方那种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因而始终没有超越过经验的桎梏而上升到科学理论。此二者是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之一。日才至今日,我国科研人员缺乏的仍是这种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如何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弘扬科学精神,仍不失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3 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
3.1 尽快构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体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GDP保持7%以上的速度增长,科研工作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特别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能否顺应当今国际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我国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即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地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条件下,一个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国家,将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可能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陷入被动。同样,在高技术领域仅着眼于跟踪,即使排除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因素,也将难以越过跨国公司严密的专利壁垒。跟踪的技术一方面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将会进一步扩大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有可能形成过度技术依赖。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技术依赖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直接关系着国家主权及经济的安全。因此,我国应在引进消化吸收、注重技术前沿跟踪的同时,要从宏观层面上,通过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战略体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提升我国科研原始性创新能力。在政策上,要加强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在创新目标上,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突破。在创新方式上,从注重单项技术的研究向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和原始创新转变。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在战略重点选择上,一要针对现代高技术前沿的原始性创新突破很多产生于企业的现状,实施企业原始创新战略,支持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适当扶持,将其作为培育原始性创新沃土的措施,从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针对一批具有良好学术传统的重点科研机构,实施科研原始创新战略,选准目标,强调自主创新;在发展路径上,要实现科研工作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以此作为我国新世纪科研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
3.2 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科研工作,消除泛行政化影响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与国际体制发展的接轨,调整政府的政绩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引领科研工作,消除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的负面影响,消除泛行政化影响,为科研人员营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学术环境,应是各级政府、各级科研机构的当务之急。
从宏观上说,政府的政绩观是指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影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指导思想上,以科学的发展观取代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将给整个社会、行业一种和谐平常的心态,引导整个社会包括科研工作和谐、平稳地发展,充分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特别是在制定科研政策、规划时要结合国情,发挥优势,鼓励自主创新以及原始性创新。要克服学术机构行政化倾向,不能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来判断学术是非,不能用行政化的方式管理原始性创新活动,对从事基础研究或原始性创新的科研团体的科研活动不宜过多地加以于预,要克服学术研究盲目追随权威、抑制创新的倾向。杰出的科研人员不应担任行政职务,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与业务分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在充满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一个人毕生做好一件事或在一个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已属不易,要想在几个领域均能有所作为几不可能。另外,优秀科研人员从政,是“学而优则仕”的一个现代翻版,加剧了一部分科研人员的投机心理,因为从政就可能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更有利地争取到项目和经费,这又在客观上形成了科研竞争的不公平性。
3.3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并对原始创新合理布局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当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时,应把重点放在利用已有的最新科技成果、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上,促进本国的产业竞争能力尽快提升。而随着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逐步提高,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原始性创新工作就日益重要。结合我国实际,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这种相对优越的大背景下,我国有必要而且有条件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一方面培育原始性创新的萌芽,另一方面为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要根据我国基础研究的实际,明确重点,对原始创新合理布局。
3.4 重塑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难有大作为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构建新型的创新文化,就必须在科研、学术方面彻底摒弃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①要重新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在于,能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与加快文明进步,能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国民对现有社会意识的反思,形成一种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有利于创新的民族理念,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创新,对于国家兴盛具有重大的先导意义。虽然文化展现方式是表层的,但其影响却是潜在的、长远的、重大而深刻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重塑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就是构建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这种文化为我们民族复兴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并做好思想准备。②整个社会要有宽容性,要有容忍失败的胸怀。宽容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社会素质,也是社会心理成熟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给科研工作者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促进其鼓足勇气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与世界,才有可能取得原始性创新成果。③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要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很多典型的事例说明,个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许多关键时刻、或在某些领域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充分发挥科研人员个体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目前的现实下是十分必要的。
3.5 创新科研体制,构建新型的科研评估体系,改革分配制度,鼓励学术批评
为促进原始性创新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改变以往那种为规避失败风险而不敢支持原始性创新科研活动的观念,要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积极支持原始性创新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探索,特别是一些交叉学科领域,应给予大力扶持。①要构建新型的学术评价体系,在项目申报、评审、评奖等方面提高透明度,做到公平竞争,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科研类型,分别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工作进行分类指导,不能仅仅以成败论英雄。②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严格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同时要建立合理的科研项目考核机制,使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到实处。要鼓励开展学术批评,通过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学术批评的环境,使得学术批评能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动力,继而成为自立创新、原始性创新的动力。建议有关部门在每个学科及研究领域,增办一份《学术批评》刊物,为中文核心期刊,例如《化学研究批评》、《物理学研究批评》、《生物学研究批评》等,来刺激学术弊端,活跃学术气氛,真正提高学术交流效率,为整个国家原始性创新研究积聚能量和提供内在动力。
3.6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并对科研队伍实施战略整合
实事求是、不畏强权、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原始性创新活动得以继续存在并取得成就的思想保证。原始性创新活动,是一种非常枯燥而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没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恐难以胜任。特别在目前市场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受世俗的影响显得尤为可贵。因此,各级政府、各级学术机构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要积极鼓励青年学生、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同时要消除市场经济对科研人员不利的精神“污染”,以维持科研队伍整体的良好精神状况。
针对目前我国科研现状,要使原始性创新活动取得成就,一定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①要采取激励措施,吸收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充实到基础研究队伍中,组建一支新型的科研队伍.可以采取向国内外招聘的方式,吸引在国际上有影响、有突出成就的优秀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并给其充分的人财物支配权以及良好的科研环境。②控制全国科研队伍规模,使国家有限的科研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与集中使用。目前国内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相对较多,使得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科技资源呈分散化的状态,对基础研究领域,一定要控制科研队伍规模,确保国家科研资源得以集中使用,切忌撒胡椒面的做法。③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要保证他们能安心进行研究工作,并且这种待遇不能和科研课题经费挂钩。④要讲究科研质量与效益,对基础研究实施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并采取竞争淘汰机制,使科研队伍有一定的竞争压力,保持活力与斗志。
3.7 加大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科技外援
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热门的重大科研前沿课题,如人类基因图谱等重大项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并要投入良好的科研条件,有时一国的力量尚不足以满足其要求,因而出现了集多国资源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趋势。这种多国合作项目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借助他国的资源,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和他国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中,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与最新知识,即利用后发优势,缩小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科研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针对目前国际科研的现状,我国应加大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力度。一方面,要积极委派科研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这种“走出去”的方式,从而实现科研工作从跟踪国际前沿到直接参与到国际科研前沿的重大历史转变,有力地推动我国科研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科技外援。引进一些国际上知名的科学家。与“走出去”的方式相比,这种“引进来”的方式更具有战略意义。“走出去”,带回来的可能只是分散的经验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引进来”,不仅可以把其知识、经验和技能转注给本土的科研人员,还会将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留在国内,他们起到了“教练员”的作用,而师从他们的中国青年科研人员中,也一定会有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科研创新就会实现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重大历史转变。
3.8 构建与创新政策相配套的社会化协作体系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原始性创新实为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非常广,一定要全社会配套协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与完成,因而必须尽快建立社会化的配套协作体系。首先,要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是我国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但大部分高校并未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思路与模式去办学,有的甚至片面追求“大而全”,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反而连其原有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也湮没消失了。其次,要使国家产业政策与科研创新政策相协调。科研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要形成社会生产力,形成产业服务于社会。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协调一致,将会显著地促进科研创新的进程。例如,在一些科研项目的试验或国产设备的首次推广使用等问题上,从产业政策上予以倾斜,将极大地推动科研创新工作。因此,从整个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来看,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政策互动,形成合力,形成与创新政策相配套的社会化协作体系,才能使我国科研乃至原始性创新工作有一个明显的动力机制。
更多相关文档
·基于制造业供应链网的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3841字)·日本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时机选择及启示 (6745字)
·多重阻击下的企业营销战略分析 (5655字)·河北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8923字)
·基于企业竞争战略的企业性质研究 (5962字)·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研究 (8458字)
·隐性企业集团模式及其在我国的构建 (5772字)·价值网络的本质及其竞争优势 (8031字)
·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 (5525字)·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 (5387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a href=lw-1035290.html>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 (6264字) ·集团公司战略风险管理模型探讨 (9238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hgcolor>·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12167字) ·产品服务增值扩展战略的兴起与发展 (7482字) ·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变模式研究 (5281字) ·环形结构与传统企业学习战略 (6548字) ·试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 (7522字) ·资本结构与产品竞争策略前沿性研究 (10414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pe='text/javascript' src=''>
son, J. & J. E. Vahln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75,12(3):305-322.
[4]Johanson, J. & J. E. Vahlne: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1990,7(4):11-24.
[5] 刘迎秋,等.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分析[J]. 财贸经济,2004,(10).
更多相关文档
·OEM:后发企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4340字)·企业战略环境分析论文 (4400字)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5590字)·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5736字)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策略探析 (6119字)·对我国金融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的评析 (5372字)
·旅游企业国际化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3070字)·浅析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 (4700字)
·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分析 (4711字)·企业国际化、多元化以及规模与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 (3989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欢辖 屑际醺 潞筒 房 ⅲ 欢咸岣咦约浩放频木赫 Α?P>①贴牌战略要和创牌战略结合起来,二者不应截然分开。OEM是我国企业做品牌的必经阶段,最终目的是塑造自己的品牌。我国工业化的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实力,OEM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和手段。但是由于利润好薄,好的企业不应把做OEM作为长期赢利点。通过OEM缓解企业现阶段开工不足的局面,降低成本,企业还是应该加大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建设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对于研发能力强、具备品牌推广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应该继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②我国企业应通过贴牌战略尽快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水平、锻炼工人的素质。但是贴牌战略不能从根本解决我国企业缺少领先技术的客观状况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通过OEM减低成本,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③我国企业应通过贴牌战略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防范OEM的固有风险。为降低经营风险,我国企业在OEM的具体方式上应有所创新。例如,格兰仕创造“OEM”不仅采用OEM购买方的品牌、原料、连生产设备也由购买方提供,这就又避免了一个固定资产贬值的风险。为防范过度依赖购买方的风险,我国企业除加大科研和市场开拓力度,建立自己的品牌外,还应一仆多主,防止海外企业控制上游企业或截断下游渠道,导致我国企业的产品市场逐渐萎缩。
④我国企业应通过贴牌战略与国外企业发展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是从竞争走向竟合,成功并不只能建立在对手失败的基础上,也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火使自己明亮。我国企业在实施贴牌战略的过程中,应重视企业间尤其是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国际间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整体经济,达到双赢目的。
结束语
名牌塑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更加具体、更加个性化的名牌塑造战略,则是企业自己需要量身定做的战略设计与策划。本文设计的品牌联合战略、“贴牌”战略和“搜寻商品”战略等几种可供选择的名牌塑造战略。为当前企业名牌塑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品牌理论的研究进入品牌关系的新阶段,迄今为止,关系在品牌层面的相关经验研究特别匮乏。尤其在我国,该领域的理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随着中国市场逐渐步入关系营销主导的时代,企业对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重视将迫切要求本土化理论的提出和创新。这就要求对西方品牌关系的前沿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思索。
《企业战略-提升我国科研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相关文档: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范文04-08
个人创新能力学习心得五篇范文04-08
创新能力培养心得体会04-08
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分析06-16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建议07-02
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精)07-02
申论范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发展11-14
实践创新能力自我鉴定(通用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