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头雁效应”——林口县委选派第一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侧记

时间:23-12-29 网友

“精准扶贫”的“头雁效应”——林口县委选派第一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侧记

隋海涛;宋丕显;李长文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2页(P20-21)

【作 者】隋海涛;宋丕显;李长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同样,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也衡量着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地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交会处的林口县,有3208户家庭处于省贫困标准之下,7945口人盼望着摘掉贫困的帽子。

2015年年初,针对县内7个省级贫困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26个村,林口县委制定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于是,33只“头雁”凌空而起,带领着那里的党组织和党员向着两年内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摘帽”的目标,展翅翱翔。

“争取在两年内让向阳村村路通畅、村民富裕、村内有产业。”在龙爪镇向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德福的驻村日记中,这样的思路跃然纸上。

陈德福入村后,首先从乡路、排水边沟着手。两个月内,他从县扶贫办争取到资金8.9万元,修整了4.5公里街巷;争取到2.51公里的边沟修整扶贫项目,结束了向阳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作为贫困村,仅仅修路远远不够,陈德福又组织村民进行沙棘种植和玉米种子繁育。据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海介绍,2015年,种植沙棘的村民每亩收益2000元,繁育玉米种子的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

现在,陈德福又有了新思路。他说:“脱贫,不能只看村民的年收入,更要看收入与支出的差是多少。”接下来,他要聘请县农委的专家来村检测土壤,扩大沙棘种植面积;依托向阳村紧邻201国道和龙爪火车站的区位优势,建立沙棘加工企业,让村民种得好、卖得出,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在陈德福看来,他之所以能够在入村后迅速厘清发展思路,完全得益于县委推行的“三步走”工作方法。

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准备阶段,林口县委经过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归纳出第一书记入村后容易出现的“三难”,即入村后适应难、理清发展思路难、立项效果呈现难。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县委实施了“三步走”的精准派驻方法——自2015年年初起,对33个村全方位摸排,分类建档;自2015年3月起,依据摸排情况推进县直单位与33个村对接,对接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因地制宜梳理对接村发展方向,确定本单位第一书记人选,交换发展规划意见;自2015年6月起,正式向33个村选派第一书记。

“三步走”,一步一个脚印,让第一书记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的33名第一书记共为所在村完成巷路铺设120余公里,协调县直共建单位筹措资金、财物累计达630万元。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古城镇四间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春涛的驻村日记第一页如是写道。

郑春涛告诉记者,在学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事迹时,他便对第一书记的工作充满了向往。这样的情感,让从农村走出来的郑春涛人未到四间房村,便开启了第一书记模式:得知县发改局有一个乡路项目要分给一个条件较好的村,郑春涛多次到发改局阐述这个项目对四间房村的重要性。2015年6月,这个投资56.6万元的乡路项目作为郑春涛的见面礼落户在基础薄弱的四间房村。

入村后,郑春涛建立了村内贫困人口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劳动能力进行分类,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作为增收途径的高产水稻项目、特色烤烟项目以及为村民提供娱乐场所的村广场都将从纸面落到现实。

郑春涛坦言,实现从机关干部到第一书记角色的迅速切换,得益于县委的“双保障”制度。

奎山乡上三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永宏也对县委的“双保障”制度赞个不停。他说,他一到任,就与县农委沟通,为上三阳村重新规划并修整了3公里乡路。2015年10月,上三阳村的路修好了,村民增收的路也打通了。

“调结构,立项目”,在县规划局工作的张永宏深知扶贫需要有“路线图”。在他和村内38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员牵头的吊袋木耳种植、沙棘种植引领了上三阳村的种植结构调整。同时,他还立足于本村的石墨资源优势,在保障农民土地利益、农村生态的前提下,促成了澳丰新能源集团进驻该村。这个占地60公顷的工厂将解决村内近百人的就业,也让“项目立村”的愿景得以实现。

什么是林口县委的“双保障”制度呢?

林口县委在选派村第一书记时,不但听取第一书记候选人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提出“双保障”制度:把具备农村工作经历,有农林、畜牧、规划、法律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作为候选对象,保障村第一书记熟悉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村第一书记与原单位完全脱钩,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村党组织,吃住在村、驻村工作,所在乡镇党委为第一书记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县级财政为每位第一书记每月发放1000元的生活补贴,并对交通费用实报实销,保障第一书记的基本生活。

此外,林口县委还辅以每周两次的不定期抽查和县委组织部建立的“林口县第一书记微信平台”,随时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情况以图片形式上报,并利用微信中的“位置共享”功能,检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情况,实现第一书记服务群众常态化。

古城镇四村,3000村民躬耕在8500亩土地上,人多地少的制约和落后的种植结构成了这里致贫的主要原因。

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冶根据摸排结果,确立了两条腿走路的脱贫思路:输出劳务——以林口县鼎鑫劳务公司为依托,以劳务输出带动增收;发展集约型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推广收益高、前景好的蔬菜和白瓜种植。如今,四村已有270余人外出务工,建立了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和林口县白瓜种植基地,为实现贫困人口年增收2000元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四村的大多数党员把扶贫项目的落实归功于“十星党员”制度。张冶入村后,依照县委要求,与村党支部在全村划定了22个服务区,以党员住所为半径,要求党员认领服务区:为民办事,宣传致富措施,带头致富;村民则根据服务区内党员的办事效率、示范作用、服务能力等10个方面进行挂星评定。党建领航精准扶贫脱困,四村党支部书记李书怀告诉记者:“党员动员村民务工,做通村民调整种植结构的思想工作,全靠‘十星党员’制度对党员起到了督促作用。”

“为了保证脱贫效果持久化,林口县委要求33个第一书记建立长效制度,在任期结束后,为贫困村打造缓冲带。”林口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虎说。

四村的实践验证了这一要求的科学性,在柳树镇柳西村,这一要求同样发挥着作用。

柳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艳坤面临的问题和张冶截然不同:柳西村村民健康意识淡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多。入村后,刘艳坤把向林口县医院争取为全体村民义诊作为第一大件事来抓。刘艳坤的驻村日记中记载着2015年10月份的义诊情形:“县医院带来1万多元的药品,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村民,一上午时间为200多人进行了义诊,并向村民们赠送了控油瓶、控盐瓶。”

义诊过后,刘艳坤又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与林口县医院达成协议,将义诊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确定下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了建立长效的精准扶贫机制,林口县委要求第一书记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帮扶成果持久化,通过与派出共建单位共同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质量要求,形成“帮扶工作台账”。在实施帮扶的过程中,县委还规定村第一书记须每季度向乡镇和所驻村进行述职,并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农委、发改局等部门,对其工作和立项情况提出意见和整改方向,保证帮扶制度、扶贫项目立得住、行得远。建立长效机制,也是派出单位和县委组织部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

截至2015年年底,林口县33位村第一书记共确立沙棘种植、肉牛养殖、能源开发等致富产业项目8个,帮助所在村制定农业生产、泥草房改造、村庄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等发展规划43个。

春天的脚步正疾驰而来,33个头雁正在迎风振翅。

《“精准扶贫”的“头雁效应”——林口县委选派第一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侧记》相关文档:

“精准扶贫”的“头雁效应”——林口县委选派第一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侧记1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