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上学期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
1、 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坚持做的好习惯。
2、 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务的本领,学会叠衣服、洗鞋、整理书包等。
3、了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
第二单元:我的班级我的家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做好值日生。
2、养成爱护课桌椅,爱护班级公物和学校的公物。
3、让学生动手布置自己的班级。
第三单元:我也能探究
1、了解有关科学家的小时候的故事。
2、通过想象设计制作未来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和制作的东西展示出来。
第四单元:我是中国人
1、了解自己家乡发生的变化。通过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国旗、国徽、首都。
3、知道许多科学家为家乡、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学措施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周 1、我长大了
第二周 2、我在变变变
第三周 3、 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 单元体验活动:让爱住我家
第五周 4、我是值日生
第六周 5、爱护课桌椅
第七周 6、我为班级添光彩
第八周 单元体验活动:美化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 7、走进聪明屋
第十周 8、爱思考 会研究
第十一周 9、生活需要小创意
第十二周 单元体验活动:玩出新花样
第十三周 10、可爱的家乡
第十四周 11、国旗国旗我爱你
第十五周 12、 我爱我的祖国
第十六周 单元体验活动:家乡美 祖国亲
篇二一、学生基本情况:1、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与上学期基本相同。基本懂得了学习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2、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3、几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大量的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鲜活的样式,给孩子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儿童自身出发,运用儿童语言、对话、旁白等形式,让儿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启发性。
2、 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每个单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3、 教材在内容特点上,突出了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启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4、 教材在实现教育目标上,各单元设计既有各自比较明确的设计意图和侧重点,具有发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及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
三、教学目标:1、 通过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做勇于挑战的人。并通过尝试种下一粒子,学会呵护、养育小小的生命。
2、 通过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了解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活动,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场地创新健康安全的游戏。
3、 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延续上学期“公共场所”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认识到人类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 通过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做得更好。
四、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 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 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 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 珍视儿童机动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
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6、 教学活动形式:
搜集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游戏与欣赏,讲授与故事等形式。
五、 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周:第一课挑战第一次
第二周:第二课学做“快乐鸟”
第三周:第三课做一个“开心果”
第四周:第四课试种一粒子
第五周:第五课健康游戏我常玩
第六周:第六课传统游戏我会玩
第七周:第七课我们有新玩法
第八周:第八课安全地玩
第九周:第九课小水滴的诉说
第十周:第十课清新空气是个宝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我是一张纸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的环保小搭档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能行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学习有方法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坚持才会有收获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奖励一下自己
第十七周综合复习
第十八周期末考试
篇三
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看、听、闻、尝、摸等一系列的方法。
2、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对多种感官的认识。
3、通过学习,明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可以更确切、更全面的了解事物。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认识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水果若干、仿真水果若干、玻璃杯、滴管、酱油、自来水、塑料桶、大毛绒玩具、小毛绒玩具、铅笔、橡皮、钥匙、图片等等。
预习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感官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现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知道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利用感觉器官观察周围的世界。
2、揭示课题:3、观察与比较
二、聚焦教师引导:感觉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一)探索实践一1、教师出示课本第31页的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这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
2、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幅图,从中找出五个不同点,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的五处不同点,教师引导并表扬那些找的又快又准的同学,颁发“火眼金睛奖”。
(二)探究实践二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眼睛真尖呢!下面我们再来考考大家耳朵的听力怎么样?
2、出示器材:一个塑料桶、一个大毛绒玩具、一个小毛绒玩具、一串钥匙、一把小尺、一个杯子、一支铅笔等等。
3、测试方法:一人把物品丢进塑料桶,测试者背对着塑料桶,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4、教师强调测试的要领:东西被扔进桶里的时候,要高一点,发出的声音要响亮一点,让测试者能够听到,并以此来判断。这个实验可以反复的对比来听,同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测试的机会。
5、学生分小组开始进行测试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6、全班交流讨论,汇报测试的结果,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7、教师小结并表扬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和听力比较棒的同学,颁发“最佳听力奖”。
(三)探索实践三1、出示实验材料:玻璃杯、自来水、滴管、酱油。
2、实验要求:往三杯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酱油,然后按照颜色深浅排序。
3、教师强调实验要领:玻璃杯中的水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或者太少实验效果都不太明显。酱油要用老抽,生抽或者白抽效果都不理想。
4、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实验,一人往玻璃杯中滴入酱油,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
5、实验结束之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排序的,按照什么方法排序的。
6、教师引导:我们除了对杯子中液体的颜色深浅进行排序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排序?
7、学生交流讨论: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多少进行排序,还可以对玻璃杯中液体的咸淡进行排序……
(四)探索实践四
1、教师出示情境题: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堆水果,(相机出示一堆水果),不过,这堆水果当中还有一些仿真水果,看看谁能把仿真水果挑出来。谁就能获得真正的水果奖品,吃到真正的水果。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仿真水果挑出来?
3、全班交流讨论,预设:
可以用手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凉凉的,而仿真水果没有这个感觉。
可以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较轻。
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没有的。
可以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一掐,果汁就会冒出来,而仿真水果掐了也没用。……
4、学生提出自己的辨别方法,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学生提出来的方法进行验证。
5、教师小结:看样子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大家的方法真是变化多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仿真水果给挑出来了,你们可真厉害。下面谁来说一说,在挑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哪些感官?
6、引导学生明白挑水仿真水果的时候,运用了我们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进一步复习学习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与比较不同的事物,下面谁来说一说,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比较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观察一个事物时,一定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相关文档:
班级劳动教育教学计划范文(精选10篇)09-02
学校新课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精选范文7篇(劳动教育课程改革)09-03
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优秀8篇)09-05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6篇09-05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09-0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09-06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篇09-06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五篇)09-06
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级(优秀8篇)09-06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计划(4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