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还是个混合班,但还是对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认知,特别是在模拟青蛙声音的时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数学这一领域,却是个很大的弱点。因此,为了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实物结合数学知识一起学习,能到达不一样的效果。
活动目的:
1、学习6以内的加法。
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声音给表现出来。
3、学惯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6以内的加法
2、学惯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青蛙笑》,幼儿用书《美妙的乡村》
2、老师自制大图(池塘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
3、折纸青蛙6个(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妈妈)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朋友是谁呀?
生:青蛙
师:对了,是青蛙,那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谁可以模拟一下青蛙的叫声?
生:青蛙是害虫,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还有在稻田里。它的声音是呱呱呱。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青蛙的声音模拟的真像,老师如今带着大家一起去池塘边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谁的眼睛最仔细观察了。
二、看看说说
1、老师出示大图,通过摆放青蛙表现出一个算式情境。先将这个情镜描绘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个数。如:五只青蛙在荷叶上,“扑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叶,如今有几只在荷叶上?为5+1=6
2、老师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幼儿根据老师摆放的情境进展口算。
3、请个别幼儿尝试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并请其他同学来进展口算
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青蛙有多少》的练习,并进一步学习6以内的加法练习
三、学唱歌曲《青蛙笑》
1、老师播放录音磁带《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 《青蛙笑》,一边欣赏
2、学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顿音和停顿的地方(要求唱出欢快、诙谐的感觉)
3、老师和幼儿进展情境式的表演(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4、完毕课堂
教学反思:
在教学《青蛙》这一活动时,先引导幼儿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理解青蛙的生活常态和模拟青蛙的声音,让幼儿学会青蛙的根本知识,并在模拟中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一个根底,通过看大图,贴一贴,创设情景,极大地进步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并学会描绘这个情景,再刚开场的时候,只有几个才能比拟强的孩子会,经过几次的练习和幼儿自己在大图上摆放和编题,带动了很多幼儿也学会编题和列示,特别是在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除了几个年龄相差太大的跟不上,根本上都完成的比拟好,根据课堂反应信息来看,幼儿知识掌握的都比拟好,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引导幼儿多运用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正确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幼儿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假如将生活实际加进去,合理地运用动手、动口、动脑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幼儿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详细化,进而大大进步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幼儿的数学素质和才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的: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假设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假设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 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究单双数
1、如今,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老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 2 √ 3 4 √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究。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究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老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老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表达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忧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增加了自然测量的区角,孩子们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对身边的事物进展了测量的活动,孩子们的测量兴趣非常的高。但是在孩子们测量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孩子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孩子们在测量时均出现重叠、连续的现象。《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出,测量的核心经历之一是:比拟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连续或没有重叠的。还有就是: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幼儿理解呢?因此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理解这个难题。
活动目的:
1.学会用收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理解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要有统一的标准。
2.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跳绳〔假设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测量区,小朋友们都利用了哪些材料进展测量呢?除了可以用这些材料进展测量,还可以怎么来测量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乐乐,她的妈妈有一种很特别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吧!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导语:乐乐长高了,衣服、裤子都短了,妈妈想要为乐乐做一件连衣裙,织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线和织针,还需要什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是用什么来当的尺子?妈妈是怎么用手来测量的?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吧!
重点提升: (1) 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 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导语:除了小手可以当尺子,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还用了什么来当尺子?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
小结:原来我们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展测量。
〔1〕幼儿探究测量,老师巡回观察。
引导语:今天教室里有桌子、椅子、跳绳等物品,一会儿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刚刚我们学会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幼儿进展测量,老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理解幼儿用手或脚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如:重叠、起点终点没有对齐、测量时测量物之间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测量经历。
引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尝试用自己的手或脚对绳子进展了测量,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怎么测量的?谁来说说看?
小结:在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场,一只手〔或脚〕接着另一只手〔或脚〕进展测量,测量时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最后数一数一共量了几次就能知道绳子的长度了!
4.掌握测量的正确方式方法。
〔1〕幼儿再次探究测量,老师巡回观察。
幼儿再次探究测量,老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如今请小朋友们再次用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并将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
〔2〕交流稳固,稳固测量经历。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测量,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手和脚也一样可以测量,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去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带回班级分享!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继续探究寻找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进展测量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故事选自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绘本中融入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这个故事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展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可以获得的经历是“有学惯用手及脚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拟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绘本的内容进展节选,通过引导幼儿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手和脚可以当做尺子一样测量物品,在绘本的后半局部我将以活动延伸的局部进展拓展延伸。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自己的身体进展测量后,大多数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身体进展测量的方法。通过此活动发现孩子们对测量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进展测量,同时还寻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对自己的影子进展了测量,因此这个点上老师又将有了一个新的打破点,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测量?等问题与幼儿一起探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的:
1、通过自制座位票,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开展幼儿大胆与别人交往的才能。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 排 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2、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翻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完毕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费事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亲密联络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和知识经历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承受。大班幼儿对数字已经有了初步经历,怎样让他们运用已有经历为自己的生活效劳,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才能,带着这个问题我选择了《找座位》这个大班数学活动。
小百科:座位,包括厢座, 所指的卡位,及餐厅、交通工具、戏院等一种对坐的座位。座位有些是按票子对号入坐,有些是排队先到先得,不设留位,通常有不准霸位的规定。座位,有时错写为坐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的:
1、尝试发现和记录、表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2、通过发现数字信息的过程增加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经历准备:有观察生活中数字的兴趣;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气象、汽车等方面)。
2、物质准备:演示PPT、电脑;记录纸、笔;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数字标识)。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数字密码
1、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相关文档: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换牙了》含反思09-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换牙的故事》09-01
幼儿园大班?...09-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我换牙了》 教案09-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我换牙了》含反思09-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换牙教案09-01
幼儿园大班教案《换牙》09-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换牙教案09-01
幼儿园大班教案《换牙》含反思09-0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