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
本章主要内容:
▲ 幼儿园环境的定义
▲ 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 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原则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和任务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可见,环境是现代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定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质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幼儿园教育环境则是指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
幼儿园教育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的小环境,更要从整个社会系统来考虑幼儿园教育的大环境。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使幼儿耳濡目染,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幼儿对图书、玩具等都有放在一个地方固定的印象后,若哪天有东西放置不符合秩序,幼儿就会责查:“是谁把图书放在积木里?”“为什么搞乱?”,这说明原有的“整洁”的环境,形成了幼儿对“整洁”的要求。幼儿吃饭不用桌布,汤、菜在桌上不易觉察,也不易引起老师的重视,同时也不易引起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责备感。而铺上干净的桌布,幼儿吃饭的行为和动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较快地形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开发、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陶冶和增强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特点
(一)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其环境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针对幼儿的特点而精心创设的。遵照《规程》“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要求,幼儿园将各种条件加以优化、合理组合,“使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发挥其教育功能”,把教育意图渗透在环境之中。如有一个幼儿园,进门是一条“之”字形的弯曲小路通向教室,路边有小水池,其旁有一个江南农村常见的小水车,水车旁连着一个儿童乐园里常见的脚蹬滚筒。这样一个环境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特点:幼儿走直路也喜欢拐来拐去的,那就让弯曲的小路去满足他们;造型优美的水车既美化环境又让城市的幼儿大开眼界、而且不光让其看,还让幼儿自己操作,有趣的蹬滚筒游戏使他们能亲眼看到水车怎样把水运到另一个地方;游戏之余,腿部肌肉力量不强的城市幼儿又能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由此不难看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是其它非教育机构难以比拟的。
(二)环境的可控性
如上所述,幼儿园小环境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的,因此,它是一种高度结构性的组合,不仅教育性强,其可控性也很强。表现在: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必须通过筛选,选其精华作为教育内容组织到环境中。教师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类要素,维持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而幼儿园的外环境,这是教师难以控制的。环境的可控性和环境的教育性之间相互促进,可控性保证了教育性,教育性使可控性有明确的标准和方向。
(三)影响幼儿园环境的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物质条件。物质环境好比是幼儿园教育赖以展开的舞台。没有舞台、或舞台太小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演出精彩的剧来。二是人的要素。舞台是静态的,其布景再好,如果没有人去使用,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人的因素是最宝贵的,当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可以说,人的因素是决定环境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园长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水平,教师的观念、人格、专业水平和行为等是环境中对教育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有的教育家把教师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作为决定环境效能的一个维度,认为越是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理论基础的教师,越可能提高环境的效能。这一观点在实践中不乏例子,比如不少贫困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提高教育质量,使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有的物质条件很好的幼儿园,却由于教育观念、工作态度不正确,结果使物质上的高投入并没有转化为教育效能上的高产出。三是幼儿园文化。相对于人和物等可见因素,文化较为抽象,似乎难以捉摸。但它对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正面临互相交织、互相冲突、互相取长补短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五光十色的文化现象正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由于文化与教育的特殊关系,教育受到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对幼儿园教育来说,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园长、教师、家长等作为载体,以及可见的物质形态(比如物化的精神产品,书、文艺音乐作品、各种工艺装饰品、建筑物等)和不可见的观念形态(如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幼儿园的文化构成。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对社会文化作出正确、自主、明智、有远见的选择和追求,而不是盲目地赶潮流、良莠不分、急功近利,这主要取决于幼儿园人的因素,决定于园长、教师、家长的综合素质。选择和追求的不同会使幼儿园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出现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雅俗之分,从而使幼儿园环境的氛围和布置及环境的教育也随之迥然不同。
三、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围绕教育目标创设环境,并随着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使环境适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如:为配合刚入园的幼儿顺利地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教师在活动室内为幼儿设立了宠物角,准备许多鲜艳、个大的毛绒玩具和有趣的电动玩具,并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来他们在家最喜爱的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到在幼儿园也有许多他们喜欢的东西。
在创造环境时应目标明确,对干扰环境教育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要坚决抵制,比如环境的商业化色彩、不良文化的侵入等。
(二)安全、卫生、便于活动的原则
安全、卫生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对室内外进行安排和布局、挑选各种玩具材料、安放各种活动器材时,安全和卫生两个因素是教师的基本考虑。教师要注意检查活动室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检查桌椅用具的边缘是否尖锐、是否有松动,检查玩具材料是否经过消毒和日晒,是否有幼儿能吞得下去的或尖利的玩具,检查各种卫生剂、电源是否置于远离幼儿的地方等。但也不能因强调干净、秩序安全而限制了幼儿的活动,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应压缩室内桌椅所占的面积,尽量把空间留给孩子,使他们不局限于座位上,可以在活动区之间自由走动,自由选择材料和伙伴。丰富的玩具材料吸引幼儿动手操作。他们的手脚放开了,获得了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敢于大胆尝试和探索,便于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三)和谐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充满爱、温暖和相互尊重,这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教师不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人格的做法,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幼儿的意愿,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幼儿都相信:“我是好孩子”、“老师喜欢我”。不仅如此,幼儿园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都应建立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四)主体性原则
幼儿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过程。牢记幼儿是自己发展的主体,环境的创设是为了教育幼儿,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材料,使幼儿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例如:请幼儿与教师共同组织以“美丽的夏天”为主题的一面壁画。教师引导幼儿收集关于夏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对布置的内容提出建议,并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桃子、做荷花、折扇子等,并将做好的布置在墙壁上。从一起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他们对自己创造的美就会格外地珍惜。 班级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是每学期开始前,由幼儿教师根据本学期园务计划和全园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按照《纲要》对所在年龄班规定的教育内容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它反映班级学期教育教学的具体项目、内容、要求和工作重点等,是各年龄班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班级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 本班情况分析,包括班级人数、男女比例、幼儿智力水平,道德、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其家庭教育状况等。
2. 对本班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对个别幼儿教育教学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以及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家长工作的内容要求和联系方式。
3. 班级学期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身体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社会性发展目标以及个别教育目标等。
4. 新班幼儿的接待工作和大班幼儿的结业工作。
(五)因地制宜,注重效用性的原则
效用性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投资生产出最大的效用。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各幼儿园都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显示出独有特点和地方特色。为使幼儿园环境产生最大的效用,在环境装饰时应注意:应该强调实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应该盲目攀比,追求豪华,而应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创设适宜环境,提高环境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如某园面积小、条件差,便将四个班教室分别作为“角色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各类材料集中摆放,既避免了一起玩玩具不足,又避免了空间不足。游戏时,全园打破班级界限,共同游戏,大大提高了空间和材料的利用率,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条件很好的幼儿园,除各班设活动区外,还可设立专门的科学游戏室、角色游戏、音体活动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专用教室,供全园轮流活动。
第二节 幼儿园内教育环境创设的内容和任务
一、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内容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根据保育教育的需要,为幼儿提供的物质材料、设备、活动场地设施等。为幼儿创设的的物质环境应该是无污染、安全可靠、整洁美观、室内外有足够的生活和活动空间、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保证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良好心态的形成。
⒈物质材料、设备的提供
物质材料、设备是幼儿作用的对象,也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教材,一个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必须拥有可能提供学习的材料、设备。一般包括:
⑴自然物质:沙、石、土、水等这些自然物质可带给幼儿丰富的感性经验,幼儿通过倾倒、触摸、混合、摆弄,可以认识各种物质的属性。
⑵大肌肉运动的材料和设备:包括车胎、木板、树桩、大型积木、绳子、秋千、滑梯、跷跷板、攀登架、小推车等。这类材料设备可使幼儿大肌肉群得到运动的机会,发展幼儿的体能,也可以鼓励幼儿探索,发展空间概念。
⑶结构性材料:包括积木、胶泥、插塑、拚板等,可以提供幼儿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小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
⑷角色游戏的材料:服装、道具、头饰等,可供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下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⑸艺术活动的材料:各种颜色、笔、剪刀、浆糊、纸盒等,让他们表达他们的情感认识,并发展艺术活动的能力。
⑹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如天秤、磁铁、小电灯泡、电池等,提供幼儿思维活动发展的机会,培养探究精神。
⑺图书类:包括幼儿喜欢的各种图书、画册、图片等,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⑻认识和操作活动的材料:如分类、排序等发展幼儿数的概念的材料,以及其它如串珠、编织、套盒等操作活动的材料等。
以上材料的提供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并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合理地利用废旧材料。
⒉活动场地的创设
⑴户内活动室:活动室环境的创设,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条件的提供问题,而应作为实现整个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它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水平。
一方面,活动室的布置要做到美观、整洁、宽敞、实用。为此,活动室环境创设应考虑:
·环境材料的提供是否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和如何与其生活经验相联系。
·各种材料、活动对幼儿有何种教育功能,每种材料有多少种玩法,怎样投入新材料或者变换新玩法以保持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不断探索的需要。
·材料和设备提供多少才是适宜的,既丰富不单调,又不至于刺激过多;各种材料和活动如何搭配才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所提供的活动和设备的位置如何,是否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是否相互干扰等。
·提供的材料和活动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幼儿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选择伙伴以便充分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总之,活动室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实际效用。
另一方面,活动室环境创设主要包括墙壁的装饰、自然角和各种活动区的设置等。
①墙壁装饰:幼儿园墙壁装饰与美化是室内环境装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的墙壁搞画展,或创设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教育,使幼儿置身于知识的海洋。这样做既具有不占空间、场地的优点,又具有直观感强的特点,是对幼儿实施全面教育的一个有力促进的手段。进行墙壁装饰与美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季节特点,选择适当的图片,设计画面,灵活地装饰壁面。如果是季节性墙饰,应注意随季节逐渐变换,更新墙饰,可采用留、变、添、减的方法,体现各季节的特点。通过壁饰为幼儿提供一个观察的基地,一个用艺术形象再现观察、发现、理解及想象的机会,使之和教育内容相结合,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
B.壁面设计要合理、有趣可变,利于幼儿灵活运用。如“秋天”为题的主题画,画面上,画了秋天特色的树木花草,各种小动物在备冬粮,远处大小火车运送秋天的水果等情景。其中,秋天的水果以及小动物,可设计成立体的、可移动的,便于幼儿拿上拿下,还可作为进行运算的练习。
C.壁画设计要主题突出、色彩鲜明、结构明快。壁面设计不要过满过杂,使本来有限的空间显得越加拥挤。墙壁布置还应和室内空间、光线、色调相适应,使幼儿感到轻松、舒适。
D.要鼓励幼儿动脑动手一起参与设计、布置。墙壁布置时,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使墙壁本身成为一本“教科书”。幼儿通过参与墙壁装饰的选题、制作、布置过程,获得极好地观察、探索、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多角度地受益。
总之,通过壁饰教育活动,不仅美化了室内环境,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感,增进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体现了较强的教育作用。
②自然角的布置:自然角的建立是向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它是幼儿认识自然的一个窗口,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幼儿园的室内、窗台和活动室的一角,设置一些可供幼儿观察、劳动、探索、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在每间活动室内为幼儿创设一块美丽的地方,让幼儿拥有一块自己的天地、拥有一片绿洲。设置自然角时应以下几点:
A.自然角的设置应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为教育需要服务。如果单纯是为了美化环境摆放一些花卉、鱼、虫等,就失去展示设置自然角的意义了。
B.自然角的内容应随季节变化,比如春季——柳树、桃花等树枝与花束的瓶插,观察自然界变化的物候记录,种子发芽实验,种花,养蝌蝌,养蚕、金鱼、乌龟等。夏季——栽种花草:月季、鸡冠花、太阳花等,饲养泥鳅、蜗牛、蝉等,天气日记。秋季——果实和种子,养虫子,做昆虫标本,养菊花。冬季——养水仙,泡萝卜、白菜、蒜等。同时自然角的内容还要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及教学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这样既可以增添幼儿新鲜感、激发兴趣,又可充分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教育。
C.设置自然角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本着节俭原则,自己动手解决,尽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总之,自然角设置要做到丰富多采、美观实用。
③活动区:室内除了设置各种自然角外,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活动区,供幼儿活动时用。户内活动区内容比较丰富,可设玩具区、认识区、小制作区、阅读区、音乐区、游戏区、表演区、娃娃家、小商店等。玩具区内可放设各种玩具、建筑材料等;小制作区可摆放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纸、笔、胶泥、拼图、绒布、剪刀、浆糊等;音乐区可放置各种打击乐器和收录机,以供幼儿随时使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各种实践,满足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和情感的体验,充分地模仿现实生活,表现自己的个性。他们在那里可以自由地看书、听音乐、玩积木、做游戏,也可以与小朋友互相交谈、有的操作、有的探索、有的说笑,充满了无限乐趣,也激发了幼儿很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⑵户外活动场地:户外活动场地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幼儿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幼儿在户外活动,可以经常接受空气的温度、气流的刺激和阳光的照射和呼吸新鲜空气,能够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因此,每个幼儿园都应充分利用条件为幼儿创设户外活动场地。户外活动场地可设置沙池、戏水池、种植园、饲养场、假山和大型玩具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房顶平面建筑“娃娃城”、“游乐场”等。环境要尽可能地绿化、美化、儿童化,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绿色的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生活环境。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要做到安全、方便、实用。创设户外活动场地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扩大有效的活动空间。一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都是平面设计,如果采取立体设计,就可以扩大有效的活动空间。
·注意活动场地中各部分、各种材料与器械间的结构,使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场地,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作与运动能力,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满足幼儿的各种不同需要。
·注意安全性。场地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首先,看地面是否安全、其次,看设备和器械是否安装牢固,有无松动、摇动等现象;再次是设备和器械是否适合幼儿身材高度;最后是地面上有无尖锐的、可能对幼儿造成身体损害的东西,如碎玻璃,带有锐角的石头等。
①沙池:玩沙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任何儿童游戏场中,沙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设沙池时应主意:
A.沙池的设置应大一些,太小的沙池不能满足幼儿的玩乐的需要,幼儿往往习惯双脚踩在沙中,做各种游戏。
B.沙池可方可圆,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只要有幼儿活动的场所就可设置。
C.沙池还要考虑到及时排水,防止沙板结,小型沙池底下可开排孔。
D.沙池中还可安放一些其它供幼儿玩耍的器件,如雕塑、圆环等。
②戏水池:戏水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能锻炼幼儿的毅力和胆识。
设置戏水池时,要:
A.注意戏水池的深浅程度要适宜,大小合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出深水区、浅水区。
B.注意戏水池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幼儿生命安全。
C.注意对戏水池水的处理,保证用水清洁卫生,定时对水进行更换消毒。
③种植园和饲养角:人能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能造就人。通常在一种脏、乱、差的环境下,人的一些粗俗行为会受到较少限制;相反,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户外场地搞好绿化、美化,可以为创设环境美提供条件。户外种植园,宜结合教学进行设置,种植些易管理、易见成果的植物。让幼儿亲手培植管理。有条件的可在种植区栽些富于生命力的绿色植物,既装点了幼儿园,又对人类健康有益,如种植松、柏、白桦等树木,还可以种些美人蕉、石榴等花卉。种植园内还可开辟小菜地,教师带领幼儿亲自栽种,了解蔬菜的特点、习性和用途,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开辟种植园应注意:
A.选择树种时,要能使院里既有常绿的树、又有落叶树;既有秋叶变黄的,也有秋叶变红的;既有春天开花的,也有夏秋开花的;既有观花卉的植物,也有观叶植物、观果植物,这样幼儿园就会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的大花园。
B.选择植物时,要注意选用有益树种,要选择病虫害少、飞絮少、无毒无刺、无怪味的植物,而且要做到适地栽种。
C.种植时要注意植物间的高低搭配,使它们种在一起时,高低错落有致,不要种满圆都是大树或都是小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铺些草坪,修上凉亭,开辟一些孩子们自己动手管理的小菜园、小花园、小农场等。
D.种植的位置要适宜,一般要离窗5~6米远,以免影响室内通风和透光。
在种植园附近可设饲养场,喂养一些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如兔、鸽子、鸟等,应引导幼儿细心饲养,注意观察。这不仅改善环境,而且还可以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劳动及其收获的快乐。
④大型玩具区:大型玩具区是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转换活动内容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幼儿可以尽情地玩耍、嬉戏、娱乐、锻炼了身体、发展了动作、增强了相互交往,获得了愉快和满足。在大型玩具区内可设置多种式样的滑梯、攀登架、跷跷板、秋千、钻圈、转椅和组合玩具等。这些大型玩具要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结构合理、美观实用。大型玩具区的设置要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幼儿的安全、使幼儿能愉快地自由自在地游戏。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精神环境是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之中的。物质环境是一种可见的有形的环境,而精神环境则是一种无声的无形的环境,然而精神环境对人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对幼儿来说要比成人的影响更大更重要。因为幼儿年龄小、自主性差,加之幼儿善于模仿、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感染,所以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由人和人的交往关系以及各种信息的传递构成的。由于交往的关系和信息传递的内容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环境应是文明的、正派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构成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幼儿园保教人员的道德、情绪和情操;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
⒈保教人员的道德、情操、情绪 幼儿园的教师和保育员,一方面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一方面她们本身又构成了一个幼儿园的人的环境。教师和保育员的一举一动,无不以环境所特有的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和保育员,都应对自己是构成幼儿园环境的因素之一,有一个清晰的自觉意识。作为人的环境因素,幼儿园的教师和保育员都应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饱满的情绪、真诚的爱心、亲近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又严格要求幼儿;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
⒉幼儿园生活的组织和安排 幼儿园的生活要丰富、有趣、和谐、有序。教师应使幼儿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乐趣、有新意感。要做到这点,需要协调好各种活动,要在活动内容和形式、方法等方面经常有变化。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游戏活动,做到动静变化、室内外变化,全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等。组织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吸引幼儿积极愉快地参与每一项活动和游戏,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工作要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团结、和谐、轻松、愉快、温暖、安定,人际关系亲密融洽的良好环境。
⒊对幼儿采用正面教育方法 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富于模仿,道德认识尚处在“他律阶段”。也就是说,幼儿自己不会给自己提出任何要求、不大能够判断是非,而是成人的行为规则提出来以后,他就去遵守或者往往以成人的指示为行为标准。根据这一特点,幼儿的品德教育必须是正面的、具体形象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示范性的,因此,采取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多用肯定性和鼓励性积极语言,不要用那些怀疑性的否定性的消极性语言。当幼儿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受到肯定和鼓励后,幼儿就会产生积极性和自信心。这种心态就是幼儿良好的健康状态。如果幼儿遭受到的是老师的责备、否定、质问,甚至把幼儿叫起来,当众批评,或对幼儿采取冷淡的态度等,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就会受到伤害,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美国加州东海大学幸福家庭推广中心的一项研究指出:孩子经常“生长在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生长在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生长在恐惧中,便学会了焦虑;生长在无助中,便为自己抱憾;生长在荒唐中,他就会觉得羞愧;生长在羞辱中,便会产生罪恶感;生长在嫉妒中,他便学会了怀恨;生长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长在包容中,他就学会忍耐;生长在接纳中,他便学会了爱人;经常受到肯定,他就学会了自重;生长在分享中,他便学会了慷慨;生长在安全中,他就充满信心;生长在友爱中,他将乐于生存。”可见,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要对他们采取正面的教育方法,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以上阐述的几个方面因素是构成幼儿良好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它们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果只有良好的物质环境,而没有教师的积极努力工作,全园上下的协调合作,再好的物质环境也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反之,只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而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工作效果也同样会受到限制。因此,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优化物质环境,而且要优化精神环境,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任务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活动形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得到情景体验,知识启迪,从而促进幼儿体、德、智、美的全面发展。为达到上述目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完成的任务有:1.创设良好的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环境的创设。2.改善不良环境。对不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环境、设备要设法加以改善,克服环境创设的形式化、片面化,促进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3.优化幼儿园环境。已经创设的环境应力求使它优化,使它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还没有创设起来的,要抓紧时间加以更新、优化,使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更加贴近生活,跟上时代节拍,体现社会新的风貌、朝着美化、净化、绿化、儿童化、教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思考题:
1.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含义是什么?
2. 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有什么特点?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 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幼儿教育学:第12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相关文档:
幸福教育学心得体会09-01
教师教育学心得体会(3篇)09-14
【教育学习文章】小学圣诞节晚会主持词09-25
【教育学习文章】学雷锋活动总结: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11-01
纪律教育学习月心得体会11-07
纪律教育学习月心得体会11-07
民警纪律教育学习月个人剖析材料11-07
【教育学习文章】交通运输厅XX年全省道路水路春运电视电话总结会议讲话稿11-26
2023年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8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