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3线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第Ⅲ标段
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路线起于漩口镇水泥厂对面,起点里程K1016+788.415,新建漩口大桥跨漩口镇古溪沟和工业园区,漩口隧道穿过白云山,出隧道后为新建寿江大桥跨寿江(紫平铺库区),与G213线原有公路相接,终点里程为K1019+220.000,路线全长2.405公里。
路线走廊主要处于九顶山华夏系构造地带,为龙门山华夏系构造体系之一段。标段内有河谷、山地、丘陵、阶地,最低处为紫平铺库区,海拔约830米。河谷较开阔,呈“U”形,岸坡坡度一般为10°~25°,冲沟较发育。从水文资料上看,地表河流主要为岷江、古溪沟、寿江。夏季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每年洪水多出现在6~9月。
该区域距离“5.12”地震震源映秀较近,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本标段采用的是施工总承包模式,业主下设代建办进行项目管理,施工合同总价为1.36亿元,合同工期为730天。本项目实际开工日期为2011年7月19日,交工时间为2016年1月17日。主要参建单位如下:建设单位: 汶川县交通运输局、代建单位: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四川国际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二、设计概况
1、勘察设计过程简述
汶川县交通局与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G213 线映秀-都江堰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设计项目组于2009年6 月11 日基本完成外业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随后转入内业设计。2009 年9 月下旬完成《G213 线映秀-都江堰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送审稿)》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并于2009 年12 月下旬完成了全部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工作。2010 年1 月,漩口工业园区“立敦电子科技(阿坝州)有限公司”经现场核实,路线从“立敦电子科技(阿坝州)有限公司”厂房中心位置穿过,对该厂的建设影响较大,后确定将漩口大桥处线位向漩口水泥厂平移40 米。项目组根据确定的移线情况重新进行勘察和设计,于2010 年3 月完成G213 线映秀-都江堰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Ⅲ标段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2、设计技术标准如下: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40Km/h
路基宽度:8.5m
行车道宽度:7.0m
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隧道中间段:水泥砼路面)
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50、大中桥1/100、小桥及涵洞1/50
地震基本烈度:Ⅷ度
3、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主要工程简称为“两桥一隧”,漩口大桥共4联连续梁,长度254.74m,其中桩基长度977.5m(含路基抗滑桩),混凝土6325m3,钢材977t;寿江大桥共5联,全长436m,其中桩基长度1300m,混凝土14066m3,钢材2498t;漩口隧道全长1530m,其中混凝土60435m3,钢材3803t,洞内石方开挖144000m3。
4、工程重难点
本标段工程重难点,一是新建漩口隧道为高瓦斯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等安全风险极大;二是寿江大桥梁主体为深水深基坑施工,施工场地十分狭窄,有效施工工期极短,施工组织十分困难,安全风险及难度极大;友谊隧道为既有线病害整治,施工干扰及安全风险很大;与此同时,整个工程地处深沟狭谷,洪水威胁很大。
三、施工过程总结
1、施组以及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效果对比分析和优化
项目部以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管理规程以及相关规范等为依据,按照项目总体→单位工程→危险性较大、关键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并上报了实施性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基本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认真执行施工方案,陆续完成了临设施工、深水基础桩基施工、高桩承台施工、双支薄壁墩施工、主桥连续梁悬臂施工、引桥连续梁满堂支架施工、隧道管棚施工、隧道三台阶开挖留核心土、瓦斯监控、监控量测等,从实施效果来看,质量安全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工期上与施组相差较大,主要原因在于:1)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2)施工组织不到位;3)自然环境因素影响;4)项目缺乏资金的影响;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受地理位置限制和成本因素影响,采取的施工措施较多且往往进行多次优化。如高桩承台的支架措施、0#块现浇托架、连续梁满堂支架与钢管支柱相结合、挂篮后锚利用竖向预应力筋、挂篮预压采用0#预埋反力架预压等方案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各工序清晰、循环紧凑,再加入瓦斯监控措施、通风措施等执行基本到位,全过程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但受地质条件影响,遇到最多的问题集中在围岩变形上。因此,里程实际的围岩等级往往与设计地质调查不符合,支护参数调整较多,工程量增加较多。
word/media/image1.jpeg word/media/image2.jpeg
高桩承台 0#块
word/media/image3.jpeg
寿江大桥栈桥
word/media/image4.jpeg word/media/image5.jpeg
0-3#墩连续梁 6-8#墩连续梁
2、工程技术重难点施工过程与技术难题解决情况
2.1、寿江大桥主桥桩基
寿江大桥主桥主墩为4#、5#墩,4#墩桩身长度64m,直径2.5m,其中埋入河床以下长度为46m,自由桩长度18m;5#墩桩身长度84m,直径2.5m,其中埋入河床以下长度为68m,自由桩长度为16m。存在的施工难点为:
施工区位于紫坪铺库区,受水浸泡后边坡松动易垮塌,地质条件复杂;受紫坪铺水库蓄水影响,枯水期短导致有效施工时间短。
处理方案:
(1)经过方案比选,对钻孔平台外围堆码麻袋围堰,钻孔平台用混凝土硬化,孔桩内安设水下钢护筒;对地质条件进行复核,经过专家、设计、建设及监理单位反复探讨、论证,减短桩基长度。
(2)为应对有效施工时间短的问题,项目部对历年库区蓄水水位进行调查后才确定的施工计划,并增加钻机数量,加大资源投入。
word/media/image6.jpeg
麻袋围堰
2.2、寿江大桥水上作业
新建寿江大桥位于紫坪铺库区内,主桥桥面标高896.409m,库区最高蓄水水位为877m,蓄水后江面宽度由约80m变为约320m。施工难点为:
进入蓄水期后,通往寿江大桥主桥以及第三联连续梁的施工便道被水淹没,运输通道阻断,无法施工。
处理方案:
项目部编制上报并实施了寿江大桥栈桥施工方案,作为材料运输、吊装通道,确保库区蓄水期间寿江大桥能连续施工。
word/media/image7.jpeg
寿江大桥栈桥
2.3、瓦斯隧道施工
漩口隧道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进出口围岩以炭质页岩夹薄煤层为主,岩层较为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裂隙水较多,其中高瓦斯区(瓦斯涌出量≥0.5m3/min)长达1140m、V类软弱围岩长达550m,该隧道为1级风险隧道。施工难点为:
(1)瓦斯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易辨识,其溢出、聚集均会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
(2)影响瓦斯燃烧、爆炸的因素多,任何疏漏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处理方案:
(1)加强监控,及时预警。根据施工合同由业主组织对瓦斯监控及地质预报进行单独招标,引进了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瓦斯监控的专业队伍,提供了技术保障;瓦斯检测采用了人工监测(使用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与自动遥测(瓦斯自动探头与瓦斯测报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在掌子面、二衬台车、回风流设置固定探头监控,监控数据通过数据线及时反馈到进出口洞外设置的瓦斯监测中心,由专职值班人员实时跟踪记录,并在告示牌上明示;每作业班安排专职瓦检员使用便携式瓦斯检查报警仪在作业区进行局部探测。
word/media/image8.jpeg
瓦斯监控数据及月报
(2)对进入洞内的所以机械设备进行防爆改装、洞内电缆连接采用防爆接头、严格动火作业制度和进出动洞人员登记制度等。
word/media/image9.jpeg
进洞登记照片
2.4、友谊隧道病害整治
友谊隧道位于原G213线都江堰与汶川分界线上,为运营隧道,是通往水磨、映秀的交通要道,其交通量很大,特别是大型货车车辆众多,拥堵严重。施工难点为:
(1)大量的社会车辆,特别是当地货车司机对施工的抵触、干扰造成无法连续对混凝土浇筑。
(2)超高、超宽、超速车辆对施工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处理方案:
(1)由政府部门发出交通管制公告,协调当地交警配合交通管制。
word/media/image10.jpeg
交通管制公告
(2)在隧道进出口设置限高架,安装限高、限速安全警示牌,占道时安装导流标示,安排专人指挥交通。
word/media/image11.jpeg
限高架照片
3、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情况及取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3.1 喷射混凝土代替模筑混凝土加固
本标段友谊隧道二衬加固的原方案为利用模筑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25cm,但由于该隧道为既有运营隧道,模筑台车进洞后,导致有效净空大大缩小。因此,项目部与设计院及相关专家组共同研究论证,该用喷射混凝土代替原模筑混凝土。由此,可取消模筑台车,增大有效面积,减少交通影响。
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引进专业化施工队伍—中铁岩峰,对喷射料的有限利用率、速凝剂用量、混凝土配合比均、喷射后表面平整度等进行了反复试验,通过两个试验段试验后最终大面积实施。
word/media/image12.jpeg word/media/image13.jpeg
试验段(一)喷射表面 试验段(二)喷射表面
4、主要设计变更及实施过程
4.1漩口隧道
漩口隧道主要变更内容为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报告以及因地质条件变化、变差,围岩变形、出水,调整支护参数,增加支护措施。每次调整变化长度为5-20m不等,累计变更次数约70次。
4.2 桥梁工程
桥梁变更主要涉及基础及下部结构的:寿江大桥4#、5#主墩承台标高提高、桩基长度变短或增长、路基抗滑桩施工工艺由挖孔桩变更为钻孔桩等
四、其他相关工作小结
1、安全生产投入情况
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投入计划,发生的安全费用均在财务的单列科目中入账。截止2015年2季度,安全费用累计投入289.7万,占合同总价的2.1%,做到了安全费用足额投入。
word/media/image14.jpeg
2.管理制度情况
2.1安全质量目标管理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根据相关文件,结合项目自身情况确定了本项目总体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并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对安全质量管理目标进行了细化。
在目标细化的基础上项目按照“一岗双责、岗岗有责、党政同责”的原则,制定了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项目部将安全责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
2.2 施组、专项方案管理及技术交底制度
项目部在开工前编制并上报了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过审批后,按审批意见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了动态管理。
项目部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了专项方案,涉及满堂支架、托架、挂篮、钢支撑、大型吊装、合拢段等,均按照审批程序进行了上报,并对审批意见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方案中对结构安全也均进行了检算。
在方案完善的基础上,项目部总工及项目工程部按照已制定的技术交底制度执行二、三级技术交底,交底不仅针对作业工序,也包含了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技术措施。
2.3 危险源管理情况
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评审工作由项目经理主持,总工程师组织,安质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加完成,每年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更新。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程序是按照识别风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识别与风险有关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有关的法规要求→确定控制措施→运行控制→监测→合规性评价→改进流程进行的。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根据《不可接受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清单》编制了相应应急预案计划、演练计划以及针对危险源的控制方案,应急预案编制参照了《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汇编》和《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4 安全质量检查及教育培训
2.4.1安全质量检查
项目部建立了安全质量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执行了每周定期检查、安全人员日常检查、班组自查自纠、项目经理带队的月综合大检查等活动。公司安质部根据督查计划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项目开展安全检查。
检查过程中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违反施工程序的现象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有关班组和人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整改情况。
word/media/image15.jpeg
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图片
2.4.2安全质量培训
项目部十分重视进场劳务工的岗前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定了培训计划,由班组长负责,班组安全员组织,群众安全监督员配合完成。对进场的人员均进行了三级教育和岗前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了受教育率100%。
施工中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质量活动月”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确保了安全质量零事故。
word/media/image16.jpeg word/media/image17.jpeg
岗前教育 安全教育培训
word/media/image18.jpeg word/media/image19.jpeg
三级教育培训 安全月宣誓活动
2.5 特种设备及大临设施管理
项目部按照《特种设备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制定了本项目的特种设备检查、管理、验收制度。项目部对进场特种设备的检验结果及证件进行了备案,并定期进行了复检,建立了特种设备管理台帐。
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二公司工程部《关于印发项目临时设施建设(暂行)规定的通知》结合施工现场,编制了大临设施的检查、管理、验收制度。完成了大临设施的分级验收,做好了验收记录。
2.6 其他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安全方面,项目还建立了安全费用管理使用、安全生产例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工种)操作规程、现场动火与消防管理、易燃易爆品或火工品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制度。
在质量管理方面项目部还建立了:工程测量(监控量测)制度、施工图核对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及旁站制度,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配合比试验、拌合站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等制度。
3.现场管理
3.1隧道施工现场管控
漩口隧道为1级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就隧道施工安全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了动火作业制度、通风制度、进出洞登记制度、瓦斯监控制度、领导轮流带班制度。
(2)严格落实安全专项方案:如通风方案、防坍塌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方案、瓦斯监控方案。
(3)及时进行了相关技术交底,由工程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每日对各工序严格进行交底,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定期进行洞内监控量测,对数据收集分析后指导下一步施工,严控支护滞后、安全步距超限等情况。
(5)在地质预报中引入专业队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采用TSP203、瞬变电磁探测、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等多种方法对地质情况进行复核,并形成报告资料,在发现地质条件不满足结构安全时立即组织相关方到现场开展变更会议。
(6)在关键工序、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面由项目班子轮流带班盯岗。
word/media/image20.jpeg word/media/image21.jpeg
方案审批照片 瓦斯监控数据
(7)项目部共编制了应急预案11个,组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有效验证了应急预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word/media/image22.jpegword/media/image23.jpeg
应急演练照片 应急预案照片
3.2 桥梁施工现场管控
寿江大桥有深水基础、高空作业、水中作业、满堂支架现浇、大吨位吊装等多项高风险作业。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对风险源识别后精细策划,将任务细分、责任细分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风险管理预案,抓住安全质量管理要点,确保了桥梁在2014年底顺利合拢。
3.3 职业健康及环境管理
项目部对职业危害场所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了体检,建立了体检档案,本工区不涉及地方传染病,施工人员均按规定配戴防尘口罩、防护面具、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品,无职业病病例发生 。
环境管理方面,项目建立了环境保证体系,未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没有发生污染事件、居民投诉、媒体曝光、行政处罚的事件。
3.4质量管控情况
项目部通过试验检测对进场原材料均进行了认真检测控制,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对一般工序均采取“三检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对隧道、桥梁内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工程、工序均采取领导带班制度管控。管控中,对工程质量及时进行质量评定,有效遏制了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总体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管理:1、委外试验:型钢7批次,波纹管10批次,钢绞线6批次,锚夹具12批次,路面压实度4点;2、自检:钢筋母材:147组,粗集料222组,细集料68组,水泥135组,钢筋机械连接40组,混凝土2568组,桥台、路基压实度6段;3、配合比选定情况:漩口隧道各类配合比13个,桥及友谊隧道因采用商混,由商混站提供各类配合比11个
以上试验报告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为本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word/media/image24.jpeg
半成品检查
word/media/image25.jpeg
试验检测报告照片
word/media/image26.jpeg
试验检测设备校准证书图片
3.5 工期控制情况
考虑到本项目存在施工难度大、工期任务紧的问题,项目进场后围绕施工任务认真组织安排。原计划2013年7月19日完工,但施工中还是遇到了较大阻力,导致施工工期延长,主要为自然灾害、地质条件变化、村民阻工。
项目部多次就影响工期的相关原因及时上报参建单位,申请给予了工期调整。2016年1月17日项目完成交工验收。
五、施工大事记
2011年7月19日,项目部开工。
2012年5月4日,紫平铺蓄水,造成主桥桩基施工停工。
2013年7月10日,漩口镇古溪沟发生泥石流,造成项目部停工。
2014年9月15日,寿江大桥主桥合拢。
2015年6月5日,漩口隧道贯通。
2016年1月17日,项目完成交工验收。
六、工程交验情况与评价
2016年1月14日,业主组织有关各方进行交工验收,1月17日交工验收完成。评价如下:
一、工程质量评价:
1、各工程实体质量、观感质量一般;
2、施工单位有完善的原始记录、质量自检资料,数据真实可靠,满足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监理单位的签认和抽查频率符合规范要求。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情况良好,标段整体质量评定合格。
二、合同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承包人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整有效,施工中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制度及合同文件的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执行情况良好。代建、监理工作规范科学、合理有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了监督、控制的目的,很好的履行了合同文件规定的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基本完成,合同执行情况良好,工程质量合格,同意交工。
三、遗留问题、缺陷的处理:根据《交工检测意见书》第六条,施工单位已对遗留、缺陷问题进行修复处理。
四、交工证书签发后本合同段工程移交给建设单位,缺陷责任期内因施工单位责任造成的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
七、工程获奖情况
无
八、经验和教训总结及需要改进、建议的内容
本项目部从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1、施工工期目标未完成,严重滞后,原合同工期为730天,实际为1643天;2、项目部亏损严重,根据亏损项目专项审计意见,本项目亏损达到4000万元。
重视项目部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时收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并与计划目标比较,发现偏差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调整。重视项目部的日常管理,从小事抓起,从落实、跟踪、反馈入手,为施工成本管理积累施工技术方面的重要数据和支撑。
本项目部从技术管理工作来看,有许多值得反复推敲之处,从方案编制的深度、评审及优化管理的细度、技术交底下发的程度、实施及纠正的时效性等都存在欠缺和遗憾,今后应更加重视和发挥施工技术管理对施工成本的引导与影响。
编制人:林海波
编制单位:中铁八局G213线映都项目部
编制时间: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G213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相关文档:
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方案09-01
施工技术心得体会(精选23篇)10-19
G213项目施工技术总结04-02
公司重大施工技术方案(专家)评审管理办法05-26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施工技术方案集中编制管理办法试行)05-26
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2016.01最新版)05-26
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6篇07-17
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格式5篇07-25
施工技术心得体会(精选23篇)09-08
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共7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