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反思

时间:24-04-13 网友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1

  在教学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想的: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套圈游戏导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例题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的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我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反思2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要想比较中国人和韩国人谁的身高更高一些,应该怎么办?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判断“李强所在的小学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所以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身高”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在判断健康队和幸福队,哪个队会赢?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鼓励性的语言还少些,以后在这方面多多努力。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平均数》教学反思3

  6月12日我执教三年级“平均数”第二课时。在教学时,我首先多媒体“丽丽分糖果”让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分比较方便。在新课时,让学生计算开心队和欢乐队的平均身高时,我让学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其中有6个小组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在计算时,他们都觉得很困难,我提议他们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只有一个小组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出来。我因此向学生说明:两种方法的特点,移多补少的方法只宜数据相差不大,而且份数不多。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也准确,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也很好。整个教学可能时间控制得不够好,使学生练习的机会少一些。

《平均数》教学反思4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平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平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比平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平均数》教学反思5

  今天讲的四上《平均数》,从备课,上课两方面作出以下反思:

  1.在备课方面,准备不够充分,备课太粗糙,一些预设过于简单甚至没有,比如在讨论王云投中的7个和平均成绩7时,没有作出预设,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作出精准而具有引导性的反应。课上题与题、话与话之间的过渡语准备不足,习题出现的有点突兀。

  2.在上课方面,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不够活跃,可能由于自身有些紧张,让部分学生过于拘束,气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讨论,蜻蜓点水般跳过了本节课的难点,致使有些同学不会用适当的语言去解释后边游泳池和平均寿命两道实际问题。这一段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说,去解释,当然,在这一方面,我的答案有些简单,没有更深入的去说,当学生说到平均数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仅此而已,还需要再补充:有些数比平均数高,有些数比平均数低。

  另外,在比较投球比赛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透,在学生达成共识,没有争议时,还可以继续问,让生生之间互相争论,缓解课堂气氛。在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要给学生任何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让生生互动。在讨论中得出答案。

  综合一整节课,节奏稍微有些快,当学生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此停止,立马公布答案,导致有些反应慢些的学生思维跟不上。以后上课要收弛有度,快慢得当。

《平均数》教学反思6

  一、问题引导学习,提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第一题是计算七年级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讨论,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学生没有出现老师预想的两种计算方法,都是直接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很准确。因此,我觉得这个引例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即使改变班级的人数,同学虽然都能正确的计算出来,但是始终没有体会能不能权的意义和重要程度。

  问题二中,求三郊县人均耕地面积。这个问题是课本中的引例,由于学生已经对问题一进行了研究,对权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还不太理解,因此给出了两个问题

  追问1:用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求三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合理吗?为什么?追问2: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那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这两个问题是让学生第二次体会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上面两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问题的分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本节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基本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以任务布置──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学程序,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分析、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本质属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就完成了从背景引入、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属性的分析、比较、综合,到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一个概念教学的初始步骤.

  二、设计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我在引例中的分析阶段,设计了两个体现概念的问题,以此展开活动。

  (1)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哪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2)若n个数X1、X2Xn权分别是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如何计算?

  在得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后,在例题的处理中,就缺少有效的问题提问:在此处除了课本中的问题外,还应设计以下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1)如果以四项测试成绩同等重要的标准进行招聘,你认为合理吗?

  (2)招聘口语或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时,公司侧重于哪些方面的成绩?给出的比值是否能体现这些方面更加重要?听、说、读、写四种成绩的权分别是多少?

  (3)比较两个问题的结果,谈谈你对数据权的作用的认识。

  (4)若听、说、读、写的成绩分别按20%、20%、30%、3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如何计算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与(2)相比,数据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若在此课中出现上述的问题串,围绕权的实际意义而设计,环环相扣,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权的意义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在展示权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生成问题情景,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引发深层次思考,体会权的本质属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7

  《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在例题教学中,课件出示了“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我就问要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先求什么?当学生感受到要先求出总数,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导学案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这堂课教学中,也有不足:有少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意义还比较模糊,在实际习题中的应用还搞不清楚,因此还需要让他们逐步地体会和掌握。计算中正确率不高,应培养孩子认真、细心地良好习惯。

《平均数》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今后学生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未知世界已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充满着猜想和探索。因此在本节课中,力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让观点交锋。让智慧碰撞,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探究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激趣创设组织引导的方式教学本节课。

  2.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

  3.评价方式:本节课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4.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课件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电脑出示姚明的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姚明。)你们对姚明有哪些了解,谁愿意说说?

  生:姚明身高2.26米。

  生:他在美国NBA打篮球。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姚明哥哥,自从加入美国NBA之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巨星。姚明哥哥技术全面。尤其是罚球百发百中。(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这又是谁?(蓝猫。)它带着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虽然它们个子矮,但特别不服气,一定要与姚明队比比谁的投篮技术好。同学们,你们愿意当裁判吗?(愿意。)那好你们来评判一下两个队哪个队投篮更准!

  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继续来看大屏幕,这是两个队在相同的时间内投篮的情况,姚明队只有4人,投中篮球的数量分别是:1号队员投中6个,2号队员投中4个,3号队员投中6个,4号队员投中8个。蓝猫队则派5个。前来应战。谁能介绍蓝猫队每名队员投篮的情况?

  生:蓝猫队1号队员投中5个,2号队员投中6个,3号队员投中5个,4号队员投中4个,5号队员投中5个。

  师:你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哪个队投篮更准呢?请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蓝猫队投中的总数多,投中25个,姚明队投中了24个,所以蓝猫队投篮准。

  师:有多少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

  师:谁还有其他想法?

  生:投中最多的队员在姚明队,他投中了8个,姚明队投篮更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应该看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几个球。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请举手。

  师:通过你们的总结,要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有这样3种情况:第1种,比较投篮的总数。第2种,一个人投中的多,就代表整个队伍投得准。第3种,求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准,比较总数就行,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不合理,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占便宜。

  师:还有的同学认为,一名队员投得多,就认为该队投得准,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一个人的表现,不能代表整个队伍的情况。师:这两种方案都不行,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投篮投得准,谁知道怎样比较才合理呢?

  生:求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二)探究平均数的方法及意义

  1.探究平均每个队员投中个数的两种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怎样求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准备了学具,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具小组合作,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研究。

  师:谁愿意汇报,汇报时先说出你们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讲怎样求的。

  生:我用的是摆学具方法,把多的部分放到少的那里,这样就求出了姚明队平均每个队员投中6个,蓝猫队平均每个队员投中5个。

  师:小组分工明确、操作熟练,通过把多的移给了少的,很快地求出了平均每名队员投中了多少个篮球,谁来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请这两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求的。

  师:看来求平均每个队员投中多少个篮球,有两种方法:(1)是用操作的方法;(2)是用计算的方法。当然解决问题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方法。

  2.揭示平均数。

  师:哪个队投篮更准呢?(姚明队。)

  师:姚明队的6个,蓝猫队的5个,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这两个数还有新的名字吗?(板书:平均数。)

  师:原来姚明队、蓝猫队每名队员投中的不一样多,由于把多的补给了少的,这样每个队员投的一样多吗?(一样多。)这个6和5是每个人真正投中的数量吗?(不是,这是两个队投中的平均值。)

  3.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了两个队谁投篮投得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平均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数据:

  (1)小刚、小红、小华、小军4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0岁。

  (2)哈尔滨师范附小三年一班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不服气的.蓝猫—《求平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__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不服气的蓝猫—《求平均数》教学纪实与反思138厘米。

  (3)王明期中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8分。看到这条信息你们能知道什么?(最后屏幕打出实际成绩100分、98分、96分。)

  师:看来平均数并不一定代表实际数量,平均数应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平均数,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的资料在哪里找到的?

  师: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学习数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方法。

  三、解释应用,内化升华

  师:蓝猫队没有姚明队投篮准,但特别不服气,它们用刻苦训练来提高技术,你们看(课件出示。)

  1.观察蓝猫队前4天投中篮球情况统计图,请你们计算出平均投中多少个?你们先猜测一下,平均数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大概是多少?谁来说?(出示课件。)

  生: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应该是200。

  师:你们猜测得对不对呢?我们把第一张答题卡拿出来,自己验证一下。

  师:谁愿意拿着你的答题卡到前面来汇报?

  师:谁愿意来评价一下这名同学的汇报?

  师:你能发现同学的优点,这也是你的优点。

  2.蓝猫队员骑自行车训练体能,观察统计表,求平均数。

  师:蓝猫队不但天天练习投篮,而且天天加强体能训练。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把第二张答题卡拿出来。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来汇报?

  3.蓝猫队队长看到队员们刻苦训练,它为队员们每天买矿泉水,但是账单被小蓝猫不小心弄污了,你能帮它们算出第4天买了多少瓶水吗?(课件出示。)

  师:根据前3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估计第4天饮用了多少瓶水?

  师: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把第三张答题卡拿出来,小组先讨论,然后解答验证。

  师:根据这4天饮用矿泉水的数量,你能知道什么?

  师:小蓝猫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刻苦的训练,在这里我们共同祝愿它们取得优异成绩,好吗?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来求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那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先把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在统计表中,然后再求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只列式不计算。(学生汇报。)

  师:回家后把结果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利用计算器来帮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小组之间自主研究、合作探索,学会了用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反思:

  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综观全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整节课以不服气的蓝猫这一主线贯穿全课的始终。首先,教师利用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的投篮更准一些?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的认知冲突搭建辩论的平台。其次,在学生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价值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升华、感悟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整节课的设计巧妙、自然地利用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既注意知识间的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求平均数的过程,渗透了移多补少、估算、推测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促进理解力、探究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

  本节课重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与强化,当学生算出平均数之后,重视引导学生理解6和5表示的是什么?5是指蓝猫队每个队员都投中了5个球吗?在教师持续质疑之下,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体验到这两个数并非指每个队员实际投篮的个数,而只是代表着一个队的平均水平。在后面教学中又增添了让学生估测蓝猫队前4天平均每天投中多少个篮球。学生在估测活动中感受到了平均数的取值范围。至此,可以说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数学理念,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但回顾整个教学实践,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之处:

  1.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

  2.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教师问道:怎样能知道姚明队和蓝猫队哪个队投篮投得更准一些?有个学生直接说出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这时教师没有灵活地改变教学预设,而是继续追问:我们和他们比投篮的总数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后因势利导:你们知道用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平均数怎样求呢?你们来试一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生成学案,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9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平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平均数》教学反思10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法,我对“统计中的平均数”的课尾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自感效果不错。

  (课尾)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假如请你给自身的这节课打分,你会给自身这节课打多少分?(满分100分。)

  生1:我觉得我听得很认真,学懂了,可以打95分。

  生2:老师,我没有举手要发言,我想只能打76分。

  生3:我可以给自身88分。因为我在小组活动时表示的很好。

  生4:我可以给84分,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我听懂了,但是我发言不积极。

  生5:我这节课表示一般,只能打85分。

  (教师板书:95、76、88、84、85)

  师:假如一节课获得85分算优秀,你们这节课能算优秀吗?

  生(齐声):能算优秀课!

  师:根据是什么?76分能行吗?

  生:光看95分、76分都不行。我算了一下,这五个分数的平均数是(95+76+88+84+85)÷5=85.6(分),85.6分超越了85分,所以我们这节课是优秀课。

  反思:

  对学生而言,“给自身当评委”是少有的事。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被老师评价,对于学生评价自身这种形式学生感到新奇、难得,因此特别珍惜这次为自身当评委的机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评述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深刻地感受平均数的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体验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评价中教师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心声,尤其是学生敢于说自身的缺乏。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一堂课下来,经历了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接触了多方面的知识,此时学生大脑疲乏,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假如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开放性课尾练习,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增强注意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这节课正是这样做了。

《平均数》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这节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大课间活动的“跳跳球”比赛入手,激起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跳跳球”的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矛盾激化中引出了“平均数”,使学生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平均数迫切需要。在学生的亲身感受中得出了求平均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且学生自己道出了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的可比性。通过举生活中的平均数例子,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算出小组平均身高后,让学生继续挖掘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新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让学生估算再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情境辨析,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数学交流”的能力,通过三种情境的辨析进一步深化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改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学生在“跳跳球”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设计小马过河的情境:小马过河,小马身高1.6米,河的平均水深是1.5米,小马能过这条河吗?这一情境使孩子在争论通过对“平均水深”的深刻理解,得出结论“小马不能过这条小河”,从中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

  三、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

  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当学生看到在严重缺水地区三口之嫁平均每月用水量约为280千克,与林沂三口之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23吨进行比较谈感受时,学生第一反映是“节约水源”,从一组数据比较中使孩子们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四、自主评价巧妙总结

  通过给这节课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再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同时为课堂小结做好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遗憾之处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不够深入,例如课堂上不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前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平均数》教学反思12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不论你准备了多么好的教具,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果语言没有条理,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在讲课中语言要清楚、准确、有条理、逻辑性强,对中低年级的小朋友要多用儿童易懂的语言,总之在教学中语言要精练。

  语言精练,是不是少讲几句就叫语言精练呢?不是,语言精练是指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上,使学生一听就懂。那么精练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认真备课,深钻教材中得来的,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围绕着重点、难点和关键考虑需要讲哪些话,提问哪些问题,哪里要多讲,哪里要少讲,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语言精练。

  在组织教学中,可以姿势助说话,用“目光”“走动”等简单的动作来代替你的课堂管理,以便减少教师说话的次数,使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语言应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教师就要精神饱满,讲课声音有轻有重,使孩子们爱听。上课时教师两眼的注意力不能放在教案上,而要放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当他们听懂的时候,教师就不要再重复了,要让学生多讲、多练。俗话说:“百听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教师在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模仿力是很强的,要想让学生用精练准确的数学术语来回答问题,教师讲课时就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对学生在课堂里每一个正确的回答,都要给以及时肯定,热情鼓励。对答错的同学要给以热情帮助。尽管老师只用了“好”“很好”“问得好”“说得对”这样一些简单的话语,但由于亲切、真诚、准确、公正,充满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

  总之,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幼稚、好奇、求知欲强,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一代新人,教师就要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溶化在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平均数》教学反思13

  平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平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平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平均数》教学反思14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三位老师投篮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老师的投篮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课件演示,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3个成员的平均成绩和4个成员的平均成绩,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四是平均水深和平均寿命这两道说理题,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学生有形成问题,但教师未给予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教授得不够深刻。

《平均数》教学反思15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学生在什么知识点上会产生思维障碍,就在这个地方解决,为了弄清例2怎样计算,让学生运用例1探索的方法,类推迁移,尝试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类推到“做一做”练习之中。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出示例2时,问与例1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我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我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平均数》教学反思》相关文档:

《平均数》教学反思10-26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0-30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11-19

《平均数》教学反思11-27

2023年《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12-18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_201-10

2023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300字(通用6篇)01-13

冀教版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01-14

2023年《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1-24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反思02-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