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

时间:23-10-16 网友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篇1

一、探究准备

课前热身:《谈天说地》环节,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新闻等进展课堂交流,本课因为和课题相关的缘故,三个学生所展示的题目多为仿生学类的课外知识。〕

二、探究过程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同学们查找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如今来交流。〔师出示蝙蝠与雷达的图片〕

生:我知道有关蝙蝠的寓言

师:今天先不来研究寓言故事,请坐。

生:我知道吸血蝙蝠。

生: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

生:蝙蝠是一种夜行动物。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一种夜行动物?

生:因为他夜间飞行。

师:综上所述,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你们对雷达又理解多少?

生: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子机器。

生:雷达可以根据电磁波往返的时间测得阻波物体的间隔 。

生:雷达装在飞机上,可以测得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师: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翻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蝙蝠与雷达是什么关系?

2、人们在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人们是怎样从蝙蝠和雷达身上得到启示的?

为了让学生明确问题,老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

学生快速阅读。

三、探究体悟

师: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个机器,到底他们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生: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创造雷达。

师:对于这个答复大家满意吗?

生:满意。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蝙蝠有什么本领?

生:蝙蝠边飞边发出超声波,在夜里找到蚊子。

师:哪一个自然段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

生:读描写蝙蝠飞行本领高的段落〔第三自然段〕

师:人们怎样在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生: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师:这是一份表格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完成表格前把第四、五自然段好好读读,边读边完成。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不要把原文抄写下来。

学生阅读段落,完成表格。老师搜集了五张有代表性的表格。

学生完成后师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文中有个词语“横七竖八”是什么意思?

生:密密麻麻

师:是否和密密麻麻是一个意思?老师的脸上有密密麻麻的点,能说成老师脸上有横七竖八的点吗?

生:横的有,竖的也有,斜的也有。

师:对,文中形容没有规那么,很乱的意思。

师:三次实验都在这个布满了横七竖八的绳子的房间中进展,第一次实验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投影学生完成的表格,其中学生填写为捂住眼睛。

师:可以填写为捂住眼睛吗?如何修改。

生:蒙住眼睛,捂住嘴巴。

师呈示第二次实验内容

学生填写了多种实验结果:像没头苍蝇乱撞、铃铛直响等。

师: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的,只要扣住了文章本来的意思。

呈现第三次实验结果后,师:三次实验,课文使用了“蒙、捂、封”三个不同的动词,用得很准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了要注意用词准确。

师分析三次实验结论:第一次实验结论是?

生:蝙蝠不用眼睛探路。

师:第二次实验的结论是?

师:第三次实验的结论是?

生:蝙蝠在探路时用到了嘴巴。

师出示自己的答案,逐一讲解

师:从蝙蝠第二次、第三次的探路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蝙蝠靠嘴和耳朵探路。

师:课文中第六自然段中用了一个重要的词讲了这个关系。

生:配合。

师:可见这个词很重要,假如没有配合,说明蝙蝠探路只要嘴巴或只要耳朵,这和蝙蝠探路需要嘴巴和耳朵两种器官是不同的。

生给“配合”打上着重号。

师:蝙蝠的嘴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的?

四、探究开展

1、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2、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3、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4、小结:对! 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5、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

6、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7、指名贴卡片。

8、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9、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 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 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10、过渡:雷达终究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11、比拟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创造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考虑、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五、探究作业

1 、雷达是如何根据蝙蝠飞行的原理,安装在飞机上的。

2 、查阅有关仿生学的知识,理解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从而激发学生理解科学常识兴趣的一篇说明文。知识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飞机能在夜间平安飞生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抓住学生这一天性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设计理念:

从教材的内容看,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在夜间飞机;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与经过。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减缓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坡度,本次设计注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品读【关键词】:^p 句,抓住要点准确把握内容。其次由于本文是科普课文,引进媒体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多样化的信息能让学生全面去感观,创设了更新颖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展和进步了学生的表达才能。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才能目的:利用科学家几次进展科学试验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才能。

情感价值观: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教学难点:弄清飞机夜间平安飞行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2、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二、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老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络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局部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三、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讲段意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 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乖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平安。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五、完毕语: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十一课。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提醒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这项研究告诉人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重兴趣,对人类的创造创造有所启示。

【新课程目的】

1、认识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出14个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平安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络。

【教学准备】

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安排】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提早搜集蝙蝠和雷达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二、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根本上已经知道蝙蝠具有特异的.功能,那我们这一课是不是只讲了蝙蝠呢?〔不是〕。我想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什么东西,这到底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实验,下面我们进一步读课文,理解这些实验。

三、品读4~5自然段感知

1、学生自读,老师出示小黑板。

实验次数

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结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眼没响

不是眼睛

第二次

蒙眼响与耳朵有关

第三次

封嘴响与嘴有关

2、要求分学习小组讨论填写。

3、抽学生说,老师填写。

4、稳固这局部内容,抽读,比赛读。

5、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6、谁能代替蝙蝠跟科学家说说心理话。

〔学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准备了蝙蝠的头饰。⑵ 两位学生用双簧的形式表演。内容简介是:先介绍自己〔蝙蝠〕的来历,及还有别名叫“燕老鼠”的来历。然后介绍自己被科学家发现了机密,“我”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导语:经过屡次实验,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能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7、出示小黑板上的两个句子进展比拟:

a、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问:这两个句子那句好?为什么?

8、同桌讨论答复,老师指导。

〔蝙蝠探路时靠的是嘴和耳朵两种器官同时起作用。〕

过渡句:哪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七自然段。

四、品读第七自然段感悟

1、默读,自己在笔记本上画出蝙蝠飞行示意图。

2、学生自画,老师巡回指导。

3、抽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画的示意图。〔评比〕

4、老师也画了一幅自己的示意图与你们比一比。

5、请同学们对照示意图练习说话训练。

过渡语: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更加知道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用在飞机上,根据这一局部的学习方法自学第8自然段。

五、细细品读第8自然段

1、找出描写雷达探路的句子读一读。

2、根据前面蝙蝠飞行示意图,自己能独立画出雷达为飞机导航的示意图吗?

3、试一试,画在笔记本上。

4、画好后,抽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来。

5、师生共同来肯定评一评。

6、同桌互相交流,根据示意图说说雷达是怎样在夜间为飞机导航的?

导语:同学们:根据以上的两幅示意图,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7、出示制作的卡片,填空用图形表示。

a、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c、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六、扩展练习

过渡句:人类许多创造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你们通过自己阅读查找,还理解哪些创造创造也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

2、师生共同评价,谁的资料好,语言又流畅。

七、总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或理解了什么知识?希望以后有时间多读课外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比赛走路,其中一位学生蒙上眼睛。比赛完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2.全班同学谈谈眼睛的用途。

3.谈话导入:人夜间行走,如同被蒙上眼睛一样不方便。有一种动物,它不仅擅长夜间飞行,而且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板书:蝙蝠)蝙蝠在夜里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乖巧地避开。(多媒体演示)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对蝙蝠进展了试验。(板书:试验)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助科学家们完成一个试验报告。请翻开课本第103页,自由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实验报告单)

二、学习课文第4、5、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4、5段,划出有关内容。

2.指名答复完成的试验报告。(老师根据学生答复,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3.师述: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答复,并划上横线。(多媒体出示这句话的内容。)

4.生齐读这句话。

5.师:“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行吗?为什么?看了这个试验证明,你如今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答复,多媒体出示。)如今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6.师范读课文第6自然段,生考虑刚刚的问题。

7.指名答复。

8.老师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蝙蝠探路原理。

9.学生根据演示画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图。

10.老师根据学生表达用多媒体画出蝙蝠探路原理示意图。

11.师述: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就是这样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机密,又经过怎样的研究呢?你是从文中哪句话读懂的,把它读一遍。(板书:研究)

12.师述:“反复”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反复……终于”说一句话?

13.小结:通过刚刚的试验和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蝙蝠探路的方法。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多媒体播放飞机夜航)师问: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飞机没有眼睛,它怎么能在漆黑的夜里平安飞行呢?(靠雷达)那么雷达是怎么创造创造出来的呢?(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文中的哪个自然段讲了这个内容?

2.学生自学第7自然段,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的。并画出雷达引导飞机飞行的示意图。

3.老师根据学生表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雷达引导飞机飞行图,并画出示意图:

/天线→无线电波→ 障雷达 碍

\荧光屏→无线电波→ 物

4.小结:学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我们明白了飞机能在夜里平安飞行靠的是雷达。

四、复习稳固

1.〔多媒体出示两幅示意图)学生比拟两幅示意图的异同点。

2.完成课后练习考虑第2题。(学生把答案直接填在书上。)-

3.多媒体出示答案,学生订正。

五、总结拓展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板书:启示),然后进展反复试验和研究(板书:反复),终于创造创造了雷达。〔板书:创造雷达〕。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板书:18蝙蝠和雷达)为什么在课题中加“和”?-

2.拓展:同学们,人类的许多创造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就是仿生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创造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多媒体展示如: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等)科学是多么神奇,一只平平常常的蝙蝠能使科学家们得到启示,创造创造了能使飞机平安夜航的雷达。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展创造创造呢?那么如今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络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究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六、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创造的读物。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相关文档:

11、蝙蝠和雷达06-2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10-16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0-20

2021年《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15篇12-01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12-28

《蝙蝠和雷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03-23

《蝙蝠和雷达》优秀经典教学设计04-06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04-08

《蝙蝠和雷达》案例_教案教学设计04-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