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3-08-07 网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1篇】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旨在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读自学,主动探究,养成乐于阅读的好习惯。在深研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以读为本,学生画出描写老汉形象的句子,作批注,谈感受——入情入境,细品词句;启发想象与联系实际相结合,洪水来临时,人们的表现,白发老人来祭奠老汉和儿子时的情景——读写迁移,笔触情发,突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有关“山洪暴发、洪水肆虐”的视频。

2.准备课文配乐朗读,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边读书,边作批注,将自己读书的疑问写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多媒体课件播放98年抗洪抢险的画面,(《为了谁》配乐)老师深情地配画外音:这就是98年的那次百年不遇的洪灾中的几个画面,那次无情的洪水给人们,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孩子们,看了这几个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吗?(孩子们畅谈感悟:有的责怪大水的无情,有的赞叹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在他们情感的表达中,自然导入课题。)

2.导入:是啊,解放军用他们的胸膛筑起了一堵墙,用他们的肩膀搭起了一座桥!洪水无情人有情,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也涌现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孩子们,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以“桥”为题?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桥。

设计意图:深情的旋律,熟悉的画面,感人的场景,动情的描述,把孩子们一下子带进了文本,让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情境中唤起了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了与文本的对话,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渴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助,小组交流,展开学习。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

3.教师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字形。

注意“呻”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

(2)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

咆哮 惊慌 嗓子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党员 呻吟 废话 吞没 猛然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记忆字形。

“哮”的右下部是“子”,不是“孑”。“嗓”最上边的“又”略大一点。

(4)辨清字形。

咆 雹 刨 袍

(5)指导书写“咆、哮、嗓、哑、呻”5个带口字旁的字。

4.指名读文,理清文章脉络,自我感悟。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怎样的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在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理清文脉,为深入理解、感悟文本做好铺垫。

三、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读文,用笔圈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环境的变化,思考:课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并作批注。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四、布置作业

1.教师引导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熟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读书过程中作适当的批注是教学的训练点,要对学生有适当的指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一、入情入境,走进文本阅读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桥》。(板书课题:桥)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近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老汉吧!(板书:老汉)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听到“洪水声”,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默读,找句子。

(2)朗读,体会。

(3)汇报交流感受。

句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①你感受到了什么?雨大而急。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像泼。像倒。)

②这样大,这样急的雨,你会联想到什么结果?(洪水。)

③作者用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为什么这样写?(简短的语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句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②“咆哮”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咆哮?怎么咆哮?

③全班读,这样咆哮的山洪,势不可当地狂奔而来,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害怕。)

句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①说说你的感受。

②谁在跳舞,洪水跳舞是什么样的,这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情?(窒息。)

句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①根据个别词语谈感受。(狞笑。)

②现在你的心情怎样?(感受到近在咫尺的死亡。)

句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句6: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4.导学:请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读这些句子,读出你的体会或问题来。

5.学生理解“跳舞”“狞笑”,教师指导朗读。

读书时要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情、口中有声。

6.想象阅读:

(1)教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的样子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7.小结:是啊,这洪水如猛兽在咆哮,似魔鬼在狂舞,孩子们,让我们再一起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三、再读再悟,体会人物形象

1.导学: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例外,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小组合作交流,填写学生活动卡二)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汉?表现了他哪些优秀的品质?

老汉

具体表现

品质表现

动作

语言

神态

活动效果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关键词句。教师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画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作批注。

4.全班交流。先说说你认为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说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大家再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老汉“先人后己、临危不惧、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质。

5.导学:其实老支书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桥塌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你猜猜他想喊什么?请拿起自己的笔写出老汉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6.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老汉喊的话。

(1)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

(2)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3)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①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挤到了前面,心想先人后己是党的纪律,儿子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儿子,吼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时,他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大声喊着……

②木桥在呻吟了,老汉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肝肠寸断,他悲怆地喊着……

③洪水吞没了他的儿子,老汉心如刀绞,绝望地喊着……)

7.课件出示(师朗读):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

预设:

(1)我们什么都可以忘,但不能忘记这样的老汉!

(2)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老汉的精神!

(3)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不没的是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

(4)课文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再读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8.小结:是啊,初次读课文时,老汉与小伙子前后矛盾的行为曾让我费解,可当我们读到文章的最后,谜底揭开后,内心难以平静,老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位不徇私情的老支书让人肃然起敬。这真是——(崇高的)人性美呀!(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过渡语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通过反复引读,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一个像山一样高大的、巍然屹立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

1.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还能用什么做题目?

2.学生自由发言。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字,好吗?(小练笔)

预设:

(1)“老支书,您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

(2)“老支书,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3)“老支书,‘桥’,是你生命的象征!是你高尚人格的化身!”

设计意图: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五、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

1.过渡: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第24~27自然段。

2.生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3.导学:(屏幕出示祭奠画面,音乐起)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 ,却看不见 ;她听见了 ,却听不见 。(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接着往下写)

4.交流、评价。

(1)预设:

生1: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2:她看见了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伫立的双脚;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却听不见儿子亲热地叫一声“妈”。

生3: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的问候。

(2)评价。

5.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但此刻,我们分明感受到有一座桥已经架在了老汉与人们之间。那就是——生命桥。木桥啊,你慢些垮!山洪啊,你不要那么凶,那么狂。面对这一切,你却有山一般的胸怀,在山洪面前架起一座生命之桥,为了谁啊?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架起一座座生命桥的英雄们吧!请听歌曲《为了谁》。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哦,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留下了高贵的人格

哦,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设计意图:读写迁移,顺势而导,情感渲染,笔触情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以读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注重了学生自主品读和感悟理解。通过创设情境,激趣点拨,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朗读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通过自读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段,感悟老汉的光辉形象。这种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2.读中学习,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反复的朗读和对老汉高尚品质的深深感动中,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累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2篇】

知识与能力: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三组词语贯穿全文,将洪水肆虐、人们惊慌失措与老汉镇定从容形教学目标成鲜明对比。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复印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为了谁》):同学们,你们听,听过这首歌吗?它歌颂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歌颂的也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一个老汉,可是课题却是——《桥》,(板课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二、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本文分为四部分,怎样分?

  三、感悟文中表达的一大特色,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

  师:同学们,文中一次次地写到暴雨和山洪,(板书:山洪)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1、学生自主读文,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的句子,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

  3、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句话,读后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场暴雨和山洪的特点?(大、猛、狂、急)

  4、作者是怎样表达,才让我们有这种感觉呢?

  (1)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2)“跳舞”这个词多美啊!可是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分明感觉不到美,而是感到(害怕、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简直就是魔鬼在跳死亡之舞啊!

  (3)还有这样的句子吗?“狞笑”的意思就是凶恶的笑。

  (4)“舔”和“爬”给你怎样的感觉?(可怕、恐怖、令人心惊胆寒)

  (5)用美好写恐怖,这又是一种表达特色!谁来读。

  (6)哪一个句子是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该怎样读这句话?

  (7)师: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这也是另一种表达特色。

  四、学习第一部分,人们在洪水前的表现的段落

  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七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自由读。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1、学生交流:(惊慌、疯了、恐惧、秩序很乱、求生的欲望强)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踩死、淹死的人更多)(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2、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下节课再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第3篇】

一、教材简说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象鼻桥。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

  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图认识汉字,读通课文,体验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选学课文,重在通过朗读训练、游戏活动等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 学习目标

  1、 借助拼音,正确、流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团结互助。

  3、 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选择表演、说话、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

  四、 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五、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关键词朗读、感知)

  1、 借助拼音、插图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理解“象鼻桥”名字的由来。

  2、 知道是两只大象为大家架“桥”做好事,是动物们同心协力修建好新桥。

  目标上限:能较熟练地拼读,较通顺地读课文,较快地感知课文内容。

  目标下限:能在学习过程中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汉字,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长的帮助下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动物头饰,幻灯片4张(1、桥的;2、“可以这样学”——目标提示;3、“可以这样汇报”——汇报提示;4、“中国大拇指”)

  教学过程

  主要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说明

  揭题激趣

  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猜一猜象鼻桥是什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导入:小朋友,看看这些桥。你知道它是用什么东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时纠正语病,提醒说准普通话)今天我们来了解象鼻桥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1(桥)

  出示课题

  引起好奇心,激发想象力

  初读感知

  1、听配乐朗读录音,配上各种动作和丰富的表情

  2、先看阅读提示(了解象鼻桥是怎么来的;看看象鼻桥是怎么样的;把故事通顺地读下来;到故事中交几个“汉字朋友”)再选择目标1-2个,自主学习(需要帮助时摇摇小手)

  3、 选择合作伙伴,交流自学成果

  4、选择适当的汇报方法,进行准备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学到什么?

  巡回、帮助;关注学困生。

  如分组不均,教师可以适当调控(看,小朋友一起学得多好啊。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好吗?)提供孩子们所需的文具道具等

  放课文录音;

  出示“目标提示”幻灯片;

  自主学习时间要保证;

  出示“汇报提示”;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资源互补(由“小小讲师团”给其他小朋友当老师);

  读一读(我们组给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段)读(我们很乐意接受挑战)其他小朋友挑战(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自评互评——主要看是否准确通顺;

  画一画展示自主合作时准备好的画,作简单讲解并提问,进行自评和互评;

  演一演表演、评议·写一写将已交上的“汉字新朋友”介绍给其他小朋友认识。(小老师对其他小朋友的识字态度、能力进行评价)

  说一说简单地说一说“象鼻桥”是怎么来的。(小老师还要请其他小朋友说说)

  及时引导,及时提供帮助;

  适时参与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特别要关注学习态度和合作的积极程度;

  扮演某个角色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喜欢“过家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评价反馈、激励,梳理整合,在组长组织下,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要求正确、通顺),组织、评价,在组内可体现分层要求。

  课外作业,把《象鼻桥》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促进对内容的感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关键词:理解、拓展)

  1、 训练感情朗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感情朗读,较准确地表达对乐于助人的大象的褒扬和齐心协力做事情的快乐。

  2、 通过按课文内容填动词,自主填动词,自主写短语的语句分层训练,学习“谁干什么,干什么,可怎么样啦”的句子,学习关心他人。

  3、 给《象鼻桥》续一个较合理的小故事,激发想象力。

  目标上限:形成较强的感情朗读能力,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

  目标下限:能较好地模仿教师和小组长的感情朗读,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

  主要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说明、游戏导入

  学生根据词意表演:热闹、不方便、高兴、感动、惭愧。

  (小朋友,真有精神!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词语,请你用你的表情动作来表演。)

  既激发兴趣,又引领下文。

  体验研读、圈找。

  学习第一段

  1、读

  2、说说为什么“热闹”,找到相关词句:许多、每天、来来往往……

  3、试读,表现“热闹”

  4、表演读

  5、自评小结分组研读选择喜欢的内容练习朗读,表现“不方便”、“感动”、“惭愧”等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请小朋友到故事中圈找出这些词语朋友。

  引导读第一段,小朋友喜欢热闹吗,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

  我们是怎样读“许多、来来往往”等词的?怀着什么心情读的?

  帮助、指导、引导评议,出示第一段。

  让学习在情境中体验读的快乐,享受创造的愉悦。

  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

  拓展升华:

  充分表达,张扬个性(我喜欢大象,他们帮助其它小动物;我喜欢所有的小动物,他们很团结;我喜欢小动物,他们很勤劳;我喜欢小动物,他们很快乐;我喜欢小动物,他们从大象鼻子上走过时把脚步放得轻轻地……)

  与教师一起手拉手,唱着歌准备出发。

  猜一猜,说一说,这时候小动物们还会等大象来用鼻子搭桥吗?讲讲故事

  你喜欢这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小动物,不如我们一起去那儿玩玩吧!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听听天气预报吧(动物村,暴雨,大水冲毁了动物村的新桥)

  在活动中学习

  出示幻灯片:“新桥修好后不久,……”

  课外实践分层作业

  1、 按课文内容填动词。

  2、 观察课间时小朋友在干什么,填一填。

  3、 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体谅他们的辛苦,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填一填。

  请小朋友选择一题或几题做一做

  出示分层作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推荐3篇)》相关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说课稿09-01

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09-0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09-01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精选10篇)09-01

四年级上册小小动物园作文6篇09-06

四年级上册小小动物园作文优秀6篇09-06

四年级上册小小动物园作文(30篇)09-06

四年级上册小小动物园作文(通用22篇)09-06

小小动物园作文_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10篇09-06

四年级上册小小动物园作文12篇09-0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