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山、太仓、滨海新区等“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时间:23-05-20 网友

关于昆山、太仓、滨海新区等“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关于昆山、太仓、滨海新区等“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工业化是城镇化重要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基本的空间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只有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才能得以实现。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了全省“十二五”时期的主基调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必须把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全区工业发展大会也明确提出,要突出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毕节市作为“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地区,工业起步晚、发展慢、总量小,规模不大、规格不高、结构单一,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带动效应。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深化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城镇化带动战略,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倾力推进的重要工作。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从理念和方式上的转变,根据市委安排,2010年10月15日至24日,市政协主席吴坚率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均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和先、安慧、胡家敬,市政协副主席邹芝桦、吴贤耀、周光乔、宋邦友,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安民及部分市政协委员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7人,赴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天津市塘沽滨海新区等地,对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及其他项目进行考察。现将昆山、太仓、滨海新区“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昆山市

昆山东靠上海、西邻苏州,是江苏省的东大门。1989年撤县设市,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70万,下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率先发展,以自费开发为起点,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昆山之路”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奠基阶段,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前后步入开创阶段,实现“内转外”的格局性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进入拓展阶段,实现“散转聚”的阶段性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处于提升阶段,呈现“低转高”的发展新态势。特别是昆山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后,经过“补短、补缺、补软”,深入开展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活动”,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巩固和扩大了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0.1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28.4亿元,地方性一般预算收入133.1亿元,工业总产值580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1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618.6亿美元。今年1-6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79亿元,工业总产值3245.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5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94.3亿美元。

(二)、太仓市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端,东濒长江、南邻上海。市域面积823平方公里,下辖太仓港经济开发区、太仓市科教新城和7个镇,户籍人口46万人,常住人口约90万。近年来,太仓市经济社会取得迅猛发展,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是江苏省6个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县(市)之一。目前,太仓市正抢抓国务院长三角新规划出台、江苏省沿海和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的契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以港强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和接轨上海五大战略,突出抓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繁荣太仓港、服务世博、城乡一体化建设四大重点,加快形成以城区为龙头、港区为重点、三个中心镇为支撑的哑铃型现代化港口城市,港口经济特色日益明显、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较为优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迅猛发展。今年1-9月,太仓市完成GDP54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36.16亿元, 工业总产值1378.26亿元,注册外资13.21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25亿元;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159.15万标箱,货物吞吐量5771.51万吨。

(三)、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正在建设的八个产业功能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人口172万,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区位优势明显:滨海新区腹地辽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区市,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产业基础雄厚: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绿色食品、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优势产业,航空航天、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新兴优势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对外开放度高:滨海新区聚集了我国综合投资环境最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国内面积最大的东疆保税港区以及高新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等多种功能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68亿美元,聚集吸引了15000多家外资企业,包括空中客车、摩托罗拉、三星电子、丰田汽车等89家世界500强企业。科技资源密集:滨海新区所处的京津冀地区集中了约占全国27%的科技人才,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政策优势突出:国家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先行先试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自然资源丰富:滨海新区有1214平方公里盐碱荒地可供开发利用,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热2000万立方米,原盐年产量240多万吨。

二、建设成效及基本经验

(一)、昆山市

一是观念新,敢于先行先试。昆山人在改革之初,也走过了一段曲折、艰难的路,在开发区设立之初,昆山一没政策、二没资金、三没人才、四没技术,发展举步维艰。但昆山人在困难面前没有被吓到,而是“勇”字当头,敢于先行先试,敢想敢干。没有政策优势,就模仿沿海“国批级”开放区的优惠政策;没有启动资金,就拿出2万亩土地采取批租的方式换得2亿元资金作为开发区的启动资金,进行前期开发;没有技术项目,就主动出击,在上海、沿海等地设办事处,派人去“挖”;没有专家、技术人才,就高价从上海聘请引进人才。就是靠着这样,昆山人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商城市的蝶变。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昆山人更是敢为人先,打出了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构想,成功建立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挖掘出“千年水乡古镇文化”、“中国昆曲”、“大螃蟹文化”,打响了文化品牌,提升了昆山的知名度,也使昆山被更多的投资者所了解;建立了一支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干部队伍,为昆山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是“富规划、穷开发”。在昆山,只要谈起当地的城乡建设,都会听到“富规划、穷开发” 这样一个词。确实,昆山人在规划上肯花钱,但他们会花钱,他们的“富规划”是在遵循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把昆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实现规划的全区域覆盖。通过邀请国内外一流的经济、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详细、全面地研究昆山的区域现状,把昆山放在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来看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和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制定昆山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明确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城市现代化发展目标和各项指标,以此为指导,编制昆山的总体规划。规划一个中心城区和六大片区,并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等五个层面加以推进建设,形成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规划了三个2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和周庄等5个特色镇。规划建设73个新型社区,全部建成后,70%左右的农民将实现集中居住。同时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保留了105个自然村落,积极开展整理改造,保持江南水乡风貌。

三是把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相信许多到过昆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而昆山开发区更是把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成功典范:(1)、有清晰和完整的城市结构。昆山开发区虽然名为工业园区,实则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在这个新城中,工业、住宅、商业的分区相当明确。工业区在外围,通过城市对外干道连接,并不影响生活区。商业区在住宅之中,成点状布局,最方便地辐射服务居民。城市整体呈带型发展,不但使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保持较短距离,而且能协同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分区开发,(2)、等级与层次分明。工业园区的住宅、商业、公用设施都细分各类级别,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对象,一切处于有序状态。规划住宅用地分为高、中、低三种密度,分别接纳不同收入的人群;商业设施包括不同的级别,分别服务于全市的中央商贸区、分区服务区的区级商业中心、社区范围的邻里中心;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区级公园及邻里公园三种。(3)、以金鸡湖为抓手,建设城市亮点,形成城市经济发展、商业、文化等的核心区,实现规划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昆山人在城市规划的指引下,为避免重复建设和乱建设,通过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根据地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情况,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对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实施,做到城市和农村统一布局,统一建设;集中实施一大批交通和水、电、气、生态环保工程,使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基本形成“六纵六横二环五高”的市域交通大框架,市域内任何地点15分钟能上高速,30分钟能到上海或苏州。全面完成区域组团供水,实行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做到“一个龙头”供水;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集中(转运)、市处理、一个炉子焚烧发电”;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五是建、管并重。在昆山城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发现,纵横市区的道路都建有大体量的绿色景观带;纵横市区的所有河道两侧,或灌木丛丛、或绿柳依依、或小草青青、或雕塑点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随处可见,现代化园林城市的江南水乡特色十分鲜明,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所到之处,可以感受到市民文明卫生素质较高,看不到乱扔乱丢;在市中心区看不到垃圾、牛皮癣、乱摆乱买、乱拉挂、乱堆乱放,更看不到零乱的广告牌,城市非常整洁、干净;城市夜景美观明亮,道路路灯、建筑照明、广告灯箱流光溢彩,整齐有序。车辆没有乱停乱放现象,各种车辆都停放在指定位置,自行车摆放得整整齐齐。所有经营者一律在店内经营,没有占道、出店经营现象。

六是注重城市软环境建设。昆山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城市软环境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注重地方文化建设和宣传。通过挖掘“千年水乡古镇文化”、“中国昆曲”、“大螃蟹文化”,大打文化牌,提升昆山的知名度,打造城市“名片”,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昆山。(2)、注重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设。昆山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与它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政策是分不开的。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昆山人的一贯理念,提高行政效率,力求营造最佳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依托服务品牌,构建昆山独特的竞争优势。昆山人已牢牢地树立了一个理念,即“来帮我们投资的是恩人、来投资我们的是亲人、能打开招商局面的是能人、影响投资环境的是罪人”,他们认为“欺负一个、吓跑一群”。他们的法制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安心怎么办”、服务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开心怎么办”、人文环境的目标是“老板怎么舒心怎么办”。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大小并重,内外并重,即只要符合产业规划不管大商小商都欢迎,不管内商外商都接纳,认为只有麻雀、喜鹊、孔雀全来了,才有百鸟朝凤。(3)、注重人才队伍的引进和教育培训,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二)太仓市

一是走率先发展之路,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深入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和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强力拉动“5+5”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利用和发挥港口经济、沪上经济的催动优势,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评分途经。精心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设好特色产业基地,形成新的产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竞争优势。把提升企业素质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新兴企业,不断提高规模企业、高科技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比重。

二是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做大两篇文章。港口、沿江、沿沪是太仓最大的特色,也是太仓最大的资源。太仓市始终依托自身优势,继续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港口码头、临江工业、现代物流和新港城“四位一体”建设,深入推进“区港联动、虚拟口岸”和昆太联动等发展,放大与台湾海上直航的效应,推动建立对自由贸易港区和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促进港口经济繁荣。深入推进“接轨上海”战略,努力把太仓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船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转移基地、上海自主创新扩散基地、上海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和上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三是走均衡发展之路,着力统筹城乡建设。编制实施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高水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集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为主的城乡空间布局。积极借鉴欧美先进城市和兄弟县市的发展经验,加快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领导体制等五个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和人居创业环境,率先探索实践一条具有太仓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四是走生态发展之路,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在已经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的基础上,瞄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目标,加快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色工程”等,推进金仓湖公园、郑和公园、滨江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亮点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推进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五是走人本发展之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普惠于民。致力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快推进“就业、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社会保障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各类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标准;致力于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着力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稳定长效的保障机制;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三)、滨海新区

一是重大项目形成“三个一批”。空客A320系列飞机、维斯塔斯风力发电、150万吨冷轧薄板、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等一批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和运营;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300万吨造船、中兴通讯北方基地、滨海服务外包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美国普洛斯物流总部、中粮集团300万吨油脂、日本永旺购物中心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正在建设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共360多个,总投资7000亿元。

二是功能区开发全面展开。仅临港工业区今年底就将围海造陆40平方公里,35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正在建设,初步形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公用设施四大园区。东疆保税港区首期封关运作,建成年吞吐能力400万标箱的太平洋国际码头。滨海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响螺湾商务区23栋高层商务楼宇开工建设,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前期规划和拆迁工作抓紧进行。中新天津生态城完成指标体系、总体规划和首期详细规划,正式开工建设。空港物流加工区、开发区西区加快功能开发,为项目进入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天津港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启动实施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规划,重点推进道路交通、水资源、能源、环境整治四大系统工程,预计总投资3200亿元,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构建科学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今年新建续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共66个,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将突破450亿元,比去年增长68%以上。

四是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建立。聚焦滨海高新区,联动建设开发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高新区三个科技创新园,形成“一区三园”的科技发展布局。正在建设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人工细胞工程、电动车辆等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钢管、化工等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以及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组建了20亿元的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

五是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编制了“三年改革计划”,确定了滨海新区近期十项改革重点,正在组织具体落实。金融改革方面,以创新金融环境为重点,进一步聚集国内外金融机构,一批外资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和100多家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滨海新区。涉外经济方面,东疆保税港区已承接200多项行政职能及审批事项,功能拓展正在积极推进,离岸金融中心等方面的试点方案正在完善。

六是生态城区建设初见成效。以“迎奥运、迎达沃斯论坛、迎生态城开工”为契机,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拆迁170多万平米,整修拓宽道路270万平米,新建绿化面积825万平米,提升绿化面积246万平米,栽植乔灌木350万株。环保、能耗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

三、我们的差距

无论是江苏的昆山、太仓,还是天津的滨海新区,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优势,这是既不沿江、又不沿海,目前也无航空、铁路等交通枢纽的毕节市所不能比拟的。由于受到区域特征、交通条件、先期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毕节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方面都受到很大制约。城市建设规划定位不长远,发展速度不够快;工业起步晚、发展慢、总量小,规模不大、规格不高、结构单一。而且从主观意识形态来说,毕节人思发展、谋发展的意识不强、信心不满、干劲不足,这些都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瞻前顾后,干劲不足。

与昆山等地敢于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的精神相比,我们在发展中总是怕这怕那,胆子放不开、步子迈不大。要么担心与宏观政策相冲突,要么顾虑客观条件不具备,或者担忧试点不成功会承担风险、遭人嘲笑……思想不解放、干劲不足、动力不大,让我们坐失许多发展良机,直接影响到全市的改革发展进程。

二是目光不远,起点不高。

立足省市、放眼全国乃至世界。这是许多发达地方从规划到建设作出的长远定位。过去,我们的发展只立足毕节、局限毕节,没有跳出毕节看毕节的意识,起点不高、定位不远。没有形成完整的、一以贯之的城乡长远规划,只顾眼前发展、安于丝毫进步的思维定式成为毕节发展的“紧箍咒”。

三是作风不实,执行不力。

由于受到长期“坐井观天”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人安于现状,小胜既安,鼠目寸光、不思进取。对待工作敷衍塞责、推动发展激情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对待客商不冷不热,作风不实,执行不力。

四是墨守成规,创新不够。

无论是在工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墨守成规的现状,工作创新不够、办法不多、方式不新,推进工作不力。缺乏推动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亲商安商富商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几点建议

毕节的发展有差距,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优势,这是我们必须服气的。但是我们要抢抓机遇、服气而不泄气;借鉴成功经验,敢闯、敢试、敢为。

一要强化学习培训,转变思维定式。

要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吃透改革开放的精神实质;学习发达地方的成功经验,借鉴别人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的理念、观念;认清毕节发展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通过外出参观考察,聘请专家学者来毕讲座等方式,打开解放思想闸门,转变思维定式,从根本上树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观念。建议市委、政府抽调工作能力强、开拓精神好、敢想敢做的干部组成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工作队伍,以送出去学习深造、开阔视野,收回来服务毕节、带动发展的方式,使这支队伍成为毕节发展中理念更新的中坚力量,逐步带动全市干部群众真正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干。

二要立足科学规划,打造毕节特色。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规划,一个科学的规划更离不开坚定不一的执行。毕节虽然不具备东部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但毕节有毕节的地域特色、人文特点、文化底蕴。在科学编制好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同时,要围绕新总规划形成新一轮城乡规划体系,从总体规划到分项规划再到专项规划,从城市到乡镇再到农村,全面展开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毕节实际,该进行复古建设、打造文化品牌的就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就立足现代山城都市的风貌,大胆开发;该打造区域特色的就作好规划定位,确立区域特色。规划编制完成后,就必须坚决服从规划,一以贯之、分步实施,任何领导和部门都不能随意更改。

三要建设工业园区,促进城乡发展。

“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是全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要求。而毕节作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更要有大手笔、大气魄,要将工业园区建设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黔西北工业园区、“双池”工业园区及德溪新区、碧海新区规划定位的基础上,要在各大工业园区完善城镇化功能布局,以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进程服务工业园区发展。同时,结合“双双百城市”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城郊发展布局,建立城乡经济链接圈,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后劲。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养老保障及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树立城乡统筹理念,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挥工业园区带动城乡发展效应,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四要扩大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

我们既要树立招大商、招好商的思想,又要有招小商、招精商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夯实坚实的招商引资基础、搭建广阔的招商引资平台,多走出去深入企业调研考察,多请进来传经送宝指点方向。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加强与客商沟通,真正落实亲商安商富商政策,增强发展活力。无论是在城镇化中的基础建设、功能设置、城市管理,还是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融资定位,都要有借力发展的意识、要有以服务促发展的意识。

五要充分利用资源,学会经营城市。

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源,激发城市活力,实现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综观昆山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坚持“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的城市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昆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城市拥有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资本化,以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城市资产,不断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探索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城市建设新路子。我们要大胆学习和借鉴昆山的经验和做法,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学习、了解和掌握“经营城市”的方式、方法,高起点的规划和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大力引进外资,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经营城市资源,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走出具有毕节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六要创新发展模式,边筑巢边引凤。

昆山“富规划、穷开发”的运作模式很值得毕节借鉴。我们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要立足毕节、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对统筹城乡发展及产业布局作出科学定位、整体规划。完善工业园区功能配套,由政府先垫资规划建设好一个功能齐备、配套完整、规模化、规范化的园区框架,同时通过招商渠道将有实力、有前景、真正能够带动毕节发展的优势企业引进来,走边筑巢边引凤之路,实现毕节从招商到选商的模式转变。要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全民动员、强化招商意识,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认真考核,下大力气在整治环境、服务客商、促进发展上出重拳、下狠招、动真格,真正营造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政协毕节市委员会考察组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关于昆山、太仓、滨海新区等“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察报告》相关文档:

关于昆山、太仓、滨海新区等“两市一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察报告05-20

太仓小学随班就读工作方案12-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