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板块二: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首古诗中的一句,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指名读诗
3.过渡:王维的诗就像一幅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板块三:诗文对照,品悟文本
(一)了解为何“思亲”。
1.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这句话中有两个数字,是多少?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15岁——离家时年龄小;两年——离家时间久)
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长安就是异乡。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档: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反思15篇05-17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设计1.2805-17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设计05-17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