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犀牛和小蜻蜓
小班 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大和小的对比。
●学习用两种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犀牛”、“蜻蜓”图片;《大和小》歌曲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响板和三角铁若干。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犀牛和蜻蜓”,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犀牛和蜻蜓眼睛与身体大小。
——你见过犀牛吗?犀牛长什么样?(大大的身体、小小的眼睛)
——和犀牛相比,蜻蜓的身体大还是小?
——蜻蜓的眼睛在哪里?蜻蜓的眼睛大吗?
小结:大大的犀牛有小小的眼睛,小小的蜻蜓有大大的眼睛。
●播放歌曲及图片《大和小》,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并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老师今天带来一首与犀牛、蜻蜓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2.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发放材料“响板和三角铁”,引导幼儿了解响板和三角铁的使用方法。
——今天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两件乐器,它们的加入能让歌曲变得更有意思。
——这件乐器叫响板,我们把它拿在手里,大拇指放在上面那块板上,剩下的手指托着下面那块板,上下一用力,响板就会发出声音。
——另外一件三角形的乐器叫三角铁,把三角铁上面的绳环套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拿着金属棒敲击它,它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让响板和三角铁发出声音。
●播放歌曲音频《大和小》,请幼儿尝试跟着歌曲用响板和三角铁演奏。
1.教师示范演奏,幼儿分组练习。
2.播放歌曲,幼儿尝试跟着歌曲演奏。
温馨提示
●1.如果活动太长,可以分两次开展。
2.响板和三角铁也可以换成其他打击乐器。
附【歌曲】
word/media/image1.jpeg
《小班-语言艺术-大犀牛和小蜻蜓-教案》相关文档:
小班-语言艺术-大犀牛和小蜻蜓-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