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策略
[摘要]:种植活动属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5~6岁的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运用感官、感知、操作,用自己理解的符号记录下所见所 闻所想。但目前班上幼儿在记录活动中出现的不知道记什么、怎样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在幼儿感兴趣的种植活动中进行研究,梳理出培养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种植活动;大班幼儿;记录能力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而在当前班上的记录活动中,通过分析幼儿的记录结果,我们发现幼儿的记录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记录的意识,很少主动记录蚂蚁的活动现象;记录的效率不高,在观察过程中不知道应该记录什么或者记录内容常常与观察内容无关,甚至有的幼儿将记录演变成绘画;记录方式单一等。照此发展下去,幼儿会一直不明白记录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将会逐渐失去对记录的兴趣。因此帮助幼儿进行有效记录,提高幼儿的记录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年龄特点,笔者尝试在种植活动中探索培养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策略。这是因为种植活动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其季节性和操作性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的记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基础。在种植活动中,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用图画、表格、文字等符号方式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操作过程,促进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幼儿受益终生。
一、尊重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记录兴趣。
幼儿记录的时候,教师要多观察幼儿的记录情况,在观察的基础上适当介入,把握契机,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由于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孩子们的记录方式与成效略有不同,这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体验自己被人赏识的愉快情感,这样的尊重会使孩子情绪愉悦,从而对记录产生兴趣,提升记录质量。幼儿的记录带有无意性与自发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发现幼儿的无意记录要及时把它转化为幼儿的有意行为,接纳幼儿的自发性记录行为,多多鼓励与赞赏幼儿的记录行为,为他们的记录提供展示的平台,调动幼儿的记录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内在驱动力。
二、设计相应的表格,引导幼儿有序记录。
记录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操作过程,而且帮助幼儿理解记录的关键内容。因此记录表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实际活动需求。种植活动的形式多样,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出现偶发性的观察、随意性的观察,于是我们采用的是空白式记录表;针对幼儿有目的的观察,使用的是半开放式记录表;对于幼儿连续性的观察行为,使用全封闭式的记录表。如测量小麦为例。孩子们非常关注种下去的小麦有没有长高?长高了多少?于是孩子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探索需求,在测量的同时我们设计了连续性观察的记录表,帮助孩子明白“我要记录什么?”明晰记录内容。在每一次观察测量后,孩子们都会记录在连续性观察记录表上。这样孩子通过观看记录表,就能直观地看出小麦生长高度的变化。
三、多种分享形式,提升幼儿的记录水平。
1.
师幼分享,总结记录的关键要点。
5~6岁幼儿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在观察事物中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应创造幼儿分享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的想法进行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最后梳理出关键要点。每次记录结束以后,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记录的分享活动,将幼儿零散的发现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记录的发现,提升幼儿的记录水平。
案例1:在多媒体上老师展示孩子们的记录表,最后出示了心心的记录。老师问:“刚才看到的记录表,你觉得哪个记录最清楚,一看就明白?”
萱萱举手说:“馨馨记录的很清楚,她用的是吸管,还有一个是......”
丫丫:“我知道,是水彩笔。”
老师:“为什么是馨馨的更清楚?”
再次播放其他孩子的记录表。
君泽:“因为她只记录了一颗芹菜和用的东西,其他人的画了很多小朋友,还有很多芹菜。”
晨晨:“画的太多,就不知道是哪个。”
俊一:“画的太乱了,看都看不清楚。”
琪琪:“馨馨画的工具很大,其他小朋友画的好小,都看不出来。”
老师:“原来在记录时我们要记录需要的东西,其他的不要画;而需要记录的一定要画大一点,这样就更清楚。”
(二)同伴分享,丰富幼儿的记录方式。
通过同伴的交流分享,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丰富幼儿多种记录方式,从而提升记录经验。不同于常规“你说我听”的分享,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好胜”的心理特征,我们开展了“谁的记录最清楚”游戏比拼。幼儿相互观察同伴的记录表,猜猜他是怎样测量芹菜的,比比谁记录得最清楚。一开始很多幼儿记录内容混乱,甚至乱涂乱画,但在一次次的记录PK赛的游戏中,老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他记录得更清楚”,慢慢地幼儿知道了原来记录的事物不能画的太小;记录表上不能画和测量芹菜无关的事情,否则就会很乱;可以用虚线表达芹菜的高度等等。在观察记录表的时候,孩子们还发现了许多测量问题,比如:从哪里开始量?哪些工具适合测量,为什么?孩子们主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过程,进而记录也就越来越清楚。
种植活动属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记录更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方法。在记录活动中老师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作用,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来开展记录活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记录,幼儿积累了记录经验,在观察、交流、分享、学习中获得了成长,并且能够在种植活动中更直接、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9.
[2]王琼.科学活动中幼儿记录能力培养三部曲[J].幼教天地.2016:80.
《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策略》相关文档:
大班科学换牙了教案09-01
《换牙了》大班教案09-01
大班换牙了详细教案09-01
我换牙了大班教案09-01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大班(8篇)09-02
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8篇09-02
春节幼儿教案大班5篇09-02
大班关于节约粮食教案40篇社会09-02
大班幼儿元宵节活动方案7篇09-02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及反思10篇09-02